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西泠印社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的文化使命与时代答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5 06:57:00 来源:杭州网

金石永寿 文脉长青

杭州日报讯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作为西泠文脉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西泠印社出版社秉持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和西泠印社集团“光大品牌、做强产业”的要求,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近年来,西泠印社集团立足新时代文化坐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浙江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杭州建设一流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机遇,打响西泠印社文化品牌,全力推动西泠印社重大出版项目工程建设,在西泠印社出版社组织下,以《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善本碑帖精华大系》《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三大重点出版项目为支点,深度融入全省文化发展格局,构建贯通古今的文化传承体系,为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彰显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魅力贡献重要力量。

“西泠印社作为印学圣地,承载着丰厚的文化遗产。”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经理来晓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三部典籍的系统出版,将珍稀印谱、善本碑帖、社藏精品进行全面梳理与活化呈现,既为学术界提供权威研究资料,也让大众触摸到中华文脉的温度。这既是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更是我们对历史与未来的郑重承诺。”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纂古拓新 印学丰碑

印谱,集印成册,备受篆刻者珍视。印谱既是历代篆刻艺术的精华汇辑,也是临习制钤不可或缺的经典范本。

“然而,许多珍贵印谱收藏于境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或私人藏家手中,虽有各地出版社零星出版,但对于读者群体前往查阅时仍有诸多不便。自2017年开始,西泠印社出版社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达成合作,联手启动出版《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西泠印社出版社副总编洪华志说,在本大系出版之前,国内尚未有一套反映历代印谱全貌的大系丛书,《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印学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资料,有力地推动了印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拟分三编出版。整套大系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公藏单位选取珍稀印谱,比对版本,择优出版。责任编辑周小霞表示,编辑团队恪守“三不原则”:不损原谱版式,不缩印蜕尺寸,不妄改古籍形制,仅以高清扫描与专业调色技术再现钤印神韵。第一编为线装影印本;第二编为精装整理本,对原印谱进行全面整理,对所有印面、边款进行释文,对序跋、考证和注解文字等进行标点,使古籍智慧跨越时空壁垒——既可作初学者案头范本,亦可为专家治学提供可靠底本。

2019年首编面世即获学术界瞩目:在当年10月西泠印社等联合主办的“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中,该丛书与珍稀孤本同台展陈,其版本文献价值亦在同期举办的“中国印谱史与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得到充分印证——许多与会学者在专题报告中援引该丛书文献,彰显其作为印学研究基石的学术地位。大系第一编、第二编分别入选“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和2019、2024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目前,第一编48种59函321册已入藏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第二编正在陆续出版,预计2026年全编告竣;第三编海外选目工作亦已启动,将持续申报“十五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

《善本碑帖精华大系》:翰墨传薪 推动普及

在中华文化复兴浪潮中,“碑帖书法热”正从书斋走向大众。西泠印社出版社顺时应势,于2019年启动《善本碑帖精华大系》编纂工程,打造兼具文献价值与传播效力的书法经典库。截至目前,该系列已出版69种,实现销售码洋2038万元,成为新时代碑帖出版的标杆项目。

本大系的出版坚守“三原”标准:原大再现碑帖形制,原色还原墨韵层次,原貌留存历史细节。编辑周晓竹说:“此种出版形式亦有利于降低成本,切实坚守‘学术性与普及性并重’的出版理念。”本系列在选本上,遍访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收藏机构,精选最具代表性的善本;在印制工艺上,采用顶尖扫描与印刷技术,精准捕捉原作笔墨神韵;在装帧设计上,既保留传统碑帖的典雅气质,又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实现古今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为书法碑帖构建了“数字方舟”。面对原石损毁、善本脆化的现状,通过高精度复制出版,使濒危文化遗产得以化身千百,永续传承。同时,针对碑帖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严格遴选权威底本,以严格流程确保编校质量,为读者提供可资信赖的临习范本。更通过原色原大呈现与普及版推出,降低学习门槛,让《颜真卿书争座位帖》《张迁碑》等著名碑帖走进千家万户。

按规划,该系列至2026年底将完成出版100种,2027年至2033年再推第二个100种,最终构建覆盖篆隶楷行草全书体的碑帖矩阵。

《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典守文心 赓续百年

百余年来,西泠印社仰仗社员及藏家之文化担当,累代捐赠蔚成大观。《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的编纂,是对这份文化厚赠的郑重回响。在西泠印社社委会的支持下,该系列纵跨书法、绘画、篆刻诸域,荟萃社藏精华,既涵盖吴昌硕石鼓篆书的笔力雄劲,更不乏黄宾虹“五笔七墨”的浑厚华滋。此前虽不乏社藏精品零星付梓,然终缺一部统摄全貌、彰往察来的权威典籍。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经理来晓平说,社藏名家大系的出版,也为西泠百年收藏史筑就一座精神地标,为学界研习提供案头圭臬,为后世存续留下文化基因。

编纂之难,首在选粹。面对数以万计的社藏珍品,编辑团队特邀西泠印社、中国美院等专家组成顾问团,多轮研讨方定选目。如《黄宾虹卷》所录《冰上鸿飞》册,不仅因其“黑密厚重”的笔墨语言,更因其中蕴含的“道咸画学中兴”思想,恰可窥见近代画坛革新之端倪。

在编纂理念上,大系践行“双轮驱动”之策:学术端,每卷附千字考据文章,详析作品流传、技法渊源与艺术价值;普及端,采用“图史并重”版式,高清微距展现笔锋、刀锋细节,同时附以原物尺寸及各部件图片信息。这种“全息式”呈现,使专业研究可深究堂奥,普通读者亦能感受艺术魅力。

自2021年启幕,该系列以“十年筑典”之志规划40种图卷,全景展现西泠印社社藏精品,目前已出12种,涵盖了书法、绘画、篆刻等多个领域,受到了艺术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其中3种图书分获第37—39届浙江优秀出版物(图书)编辑奖正式奖。

未来,西泠印社出版社将持续推进该系列编纂,并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公共教育。

从抢救濒危文献的“数字方舟”,到活化社藏经典的“精神地标”,西泠印社出版社始终践行着让古籍“活起来”、让金石“响起来”的文化使命。站在新的文化坐标上,西泠印社出版社将继续秉持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初心,以更多传世精品出版工程,为中华文脉的赓续注入不竭动力,让金石永寿,文脉长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年来,依托“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成立的西泠印社出版社全力推动重大出版项目工程建设,以充分挖掘印社百年历史文化积淀和经典人文IP为重点,着手全面梳理、汇集、出版珍稀印谱原典、善
2025-05-09 07:39:00
...原汁原味”再现篆刻艺术的魅力杭州日报讯 10月26日,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西泠印社美术馆主办的“百廿风华: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系列活动——《王福庵印稿全集》出版研讨
2023-11-05 06:41:00
...本书杭州日报讯 7月31日,《历代古砖精选》一书在杭州西泠印社遁庵首发。活动同期举行了原拓片捐赠仪式及相关展览。《历代古砖精选》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古砖收藏家、非遗锦
2024-08-04 06:48:00
...百廿西泠,双栖沪杭;实业立基,先生归来。11月9日,由西泠印社集团主办,西泠印社美术馆承办的“先生归来——吴隐和他的时代”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启幕。西泠印社美术馆以“先生归来”为
2023-11-12 06:53:00
...其二,他本人是《西泠艺报》编辑。《西泠艺报》是一份西泠印社同仁报纸,刊登社讯和一些老一辈札记随笔文字,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是全国各地西泠社员与印社的情感维系和信息交流。西泠印社
2023-02-12 07:26:00
金石永寿 艺魂长存杭州日报讯 7月12日,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著名书法篆刻家吕国璋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与西泠印社相守半个多世纪的艺坛名家,以毕生心血践行着“保存金石、
2025-07-20 06:43:00
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杭州日报讯 12月9日,由西泠印社集团主办,西泠印社出版社、西泠印社美术馆承办的“艺术思想史”·科研/关联大印学陈振濂四十年艺术思想观念史科研印谱展开幕式、《陈
2024-12-15 07:10:00
杭州日报讯 近日,由西泠印社出版的《红色印迹》一书获评国家出版基金主题出版项目。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西泠印社深厚艺术造诣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以金石篆刻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家国情怀的生
2025-06-29 06:52:00
跨越800余年!杨皇后重“回”德寿宫
...寿宫遗址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淳安县委宣传部、西泠印社出版社主办,淳安县里商乡人民政府承办,淳安县融媒体中心、有意思书房、西泠书房协办,参与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
2024-04-01 11: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