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几个人物的不要脸行为,让人唾弃至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13: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基本都是历史人物们的正面评价,毕竟反面人物如果出现得太多,可能会对孩子们的三观造成影响。但是历史上有几个人物的不要脸行为,真的让人唾弃至今。

一、“体贴发妻”陈叔宝

讲到这类不要脸事,最好拿个渣男来开场:南北朝陈国末代皇帝陈叔宝。

这位才子皇帝自从登基起,就是渣得高调,天天搂着美艳妃子胡闹。但发妻沈婺华皇后好脾气,从来不争不妒。摊上如此好老婆,陈叔宝有时也来表下“关怀”,每次跑到沈皇后处溜一圈,就是各种挑刺,不是笑话沈皇后穿的土,就是调侃沈皇后长得丑。还写过一首出名的“补刀诗”: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亦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晾老婆也就罢了,老婆不计较你还写诗秀,如此欺负老实人,实为渣男中的战斗机。

这种渣人生,陈叔宝就一直从帝王生涯,玩到活活被隋朝灭国。灭国后的陈叔宝全家被抓到洛阳,昔日的美艳宠妃跑的跑躲的躲,却只有沈皇后照料他到最后。真心对他好的,只有这个被他欺负了大半辈子的女人。

二、“爱护忠良”欧阳修

以“补刀”的技术含量论,大宋文豪欧阳修,却是远远碾压渣男皇帝陈后主。

宋仁宗年间,战功赫赫的大将狄青荣升枢密使,一群大宋文臣们炸了锅,各种脏水纷纷泼过来。大宋名臣兼文豪欧阳修却不走寻常路,连续几篇奏折,全是玩命表扬狄青,名将形象捧得光芒万丈,捧着捧着笔锋一转: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

这话有多狠?比骂多难听都狠。此时北宋正闹水灾,经欧阳修一番热情讴歌狄青战功后,水灾这锅轻松就扣狄青头上:就是因为你这个武将与大宋命运犯冲,功劳再大也得滚粗。奇葩扣锅完毕后,回护狄青的宋仁宗也没招。可怜战场上无敌的狄青将军,先被贬出京城,然后含恨而死。一代大英雄,就这么被欧阳修“阴”了。

以如此坑人不留痕迹的本事说,欧阳修的文学功力,不负“唐宋八大家”之名。

三、“坚贞不屈”留梦炎

公元1283年,羁押元大都的南宋英雄文天祥,受尽折磨却仍然不屈。满腔热血忠义,叫好些元朝忠臣都看得泪奔,纷纷恳求元世祖释放文天祥。但关键时刻,南宋降臣留梦炎却一句怒喷:“吾辈将置于何地!”血战到底的文天祥能活命,我们这些投降的脸往哪搁?皇上您不能叫我们这些叛徒寒心啊!

如此不要脸逻辑,果然叫元世祖改了主意,大英雄文天祥终于在法场上结束了壮烈人生,但留梦炎的名声,却从此世世代代臭大街。甚至到明清年间更有了专门规矩:留姓考生们必须先证明自己祖宗不是留梦炎,才能获得考试资格。做叛徒,就是这么被人唾弃!

四、“知恩图报”高丽王

元朝年间,作为元朝属国的高丽国,基本是年复一年受欺压,元朝打仗时要出钱出粮,和平年月更常被横征暴敛。直到元朝灭亡明朝建立,苦命的高丽国才算熬出头,新大哥明太祖朱元璋,对穷小弟高丽的帮扶不遗余力,钱粮绸缎敞开了支援。谁知高丽新国王王禑放下筷子就骂娘,竟拿着明朝的援助找北元认大哥,帮着北元在明朝边境捣蛋,闹出一堆冲突。

如此白眼狼行为,正忙着揍北元的明朝起初还没搭理。待到明朝把北元揍的满头包,二十万大军席卷辽东后。小偷小摸的王禑胆子却肥了,竟下令高丽国四万大军全部出动,要从二十万明军手里夺取辽东重镇铁岭。但这次却是蹬鼻子上脸后栽跟头,四万高丽大军哪有这么傻?打不过明朝我还打不过你王禑?直接掉头把王禑捆了向明朝投降。忘恩负义的高丽王国就此打住,换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国名:朝鲜。

五、“爱护文物”乾隆帝

清高宗乾隆帝,一辈子都以才情著称,号称琴棋书画样样精,最大的一样才情,就是品鉴国宝字画。

但他的“才情”,简直空前绝后的恐怖,单印章就刻了一千多个,平日身边随手用的有五百来个,每当看到珍奇国宝字画,就是满腹才情大爆发,先是提笔刷刷写诗,写过了后就啪啪盖印。尤其是那些中国书画史上的不朽精品,更是享受特殊对待,题一遍哪够,高兴了就继续题,印章来回的盖,有空没空的地方全弄满。

如此年复一日,就有了后人心疼得哆嗦的景象:但凡他日常把玩的字画,没有不遭了毒手的。明朝人临摹版的《富春山居图》上,他亲笔题诗就题了五十多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上,一共就三行王羲之的真迹,旁边就被乾隆盖了十几个印章,空白地方全题满了诗。王献之的《中秋贴》一共三十个字,旁边被乾隆哗哗盖了八十个章。多少书画珍品的风骨意境,就这么生生被毁了个干净。

这样的毁坏,绝不是哪天乾隆帝偶尔为之,而是他在位六十年如一日,高兴了就随手毁。自己嘴里常挂的一句话,就是“以后展玩亦不复识题”,也就是下次绝不这么毁,可是再看到国宝珍品,手就从来闲不住,乱盖乱写停不下来。

六、“曲线救国”汪精卫

汪精卫卖国求荣做汉奸还能说的有理有据,义正言辞,字里行间透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自塘沽协定以来,吾人所以忍辱负重与倭国周旋,无非欲停止军事行动,采用和平方法,先谋北方各省之保全,再进而谋东北四省问题之合理解决,在政治上以保持主权及行政之完整为最低限度。在经上以互惠平等为合作原则。”)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这几个人物真的十分不要脸了,有几个祸害忠良祸国殃民的渣渣,真的让人想打一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古代荒凉之地到现代繁华首都的转变
...件恶劣。唐宋时期,许多人被发配到这片不毛之地,包括欧阳修、柳宗元和苏轼等。而今天,这三个地方都是中国全国前列的发展地区,广东发财致富,广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海南更是一颗璀璨的
2023-12-12 15:33:00
欧阳修哪首词,后人认为元曲都是仿效它
...道,而诗歌不过是雕虫小技,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比如欧阳修就曾经在《归田录》中记载他在留守西京洛阳时的生活: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欲阅小词。也就是说,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
2024-06-15 15:54:00
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前后的操作,先坑队友再坑自己
...是主要原因,但给予改革致命一击的是同属改革派的队友欧阳修。从历史记载来看,欧阳修并非背叛了自己的队友们,而是好心办了坏事。在“庆历新政”的过程中,欧阳修的几次向宋仁宗的进言,
2023-03-08 18:08:00
一个是北宋名臣,一个是军事天才,欧阳修诬陷狄青的底气从哪里来
...打击和陷害狄青最严重、最深者的当属时任翰林大学士的欧阳修。欧阳修,进士出身,曾参与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官拜枢密副史、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他还是宋初文坛领袖,特
2024-08-23 12:11:00
冯道最传奇的一点在哪里呢
...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由薛居正主持。《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编修,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从《旧五代史》到《新五代史》冯道形象的变化至少可以看出冯道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具
2023-04-21 13:28:00
欧阳修编撰《新五代史》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龚齐珍 孟秀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宋仁宗
2024-01-05 03:22:00
...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
2023-07-12 22:09:00
散文名家宋濂以诗刻画人物抒发情感,展现明朝初期的风貌
...为山林与台阁两大体派,他继承两方面的优点,又吸纳了欧阳修诗歌的穷而后工的观点,真正做到政教与审美兼顾的格局,形成自己独特的诗学观,也让自己的诗歌呈现出时代的特色。在诗歌探索方
2023-10-03 14:29:00
聊聊北宋文坛改革领军人物欧阳修,人生中的种种情感和志趣
欧阳修不仅仅在诗词方面造诣极高,在散文方面也是顶尖水平,“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里都有其身影,而且他还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被后世称为“欧阳文忠公”。他的散文种类
2023-04-21 1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
山河铭记| 微笑赴死的“最美抗日女战士”
大皖新闻讯 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唯一一名皖籍抗日英烈便是成本华。1938年春天,安徽和县,24岁的成本华在被日军残忍杀害前
2025-09-03 09:04:00
山河铭记 地名诉说抗战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仲铭桥、家齐路、耀华社区……为铭记抗战英雄事迹,南京一些桥梁、道路、社区以英雄的名字命名
2025-09-03 09:17:00
行程逾万里 寻找和传承父亲的“抗战足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建芬张露李子俊在南京雨花台长眠的十万英烈中,已知姓名者仅有1519位,陶家齐是其中之一:南京江宁人
2025-09-03 09: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抗联将士慷慨赴死
2025-09-03 09:22:00
潍坊:抗战精神烛照当代奋斗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每年清明时节,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的乡亲们都会聚集到烈士陵园,将亲手扎制的花圈敬献于墓碑前
2025-09-03 11:49: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寄存一个文脉图书馆|一见·抗战贵州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3 12:36:00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
2025-09-03 09:48:00
江苏南京:跨越80年,看四位抗战老兵的过去与现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英雄。近日,记者循着时光足迹,走近这些扎根南京的老兵与老党员
2025-09-0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