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游神英歌舞相继火出圈,年味儿就该这样传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6 09:27:00 来源:新京报
游神英歌舞相继火出圈,年味儿就该这样传承

▲2024年2月24日,福建泉州,洛江区桥南社区举行元宵节游神洛阳桥活动。图/IC photo

在一些人“年味儿淡了”的感叹声中,以往村里“自娱自乐”的游神活动,却在这个春节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游客,甚至在海外也有极大声势。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农历新年期间,游神这一民俗活动从福建火出了圈。

游神文化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和广东东部最为盛行。每逢游神日,村里村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簇拥着众神明走街串巷,还有舞龙和舞狮等表演,被誉为“行走的民俗博物馆”。

在这个春节同样“出圈”的还有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这一“中华战舞”的火爆不仅仅存在于潮汕地区,还传播至英国。2月11日,在伦敦举行的“四海同春”新春庆典上,6分钟的英歌表演《英歌雄风》打了头阵。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边走边演,一路巡游,吸引多达70万人现场围观。

此外,全国各地也有众多民俗文化活动占据着春节期间的C位,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如游神活动被打趣为“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如今也已经“年轻化”,而这就是我们的传承,这也才是中国的年味儿。

民俗是历史与信仰的结合

民俗文化背后是历史与信仰的结合。以游神为例,是古老的祈福活动,求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承载着民众的朴素认知和美好愿望。其之所以在福建沿海地区盛行,是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靠海吃海、时常面对风浪与水患的福建沿海地区的人们,自古就对自然环境格外敬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由妈祖娘娘、张圣真君、镇海王陈文龙、临水夫人、五福大帝和世子等构成的繁复神仙体系。

这看起来固然有着“不够科学”的一面,但恰恰是一代代福建人对世界进行探索和想象的产物,并在代际传承和知识演进中逐渐丰富与多元化。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还相对蒙昧的时代,游神还有着维系与团结乡村体系的作用,鼓励人们面对天灾时共克时艰。

此外,从《诗经》里的“神之吊矣,诒尔多福”到明清文人创作的各种诗篇,也都是“游神”衍生的文化遗产。游神文化也是各种非遗文化的集大成者,一般会与竹编、漆器和音乐等当地非遗特色相结合。

随着民众的世代迁徙,在拥有众多侨乡的福建,游神也成为海外游子的寄托和精神纽带,让游神得以在海外“出圈”。

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有着类似的历史脉络,其糅合了南派武术和戏剧等地方艺术,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和阵法。以刚劲雄浑的舞姿,渲染磅礴豪迈气势,带来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既有古老傩(nuó)文化元素,承继先民的图腾崇拜,又在岁月演变中逐渐丰富,依附于水浒故事。

作为中原文明南下传播与岭南本土文化在千年流变中结合的产物,英歌舞“源于邹鲁又异于邹鲁”,见证了文化交融的历史。而其武术元素,也与当年防御匪患的地域特征有关。

这种丰富的历史意涵,使得英歌舞与游神一样自带生命力。潮汕地区的华侨文化,也让英歌舞得以在海外延伸。

游神英歌舞相继火出圈,年味儿就该这样传承

▲春节期间,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也火出了圈。图/社交平台截图

民俗文化最需要焕新传承

无论游神、英歌舞,还是其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其内核都是“敬畏天道”的仪式感。敬畏天道,其实也就是遵从自然、顺应人心,显然是不能将之单纯理解为“迷信”。

比如福建的妈祖文化,其背后是代代传承的海洋精神,是“闯出去”的动力来源,与现代文明的海洋文化相契合。

民俗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靠老人。近年来人们时常忧心的传统文化断层,在游神和英歌舞这里都变得不是问题。

一直以来,游神和英歌舞都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自愿捐资,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游神队伍中,青壮扛轿辇、挺神将,长者捧香炉,女性提灯执扇,这恰恰是农村社会关系和分工的展现,巡游本身也是村际之间的和谐往来。

有人总结出的“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的游神新模式,正是民俗文化代际传承的体现。

社会经济的中坚力量在经济上予以扶持,中生代将现代管理模式注入民俗活动,青年人也积极参与,合力扛起重达七八十斤的神将塔骨。这不但会让文化得以延续,也能带来创新。

今年游神的各种新版形象便是明证,其更为立体,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配合现代电子音乐等元素,更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

当地年轻人对游神民俗的看法也凸显时代感:“我们不迷信,不拘泥于陈旧的形式,游神祈福是一种精神寄托,挺神将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全民皆可参与的民俗文化。”这种既坚持传统又不墨守成规的思维,恰恰是传统文化最需要的,也才是我们该有的年味儿。

英歌舞在英国的出圈,同样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既有街舞的气质,又有街舞不具备的传统文化意涵,英歌舞因此完全可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作为年轻人为主体的民俗活动,需要年轻人参与,也需要年轻人传播。而其对信仰的看重,对天道的敬畏,也完全可以与现代社会崇尚的道德与美学相匹配,获得认同。

也因此,80后、90后、00后合力追捧的游神、英歌舞等在这个春节热闹“出圈”,不仅是传统年味儿淡了的最好反证,更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古老民俗文化传承焕新的蓬勃生命力。

撰稿 / 叶克飞(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锦绣中国年|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民众“花式”乐享幸福假日生活
...顶缸等表演中感受非遗浓浓的传统年味。 英歌舞是中国潮汕地区的独特民间传统舞蹈,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身,大年初五,近千名舞者精神抖擞、威武豪迈。在吉林北大湖,游客们体验冰雪项
2024-02-18 18:39:00
东营胜利广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盛事
...东营胜利广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盛事。来自潮汕地区的英歌舞与山东的秧歌舞在这里交汇,共同演绎了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碰撞。广场上,潮汕英歌的鼓点激昂有力,舞者们身着传统服
2024-02-15 16:44:00
温暖过年|人气满满“济南年”,凭啥能“拿捏”游客?
...。“汕头的英歌舞很‘火’,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今年春节潮汕地区‘异军突起’的原因。”苗青表示,今年,像汕头、潮州等城市的线路的咨询量、报名人数都多了不少。整体来看,今年广东线路比
2024-02-12 14:54:00
游景区、逛庙会!最全的庙会游玩攻略在这里
... 📍地点:曲阜尼山圣境⭐️七彩祥云 浪漫烟火尼山圣境年味儿夜游再升级,火爆全网、刷爆朋友圈的“七彩祥云” 烟花将惊艳登场!星夜璀璨,灯光绚烂,处处洋溢着浪漫氛围感。⭐️非遗花
2025-02-01 12:18:00
【大眼晋带你嗨翻山西春节】年味儿比饺子还香,快来尝鲜!
...化画卷。大眼晋郭卫卫 摄在阳泉荫营古镇内,一支来自潮汕地区的英歌队尤为引人注目,随着激昂的鼓点,队员们身着鲜艳服饰,手持特制道具,步伐矫健有力,动作协调统一,展现出英歌舞独特
2025-02-12 09:34:00
春节大幕将开启:“非遗”点亮春节旅游,外国人扎堆来华过“中国年”
...体验、民俗活动等传统年节项目关注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年味儿十足的广东潮汕以及福建地区,成为游客感受春节氛围的热门之选。 如今,各地推出的一系列特色民俗体验活动也已进入预热模式
2025-01-27 23:34:00
除夕夜,《粤来粤好过大年》捕捉最地道的粤式年味
...》勾起开平浓重的侨乡情愫;潮州大锣鼓《盛世迎春》将潮汕地区的喜庆传扬至岭南大地。节目展示大湾区的多元文化与地方特色。主办方供图​此外,节目组以真人秀的形式走访,汇集南粤传统岭
2025-01-29 19:16:00
文化添活力 天山春意闹
...织小学生体验舞龙、剪纸、画糖画等传统民俗,感受浓浓年味。 □曹新加摄 2月13日,小演员在表演节目。当日,“天山南北贺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群众村晚”系列活动在阿图什市举办
2024-02-15 09:04:00
海口:民俗展演“闹”新春 感受浓浓年味
...经近3年时间重新修缮,按照潮汕古建筑设计布局,邀请潮汕地区的能工巧匠进行施工,整座建筑集石雕、木雕、瓷嵌、壁绘、灰塑、贴金之大成,工艺繁复细腻,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展现出潮汕
2024-02-11 22: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