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扬子晚报网10月11日讯 请注意!利用微信中“百万保障”这一免费服务实施的诈骗仍在发生。近段时间以来,丹阳又有三人被骗子以相同手段骗取不等金额人民币,最多的王女士一人被骗10万元。
报警
10月10日上午,家住丹阳的王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她微信上办理的百万保障服务免费试用期快要结束了。如果不取消就要开始收取每个月2000元的服务费,如果需要关闭则要根据客服指导进行操作。
王女士心想,是否自己平时浏览手机页面时不慎办理了该业务而不自知,想着只要能取消就行,便开始跟着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
对方首先让王女士下载了一款视频会议软件,让其打开屏幕共享功能,美名其曰可以更好地帮助王女士办理业务。然后在该软件中,对方发来一个银行卡号,告诉王女士这是她自己的银行账号,也是唯一安全的一个账号,需要王女士把自己所有的钱都转到这张银行卡内。
百万保障
王女士一看,这个银行卡号确实是自己的,便开始进行转账操作。她先后把余额宝里的钱、其他银行卡里的钱都转入该银行卡内。此时,这张对方称王女士名下“唯一安全的账户”里,共存有王女士10万元的积蓄。
到此,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开始进入诈骗的实质阶段。
骗子首先让王女士往一个指定账号转入21.1元,王女士转后,对方将21.1元转回给她。第二次,骗子让王女士转出84321元,对方同样转回给了她,并让王女士截图确认:钱的确是在她自己的银行卡里。
王女士这两次转出钱款的操作,骗子都将钱还给了她,在骗子那里,这个操作叫作“试卡”,同时又通过屏幕共享功能看到了王女士的支付密码。而在王女士这里,她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我前两次转出去的钱对方都转回给我了,那我这个操作就是安全的。
于是,骗子开始实施诈骗的最后一步:第三次,骗子让王女士转出卡里的10万元,王女士毫不犹豫地照做了。
然后对方告诉王女士,百万保障服务已帮其顺利关闭,她可以将视频会议软件关闭并删除了。
此刻的王女士,松了一口气,麻烦归麻烦,收费业务总算是成功关闭了。她退出并删除了视频会议软件。直至五分钟后,看到银行卡短信她才意识到,第三笔转出的10万元对方一直没有转回来!自己被骗了。
“骗子让你删除视频会议软件,就是让你删除他们实施诈骗的证据啊!”王女士在开发区派出所报警时,民警这样告诉她。
丹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反诈中队指导员陶源提醒广大市民,打开手机微信,点击“我”,选择“服务”,点击“钱包”,再选择“消费者保护”,依次点击“安全保障”、“百万保障”,页面会显示,微信支付百万保障本身就处于“保障中”的状态,保障额度显示为“100万”,保障费用显示为“免费”。页面上方还有提示性语言:本产品不收取任何费用,请谨防任何以“续保”为由的诈骗。请牢记,这项服务本身就是免费的!
陶源警示:接到陌生电话,无论对方自称是谁,请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说辞,更不能与陌生人“共享屏幕”。当你与诈骗分子共享屏幕时,你手机屏幕上的银行账户、密码以及随后收到的验证码,诈骗分子通通可以看到,就相当于把你的银行账户交给骗子操控,也就等于你和骗子“共享”了钱包。
(来源:扬子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