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一年内完成数亿元融资,「木牛科技」推动4D毫米波雷达的商业化落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20 11:56:00 来源:36氪

中小企业应该走“专精特新”之路,已经成为从政府到企业界、投资界的共识。36氪广东重磅推出“‘专精特新’们的晋升之路”专题,记录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史,探索“隐形冠军”的晋级之路,探讨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许璧端

编辑|江倩君

36氪广东获悉,近日,北京木牛领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木牛科技」)宣布已于去年完成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仓廪投资、翠湖基金、微光创投、国海创新资本和渤信资本,老股东劲邦资本、君茂资本持续加投,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加大研发和产线扩建。

「木牛科技」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毫米波雷达智能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于2021年获评该年度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汽车行业由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智能驾驶技术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作为智驾核心传感器之一的毫米波雷达备受关注。其中,4D成像雷达在原有的距离、速度、方位数据基础上,加上了对目标高度的测量,可以有效感知目标的轮廓和类别,且成本较于激光雷达更低,成为汽车传感器中的“明星”。

4D成像雷达并非空中楼阁

「木牛科技」COO王卫表示,“4D成像雷达并非空中阁楼”,早在2019年,「木牛科技」就已经将4D成像雷达搭载到全球紧凑型机械车辆制造商Bobcat(斗山山猫)的产品中。当时,Bobcat的痛点在于机械车辆的高事故率,“据Bobcat统计,其80%的机械车辆曾发生过碰撞事故,如果能减少碰撞事故,各种损失都会大幅减小。对Bobcat来说,一个‘看得更清楚’的传感器成为刚需”。

但工程机械的应用场景较为独特,车辆需要在高粉尘、弱光线的复杂环境下施工。“Bobcat全面考量了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不同传感器,发现无论是摄像头还是激光雷达,都会被恶劣环境所干扰,可全天侯抗干扰的毫米波雷达成了最优解。”

面对Bobcat的高清晰度需求,「木牛科技」提出了多芯片级联的技术方案,“通过提高孔径,增加垂直能力,对目标和环境看得更清、更远,进而为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扮演更核心的作用”。

基于这一方案,「木牛科技」成功将4D成像雷达产品搭载在Bobcat机械车辆上,并与后者达成了战略合作,为其批量供货。出于战略方向的一致,2020年,Bobcat对「木牛科技」进行战略投资。此后,「木牛科技」在工程机械细分赛道进行复制,加速4D成像雷达的商业化落地。

一年内完成数亿元融资,「木牛科技」推动4D毫米波雷达的商业化落地

「木牛科技」将4D成像雷达搭载到Bobcat产品中(图源「木牛科技」)

王卫介绍,在多年的4D成像雷达市场布局与开拓中,「木牛科技」不仅积累了大量场景数据,也充分发挥了雷达作为传感器的场景识别和感知能力,“在距离、速度、方位和角度的4D维度探测上,又增加了第五维度‘微动’(Micro-Doppler)的测量,将原来的4D信息升维到5D,充分发挥微多普勒信息在场景识别上的分类和感知能力,通过目标识别和AI算法的性能强化,得以快速提升木牛雷达的数据质量、成像效果及场景识别能力”。

车载领域仍流行3D毫米波,4D时机何时到?

近年来,除了「木牛科技」,不少厂商也在探索4D成像雷达在车载领域的商业化落地。例如「傲酷雷达」便与、联手打造低速物流园区场景下的4D成像雷达感知算法。

但从整体市场来看,4D成像雷达远未实现大规模上车,尚处于小规模试用阶段。在王卫看来,4D成像雷达目前处于“ to have”的处境,有当然更好,但企业是否有必要花费更高成本更换清晰度更高的传感器?王卫坦言,“当前车载市场中毫米波雷达的装机量达上千万颗,基本全是3D毫米波雷达”,答案呼之欲出。在今天以L2/L2+智驾为主流的情况下,3D毫米波雷达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场景下的需求。

“4D成像毫波雷达正处在技术探索的阶段,还未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流,就说明这个时机还没有到。”王卫认为,4D成像雷达实现普及的关键驱动力在于下游需求的增加,“不是说一个技术出现后就能独立往前冲,而是需要整个行业同步地发展”。未来随着智能驾驶向L3甚至L4阶段发展,4D成像雷达的渗透率将逐渐增加,催生出一个庞大市场。据亿欧智库测算,2025年中国车载4D成像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3-4亿美元。

在车载领域,「木牛科技」还与北美传统Tier1厂商ADAC Automotive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基于雷达感知的车载进入系统;在国内,「木牛科技」已与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达成合作,实现前雷达和角雷达前装量产。随着国内外用户逐渐实现大量应用,2020年,「木牛科技」在上海嘉定投资建设了智能全自动产线工厂,并在同年6月大批量投产。

车载之外的广阔天地

车载市场由于其巨大体量备受厂商关心,但放开视野,在车载之外,毫米波雷达的广阔市场同样值得关注。「木牛科技」不断探索更多可应用场景,其毫米波雷达产品已经在智慧交通、智能园区、航空、体育等领域实现量产落地。

在智慧交通领域,毫米波雷达可以感知并收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目标速度、距离等信息,提供更为精准的流量统计和事件检测数据,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牛科技」将产品应用于车路协同、城市路口信控、智慧高速/隧道等方面,为客户提供毫米波雷达解决方案。

在智能园区领域,运营方使用传感器感知会议室人数、人员密度、人流轨迹等信息,可以优化园区管理效率,节约运营成本。“虽然传统的摄像头也可以做得到,但是摄像头拍摄可能涉及到隐私问题,因此通过毫米波雷达采集信息正逐渐成为主流选择。”据介绍,「木牛科技」的产品已在中美多家头部科技公司的办公楼和智慧园区中批量部署。

在落地场景的探索上,「木牛科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定义产品,再打造可落地的商业化产品,例如「木牛科技」毫米波雷达产品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就诞生于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的需求。

“泰格·伍兹希望能获取关于高尔夫球的弹道、旋转、落点、速度等更精准和更远距离的训练数据。而高尔夫球运动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00公里,比车还要快,且击球最远超300码,可远距离追踪‘微动’信息的5D雷达技术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技术手段。”泰格·伍兹联合美国专业高尔夫品牌Full Swing Golf最终找到「木牛科技」,在2021年推出FULL SWING KIT高尔夫雷达产品,将5D雷达技术应用到体育行业。

目前毫米波雷达的演进方向在于提高角度分辨率,感知的收发数据逐渐丰富,这便牵扯到大量的信号处理和复杂算法,也是毫米波雷达入局者的竞争点。“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数字和模拟信号紧耦合处理方式,并在特定的算法领域和信号处理领域形成独特的技术积累。

「木牛科技」凭借在不同场景下满足多元化应用需求的优势,以及核心团队多年的毫米波雷达从业经验,沉淀出RADAR OS这一特定雷达操作系统,实现算法底层的信号处理平台化,打造可跨场景应用的雷达信号处理综合平台,依托该平台可在不同场景迅速落地。”

一年内完成数亿元融资,「木牛科技」推动4D毫米波雷达的商业化落地

「木牛科技」产品图谱(图源「木牛科技」)

王卫透露,目前「木牛科技」全球客户总数达到600余家,分布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50多个垂直领域。

王卫表示,本质上海内外市场的客户需求并无不同,都是追求看得更清楚、更远;不同点在于北美和欧洲市场较为成熟,发展平稳,而中国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智驾领域,呈现指数型爆发的趋势。「木牛科技」在创立初期便同步创建了美国子公司,国内外市场两手抓,并于今年设立了欧洲分公司,持续开拓全球化布局。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ID:gd36kr001 公众号ID:gd36kr 官方:@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低空经济,毫米波雷达厂商的“第二曲线场景”?
...真正飞起来,离不开各项飞行控制系统的支撑。 其中,毫米波雷达正在发挥至关重要的“眼睛”作用,为eVTOL提供避障、定高、轨迹识别等关键信息,确保每一次飞行的安全与准确。随着
2024-06-24 15:46:00
钛媒体「年度潜在价值企业」、「年度前沿科技企业」榜单揭晓 | 2023 EDGE AWARDS
...团等。【傲图科技】傲图科技(Altos Radar)是一家深耕4D毫米波雷达的创新公司,首次打造了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且价格低廉的新一代4D成像毫米波雷达,赋能高级别辅助驾驶
2023-12-02 23:02:00
蔚来将和恩智浦合作部署4D成像雷达 最远探测距离可达300米
...更高的道路安全和驾驶舒适度。4D 成像雷达是一种延伸的毫米波技术,提供了精确测量高度的能力,可以有效补充视觉传感器的优势,提高关键场景下对静止和隐藏目标的识别能力。其不仅能够
2023-05-04 09:51:00
极目智能与锐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4D毫米波成像雷达助力智能驾驶落地
...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目智能”)宣布与毫米波成像雷达公司锐算(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合作开发基于视觉和毫米波成像雷达的多
2023-03-07 19:00:00
傲图科技牛力:4D成像毫米波雷达破局无人驾驶落地|钛媒体 2023T-EDGE
... 1 日下午,傲图科技创始人、CEO 牛力围绕《新一代成像毫米波雷达破局无人驾驶落地》为主题进行演讲分享。过去九年,牛力一直在无人车领域深耕,并于 2023 年初创办了傲图科
2023-12-02 20:02:00
毫米波雷达芯片公司圭步微电子获亿元Pre-A轮投资
近日,毫米波雷达芯片公司圭步微电子获亿元Pre-A轮投资,本轮融资由长城资本、国汽投资等产业资本联合投资,老股东元禾璞华持续加码。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快芯片规模量产和市场
2023-12-29 11:58:00
...器、高性能加密芯片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正在全力推进毫米波交通雷达、物联网无线射频天线、激光测距望远镜等十余个上下游产业项目落地。未来,产业园将以“提升人的感知能力”为愿景,积
2024-12-23 18:23:00
清雷科技荣获健康凯歌2023医建企业杰出雇主称号
...。这一称号也代表了医健领域等业内人士对清雷科技坚持毫米波雷达AI医康养之路的认可和鼓励。健康凯歌创始人李成凯在会议上表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为
2023-12-27 14:06:00
... | 李勤随着智能驾驶市场逐步落地,经过成熟市场验证的毫米波雷达也迎来了新的技术演进方向——4D成像雷达。就连特斯拉、英特尔Mobileye等头部公司也积极在智驾方案中使用4
2024-02-05 10:3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