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20:11:00 来源:戏说三国

1907年,对张作霖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

其一,由于计除巨匪杜立三,得到清廷嘉奖,升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

其二,结义了八兄弟。这八兄弟分别是: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霖和张作相。这些兄弟和张作霖出生入死,后来成为奉军的主要干将,为张作霖雄踞东北立下了大功。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

1928年6月,张作霖乘坐北京到奉天的专列,在皇姑屯遭遇日本人暗算,被炸成重伤,抵家不久便因伤重去世,那么他的结义兄弟们,又是何去何从呢?

一、大哥马龙潭。

马龙潭排行老大,在张作霖去世前,就因政见不同,饱受猜疑,被张作霖卸了军权,单单只做了东三省巡阅使唤署的高级顾问及黑龙江军政两署顾问。

说起来,马龙潭是个儒将。他文武双全、才华过人又精于书法。不论是治军还是处理地方事务,他都游刃有余。因此,他是七兄弟中最得张作霖敬重的人。

马龙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个忠贞爱国有民族气节的人。在民国乱世,他看众人一心想要的不过是升官发财,根本没有看到国家灭亡的危险。他亦知道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时局,所以他便把“保境安民”作为自己的准则。

但此时已雄踞东北的张作霖,却野心勃勃想要一统天下,称王称霸。

就在张作霖发动直奉战争前夕,马龙潭还再三劝阻,希望他能为国家大局着想,联合各路军阀,共同抵抗侵华日军。

但张作霖不光不听劝阻,反而对他多有猜忌。

一方面,张作霖是绿林出身,没读过书,亦不懂得治军之道,所以对于能文能武的马龙潭多有防备和打压;另一方面,马龙潭不论是在奉军中,还是地方上,都有极高的威望。

因此,张作霖担心以马龙潭的声望,若是他公开反对内战,必定会一呼百应,对自己雄霸天下的计划产生影响。

所以,在卸掉马龙潭的陆军中将东边镇守使军职后,让他出任了地方官员。

没想到他政绩斐然,很得百姓爱戴。于是,张作霖又调任他为军政顾问,彻底把他闲置了。

张作霖去世不久,便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领了东三省,同时还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

74岁的马龙潭深知自己无力回天,便辞掉了所有职务,在四平寓中过上了清贫的生活。但由于他名望极高,日本人多次登门邀请他出任高官被拒后,竟在成立伪中满省时,私自将他任命为省长,并四处公告,打算造成既定事实,逼他出任省长的职位。

马龙潭对此怒不可遏,直接拿着公告到日本宪兵队抗议,强烈要求他们撤回公告,否则以死明志。说到激愤处,竟以头撞向桌角,顿时血流如注。

日本人见马龙潭誓死不就范,只得作罢,并撤回了四处传发的公告。

后来,日本人又多次派其下属和旧交前来利诱规劝,但马龙潭毫不犹豫地回绝了那些人,并对他们说,你们要当汉奸走狗,那是你们的事,我是坚决不干的。后来被磨折烦了,他索性闭门谢客。

1940年,84岁的马龙潭在四平寓无疾而终。在他去世后,举城哀悼,周边县城的百姓亦自发前来为他送行。据说送葬队伍绵延不绝,有数万人之多,可见马龙潭是真英雄也!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

二、二哥吴俊升。

吴俊升出身农家,是个大老粗。

小时候他的舌头被冻坏了,说话含糊不清,人称“大舌头”。

吴俊升是七兄弟中最忠于张作霖的一个。

他虽没读过书,但有勇有谋,很会打仗,为张作霖得势立有大功。

直奉战争战败后,北京政府为了分裂奉系军阀,有意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但吴俊升不为所动。

郭松龄兵变后,一度对张作霖造成了摧枯拉朽的威胁。眼看郭松龄兵变要成功,吴俊升率军捣毁了郭松龄的军械弹药和粮草装备,给郭松龄以致命打击,最终让郭松龄败北被杀,平息了兵变。

1928年,在北伐军的攻击下,奉军溃败。张作霖眼见大势不好,决定退回关外,于是乘坐专列从北京回奉天的途中,被日军预埋的炸弹击中,当时吴俊升和张作霖同乘一节车厢,爆炸发生后,一枚轨道上的铁钉不偏不倚,正好穿过吴俊升的头颅,当时他就丧了命。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

三、三哥冯德麟。

冯德麟比张作霖大9岁,是奉天本地人。他为人侠勇公正,很早就在绿林和乡勇中混出了名气。

他和张作霖结识很早。

当时,张作霖靠乞讨流浪到高坎镇,由于他自学了一点兽医,懂得治马,得以留在大车店打杂。

冯德麟名头响亮,在年少的张作霖看来,那可是英雄好汉。因此,张作霖对他无比崇拜,极为热情。

冯德麟看张作霖聪明会来事,也很喜欢张作霖,便经常给他讲一点绿林好汉的故事,这对张作霖后来的人生影响很大。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没有出路的张作霖投了清军。不曾想甲午战争大败,他只得又逃回了奉天。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作霖投靠了冯德麟,自此才算和冯德麟有了交情。

别看冯德麟实力强,但智勇和眼光他都不如张作霖。

张作霖极会为人,因此愿意帮他的朋友多。所以,他早早就在朋友的举荐下,得到清廷收编。

冯德麟被清廷收编已经是清朝亡国前夕,虽说他收编之初,官职高于张作霖,但张作霖在剿灭杜立三后,也升了官。因此,二人官职难分伯仲。

真正让冯德麟不快的,是北洋政府成立后,他和张作霖都被任命为师长,而他的驻地在广宁,张作霖的驻地却在省城。这种种情况,让冯德麟心里很不快。毕竟他一向自认老大哥,张作霖居然和他平起平坐,还处处占尽好处,于是二人的感情开始有了罅隙。

另外两人产生抵牾的知青,就是驱逐段芝贵。

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担心地方军阀会起兵反对,因此四处安插亲信。

段芝贵由于拥护他复辟,得到了他的重用,被任命为奉天督军。

冯德麟和张作霖势头发展得不错,当然不愿意受外人管制。所以二人就大造舆论,要求“奉人治奉”,坚决驱逐段芝贵。

张作霖故意拿了200万大洋,劝说段芝贵回京。

就在段芝贵准备带着钱回京的时候,冯德麟却带兵把钱给抢了回来。

到嘴的肉被抢走了,能不生气吗?所以段芝贵回京后,就在袁世凯面前说了冯德麟许多坏话,最后袁世凯要他推荐奉天督军时,他就推荐了张作霖。

所以,冯德麟和张作霖矛盾越来越深。但张作霖不和他计较,还多次救他于水火中。渐渐冯德麟被感动了,对张作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1926年,冯德麟死于心脏病,卒年58岁。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

四、四哥汤玉麟。

汤玉麟和张作霖有生死之交,因此张作霖待他最为信任和器重。

早在张作霖建立保险团时,汤玉麟便跟随左右,算是张作霖的老部下了。

但汤玉麟绿林出身,贪财好色,一身匪气。

奉军建立后,他自视功高,胡作非为。再加上他又屡屡顶撞张作霖,因此受到张作霖打压,

汤玉麟一气之下,和冯德麟勾结,多次发电,要求张作霖下野。

张勋复辟时,他亦在冯德麟的劝说下,积极支持复辟。

复辟失败后,他远遁蒙古避祸。后来,在张景惠等人的调停下,张作霖才和他言归于好,并委任他为中将顾问。

郭松龄兵变后,由于张作霖已众叛亲离,眼看多年基业就要毁于一旦。在这紧要关头,汤玉麟积极应战,向郭松龄发动猛攻。最终让郭松龄全军覆没,他帮助张作霖化险为夷,保住了张作霖“东北王”的地位。

张作霖被炸死后,汤玉麟迅速易帜国民政府,成为热河主掌军政大权的重要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人的侵略,汤玉麟不战而逃,导致日本人仅用了7天便占据了热河。

国人听闻,哗声一片,强烈要求严惩汤玉麟。

日本人借机利诱汤玉麟,希望他能投降,出任伪职。

就在人们都以为他会叛国投敌时,他却以“日本人害死了拜把子兄弟(张作霖)”为由,把日本人痛骂了一顿,不光拒绝出任伪职,还多次回绝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

1934年,失去军权的汤玉麟辞去了职务,隐居于天津。

1949年解放前夕,汤玉麟病死于天津,卒年78岁。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

五、五哥张景惠。

对张作霖来说,张景惠算是他的贵人。

当时张作霖打算带保安团投靠冯德麟,在八角台遇到张景惠。

张景惠当时手中是八角台预警保安队队长,他和张作霖一见如故,于是与他的保安团合并,并推举张作霖出任团长,而自己甘居副职。此后,他一直对张作霖言听计从,算得上是张作霖的心腹。

张作霖被炸时,张景惠也在车厢里,幸运的是,他虽被炸成重伤,但侥幸捡回了性命。

“九·一八”事变后,张景惠被日本人拉拢,公开投敌,出凭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等职务。

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苏军俘虏,后移交给中国,和溥仪等人关押在抚顺战犯所。

1959年,张景惠病逝,卒年88岁。

六、六哥孙烈臣。

要说几兄弟中,最不让张作霖起猜疑之心的,就是孙烈臣。

孙烈臣追随张作霖的时候很早,一直跟他出生入死,立有汗马功劳。

同时,孙烈臣还帮助张作霖建立兵工厂,举办军校,筹建空军,对军队进行军事改革等等。可以说,他和张作霖感情最深厚,也最得张作霖信任。

但孙烈臣由于旧疾缠身,没有精力处理军政事务。所以他多次向张作霖举能荐贤,并提出辞职。但张作霖只是让他回家休养,并没有批准他的辞呈。因此,孙烈臣一边卧床养病,一边还不忘料理事务。

1924年,52岁的孙烈臣在病痛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张作霖听说后,悲痛不已,拥尸恸哭不止。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

七、八弟张作相。

很多人都以为张作相和张作霖是亲戚,其实他们除了名字巧合,并无宗亲关系。

张作相也是张作霖保安团中的一员,早年对张作霖有救命之恩,对张作霖的事业不光多有建言,还很擅长带兵打仗。

郭松龄兵变失败后,张作霖准备将参与兵变的将领们全部处死。张作相听说后,给他分析时局,晓以利害,最终保全了这些将领们的生命。

后来张作霖又想在东北广种鸦片来收军饷。又是张作相言明鸦片之流毒之深,打消了他种鸦片的念头。

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张作相被东北军将领推举为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但他并没有就任,反而推举张学良做了保安司令,而他则心甘情愿做张作良的副手。

“九·一八”事变后,张作相辞去一切职务,隐居于天津。

由于他名声在外,日本人数次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能就任伪职,但都遭到他的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于是将他在东北的所有财产全部没收。

后来,国军又五次三番想请张作相出任职务,但都遭到他的拒绝。

国军兵败后,蒋中正几次派人给他送飞机票,希望他能前往台湾,均遭到他的婉拒。

1949年3月,张作相因病去世,卒年68岁。

(参考史料:《张作霖传》《民国史记事本末》《民国大军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他的七个拜把子兄弟各有着怎样的结局?
...们马家人,坚决不做汉奸!东北王张作霖结拜的大哥叫马龙潭,属蛇的,1857年人,比张作霖大一轮还多三岁。马龙潭乃将二代,可谓满门忠烈。其父马奇峰一生戎马,南征北战,功劳卓著,在
2023-08-22 15:04:00
张作霖的拜把兄弟都有谁
...,但八个人却没有背叛兄弟情义。八个人分别是:大哥马龙潭、二哥吴俊升、三哥冯德麟、四哥汤玉麟、五哥张景惠、六哥孙烈臣、八弟张作相。张作霖自己排老七。下面我们就一一说说。张作霖这
2024-04-09 20:32:00
张作霖为什么会让张作霖掌控全东北?
1907年,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孙烈臣、张景惠、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八人结拜为盟兄弟。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几乎整个东北都掌控在了八兄弟手里。兄弟八人之中,势力最大的当属老三冯
2023-08-17 06:55:00
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奉军内部公推张作相拒不就任
...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07年,张作霖与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七人结拜为盟兄弟。在张作霖部被清政府招抚后,张作相先后担任了哨官、管
2023-08-18 06:04:00
冯庸大学的教育理念
...长。冯庸和张学良是同一年出生的,两人后来还成为结拜兄弟。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张学良和冯庸二人都对西方的飞机坦克颇为重视。冯庸在东北空军任职期间,帮助张学良,建设了一套中国最早的
2023-08-17 06:03:00
...的问题反馈了整改情况,在恩施市燃气办、恩施市白果乡龙潭坝村委会积极协调下,恩施民生天然气有限公司及时组织施工,目前7户村民已经用上了天然气。2019年11月29日,恩施市白果
2023-02-24 11:45:00
...以缓解他内心的压力。黄陂有一个重要的人文景点是铁锁龙潭。据民间传说,大禹治水时,把一条龙锁在了潭里,潭中铁柱拴一铁链,下垂潭底,因此被称为铁锁龙潭。瞿秋白到黄陂的第二年元旦,
2024-01-18 02:26:00
日本高僧太初在泰顺
...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深潭。自古相传潭中有龙栖息,故名龙潭。龙潭上方溪水两岸的山峰,斜向相迎,几欲相交,山交由此得名。其下的龙潭因此名为山交龙潭。唐末库村吴姓始迁祖吴畦曾慕名前来
2024-03-19 15:07:00
汲金纯和张作霖的关系
...个过程中,张作霖和冯德麟一直平起平坐,两人还结拜为兄弟,很有些兄友弟恭的和谐氛围。不过在政治上,冯德麟的绿林习气却很快让他吃了大亏。原来,袁世凯为了架空张作霖和冯德麟的势力,
2023-08-13 16: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