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曾被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盛赞,位列唐宋八大家却被遗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30 14: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尽管在国力等方面,唐朝与宋朝似乎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二者拥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十分重视文化发展。概括而言,唐朝时诗歌创作更加繁荣,而宋朝人则更钟爱词,这就形成了所谓“唐诗宋词”的格局。除此之外,散文也是唐宋时期深受文人墨客喜爱的文学形式,他们通过散文抒发情感、议论时事,创作了许多经典名篇。

他曾被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盛赞,位列唐宋八大家却被遗忘

明朝初年,曾担任《元史》修纂官的学者朱右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及“三苏”的作品编为《六先生文集》,后来人们又将“三苏”拆开,“唐宋八大家”的称谓便自此诞生。相比于其他几位,曾巩尽管同样才华横溢,但如今许多人对他可谓知之甚少。

北宋天禧三年(1019),曾巩生于建昌军南丰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一带。出身书香门第的他自幼勤奋好学,且展现出惊人的天分,《宋史》对此记载道:“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不但机警聪敏、记忆力超群,曾巩还具有过人的文采,年仅十二岁时他试着应答科举考试中的《六论》,不但一气呵成,且文辞豪迈。

他曾被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盛赞,位列唐宋八大家却被遗忘

成年之前,曾巩便已经名动四方,还得到了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欣赏。在前往汴京后,他顺理成章地拜入了欧阳修门下,又与比自己小两岁的王安石结为好友。正是在曾巩的推荐下,王安石才得到了欧阳修的提携。嘉祐二年(1057),曾巩参加由欧阳修主持的会试,并与同族的三个弟弟一同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

他曾被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盛赞,位列唐宋八大家却被遗忘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来自眉州的苏轼、苏辙兄弟也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进京赶考并高中进士。相传,苏轼原本被评为第一,但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如此优秀的文章必是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才将其改为了第二。总之,至此“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全部齐聚在了汴京。

他曾被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盛赞,位列唐宋八大家却被遗忘

当了一段时间司法参军后,曾巩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他整理校勘了包括《战国策》、《说苑》在内的大量典籍,为这些内容的流传作出了贡献。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重用,以参知政事之职正式开始主持变法,昔日与王安石关系友善的曾巩却因为对新法并不完全认同而被迫外任越州通判,史书对此记载道:“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来到越州后,见当地正爆发饥荒,曾巩便要求当地富户上报府中存粮数目,并命他们在平常粮价的基础上稍微增加后将存粮卖给缺粮的百姓。解决了眼下的问题后,曾巩又以官府名义将种子借给百姓,避免延误农时造成恶性循环。自熙宁五年(1072)起,曾巩历任齐州、明州、亳州等地的知州,在任期间以强硬手段惩治盗贼豪强,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因为同当权的新党理念不合而只得四处漂泊。

他曾被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盛赞,位列唐宋八大家却被遗忘

直到元丰三年(1080),曾巩才在前往沧州上任途经汴京时得到宋神宗召见,并被其留在了京城。宋神宗知道曾巩与王安石有旧,便询问他认为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曾巩表示,王安石不管是才学还是行义都足以同汉赋大家扬雄相比,但唯独有个缺点就是太吝啬。宋神宗疑惑地表示王安石并不贪财,何谈吝啬呢?曾巩便解释道:“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诚如曾巩所言,王安石虽然在推行变法时可谓殚精竭虑、一往无前,但与此同时也常常忽略反对意见甚至大肆排挤政敌,而不愿反思自己存在的过失。相比于王安石,曾巩的缺点则在于他虽文采斐然,但政治才能并不出众,且因为年少成名之故过于自负,看透了这点的吕公著曾对宋神宗评价曾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这也导致了宋神宗一直没有重用他。

他曾被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盛赞,位列唐宋八大家却被遗忘

元丰五年(1082),曾巩升任中书舍人,但他以年老为由推辞。次年四月,他于江宁府去世,终年六十五岁。对于曾巩的才华,王安石曾作诗称赞道:“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其恩师欧阳修也表示:“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相比于在仕途上的成就,曾巩的天赋确实更多体现在文章当中,但或许是由于较少被选入教科书,如今他的作品只得到少数人的欣赏与认可,而被大众所遗忘,实在令人惋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地位显赫者就有十余位之多。特别是欧阳修曾经举荐过唐宋八大家中的五位,更是让欧阳修有了“千年伯乐”的美誉。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以
2023-12-25 15:42:00
聊聊唐宋八大家排名之争
...不同的李白,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论,唐宋八大家的排名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小编很难拿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排名,但适当地讨论一下却不失为一个有趣的话题。唐
2023-05-04 14:19:00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
2023-02-01 20:47:00
梳理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之间的关系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的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在古文、古诗、词作、书法等方面都引领
2023-07-11 18:28:00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文传世以德服人
...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文学创作方面确实颇有天赋,但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他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祖辈辈都曾经在朝廷中担任过官
2024-01-12 05:40:00
带你了解唐宋八大家的那些事儿
唐宋八大家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现在让你直接数出来,很多人还是要考虑下。这些中国文学艺术的精华,我们记住对以后说话工作等绝对不是坏事,而且很可能会直接别人对你的看法。文学修养,一定是
2023-12-26 15:25:00
唐宋八大家曾巩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宋八大家”我们都知道。不过,这“八大家”中,有一个名字让我们很疑惑,就是“曾巩”。为什么说“曾巩”这个名字,让我们很疑惑呢?“八大家”中,唐朝有两人:韩愈和柳宗元。其中韩愈“
2023-06-20 20:29:00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后,重文轻武,宋朝也成为了文人才子最多的时代,而“唐宋八大家”末位的曾巩,就是一位传奇人物。历史上评价曾巩: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
2024-02-07 11:08:00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朝中重臣,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是驰名天下的文坛盟主,不管是政界还是文学界,欧阳修都享有盛名且占有重要地位。尤其
2023-12-02 09: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