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无人农机自动行走,“数据种田”底气更足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6-19 07:55:00 来源:南京日报

从智能农机看南京“三夏”科技范——无人农机自动行走,“数据种田”底气更足

无人农机自动行走,“数据种田”底气更足

市水稻单产提升培训观摩会上展出的覆膜插秧一体化设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可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可

田间地头,无人农机自动行走;多功能复式农机可同时完成插秧、覆膜、洒肥等多项作业;农机生产数据实时上传网络,作业成果可视化……今年夏收夏种,南京一台台新型智能农机助阵,让“三夏”大忙省力又增收,帮助生产提“智”增效。

近2000台无人农机助阵,“三夏”劳作更便利

6月16日上午9时,高淳区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在进行插秧作业,一名工人轻点插秧机驾驶座旁边的屏幕,便起身到后座补充秧苗。机器轰鸣启动,稳稳当当地驶入田间,前进、掉头、插秧一气呵成,整个过程驾驶座上空无一人,方向盘自动校准。

合作社理事长陈福明告诉记者,田间正在行驶的是今年夏种的主力——无人插秧机。和普通乘坐式插秧机不同,无人插秧机上方安装了一个白色的信号接收器,在驾驶座上有一块电子屏幕,这些设备共同组成了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北斗导航系统。工作人员仅需轻点屏幕,农机就能按照设定路线精准地自动插秧,原本需要两人才能完成的插秧任务,现在一人就能完成。

陈福明2013年开始种田,对这十多年间农机的变化感慨万分。他以插秧为例介绍,从最早的人工弯腰插秧,到站立操作的步行式插秧机,再到乘坐式的高速插秧机,最后到无人驾驶插秧机,工人劳动强度越来越低、插秧效率越来越高。目前该合作社已有3台无人插秧机,每台每天作业面积约40亩,相比人工插秧效率提升近40倍,相比上一代乘坐式插秧机,每台可节省近150元的人工成本。今年“三夏”期间,合作社无人插秧机在高淳作业面积达2500亩,占据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除了插秧机,合作社近年还购置了无人收割机、无人拖拉机等不同功能的无人农机,种田越来越省力。

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农机安装上北斗系统,通过智能化、无人化生产作业为“三夏”大忙送去便利。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南京已为近2000台农机安装北斗系统,研发的智能农机覆盖粮食的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作业精度进一步提高。除了自动驾驶,智能农机还能实现地头转弯、高精度直行等“复杂”动作。

“数据种田”,生产作业底气更足

随着农机智慧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决策的方式也发生变化。在溧水区南京三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无人农场数据中心,三元农业总经理陈骏正在查看夏种进度,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数台智慧农机的运行轨迹和监控画面,500亩无人农场农机作业进度一览无余。

“过去种田主要凭经验积累,局限性较大,遇到突发情况只能‘望天收’。现在通过智慧农机,将生产数据化,‘数据种田’不仅管理效率高,决策更科学,种田底气也更足。”陈骏是一名“90后”新农人,在他看来,智慧农机拥有传统农机不具备的数据可视化优点。以无人收割机举例,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农机作业前就能获取最优行驶路线,作业轨迹和作业面积全程清晰可见,夏种作业轨迹保存后,等到秋收时还能继续使用。

自2022年建立无人农场试点以来,陈骏一直在更新农机装备,如今农场已实现耕种管收种植全流程智能化和无人化。在田间,智慧灌溉系统可以远程一键启停,微型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虫情测报站等实时监测关键农情。稻田上空,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为农田定期“体检”,生成作物长势分析图,丰富的种植数据汇成农场科学决策的依据。陈骏表示,借助智能设备,目前农场可实现2小时内精准气象预测,“三夏”大忙时,收割、插秧等作业时间都由数据说了算。

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陈骏还将智能设备组网,打造无人农场智慧化监管平台。“影响农作物长势的关键要素以及农机作业情况全部可视化,帮助我们更好地决策,对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据陈骏统计,今年“三夏”期间,借助智慧农机衍生出的高效决策管理,农场亩均节约综合成本120元。

“农机兼职”,一机多用更高效

6月6日,市水稻单产提升培训观摩会在高淳区东坝街道举行,一台蓝色的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机器经过之处不仅插下了绿色的秧苗,还覆上了一层黑色的地膜。

此前,插秧和铺地膜是两项分开进行的操作,如今插秧机的这份新“兼职”归功于机身安装的高速覆膜设备。技术开发单位——大禾科技发展(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前铺地膜需要人工下地干预,费时费力,而新开发的高速覆膜设备适配性强,可加装至主流插秧机和直播机上。安装后机器能依靠地形自适应覆膜,同时还能自动压膜、切膜、夹膜,开孔精准,快捷高效。仅需一个人工就能完成两项任务,每台机器每天可作业30—45亩,能节省100—200元的人工成本。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三夏”大忙中,越来越多的农机做起了“兼职”:插秧机除了可以铺地膜,还可以同时胜任除草、施肥功能;改造后的精量直播机,除了播种,还具有旋耕、镇压等功能,既保证了播种深度,又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胡敏娟看来,近年来在南京应用的新型农机中,“一机多用”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农机不光满足于单项功能,还可以按照需求进行选配升级,使一次作业至少能完成两项或多项任务,除了胜任常见的打药、施肥、整地等场景,一些创新改造还能带来特殊功效。例如,由旋耕机改装而成的高温灭活装备,通过加装高温火枪,在耕整地的同时可以用高温加热土壤,杀死土壤中的草种子、虫卵和病原菌,减少土壤病虫害并提高肥力。

据统计,目前我市稻麦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以上,全市主要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胡敏娟认为,目前南京机械化耕作和收获水平相对来说已处于较高位,近年来在机械化种植、一机多用、无人驾驶等方面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型智能农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机添动力 丰收增底气
...借助卫星导航、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再加上无人插秧机、无人机喷药、无人收割机等一系列智能设备,农民坐在家里就能把地种了。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
2024-03-31 06:42:00
“北斗”指引我种田
...流县温郊乡,忙碌了一天的农机手阳伟华关上有些发烫的插秧机,拿出手机轻点几下,熟练地打开与农机绑定的小程序,查看自己今天的作业面积与轨迹记录。“以往耕了多少地、跑了哪些地方,都
2024-04-20 00:12: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万象“耕”新不负春
...业合作社19家,拥有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水稻高性能插秧机、油菜直播机等各类农机具21397辆,各类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3%。我省各地统筹组织农机上场,轰隆隆开足马力
2024-04-11 05:58:00
长汀:先进农机“慧”种田
...产基地的长汀县新机具推广演示现场会上,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水稻抛秧机等先进农机纷纷下田作业。操作人员现场完成定位和调试后,将秧苗盘置于载秧台上(如左图)。随后,水稻插秧机就开
2023-07-09 07:35:00
...拉机拉着搅浆平地机穿梭田间,自动转弯行云流水;无人插秧机精准作业,将株株秧苗整齐插进水田中……“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该合作社负责人李玉成介绍:“自动转弯是无人智能农机的
2023-05-04 07:16:00
“三夏”农事忙   农机显身手
...观察5月22日,枝江五家畈农机合作社桑树河村四组,两台插秧机在水稻田作业。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吴延陵 通讯员 罗超 摄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揭兴伟 通讯员 张敏 罗超正值夏收、夏种
2024-05-28 05:48:00
聪明农机乡村跑得欢
...关)襄阳工厂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全力赶制拖拉机、高速插秧机等产品,为2024年春耕生产做好供货保障。“2023年,在农机行业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东风井关逆市跑赢大盘,自主品牌
2024-01-17 06:18:00
...培训等方式,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都换了几代。”姜奀水介绍,依托科技助力,大家种粮的底气越来越足,收益越来越好。“越智慧越省力,还能增产。”尝
2024-05-28 02:17:00
5G 无人农场,这里春耕“静悄悄”
...,植保无人机不仅效果好效率高,还省水省药。无人驾驶插秧机一天至少可以完成60亩稻田的插秧作业,比传统作业效率提升30倍,作业的覆盖率可达95%工作大变化“哪还用自己下田种地哦
2023-02-20 06:0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组团作战”研发一种高品质汽车用钢创新联合体,解汽车制造业“痛点”日前,一个好消息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传来:一种新研发的纯锌镀层热成形钢
2025-09-07 07:50:00
第六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精品展开幕汇聚13个国家及地区的500余件佳作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李畅)9月1日,由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主办
2025-09-06 08:32:00
近日,山大路街道山大社区联合芯赛博开展数码公益活动,围绕“免费、实用、贴心”,为居民提供0元贴膜、老旧照片AI修复、数码产品检测三项服务
2025-09-06 09:15:00
老乡鸡IPO:供应链协同力,食材管控体系获认可
近日,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的IPO进程持续引发行业关注。作为门店数量超1500家的连锁餐饮企业,老乡鸡能在竞争激烈的快餐赛道站稳脚跟
2025-09-06 15:47:00
111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走进北京同仁堂启动北京“店效王”孵化计划
当“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深化,大健康产业正迈向“品牌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新阶段。北京作为全国健康服务的前沿阵地
2025-09-06 15:49:00
解码鸿蒙有礼:华为砸下真金白银,花钱赚吆喝还是格局再打开?
9月4日,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在深圳召开,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华为智慧屏 Mate TV
2025-09-06 15:49:00
大皖新闻讯 九三阅兵期间,来自合肥高新区的四创电子提供了技术、设备、人员等多方面保障。他们分布在首都各区域,精准捕捉预测风
2025-09-06 17:26:00
从看砖头到看专利 贵阳市“科创积分贷”让科技型企业“知产”变现
“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贷款只用了两周多,申报材料比传统贷款少了三分之一,效率提高了50%!”近日,贵州捷众森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潘拿着“科创积分贷”到账凭证感慨道
2025-09-06 18:15:00
大河网讯 9月6日,细雨蒙蒙,湿润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江水气息,山城重庆显得格外宁静。可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内却是另一番景象——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正在这里举办
2025-09-06 22:20:00
2025智博会“四链”融合对接暨“渝链通”发布活动成功举办 助力科创企业融资破局
大河网讯 9月6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四链”融合对接活动——智能产业股权融资专题对接暨“渝链通”服务方案发布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
2025-09-06 22:20:00
从茶叶到瓶装茶,小罐茶高香无糖茶加速传统茶企转型
健康消费升级持续推动市场扩容,无糖茶赛道正迎来众多品牌加码布局。尽管消费场景细分和产品升级带动无糖茶市场与受众不断扩大
2025-09-06 15:51:00
大河网讯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长江之畔重庆开幕
2025-09-06 13:08:00
国家级5G工厂,钟经开+1!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5年5G工厂名录》钟楼经济开发区企业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成为继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钟楼区第二家国家级5G工厂5G工厂是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2025-09-06 06:08:00
从玻璃到微纳新材料 从企业更名看龙口一家民企的转型跃迁
大众网记者 林晓冬 烟台报道说起玻璃大家都不陌生,餐桌玻璃、门窗玻璃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烟台龙口有一家企业多年来持续在玻璃上“钻研”
2025-09-05 09:08:00
科创泉城 智启未来| “硬科创”需要“软传播”,网络达人共话“出圈”新思路
9月4日下午,在济南市委网信办联合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举办的“科创泉城 智启未来”知名网络达人济南采风活动的对话沙龙上
2025-09-05 0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