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光明日报》关注贵州:“村超”归来,文体旅市场人气旺嘞!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24 14:3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8月24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村超”归来,文体旅市场人气旺嘞!》,关注贵州榕江正以“村超”流量为引擎,深挖民族、生态、非遗等资源富矿,通过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让榕江这座充满活力的小城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具体内容如下:

《光明日报》关注贵州:“村超”归来,文体旅市场人气旺嘞!

【文旅观察·跟着赛事去旅行】

夏日的暑热未消,贵州省榕江县“村超”球场内座无虚席,两万多名观众的热情把现场气氛烧得滚烫。绿茵场正中央,忠诚村足球队队长董永恒与队员们摆好阵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球门方向。

“嗖——”禁区里,足球应声入网,欢呼声响彻球场。赛场外,古州镇月寨村村民张爱珍和邻居们围坐一起,刚打开直播,泪水就已打湿眼眶:“瞧,‘村超’回来了!”

谁能想到,6月下旬,连续两场特大暴雨如猛兽般“扑”向榕江这座因“村超”闻名的小城,冲毁了道路楼房,淹没了“村超”球场。谁又能想到,仅1个月后,哨声再度响起,备受瞩目的2025年贵州“村超”总决赛、全国赛接连开场。

洪灾过后,“村超”赛事为何能快速“重启”?自2023年“出圈”以来,贵州“村超”如何让热度持续?这个暑期,“村超”好球不停。来,跟随记者穿行赛场内外,一起探访“村超”持续火爆背后的“流量”密码。

1.撑起共克时艰“超力量”

7月26日,午后,“村超”球场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场内人数,焕然一新的球场静候各地观众有序入场。人群中,榕江县足协副主席陈兴洋突然驻足,指向一条新刷的红线——“2025·6·24洪水线”,几乎与入场通道高度齐平。

“这是洪水肆虐的痕迹!”陈兴洋告诉记者,“不到10分钟,球场就被完全淹没了。”洪水过后,塑胶跑道七零八落,球场草坪全部泡烂,“村超”赛事被迫中断。

1个月的时间,“倒”在泥泞中的“村超”如何快速“重启”?

高效组织,成为“重启”第一步。贵州省市县各级共1.3万余人赶赴榕江参与抗洪抢险救灾,榕江县成立12个工作组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先后投入9万余人次开展垃圾、淤泥和障碍物清理工作。

“洪水冲不垮‘村超’!”陈兴洋坚定地说。这位2023年贵州“村超”赛事的最佳守门员,第一时间返回球场,加入志愿清淤的队伍。

暑气升腾,陈兴洋在淤泥里一步步艰难向前,四周是操着各地口音的救援队伍。大家手上一刻不停,心意更加坚定:“要尽快把球场‘抢回来’!”

小雨淅沥,榕江县城外的大坝上,张爱珍还没顾得上清扫自家屋子,就赶着来到地里:“有多少菜,就摘多少!”她身后亮起星星点点,更多乡亲们全家出动,弓着腰在雨幕里采摘蔬菜。

团结一心,跑出“重启”加速度!灶火熊熊,忠诚镇后勤伙食保障点内,在上百名村民的高效配合下,数千份盒饭制作完成。忠诚镇党委书记杨胜涛说:“周边20多个村寨的乡亲自发来帮忙,为一线救援人员撑起‘后方食堂’。”

转业军官皇甫颐从山西太原赶来,在淤泥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河南大哥开车1500公里,送来6000碗烩面;新疆大叔阿里木江·哈力克揣着20万元现金,跨越4000公里,买了11头牛送到榕江的食堂……各方爱心持续汇聚,撑起了共克时艰的“超力量”。

7月1日,“村超”球场重新亮灯;7月14日,最后一块草坪铺设完成;7月25日,球场设施建设完成,设备调试完毕,基本满足办赛条件。

《光明日报》关注贵州:“村超”归来,文体旅市场人气旺嘞!

2025年贵州“村超”总决赛上的烟花秀。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灯初上,当球员们再度踏上赛场,驰援榕江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界人士也受邀回到“村超”。烟花绽放,高硐村村民杨通明激动不已:“‘村超’的热闹回来了,这是所有人共同‘拼’出来的!”

球场外,回归的烟火气弥漫街巷。7月26日,贵州村超“重启”活动当日,榕江迎来客流高峰,超18万人涌入这座小县城,全县住宿行业入住率98.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

2.享受文化赋能的“超快乐”

夜幕低垂,锣鼓声刚歇,民族歌舞节目又登上“村超”球场。专程从天津自驾而来的球迷刘先生举着手机拍个不停,意犹未尽地说:“这‘村味’十足的球赛,看得真得劲儿!”

自2023年出圈以来,“村超”持续吸引全国各地游客“为一场赛,赴一座城”。数据显示,榕江这座常住人口不到30万人的小城,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946.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03亿元。2025年上半年,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472.64万人次,同比增长12.68%。

一项由村民自发组织、球员是当地群众、奖品是本地农特产品的“村赛”,为何能引来持续的关注度?

“这几年,参赛球队更多,足球氛围更浓嘞!”刚带领忠诚村足球队斩获2025年贵州“村超”总冠军的董永恒说,“不论代表哪支球队出战,大家都为‘村超’的荣耀拼尽全力,享受每场比赛!”

“村超”火在全民参与。两年间,“村超”联赛报名球队从20支增加到62支,又增加到2025年的108支。榕江县球队数量成倍增长,更带动全县注册足球球员数量从2023年的458人增加至2408人。

“快来!到‘村超’一次看遍多彩贵州风!”00后广东游客小李迫不及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赛场见闻。

82岁的遵义市舞龙队队员林绍贤专门前来加油助威:“‘村超’越办越红火,我们舞起龙来浑身是劲!”

“村超”火在文化赋能。侗族大歌、芦笙舞、木鼓舞、鼓藏节仪式……“村超”出圈以来,740余个富有“村味”的加油助威入场活动和非遗节目在“村超”轮番登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超1600支足球队来到榕江,藏族锅庄舞、蒙古舞、川剧变脸等各地优秀传统文化纷纷亮相“村超”舞台。

《光明日报》关注贵州:“村超”归来,文体旅市场人气旺嘞!

2025年贵州“村超”总决赛活动现场。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摄/光明图片

“过去手机都‘玩不转’,现在每场直播都有几百个赞!”新媒体培训课堂开进村里,张爱珍和“月寨嬢嬢团”的姐妹们参加培训后,粉丝数量增长到1万多人。她骄傲地说:“我们要维护好‘村超’流量,向更多人传递‘村超’快乐!”

“村超”火在传播创新。榕江县提出“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的“三新农”发展理念,推动建成新媒体电商产业园,累计培育2.3万个乡村振兴正能量的村寨新媒体账号,各类“草根”主播成为“村超”出圈的共同推动者。

“‘村超’出圈以来,赛事水平不断提高,参与人数持续扩大,文化舞台更加宽广。”榕江县“村超”办副主任高松表示,“扎根乡土、人人参与,让‘村超’从‘现象级’爆火变成‘可持续’长红。”

3.做大品牌撬动“超经济”

比赛散场,“村超”球场外百米长的“烟火市集”上依然人声鼎沸,苗族银饰、侗族刺绣、蜡染服饰等特色手工艺品摊位前挤满了游客。

“一场比赛下来,能卖100多碗卷粉。”榕江卷粉摊主吴大姐笑着说,“在球场门口摆摊,不仅没有摊位费,还能享受‘村超’流量,生意不愁!”

据统计,2023年以来,“村超”网络浏览量突破1000亿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近200亿元,带动榕江县从脱贫县跃升为GDP百亿县。榕江如何将“村超”流量转化为文旅发展的“增量”?

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琼介绍,榕江依托“村超”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村超赛事的市场价值和产业潜力,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大力发展“超经济”。

小足球,撬动起大产业。“村超”出圈以来,榕江县新增市场主体7700余户,其中娱乐业和体育市场主体380家;1100余家新餐饮主体扎根乡土,全县住宿床位数从“村超”前的5988个增长至12000多个。

“‘村超’百香果成熟了,甜的不得了!”农家果园里,古州镇丰乐社区居民熊竹青正现场直播带货。三宝侗寨鼓楼下,村民杨阿姨接待完住客,闲话起家常:“以前年轻人往外跑,现在游客往村里‘涌’嘞!”

小足球,转化为大动能。球场之外,“村超”流量让榕江的村村寨寨变了模样。“村超”出圈以来,榕江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589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1.21亿元,带动4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增收。

《光明日报》关注贵州:“村超”归来,文体旅市场人气旺嘞!

2025年贵州“村超”总决赛上的拼抢瞬间。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出贵州,“村超”模式正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陕西汉阴,在2025“村超”全国赛陕西赛区流量加持下,毗邻赛场的双乳镇千亩荷塘景区单日游客峰值突破1.2万人次;在广东和平,2025年“村超”全国赛广东和平赛区闭幕式当天,拉动全县消费约3000万元。

小足球,正拥抱大市场。“‘村超’已与重庆丰都、湖南保靖等34个省(区、市)37个赛区完成签约。”高松介绍,榕江通过打造“全国村超联盟”,输出品牌管理经验,共享流量红利,形成“一赛带多城”的共赢格局。

“‘村超’激活了全域动能,榕江将把文旅产业作为县域支柱产业来打造。”榕江县委书记徐勃表示,榕江正以“村超”流量为引擎,深挖民族、生态、非遗等资源富矿,通过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让榕江这座充满活力的小城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明日报》头版关注贵州铜仁:锦江竞渡 展新风采
6月1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贵州铜仁:锦江竞渡 展新风采》,关注在铜仁市碧江区锦江上举行的龙舟盛会。具体报道如下:五月端阳,碧波之上鼓声响,数十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开水面,两岸
2025-06-01 15:00:00
“村超”“村BA”“村歌” 乡村热土释放“幸福能量”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村超”“村BA”“村歌” 乡村热土释放“幸福能量”——从贵州实践看乡村振兴新气象作者:本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8日 07版)6
2023-06-28 04:05:00
光明日报:“南方小土豆”为何爱上了去东北?
...行为和逻辑,也是每个城市都需要思考的议题。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号
2024-01-02 14:55:00
本报讯(记者 杨春凌)今日,《光明日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刊发中共贵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署名文章《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 加快建设多彩贵
2024-03-26 06:06: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9日 05版)每年6月,看到挂着外地牌照的车辆在街头往来穿梭,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的居民们就知
2023-07-09 05:05:00
《光明日报》关注贵州:千里乌江 一键通航
2月19日,《光明日报》推出报道《贵州铜仁:千里乌江 一键通航》,全文如下:千里乌江,舟楫穿梭。春节刚过,航电612号货船缓缓驶入贵州乌江思林水电站,江水在船身两侧轻轻拍打,溅起
2025-02-19 15:41:00
《光明日报》关注贵州:“追球”的娃娃,越来越多嘞!
9月2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追球”的娃娃,越来越多嘞!》,关注近年来贵州各地大力推动校园足球普及,提升各级青训中心建设,发展青少年足球竞赛,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校园足球持续
2025-09-02 15:1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孙海天“感谢‘光明与爱’团队哥哥姐姐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会好好学习、不负韶华,立志报效祖国。”白沙思源实验学校受资助的八年级一班学生林洁说。4月21日
2023-04-21 21:43:00
中央大报两天三次头版头条报道贵州
8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大报两天三次头版头条刊发贵州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贵州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2024-08-27 10: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