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浦发失速 “对公之王”的迷航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9-14 11:17:00 来源:北京商报官方账号

江湖犹在,侠士却已失去当年的风采。作为沪市银行第一股,地处长三角的浦发银行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凭借着对公业务,在股份制银行江湖中,该行曾位居前三,业绩一度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不相上下。

而随着该行加入零售业务的争夺,“对公之王”光环渐退,业绩更是逐渐失速。在而立之年,浦发银行排名不进反退,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归母净利排名已位列倒数第三。就在净利润负增长超两成的半年报披露仅一周后,浦发银行迎来高管席位大换血式的变阵。曾深耕对公业务的新任董事长掌舵,能否带领昔日的“对公王者”重拾风采?

浦发失速 “对公之王”的迷航

高管团队大“换血”

经历一系列传闻发酵后,9月8日,浦发银行官宣了“将帅”变更的消息,因工作调动原因,董事长郑杨、行长潘卫东双双请辞。接替人选同时浮出水面,曾在建设银行任公司业务总监的张为忠出任浦发银行党委书记,按照惯例,将接任浦发银行董事长。在新任董事长任职前,浦发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由副行长刘以研主持。

早在官宣前,浦发银行就已传出人事变动消息。据媒体报道,9月7日下午浦发银行召开行内会议宣布了一系列人事调整:任命张为忠为浦发银行党委书记,拟任董事长,任命刘以研为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任命上海市金融局原副局长赵万兵为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提名上海市国资委原副主任康杰为浦发银行副行长。如今均得以证实。

耐人寻味的是,高管团队的换血式更迭,恰好就在该行半年报披露仅一周后,这一重磅变动也引发市场的诸多联想……

8月30日,浦发银行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降”的中期答卷,2023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12.3亿元,同比减少7.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38亿元,同比减少23.32%,在42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答卷中,创下净利润跌幅之“最”。

这也是继2021、2022年后,浦发银行营收净利的再度下滑,2021年、2022年该行营收相继减少2.75%、1.24%至1909.82亿元、1886.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9.12%、3.46%至530.03亿元、511.71亿元。

对于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从内外部两方面进行了说明,“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是受到资产重定价、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从内部因素而言,公司仍处于业务结构调整的转型期,主动压缩了部分高收益业务,带来了一定阶段性收益缺口;同时客户经营模式正在加快重塑,经营成效尚待显现。此外,公司风险成本依旧较高,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压力依旧较大,因此审慎性地加大了拨备计提”。

“对公之王”的落寞

浦发银行曾是股份制银行中的优等生,作为最早登陆上交所的A股上市银行,地处金融交易中心的上海,该行一度被视为股份制银行中的翘楚。

彼时,在股份制银行的江湖中,招商银行享有“零售之王”称号,兴业银行被称为“同业之王”,浦发银行则以对公业务见长,被称为“对公之王”。

回顾过往业绩,浦发银行一度可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相媲美。三者命运的交汇点停在2017年,彼时,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总资产均在6万亿元,营收规模方面,浦发银行居于股份制银行第二位,净利润则不及兴业银行,位于股份制银行阵营第三。

而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造假案揭开了“对公之王”迷航序幕。2017年4月,正值浦发银行新旧董事换届之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造假案爆发,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由此揭开了该分行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2018年初,监管重拳落下,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领4.62亿元罚款,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等人被处罚,相关涉案人员移送至司法机关,除此之外,浦发银行总行涉事高管也被立案调查。

自此,成都分行所在的西部地区成为浦发银行业绩报表中的亏损“钉子户”,2017年西部地区营业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达117.49亿元,直至2023年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累计六年半的时间内,西部地区累计亏损超650亿元,相当于要消耗对该行贡献率最高的长三角地区近半数的营业利润才能填补。

“浦发银行曾是股份制银行中的佼佼者,但是近年来资产规模和营收不断被其他同业赶超。”资深金融政策监管专家周毅钦表示,“从2017年成都分行造假案曝光之后,浦发银行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消减事件对经营的影响,但取得的效果一般,这也是董事长和行长两人一起‘被换’的因素之一。”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逐渐与浦发银行拉开差距,2018年末时,浦发银行资产规模已较两位“劲敌”落后超4000亿元;与兴业银行相比,浦发银行原有的营业收入规模优势也有所消退,差距由286亿元缩至132亿元。与此同时,该行与兴业银行在净利润方面的差距亦在拉大,兴业银行由领先29亿元增至47亿元。

随后几年内,以零售见长的招商银行推进零售战略不断升级,并由“轻型银行”转型至“价值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张,2023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同期,兴业银行围绕“商行+投行”战略深化拓展,加大绿色贷款投放,资产规模逼近10万亿元,而浦发银行则接近9万亿元,落差愈发显现。

零售从狂飙到失速

成都分行775亿元造假案,暴露出浦发银行内控存在巨大漏洞,也一度成为浦发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掣肘。“对公之王”进入了“调结构、保收入、强管理、降风险”的阶段。

彼时,中大型银行押宝零售业务增长的潜力,纷纷走上零售转型之路。作为零售转型先行者的招商银行2017年时零售贷款利息收入近千亿元,占贷款利息收入的比重超58%,平安银行同年个人贷款利息收入已超500亿元,占发放贷款利息收入的56%。作为“对公之王”的浦发银行也加入了零售业务之争,试图拓展新的增长点,2017年,浦发银行零售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超过88%,公司贷款增速则略显颓势;次年零售贷款利息收入贡献率与公司贷款近乎持平。

伴随着零售转型,浦发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业务迅速膨胀。有“一卡走天下”美誉的“浦发AE白信用卡”红极一时。仅2017年间,浦发银行信用卡及透支贷款余额大增56.61%,迈入4000亿元大关;2018年,该行消费贷及其他贷款余额迈入2000亿元关口,年内增长近七成。

待2019年末,曾分管零售、科技业务的潘卫东接替行长职务时,浦发银行零售贷款已超过公司贷款,成为利息收入第一大来源。

调整结构转型零售扩张曾被浦发银行视为维持2018年业绩稳定的主要原因,可这也为后续该行对公优势下滑埋下隐患。“浦发银行过去是靠对公业务崛起的,后来对公业务没落,尤其是2020年以后,由于疫情影响,企业设立减速,浦发银行的对公业务只有存量没有增量,被迫向个贷转型,但这方面,浦发银行又竞争不过招商银行等银行。”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评价道。

2020年,该行零售贷款利息收入由加速渐趋放缓,随后的两年间,零售贷款利息收入呈现连续负增长。亦是在2020年,该行管理层重提对公业务定位。在当年4月的媒体沟通会上,浦发银行时任副行长王新浩曾公开表示,公司业务方面,该行要重回股份制银行贷款市场占比第一、增量第一的地位。从长远来看,浦发银行要重塑对公客户的生态,打造数字化经营的生态体系。

随着行业竞争的逐渐激烈,同业之间的较量也越发胶着。2021、2022年,另一家以对公业务见长的中信银行公司贷款利息收入早已迈入千亿量级,而浦发银行公司贷款利息收入仍在900亿元区间徘徊。从公司贷款、贴现贷款的平均收益率方面,浦发银行明显低于前者。

从行业排名来看,在连续四年营收位于股份制银行第二后,2020年浦发银行被兴业银行赶超,随后又被中信银行夺取季军宝座,退居第四。净归母净利润方面,2023年上半年超20%的负增长使得浦发银行排名下滑,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座次已跌至第七。

对公王者能否归来

2023年正值浦发银行而立之年,这家自1993年就建立的银行在30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太多波折和起伏。

从2023年上半年业绩来看,浦发银行全年营收净利或较难回正。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按照现有业绩和市场情况,浦发银行下半年及全年的业绩表现预计都还是会延续此前负增长态势。

不过,差生“成绩单”的背后或也映射出浦发银行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有分析认为,浦发银行目前是通过降低资产扩张速度,放弃绝大多数有风险的项目,只用最低的收益率吸引最安全的客户,此举会导致其修复时间较长。

业绩报告似乎也佐证了浦发银行的求稳策略,2023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双降”,不良贷款余额为743.0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17亿元;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的1.91%大幅下降至1.69%。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力争资产质量平稳可控”。

在经历多年的修复和重塑后,新任管理层也被视为浦发银行逆风翻盘的锚点。即将担任浦发银行新“掌门”的张为忠被寄予厚望,从履历来看,张为忠是一名有着建设银行28年工作经验的老“银行人”,在调任浦发银行之前,张为忠曾相继担任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小企业业务部)总经理、建设银行公司业务总监。今年5月,他还曾以建设银行公司业务总监身份,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之路——融资”专题培训首场活动上发表致辞,表示将通过服务、产品、政策助力科技企业发展。

“经过连年的业绩调整,浦发银行存量风险从数据上看基本得到了控制”,廖鹤凯认为,后续在新管理层带领下浦发银行有望深耕区域经济,提升对公业务规模,进而提升其他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预计到明年浦发银行业绩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会开始反弹。

周毅钦表示,从浦发银行本身的禀赋优势上来看,作为背靠长三角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资源是非常突出的。因此,由国有大行公司业务总监来担任一把手领导,也是帮助浦发银行重新回到对公赛道中来。

对于后续的战略规划,前述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行将持续深化客户经营,调整业务结构,加强资产负债组合配置,加快向轻型化、集约化、数字化发展模式转型,探索营收增长的新动能。同时,强化风险的主动防御,加大清收,控制下迁,减少成本耗用。

“立足长三角,浦发银行区域经济预期成长空间依然良好,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和客户基础”,廖鹤凯指出,浦发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这本身就是其在同业中竞争的底气。后续在新管理层带领下浦发银行有望深耕区域经济,提升对公业务规模,进而提升其他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公老将”呼之欲出,浦发银行寻求返航
业绩连续三年“失守”的浦发银行在行长一职空缺近10个月后,传出人事变动新进展:副行长谢伟或将升任行长,与现任“掌门人”张为忠搭档。这家昔日有着“对公之王”之称的股份制银行曾大举加
2024-07-10 19:18:00
...歌猛进的“零售黑马”平安银行以及曾经的“对公之王”浦发银行,还是城商行龙头江苏银行,无一例外,诠释了“不做对公业务,今天没饭吃”。银行发力对公也早有迹可循。2023年,银行对
2024-08-21 22:12:00
浦发银行,积重难返
...差?除了没落的民生银行,可能就是曾经的“对公之王”浦发银行了。2020年至今,浦发银行已经是营收连续三年下滑,利润连续四年下滑
2024-08-31 17:36:00
中信银行零售转型“十年未了局”
...中处于“第二梯队”前列;增速达4.25%,领先兴业银行与浦发银行。不过上述两项指标较“断层第一”的招商银行均有较大差距。二是规模背后的资产负债结构与资产质量不佳。例如上半年,
2024-11-15 11:10:00
平安银行业绩会上夸了两家企业
...个人来讲,我不会太多地关注业绩,我会关注队伍,我在浦发银行、上海农商行都是讲这个观点,只要队伍出来了,业绩是副产品,业绩一定会有的。关键是队伍,而队伍靠机制,机制透明干净,淘
2024-03-15 20:36:00
上市银行零售业务“含金量”变局
...财富AUM规模的增长,以4.79万亿元的集团零售AUM规模超过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跃居上市银行中股份制银行阵营第二位。而浦发银行因个人金融资产余额较上年末减超6%,
2024-05-13 21:13:00
“换帅”张为忠,浦发银行迎来新拐点?
...@视觉中国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在张为忠就任浦发银行董事长获批仅十天,还未来得及大显身手之时,却先收到了一份监管“大礼”。2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
2024-03-12 11:43:00
大中型银行在2022年房地产业贷款增长情况如何?
...行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是民生银行(4.28%)和招商银行(4.08%),均超过了4%;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和浙商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较低,均未超过2%。
2023-05-02 00:48:00
...银行中,行长冀光恒的薪酬同比增长424.62%至415.87万元;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副行长康杰的薪酬均同比上涨300%
2025-04-11 16:0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从规模扩张迈向收益回报 科创板50ETF迎来首次分红
2025年10月10日,科创板50ETF(588080)发布分红公告。根据公告,本次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0
2025-10-10 23:06:00
嘉晨智能二度IPO:募资额减半 董秘三年三人
主营业务为车辆智能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晨智能”)日前披露招股书,谋划北交所IPO
2025-10-10 23:06:00
长城人寿临沂中支开展“中药香珠”手作客服节系列活动
9月25日,长城人寿临沂中支成功举办“中药香珠”手作活动。活动以手作为纽带,增强客户参与感与情感共鸣,同时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
2025-10-10 10:32:00
小鹏汽车人形机器人姿势生成专利公布
近日,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人形机器人的姿势生成方法、装置、机器人、介质及产品”专利公布。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
2025-10-10 11:24:00
厦门象屿集团在上海新设房地产开发公司
近日,上海象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象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2025-10-10 11:24:00
音为爱,所以爱:华泰财险“小家大爱”家庭公益日温情启幕
摘要:京沪同频奏响“小家大爱”乐章近日,华泰财险“小家大爱”家庭公益日在北京、上海两地同步温情启幕。超过150个家庭、400余名员工及家属欢聚一堂
2025-10-10 11:27:00
山东枣庄国资精准并购申科股份 探索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场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并购案已然落定。近日,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国资成功收购深交所上市公司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51.6%的股份
2025-10-10 11:33:00
从实战操盘手到理性引路人——肖海东与天府长风会的投资教育之路
在瞬息万变、波谲云诡的中国资本市场中,一位以实战著称、以体系立身、以责任为本的投资人正悄然改变着散户教育的格局。他就是天府长风会的创始人—肖海东
2025-10-10 12:12:00
为幸福“加码”:中国人寿深耕湖湘民生保障体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
2025-10-10 12:13:00
日照:金融 “活水” 润山海 绘就康养新图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雨鑫山海相拥处,碧波映晨光。在山东半岛南翼的日照,2200 小时年均日照、二级以上常年空气质量,勾勒出 “天然康养福地” 的底色
2025-10-10 12:13:00
思创医惠等成立新公司,含AI及物联网业务
近日,杭州思创博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沈洁,经营范围包含: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企查查股
2025-10-10 14:00:00
山子高科新设汽车零部件公司,含电池业务
近日,浙江山子超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池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山子高
2025-10-10 14:00:00
当期筹谋“赢未来” 富德生命畅盈人生(A款)解锁财富长盈、健康养老自由式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与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革,居民对资产配置的必要性、长期性与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年金保险凭借持续稳定利益
2025-10-10 15:02:00
“家·恋”活动添新彩——富德生命人寿河北分公司邀近800位客户共赏吴桥杂技盛宴
家恋相伴,艺暖深秋;富德守护,共赴精彩。10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热度正盛,富德生命人寿河北分公司以“家·恋”客户服务活动为纽带
2025-10-10 15:02:00
杂技传情,守护同行 富德生命人寿河北分公司携近800位客户共鉴“家·恋”温度
以杂技之匠心,映服务之初心。10月8日,富德生命人寿河北分公司借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契机,邀请近800位客户共赏巅峰技艺
2025-10-10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