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重温经典丨《苏园六纪》名家谈:学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思想化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9-17 11:57: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编者按:《苏园六纪》是由刘郎执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系统化从人文艺术角度反映苏州园林、挖掘吴文化深厚底蕴的电视艺术专题片。该作品于2000年首播,曾获第14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专题节目(地方组)一等奖,并获得优秀撰稿、优秀摄像等单项奖。

正值中秋佳节,“重温经典”频道首日播出《苏园六纪》。我们重新编发该片编导刘郎和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评述文章,在艺术和学术中开展一场思想的对话,探索《苏园六纪》背后的创作趣事,感受艺术与思想的和谐交融,带领观众重温这部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电视艺术精品。

重温经典丨《苏园六纪》名家谈:学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思想化

【创作者说】

沾一身学术花粉 酿电视艺术之蜜

● 刘郎 《苏园六纪》导演

写园林,其实就是在写吴文化

当代苏州文化的代表人物陆文夫先生曾言,“艺术是一种煎熬的职业”。只有干过这种活儿的人,才能最真切地体会到这一句哲言的精到。而《苏园六纪》又恰恰是我最受煎熬的一部。

做文化片最难的一点,就是将学术思考交融于具体的、有限的电视画面之中。对园林艺术浏览式的拍法已经滞后,无法满足观众现在的审美需求。我们在拍摄《苏园六纪》时就明确,园林的背后,是涵纳繁多品类,呈现锦丽色彩,具有丰富社会历史内容的吴文化。园林是吴文化一个古雅的符号、一个独特的载体。一些近于轻松、浅淡的方式,是无法负载起其丰厚的文化内涵的。

大凡事物,一涉文化,必然就露出深奥的意思。过多地讲学术,观众立刻就感到隔了一层,没有学术,专家一致觉得浅。做文化片最佳的视角,应该是具体的题材在电视人眼中的折射。多年以来,学术的艺术化或艺术的学术化,仍是我一直在追求并尝试的。

园林,是明清士大夫的隐逸

制作好苏州园林这部片子,除了掌握吴文化的一些要领内容,还要重温一番明清士大夫这一课题。如果说关于吴文化的著述,读起来还有像品尝苏州美食的爽适,那么接触明清士大夫的研究,却有像剥开粽子一般的麻烦。但不作深入研究,就打不开拍摄园林的突破口,研究上述史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挖掘出拍摄的主题,即园林到底是什么?

苏州古典园林真正的中兴之期,当是明清两代。鲁迅先生概括这一时代的氛围,沿用了“戾气”二字,道出了明代士人生存的严峻性。生当此际的士人们,也选择了适当的反应方式,隐逸,便是其中的一种。园林学者说得好,“他们的隐逸,不是隐到深山老林里,而是隐到艺术里”。苏州园林是显赫过、富贵过,也失落过的士大夫们,经艺匠之手营造的优裕、风雅、安闲的生活形态。

勿庸讳言,做一部文化电视片,仅仅依赖专家的成果和论证往往是不够的,其思想内涵一定要经过电视人自己认真、细致、艰苦的化解,才能真正转化为电视语言,不然,学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学术化便无从谈起。只有亲自去沾一身知识的花粉,才能最终酿出富有个性的电视艺术之蜜。

熔铸明清之文风 题目成点睛之笔

学术的艺术化这一难点,在脚本的撰稿阶段便必将与其相遇。真正的电视撰稿人,在撰写纲要的时候,执的就已经是导演之笔。《苏园六纪》有一定的学术性,我便着意熔铸了一些明清小品的淡雅。表述园林艺术,本应有一些辞章之美、口语之美和音韵之美,而这些特点恰恰是明清小品的文风。

拍摄苏州园林,以游记的形式,易于浮泛;以散文的形式,易于空洞;以介绍的形式,易于堆积。不管用何种形式,有几个重要内容都是必须要包容进去的,即园林历史、园林理论、园林赏析与园林人物。在总体思路确定之后,我们又将对园林的艺术感受分成《吴门烟水》、《分水裁山》、《深院幽庭》、《蕉窗听雨》、《岁月章回》和《风扣门环》六个篇章。这样,凡是涉及园林的主干内容,便可以大体不疏漏。

有时题目最难起,好题目一定要靠自己来组词,如果用“苏州园林”这四个字作题目,片子八成得砸。《苏园六纪》这个名字,几乎还是头一天才想出来的,参加讨论的同道都说这个名字最恰当。创作的煎熬,遇着了同道的首肯,往往就化作了茶杯里浮游的碧螺春,成了一种轻松的悠然。

还园林躯壳以灵魂

仲呈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艺术欣赏,要进入一种虚静”,我感到非常有道理。远的不说,欣赏苏州古典园林,就需要进入一种虚静。欣赏这种园林之境,不是用很细微、很淡然的心态,是无法进入角色的,至少我在撰稿阶段,已经体会了一种虚静对于创作的影响力。

笔者过去在西部生活的时候,有幸收藏了几位苏州人物的墨迹,作者虽已烟逝,但一缕文化的香烟却还缭绕着。为了营造气氛,在撰写《苏园六纪》的时候,我曾将这些字幅张之于壁。不知怎的,我却从中看到了为本片共同付出过心血与汗水的同仁们。是有了我们共同的努力,《苏园六纪》的创作,才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作了一番还躯壳以灵魂的尝试。

重温经典丨《苏园六纪》名家谈:学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思想化

【评论家谈】

体悟艺术与思想的和谐统一

● 仲呈祥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

刘郎与陆文夫轶事

刘郎编导的电视艺术专题片,从《西藏的诱惑》到《江南》,都赢得了文化内蕴丰厚的美誉。这次他应苏州有线电视台之邀,经历年余煎熬,又拿出了“将园林学术电视艺术化”的专题片《苏园六纪》。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赶到苏州,会场上见到了久仰的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素闻先生潜心小说创作,从不“触电”,担心搅乱了自己擅长的小说思维。谢晋导演多次恳请先生为其撰写电影剧本,都遭婉辞。

这次可奇了!当苏州有线电视台决心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搬上荧屏时,发现缺少一位统领创作班子的帅才,而举荐刘郎这位帅才的,正是陆文夫先生!

原来,刘郎在编导《江南》时,有一集名为《一位作家与一座城市》。这作家便是陆先生,这城市便是苏州。刘郎与陆先生素不相识,只是对陆先生的美文佩服得五体投地。听闻先生从不“触电”,心里不免犯怵,他硬着头皮给先生通了一次电话。陆先生回忆说:“拿起电话,听说要拍我,我躲之不及。但奇怪的是,这位未曾谋面的刘郎一番话语,却叫我直感到他是位奇才。这便是刘郎的独特魅力吧。”

苏园之美,久违了!

观罢《苏园六纪》,会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作品对苏州园林形成的历史条件、人文背景、美学品格、艺术意境,进行了极有思想见地和极富感染力的表述,谋篇布局匠心独运,画面解说相映成辉。大家说:“如此具有丰厚文化意蕴和高雅审美格调的电视艺术专题片,久违了!”陆先生尤其欣赏刘郎煎熬出的解说词:“像这样文学性极强、妙语连珠的解说词,很难企及!”

大家的鉴赏直感,包括陆先生的审美评价,均非溢美之辞。《苏园六纪》深广的历史内涵、丰厚的文化意蕴、高雅的审美格调,势必培养和造就一种深邃而非浅薄、沉稳而非浮躁、幽默而非油滑、健康而非媚俗的群体性文化心理和鉴赏习惯。

观罢《苏园六纪》,方才真正感悟到中兴于明清两代作为“隐逸文化”产物的苏州园林艺术之美的真谛,它相当集中地体现出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在“虚静”中“心之通天”

刘郎熔铸了他啃完百余卷园林学术典籍后,面对精致、幽深、空灵、通透的苏州园林而获得的人生况味和人生诗情,写足了吴文化的背景、隐逸文化的成因和园林的意境。他的解说词,最精彩闪光处,不在那些面对客观世界以求真为目的的描述性语言,也不在那些面对价值世界以求善为宗旨的指令性语言,而落在那些面对心灵世界在求真求善基础上进而求美的感悟性语言。这正是钱钟书先生《谈艺录》所谓的最高的审美层次不在“事之法天”与“定之胜天”, 而在“心之通天”也。

我曾说过:真正的审美鉴赏,往往要进入一种虚静。虚静,是针对浮躁而言。欣赏《苏园六纪》,就需要进入一种虚静,我们便能从荧屏上艺术化的思想与思想化的艺术和谐统一的视听语言中,真正得到一次文化熏陶和美的培育。我为荧屏出现《苏园六纪》放声叫好!

附:《中国电视》2000年第9期《将园林艺术电视艺术化 电视片<苏园六纪>编导阐述》作者:刘郎

《中国电视》2000年第8期《思想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思想化——观电视艺术专题片<苏园六纪>》作者:仲呈祥

重温经典丨《苏园六纪》名家谈:学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思想化

重温经典丨《苏园六纪》名家谈:学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思想化

重温经典丨《苏园六纪》名家谈:学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思想化

重温经典丨《苏园六纪》名家谈:学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思想化

重温经典丨《苏园六纪》名家谈:学术的艺术化,艺术的思想化

/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教育报不久前,中国戏曲学院作为牵头单位,与其他几所艺术院校联合启动了一门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北京高校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大思政课”坚持名家领讲、师生合力、艺术搭台、思政挂帅,把思
2024-05-08 09:37:00
...雅、浙刻5个篇章,涵盖两宋政治、文化、思想、经济、艺术等方面内容。展览辐射两宋经典诗词文赋,系统研究宋韵文化的精神内核、形态特征和历史价值,共遴选了100余篇两宋经典诗、词、
2023-12-09 07:28:00
68位名家力作齐聚,2025荆浩画院书画名家迎春展澳涞山庄盛大启幕
...3月9日上午11时29分,山西壶关县红豆峡澳涞山庄迎来一场艺术盛会,“2025荆浩画院书画名家迎春展”在此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汇聚著名画家王西京、许钦松、韩美林、冯远、崔如
2025-03-12 14:04:00
北京高校“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大思政课”启动
...18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中国戏曲学院等7所在京艺术院校承办的“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北京高校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大思政课”系列课程,在中国戏曲学院启动。该课程作为
2024-04-20 11:00:00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郑州展)”开展,名家齐聚开展学术交流
...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展。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指导,郑州美术馆、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25-04-29 11:34:00
...碑印谱,集印成册,备受篆刻者珍视。印谱既是历代篆刻艺术的精华汇辑,也是临习制钤不可或缺的经典范本。“然而,许多珍贵印谱收藏于境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或私人藏家手中,虽有各地出版社
2025-05-25 06:57:00
戴安·阿勃丝名作《双胞胎》在中国引热议,共话生命与摄影主题
...安·阿勃丝的经典名作《双胞胎》原作在苏州嘉德·宥爱艺术中心亮相后,引发网络上的持续热议。11月18日下午,馆方邀请艺术批评家徐旭主持,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以及当代艺术摄影批
2023-11-22 19:05:00
“众芳芬苾金石永年”吴式芬金石文化当代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无棣举行
...旨在弘扬金石文化,推动印学发展,进一步促进滨州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盛,助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总编辑陈振濂专门题字:众芳芬苾金石永年。开幕式上
2024-04-03 19:04:00
十年磨一剑!金石文化盛会将在潍城开幕
...石学家陈介祺特展,“致敬陈介祺”·万印楼藏当代篆刻艺术大展,蒯宪金石题识展,“印信藏珍”——当代红色邮票收藏精品展,“天开混沌由文字 人扩灵明亦在兹”·金石学家陈介祺诞辰21
2023-10-13 09:3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无限X青春雅集”将走进奥体中心约汉服“同袍”唱响青春本报讯(记者吴若菡缪言信)非遗传承市集、国风路演、互动游戏、惊喜礼品……11月15日
2025-11-13 08:0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了我,这是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最珍贵的东西。”眼下,电影《阳光俱乐部》正在热映
2025-11-13 08:06:00
《开始跳舞吧3》圆满收官,街舞少年高燃舞台闪耀终极盛典
由芒果TV、北京心有林夕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杭州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泰兰尼斯独家冠名的亚太首档街舞少年团节目《开始跳舞吧3》今日中午12点正式收官
2025-11-12 14:08:00
近日,由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
2025-11-12 15:39:00
当个性特质在趣味互动中绽放,当MBTI工具为团队协作赋能,一场聚焦青年人才的跨界交流活动精彩启动。11月8日,由福州市委人才办
2025-11-12 16:28:00
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走进普定,解密短篇小说创作
11月10日,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活动在普定一中举行。本期活动特邀青年作家隆莺舞,以“从瞬间到腔调:一个短篇的诞生”为主题
2025-11-12 18:13:00
央视频全程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多维内容助推进博会盛况出圈
开放共创新机遇,合作共享新未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已圆满落幕。作为进博会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通过融媒体对话节目《虹观世界》
2025-11-12 18:14:00
唱响地方韵味 十堰10余部经典剧目集中上演
弘扬传统文化,唱响地方韵味。近日,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活动举行,10余部经典与新创剧目轮番登台,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2025-11-12 19:19:00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11月11日晚,现代评剧《雷雨》作为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在唐山大剧院震撼上演
2025-11-12 18:14:00
韩永祉:针线春秋 织就非遗华章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旧堡村,一位八旬老人用一针一线,缝缀起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将民间戏装技艺织成非遗星河中的璀璨一隅。韩永祉
2025-11-12 18:18:00
感悟艺术力量 凝聚奋进共识 省音协、省广电艺协走进“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
立冬过后,长春的天气逐渐转寒,但长春美术馆内热度不减。11月12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内人头攒动
2025-11-12 22:54:00
《哑弹》:一枚穿越时空的文学信物
《哑弹》是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以 “呼应时代需求、滋养少儿心灵、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策划出版的一部优秀现实题材少儿主题出版物
2025-11-12 22:21:00
沈保平为《唐诡》“广笑方丈”发声:他的“冤种特质”已经打在DNA里了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随着古 装悬疑单元探案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持续热播,剧中角色“广笑方丈”成为全网热门“凶手”人选
2025-11-12 20:37:00
福建首部纪检题材微短剧《宋慈的神秘外援竟是我》上线 古今双探硬核追凶
剧集海报 主办方供图东南网11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记者获悉,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宋慈的神秘外援竟是我》,已在微信
2025-11-12 18:17:00
中央歌剧院推出年度大戏 原创歌剧《可可西里》即将首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由中央歌剧院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制作的原创歌剧《可可西里》,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首演
2025-11-12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