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警惕新骗局!“共享屏幕”变“共享钱包”上千万元险被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4 11:51:00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最近一种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到关注——“共享屏幕”诈骗。所谓“共享屏幕”,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电脑或移动设备,比如手机之间共用一个屏幕。当两部手机之间开启“共享屏幕”功能时,操作其中一部手机,另一部手机会呈现出一模一样的屏幕效果。这一功能多用于远程会议、文件共享等方面,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设计出一款新型骗局。不久前,浙江杭州的陈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骗局,1400余万元资金险些被骗。一起了解这起案件的经过。

3月4日晚,一对夫妇到富阳区分局城西派出所报警称遭遇了网络诈骗,据事主陈先生介绍,当天接到一个陌生视频来电,对方自称是“某短视频平台工作人员”,告知陈先生开通的电商直播平台会员服务,每月需缴纳会费900元,1年需缴纳9600元,如果不缴纳费用,会对其征信产生重大影响,后果严重。

警惕新骗局!“共享屏幕”变“共享钱包”上千万元险被骗

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 俞一超:对方准确报出了陈先生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身份信息,陈先生听了之后信以为真,便想要取消这个会员服务,因为他怕影响到自己的征信,于是陈先生和“客服”进行了沟通,在沟通之后,陈先生一步一步陷入了整个骗局当中。

警惕新骗局!“共享屏幕”变“共享钱包”上千万元险被骗

陈先生根据“客服”指导下载了某会议软件,进行了“屏幕共享”等一系列操作,其间还在手机上修改了名下所有银行卡的密码。没想到,密码修改后不到几分钟,陈先生的手机就出现了锁屏提示,陈先生怎么尝试都无法解锁。

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 俞一超:在之前屏幕共享的过程中,陈先生的手机开机密码都已经被对方所获取,那么对方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的形式,对陈先生手机进行一个锁定,在这十几分钟的锁定期间内,对方可以对陈先生的银行卡进行一个转账汇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警惕新骗局!“共享屏幕”变“共享钱包”上千万元险被骗

突如其来的手机被锁状况让陈先生意识到自己被骗,他立即拨打了“110”,并在家人的陪同下火速赶到属地派出所求助。在当事人的全力配合下,公安机关快速对当事人名下的账户进行了保护性止付,成功保全了账户上的1400多万元,并帮其关闭了手机视频通话功能。

警方提示:这些“屏幕共享”诈骗套路要当心

“屏幕共享”诈骗有哪些常见套路?我们又应该如何防范应对呢?来听民警的介绍。

据派出所民警介绍,“屏幕共享”时,你的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可以同步让共享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App推送内容、解锁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从而威胁到财产安全。那么,涉诈人员是如何利用“共享屏幕”骗取受害人信息的,民警给我们做了演示。

警惕新骗局!“共享屏幕”变“共享钱包”上千万元险被骗

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 董华港:我现在是陌生人一方,向你提出请求,你这边点加入就进去,进去之后我们可以点这个屏幕共享,你这边所有的操作流程在我这边都可以反馈出来,包括在我这边拨打方的引导下,你可以打开一些银行卡的App,或者是输入自己的锁屏密码,或者银行密码输入,可以引导你一步一步输入密码,获取验证短信,从而来盗取你的银行卡的相关资金。

警惕新骗局!“共享屏幕”变“共享钱包”上千万元险被骗

据了解,常见的“屏幕共享”诈骗套路分为三步:首先是“伪装身份”,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或者各种平台的客服,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事主实施精准诈骗;其次,“引导下载涉诈软件”,在取得事主信任后,诈骗分子会引导事主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最后,“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等各种理由要求事主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进而获取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手机都具备屏幕共享功能,该怎样避免陷入骗局呢?警方提示,切记不要和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因工作需要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时,切勿操作支付类、银行类App,切勿进行输入密码、解锁、个人信息验证等安全操作,同时,还要及时退出“共享屏幕”。

警惕新骗局!“共享屏幕”变“共享钱包”上千万元险被骗

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 董华港:首先我们可以拒绝接听一些屏幕共享的视频聊天,对于苹果手机来说,我们可以在设置一栏中选择关闭,对于安卓手机来说,我们谨慎下载一些屏幕共享的视频App;如果在屏幕共享过程中,我们可以及时点击退出屏幕共享,或者以拔出电话卡、锁屏关机的方式退出;在屏幕共享结束之后,我们可以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来确认自己是否被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共享屏幕”新型诈骗手段悄然出现。面对“升级换代”的骗局,有市民稀里糊涂地“中招”。诈骗套路环环相扣“共享屏幕”多用于远程会议、文件共享等方面。这一功能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
2023-08-20 16:59:00
...件或转账,不会要求用户添加客服社交账号等。揭秘此类骗局共分为3步第一步:获取信息,假冒身份。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信息,博取事主信任,冒充抖音、微信、保险公司或银行客服
2024-08-19 10:15:00
收到“蟹卡”“羽绒服”等礼品?当心“免费快递”骗局
...话帮您退订“百万保障”业务的切勿相信。“免费快递”骗局。犯罪分子通过广泛撒网,向受害人寄送“免费快递”,伪装成电商做活动,免费赠送“蟹卡”“羽绒服”等礼品,诱导受害人扫描二维
2023-11-27 17:12:00
“关闭微信百万保障服务”骗局仍在发生,丹阳一女子被骗10万元
扬子晚报网10月11日讯 请注意!利用微信中“百万保障”这一免费服务实施的诈骗仍在发生。近段时间以来,丹阳又有三人被骗子以相同手段骗取不等金额人民币,最多的王女士一人被骗10万元
2023-10-12 09:48:00
微信作为当下适用范围最广、辐射人群最多的社交软件之一,支付及钱包功能也受到公众喜爱。微信支付不仅使用方便,且安全系数也相对较高,甚至还免费赠送“百万保险”,保障用户零钱不会被不法
2024-08-04 08:20:00
...机票“退改签”诈骗的套路是怎样的?群众如何辨别此类骗局?对此,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办案民警。警惕此类骗局通常分“三步”1月11日,三亚市民李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声称是
2024-02-05 07:44:00
...刑侦局消息 临近岁末年尾,大家知道需要重点防范哪些骗局吗?刑侦君总结了几类常见的骗局,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反诈小知识吧。1积分清零兑换骗局年底不少人会收到“积分清零、可兑换商品
2025-01-22 23:01:00
数字人民币新型骗局来了,不少人中招!
...一部分地区先行试点,但是近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新型骗局来了,而且有不少人中招了!那么,骗子是如何利用数字货币来行骗的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三种数字人民币的骗局。一、冒充公检
2023-01-11 10:50:00
10岁女孩玩游戏被骗四千多元,警方顺藤查获一“数字钱包”跑分团伙
...络游戏时,“师傅”要求她共享屏幕,不料就此陷入一个骗局陷阱。11月13日,湖北宜昌市公安局通报,宜都警方深入开展“净网2023”专项行动,成功打掉一个利用“数字钱包”跑分洗钱
2023-11-15 17: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