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山水升金景色秀,和美东至菊香远。秋冬交汇时节,位于池州市东至县东篱湖畔的东篱湖菊花博览园内一片花海盛景。白菊、墨菊、紫菊等各色小花竞相绽放。11月7日上午,伴随着立冬的脚步,2025年东至东篱菊花季在东篱湖菊花博览园精彩启幕,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往游园赏菊。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东至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四个一”工程,从一朵朵“小菊花”破题,通过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菊花产业从传统观赏、食用向精深加工、健康产品、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该县还以菊为媒,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探秘远古的华龙洞、承载千年文脉的东流古镇、对话星空的科普基地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旅地标,东至文旅产业在短短两年时间出圈出彩。

公元405年,41岁的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因酷爱东流的菊花,闲暇之余常来此种菊、赏菊、赋菊,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东流也被誉为“菊邑”,流经东流段的长江被称为“菊江”,东至人也一直保留着种植菊花的传统,因此,“菊文化”对东至影响深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一直让很多人向往,而如今,在东至县就可以近距离感受。近年来,东至县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产业为根、效益为本”的原则,以东篱湖景区文旅开发项目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菊文化”“陶公文化”内涵,加快推进菊花博览园建设,并以菊花为载体,谋深谋实菊花全产业链布局,推动菊花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据介绍,2025年东至东篱菊花季活动以“承东篱文脉、兴东至菊韵”为主题,集中展示300余种菊花,活动主办方还推出“观菊景、品菊味、穿菊境、玩菊趣”等系列农文旅特色活动,并精心设置19处特色打卡点,串联赏菊、菊味美食、非遗展演、露营音乐会等多元体验。活动将一直持续至11月16日,将为广大游客呈现一场沉浸式秋日赏菊盛宴。

“走近菊博园,远远就能感受到菊香四溢;看到园里的很多菊花都是精心摆成的,有的就像一幅精美的工艺品,多彩多姿,各有风韵,让人印象深刻。置身其中,让人有一种艺术的享受感。”慕名而来的东至县东流镇游客王女士边用手机拍摄边告诉记者,过已是她第三次来到这个菊花博览园,“去年开园时也来了,后来还专门带朋友来过一次。”

活现现场还进行了签约仪式,东至天域东篱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与6家知名药企携手签约;与近百农户共同签订标准化种植协议,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紧密联结机制,着力将“小菊花”打造成富民“大产业”。当天下午,还同步举办了“全民健康慢性疾病非药物干预与逆转研讨会”,专家学者深入探索菊蚓产业融合的健康价值及慢性病非药物干预新路径。
东篱湖菊花博览园运营主体东至天域东篱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3月,公司团队在东流苗圃基地成功培育出 190 万株优质药用菊种苗,为东至县的规模化、标准化示范种植筑牢了根基。据预估,2025年东至县药用菊干花总产量可达44万斤,产值约704万元。“我们规划建设现代化深加工工厂,未来将开发菊花浓缩液等高附加值产品,打造‘药食同源’的大健康产业链。”

东至县委书记洪克峰介绍,东至人民种菊、饮菊、食菊、赏菊,积淀了深厚的菊文化底蕴,成就了“菊乡”“菊邑”的美誉。近年来,东至县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四个一”工程,推动菊花产业从传统观赏、食用向精深加工、健康产品、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先后入选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30强、全省农业特色产业10强县、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2025年更是入选安徽县域有效投资竞争力10强县和全国县域GEP百强榜单。
胡甜甜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部分图片来源于“今日东至”公众号)
编辑 崔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