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总导演说台州春晚——
“好看不好看,观众说了算!”
兔子和望潮卡通人物给大家拜年
创意歌曲《孤勇者》
方言小品《小馆趣事》
方言歌曲《寻找快乐》
杂技《奋斗·绳技》
魔术《幻》
相声《诗歌与爱情》
情景歌曲《幸福台州》
歌曲《山海万里只为你》
越剧《孔雀东南飞》选段
歌舞《幸福的脚步》
歌舞《一年更比一年好》
台传媒记者李明锦/文 孙金标/摄
1月16日晚,“江南长城之夜”2023年台州春晚录制现场,最后一个节目,歌舞《幸福的脚步》完成录制,总导演尚文波和现场观众一起起身鼓掌。今年,他第12次以总导演的身份掌勺台州年俗文化大餐,这位从台州春晚走向大众的台州文化名人站在台下,依然紧张。
2023年是台州春晚的第17个年头,也是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成立后的首届台州春晚,这场新春的视觉盛宴于1月20日(大年廿九)晚8点,在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电视文化生活频道、台州综合广播、台州交通广播和台州音乐广播并机播出,望潮客户端同步播出。
◇ 今年很难 ◇
筹备了3个半月,推翻了21稿策划,最终呈现在老百姓眼前的这场晚会,能否令人满意,尚文波未可知。而作为总导演,每一个环节都要参与。努力把一台晚会最好的状态和效果呈现给观众是他和所有演员的目标。但于他而言,今年很难。
“我是从台州春晚走出来的,我倍加珍惜每一次的机会,深知更要对得起观众。”尚文波说,今年台州春晚最大的亮点是大家共同努力地把晚会办下来了。
“温岭的老艺术家丁定定原本要参演一个方言小品节目,排练过程中‘阳’了。”尚文波告诉记者,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在舞台上给老百姓带去欢乐,他们都非常乐意。“丁老师,把我们每个人的电话都打了一遍又一遍,坚持参演,甚至还要签保证书,出了意外自己担责,可我们不能这样做。”尚文波说。
“有些事情,观众看不到。”尚文波说,如丁老先生这般状况,层出不穷。面对疫情,演员一个接一个地“阳”,无法排练,舞蹈演员从最初定下来的150人,中间换了一批又一批,到彩排还出现了2位复“阳”,最后参演仅127人。“群阳”了怎么办?晚会怎么办?尚文波如鲠在喉,痛苦甚至束手无策,如果晚会砸在自己手上,他又该怎么办?
所幸,一切都熬了过来……
◇ 瓶颈何来 ◇
台州春晚从世纪初的横空出世,一场文化大餐于街头巷尾热议,到如今,虽有期待,却成了不少市民的“看与不看都无所谓”。尚文波坦言,如今的春晚,像是走到了一个路口,进入到新的创作瓶颈。如何创新?创新点在哪儿?成了这位台州春晚总导演苦苦思索的问题。
今年的台州春晚以“潮涌幸福城 共庆欢乐年”为主题,怎么诠释?摆在眼前。歌舞、相声、小品、戏曲、越剧、魔术、杂技等最终定下来的20个节目,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时,如何把台州的精神气质通过不同的节目更好地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得过瘾,看得明白,还能回味悠长,此中见功夫。
尚文波说,随着当下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节目的迭代速度却跟不上观众审美标准的变化,总是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
“去年河南卫视春晚的‘中国节日’系列能火速出圈,特别是受到年轻观众肯定甚至热捧,是坚持‘传统文化现代传播’‘小成本也能大制作’的最好佐证。”谈及节目形式上的创新,尚文波说,去年河南卫视的优秀节目给了台州春晚的创作团队以启迪。
《寻找快乐》《小馆趣事》《我的芳林村·分红》……纵观整场晚会,方言类节目的占比,能很好说明今年台州春晚依旧秉承“台州人讲台州话演台州事”的创作理念。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芳林村·分红》是台州春晚对“传统文化现代传播”彰显台州地方特色的温柔表达。
“我相信,节目更接地气的表现形式是台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尚文波说,通过乡情乡音诠释台州精神,演绎台州故事,是台州春晚的传承。过去的2022年,台州大事、喜事、盛事迭出,例如台州第七次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台州市域铁路S1线正式通车迈入轨道交通时代、共富工坊助农增收、全民同心抗疫等等,都在节目中有所体现。
◇ 掌声之外 ◇
“我在台下,常会问观众的感受,那是最直观的。”尚文波说,台下掌声热烈,往往会掩盖不少观众真实的声音,他愿意聆听的当然不只是掌声。
“同质化的春晚太多,形式上又大同小异,导致每年春晚争夺频道越来越激烈。”尚文波表示,曾有观众告诉他,看到的几十档春晚如出一辙,虽是舞台越来越宏大,场景越来越宏伟,演艺人员越来越多,但呈现方式上则高度一致,甚至有观众评价称“内容的吸引力都不如春晚抢红包”。
“春晚还要继续办吗?要!为什么?”尚文波告诉记者,且不说央视春晚这种仪式感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深深地植入到全国百姓心中;各卫视、地方台的春晚其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一台晚会的功能,而是一种既有温情又有回忆,既有激情瞬间又有奋斗抒怀的重要载体,每年春晚都会诞生让百姓久怀心间的温情时刻。
“多年前是我们演什么,观众看什么。”尚文波很清楚,迎合观众的口味的重要性,如今,都是观众想看什么演什么。这种转变是潜移默化的。
内容上如何创新?他执导的每一届台州春晚,导演组总是殚精竭虑。语言类节目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生活样貌,歌舞类节目通过美轮美奂的场景设置,从不同方面展现台州人的真情实感和时代特征……
而内容上的创新又受到各种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我们的春晚是小成本制作,不同于央视以及一些卫视的高投入,以有限的条件,呈现最好的效果,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尚文波说。
◇ 让镜于民 ◇
“如今,多媒体时代正快步走向新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媒体产品在不断变化,台州春晚亦如是。”尚文波认为,今年的台州春晚从播出手段看,已融入各种媒体,多维度全方位地全媒体复合传播。台州春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艺形式符号,而被阐释为一种跨频道、多层面、持续性、呈放射状延展的新型媒体行为,是大众普遍参与的文艺娱乐活动。
“在舞台上,让草根和普通人成为参与者。”尚文波介绍,特别设计《海上畲乡》正是通过网络征集海选之后脱颖而出,与三门县涛头村民共同策划,共同创意,并以极具感染力的形式让观众获得愉悦,和所有参与演出的涛头村民共同收获。
“让镜于民,是台州春晚应有之义。”尚文波说,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普通群众应该成为晚会真正的主角,许多由草根创作的反映百姓心声的原创节目,可以原汁原味地搬上台州春晚的舞台。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打造,这也是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成立后的首届台州春晚的特色。
“我坚定地认为,这是台州春晚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之一。”尚文波说,《看到这座城市的美》《春暖花开》《渔家姑娘采蛏忙》等草根原创,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不论是节目的选材和创意都集合了许多台州元素,接地气不俗气。同时,他更希望能将越来越多的草根原创搬上舞台,让台州春晚不断推陈出新。
◇ 着眼未来 ◇
今年邀请来参演台州春晚的节目也是历年之最。在尚文波看来,倘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此举虽有无奈,也不失为一次不错的尝试。
尚文波说,今年的晚会不仅邀请到了卢鑫、玉浩、周旋、姜力琳、张聿、霍星辰等艺术大咖,还有前不久登上《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台州籍越剧演员张亚洲、李云霄,可谓众星云集。
“每年都经费紧张,无法邀请到更多大牌明星加盟,降低了晚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这可能是我听到最多的‘抱怨’。”尚文波也一直在想,晚会的明星效应固然重要,但是并不代表全部,回归到艺术创作形式上的创新和改变也许更为重要。“不然也不能解释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怎么就火了,对不对?”尚文波笑,“那台州春晚说不定也就火了呢!”
尚文波说,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不少节目的表演者都不是专业演员。情景歌曲《幸福台州》里的“演员”就有60后的报纸编辑,70、80后的主持人,90后、00后的记者。“他们演绎的幸福台州,最真实!我希望这能成为‘传统’。”
未来,未可知。尚文波更是相信,会有更多来自基层的素材值得挖掘,以富有张力表演,进行艺术化地呈现。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说,他心目中的台州春晚就是,台州人讲台州话演台州事,呈现台州景。“今年台州春晚好看不好看,我说了不算。”尚文波说,评价一台晚会好看与否,始终是观众说了算。
当然,对于台州春晚,尚文波显然有着更多的思考。不出意外,在未来的2024、2025……他还将是台州春晚的总导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1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