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托管“一块地” 村民享红利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营楼村见闻
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营楼村的农田,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根系粗壮,长势喜人,给广袤的北方乡村带来一片生机。
每天早上到地里溜达一圈,是55岁的营楼村党委书记赵记茂雷打不动的习惯,“现在咱村就这一块地,3160亩,今年的冬小麦出苗率高、长势也很好”。
赵记茂所说的“一块地”,由村党支部通过“减垄增田”“归并置换”,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由合作社实施规模化经营,不仅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问题,更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原先村里的地都是零碎的,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再加上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年人无力耕种,亩均产出效益极低,有的土地甚至荒废,村集体经济也增长缓慢。”赵记茂坦言。
大场镇地处两河交汇平原,土地肥沃,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菜篮子、粮囤子。怎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镇党委与村“两委”反复讨论,决定由村党支部领办同富田园土地合作社,先将土地托管到村,然后由合作社经营,确保粮食安全,壮大村集体经济。
60岁的村民孟召兰种了大半辈子的地,“托管”前,每到农忙季节,“老把式”也犯愁,自家8亩耕地分散在6个地块,除草、施肥、打药,不论什么活都要劳神费力,收获时联合收割机都没法下地。村里要“托管”,她是第一批签字同意的村民之一。
“过去连收带种全靠人力,前后得忙活一个多月,人累得够呛不说,还耽误在外面打工。”孟召兰的老伴会木工活,两人在外面打工,每天有400多元的收入。“现在好了,土地托管我们不用操心地里活了,一年还有8000多元的收入。在镇上打工,一年再挣个七八万元,生活越来越好。”
小田变大田,表面上是简单的重整与合并,实际效果形成“1+1>2”的叠加效应。
“通过土地托管的模式,村民承包地面积和所有权不变,每年每亩可获得700斤小麦或时令小麦价格的收入。”赵记茂介绍,村里统一托管土地,由于减少了垄沟、生产路、闲置地等无效面积,农田面积扩充了10%左右,扩充农田收益由村集体获取。“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50多万元。”
解决了谁来种粮的问题后,赵记茂又带领合作社开始探索怎样种出好粮。“我们吸纳全镇93家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等土地托管服务主体,配建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集聚300余名农机手、2800余台农用机械,形成了机具共享的生产联合体。”
托管土地成方连片后,新一代农民在新时代的农业舞台上开始“大显身手”。精细灌溉、水肥一体、测土配方……各种新技术不断应用,农作物种植生产更加科学,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开启高产模式。
“别的不说,就在买种子买化肥这一个环节上,我们跟经销商就可以议价。”赵记茂说,合作社通过农资团购节本、农业政策补贴、机械作业减工,除去每亩分红给村民的700斤小麦,剩余的小麦亩产和第二茬玉米产量即为合作社收益,粗略计算,每亩地增收可达300元以上。
土地统一托管出去不用操心了,村民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如何让村民实现高质量就业?大场镇在成立同富田园土地合作社的基础上,又创办同富劳务合作社,将全镇拥有一技之长的群众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了抱团高质量就业格局。
大场镇副镇长宁聪介绍:“一期我们共吸纳了196名有‘一技之长’的群众,为41家企业输送了技能工人,用工率达100%。”“同富田园”与“同富劳务”协同发展,既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又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升级。
整村“一块地”,改革让营楼村村民享受到了发展红利,也点燃了乡村快速发展的引擎。当前,营楼村两委正带领村民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