•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肃宗为何给75岁老爹送去100多名美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1 09:3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760年,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的劫难后,终于逐渐平定下来。唐肃宗李亨为了安抚仍在长安的父亲唐玄宗,给他送去了100多名年轻美貌的女子。然而,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当时,唐玄宗已是高龄75岁,他早年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然而,晚年却沉迷于享乐,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留下了太子李亨收拾残局。 李亨在危难中奋起,最终平定了叛乱,登基为帝,史称唐肃宗。

马嵬坡兵变后,杨贵妃惨死,唐玄宗心灰意冷,从此一蹶不振。他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贵妃,无法释怀。为了寄托哀思,他将杨贵妃生前的香囊珍藏在衣袖里,又让画工画了她的肖像,对着画像只能“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唐肃宗希望通过送去的美人能够稍解父亲晚年的孤寂,也试图以此固守父子之间残存的微弱情感。

唐玄宗虽对这些美人不甚关心,但这些女子的到来无疑为他的宫中带来了一些活力。

然而,唐玄宗已经年过七旬,历经了人生的潮起潮落,视如今的一切皆为虚幻。这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他将她们拒之门外,独守空房,继续沉浸在对杨贵妃的思念之中。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开始尝试辟谷,拒绝食用肉类。

唐肃宗得知父亲的反应后,并没有感到意外。他知道,父亲对杨贵妃的爱刻骨铭心,是任何其他女子都无法替代的。

为了表达孝心,唐肃宗还命人修建了一座道观,供奉杨贵妃的灵位。他经常前往道观祭拜,追思杨贵妃。

唐玄宗在失去杨贵妃的打击下,身体每况愈下,精神萎靡,难以招架疾病的侵扰。 2年后,他绝食而亡,享年78岁。

唐玄宗的去世,对唐肃宗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尽管唐肃宗在位期间力图稳定帝国局势,并努力恢复唐朝的繁荣,但他无法摆脱对父亲的情感依赖和内心的罪恶感。

当他得知父亲以这种方式离世后,深受触动,他的健康迅速恶化。据史书记载,唐肃宗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仅仅13天后,便悲痛欲绝,随后也病逝了。

从唐肃宗的角度来看,他的统治虽然成功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在处理与父王的关系上,他显然处于一种极端复杂的情绪交织中。他试图通过送去美人来安抚父亲的心情,实际上也是在试图修复他们之间因政治和家庭事件造成的裂痕。

然而,唐玄宗的选择表明,物质上的慰藉远不能弥补精神上的创伤和孤独。这种情感上的隔阂和误解,最终导致了父子两人相继在痛苦中结束生命。

这一段历史不仅仅揭示了帝王家庭内部复杂的情感纠葛,更深刻地映射了权力与责任的沉重负担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命走向。这些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即使是天下至尊的帝王,也逃不过人性的弱点和生命的脆弱。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和思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寿王李瑁:被父亲和妻子背叛的皇子
...过分,可也是有原因的。李瑁干啥啥不行,寿命却很长。唐肃宗登基以后,李瑁依旧碌碌无为,唐肃宗死了李瑁还是这么个德行。一直到公元775年,也就是唐代宗时期,李瑁才去世。李瑁估摸着
2023-11-06 08:48:00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兵变,唐玄宗含恨让杨贵妃自尽是真的吗?
...着他五十年的亲信有几位?他和高力士,极少数人而已。唐肃宗和李隆基同年病故,但李隆基身体比肃宗要好。肃宗病的时候,李隆基、陈玄礼、高力士在大众面前出现过,万民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2023-01-24 16:42:00
唐玄宗为什么却没有保护弱女子杨贵妃呢
...呢?就算唐玄宗那时候已经不是皇帝了,不好处理。但是唐肃宗李亨应该处理这件事啊。这可不是简单对他老爹不敬的事情,而是蔑视皇帝权威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在皇权社会里,是绝对不能放过
2023-06-20 21:04:00
唐玄宗与杨玉环:爱与权力的交织
...地的李隆基被迫退位当太上皇,他的儿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在李亨的带领下,战乱渐渐被平定,长安、洛阳等地相继被收复,后来李亨将李隆基迎回长安生活。皇权之下无父子,李亨在迎回李
2023-09-21 20:00:00
山口百惠和杨贵妃这两个美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以对付安史叛军。后来,羽翼渐丰的李亨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还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站稳脚跟之后,便开始调兵遣将,着手平息安史之乱。逼宫的禁军将领陈玄礼在杨贵妃死后,立刻表
2023-02-08 10:14:00
历代太上皇的小日子过得如何呢
...了。做了太上皇以后,李隆基依旧不忘搞事情。他不断给唐肃宗李亨的新朝廷派遣官员,尤其是宰相这一个级别的官员,李隆基也想安插。为啥?因为他想要架空唐肃宗。气得唐肃宗差点撂挑子不干
2024-06-08 17:25:00
唐玄宗后宫的“洋人贵妃”是怎么进宫的
...乱,返回长安后,已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叮嘱自己的孙子、唐肃宗立的太子李豫将来给虫娘一个皇室的名分。李豫登基后,是为唐代宗,他派人找到姑姑虫娘,封其为寿安公主。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
2023-07-23 16:02:00
...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也就是说,唐肃宗李亨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从蜀地回来,打算公开改葬杨贵妃。可是礼部侍郎李揆却阻止了唐玄宗。理由很简单,他担心龙武军的
2024-06-04 06:24:00
父子之间的斗争牺牲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开元十三年三月,封为永王。”几岁时候母亲去世,被唐肃宗收养,每天晚上亲自哄他睡觉。可以说,唐肃宗也就是当时的忠王后来的太子李亨对这个弟弟相当好。这在政治斗争激烈,血腥残杀的
2023-07-31 2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复与出新——康戎扇面《竹》作品
重复与出新 文/娄家骏康戎的画,似乎共性的东西多,个性的东西少,给人觉得在“重复”“传统”而“创新”的东西少。这让我想起了孔夫子的“自白”:“述而不作
2025-04-09 14:39: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董平》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9 14:48:00
书讯 | 《儒家政治哲学大纲》全景厘清儒家政治哲学关键词
《儒家政治哲学大纲》聚焦于儒家政治哲学中诸多核心范畴,对天/天道、王道/霸道、大同/小康、世袭/禅让、那县/封建等关键词做了长镜头式的全景厘清
2025-04-09 14:52:00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仇艺畅 威海报道威海,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是七千年前先民面海而兴的起点。1888年,拥有曾经亚洲第一
2025-04-09 14:59:00
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8年,为什么没有留下子嗣?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个是从电视上了解,还有就是从史书上看到。有这么一段历史,被大家争议较多,那就是在皇太极驾崩后
2025-04-09 10:20:00
封神中,四对拥有相同本领的冤家,他们彼此之间究竟谁强谁弱
都说同行是冤家,如果把这句话延伸到《封神演义》中,那么也就是拥有相同本领之人彼此不能相容,而在封神中,拥有相同本领的冤家对头共出现过四对
2025-04-09 10:23:00
她是乾隆皇帝的外国妃子,貌美胜过香妃,还特别会生孩子
康熙皇帝的生母是个汉人,但是为了能站住脚康熙还是把自己的生母给编到了镶蓝旗的行列里面,毕竟对自己的皇位也是有好处的事情
2025-04-09 11:28:00
董文运《诗书传家图》:祖孙三代传承关系尽显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诗书传家图》,刻画了三个人物,从作品名称以及人物的年龄观感来看,这应该是祖孙三代
2025-04-09 12:05:00
杏林春暖:建安神医董奉的济世传奇
建安年间的晨曦中,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的医者穿行于山野之间,他的行囊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几味寻常草药和一颗济世之心。董奉,这个名字在后世成为了医德的象征
2025-04-09 09:22:00
苏州黄埭镇“父子接力”逐梦军营
江南时报讯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近日,在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退役军人夏利明为儿子夏辰恺整理好行装,送其参军入伍。父子两代军人虽身处不同时期
2025-04-08 15:35:00
跟着演唱会游潍坊丨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等你赴约!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当五月的微风卷起潍河的浪花,当青春的音符与千年的文脉碰撞,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筝筝日上 青春飞扬”群星演唱会即将于5月3日璀璨启幕
2025-04-08 16:22:00
于会泳:平步青云后打压连襟,导致导演连襟事业、婚姻尽毁
作为外人眼中了不起的艺术家,于会泳在取得成功后,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不断的对连襟进行打压。面对于会泳的所作所为,关尔佳的心中也真的是有苦难言
2025-04-08 20:35:00
原创古代判死刑就必死无疑?免死的方法有这4种,但大多人选第1种
死刑这种行刑方式对于犯重罪的人来说,在很古老的时候就有记载了。在我们现在,如果是犯了严重到足以被判死刑的罪的罪犯,基本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了
2025-04-08 20:37:00
在梁山好汉中,为何宋江脱颖而出当上了首领?其实很简单
提起《水浒传》,就会让人想起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在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有武功高强的林冲,有计谋高超的吴用,到为什么偏偏是宋江当上了首领呢
2025-04-08 20:50:00
历史上有哪些并不重要的人物,却被现代的人夸大其词了?
个人觉得符合标题的人选有郭嘉、胡宗宪、陈庆之等人,当然清朝以后也有人符合,就不说了。甚至冉闵、隋炀帝、刘禅、魏忠贤、崇祯
2025-04-08 2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