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网笃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拉夫罗夫在公共场合说了这样一句话:“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恐怕将结束。”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一直在不断推进的进程,从丝绸之路开始全世界就已经开始融合,这种融合在大航海时代加快。虽然殖民是罪恶的,但他也加快了各大版块间的贸易。比如日不落帝国版图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所以,拉夫罗夫只说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结束了,并没有说全球化结束了。
全球化也不可能结束,冷战时期这种两个阵营对抗才是人类历史少见的。之所以全球化会结束,是因为美国正在逐渐通过逆全球化回收盟友手里的制造业从而让自己再工业化。但这世上产业升级的例子比比皆是,产业降级的例子几乎为零。美国,恐终结自己的霸权。
美国霸权建立在美元霸权基础上,美元霸权才是一切的核心。因为有了美元霸权,美国才能通过收铸币税不断吸纳国外精英人才,不断升级自己的军备,不断通过投资渗透他国金融市场,逐渐掌握他国舆论话语权。
可以说,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这一手玩得非常溜。因为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阻止他霸凌他国、控制舆论以及金融欺诈。美军、美元、美媒变成了一个坚不可破的铁三角。所以才有福山非常自信的写出《历史终结论》。但纵观人类五千年文明,历史从来就没有终结。没有任何一个帝国可以延续万年,就是罗马帝国也不可能。更何况,更多时候罗马帝国只是一个招牌,里面的里子已经换了几轮了。
我们要清楚美国霸权将来怎么没的,得先清楚美国霸权过去怎么来的。美国霸权来自于二战后的布雷斯顿森林体系,但如果往远了说是南北战争。南北战争之前,你可以认为美国并不是一个国家。因为13块殖民地并不听中央政府的号令,美国把这段历史描绘成美国的先贤大义凛然不为私利。
实际上当时的联邦政府是靠13块殖民地的大老板施舍来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太可能联邦权力大于地方权力。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国的资本们开始整合,于是就出现了以北方为代表的工业主与南方为代表的庄园主。
这是两种经济模式,庄园主生产的棉花属于原材料,他们源源不断的送到英国赚取大量的利润。另外一面是初级加工的北方工业,相对于欧洲大陆来说这里的工业相当低端。这两种势力间的较量也是美国国运的较量,美国到底是成为像印度一样的原材料基地还是未来的美国,就取决于这次战争。
最终林肯带着北方工业主们战胜南方庄园主,美国进行了全国层面的产业升级。这次产业升级为后来美国称霸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这次战争,美国纵然因棉花经济赚得盆满钵满也不可能走向未来的霸主地位。
美国的第二次产业升级就是80年代的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开始后,美国终于在冷战的消耗中笑到了最后,苏联因为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走向了解体。但信息革命后的概念股与美元霸权简直是天作之合。随后美国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化。
美国金融化有三个不可逆的原因。第一个是东南亚、东亚等地区在产业优势上逐渐赶超美国,这些产业继续留在美国没有任何意义。第二是美国自认为自己能控制住局面。互联网革命与产业转移是同时存在的,毕竟钱就只有那么多。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变卖在美国的资产从而投入到互联网经济中,这种经济结构最终成为今天美国的三大产业构成。
于是,美国在全球化30年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社会撕裂和内部矛盾。现在美国要改变这种局面,各种制造地区冲突,强迫盟友将产业转移到美国本土。美国想要重新把制造业收回来。但这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就是美国为什么可以团结自己的盟友。在布雷斯顿森林体系里,美国靠着强大的公共物品输出支撑起整个西方阵营。
在石油美元时代,美国是靠着产业链转移让盟友赚取自己印出的大量美元过活。现在美国想要收回自己的制造业,就是不让盟友赚美元。而美国又没有足够能力生产足够公共物品,这是要逼死盟友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