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何以能?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17 01: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

上半年,我市造船完工量约占全国的1/4,同比劲增28.79%,产值飙升30.3%,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成绩单——

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何以能?

□本报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王陶

无制造,不强市。

今年上半年,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表现十分抢眼,实现工业总产值287.72亿元,同比增长30.3%,增速远高于“1+4”主导产业平均水平,为制造业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展现出不一般的产业爆发力和强大的发展韧性。

这一组数据颇能说明我市海工和船舶产业的超强实力:上半年,我市造船完工量58艘527.27万载重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79%,分别占全省、全国、全球的比重为52.61%、24.94%和12.36%;新接订单91艘943.60万载重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27.70%,分别占全省、全国、全球的比重为52.04%、25.03%和18.21%;手持订单310艘2902.34万载重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1.08%,分别占全省、全国、全球的比重为50.66%、23.46%和12.46%,体现船舶产业综合实力的三大造船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从细分产业看,体量最大的船舶修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9.63亿元,同比增长33%;船舶配套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74亿元,同比增长18.29%;海工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43亿元,同比增长35.3%。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较大,宏观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市工信局副局长尹海祥分析,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市海工和船舶产业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实属不易,这既有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较强的支撑,也受到新一轮船舶产业周期已经到来的外部因素影响。

海工和船舶产业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呈现总体规模大、配套企业多、国际竞争力强的比较优势,拥有各类企业530多家。目前,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民营造船基地、全国唯一造船完工量超千万载重吨的地级市、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造船完工量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在世界造船版图上“泰州板块”亦有一席之地。2022年,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功跻身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国家队”。

近年来,我市海工和船舶骨干企业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精益制造水平,加快从“制造”向“智造”攀升,造船智能化整体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大中型骨干造船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以及AM、NAPA等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均达到90%以上。新时代造船公司大口径管子智能化改造项目已竣工投产,总投资17.5亿元的智能分段车间安装智能化生产设备750台套,已投入试生产,可节省劳动力约50%。振华海科投资6亿元,打造“精益数字化、绿色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向着“灯塔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目标阔步前行。南极机械总投资5.02亿元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等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正加快推进。

此外,我市企业在坚守主业的同时,大力拓展周边业务,实施多元化经营,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扬子江船业集团依托自身优势进军航运业,目前其船队拥有内、外贸营运船27艘,在建船4艘,其中,内贸船运力近50万载重吨,外贸船运力超150万载重吨,综合实力位居国内航运业第一方阵。随着船队规模逐步壮大和管理团队逐步成熟,航运业务已成为该集团主营业务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系泊链领域颇有建树的亚星锚链公司参与了蓝水/中海油陆丰项目、SBM/美孚项目、巴西石油项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尹海祥认为,近年来,随着全球老旧船舶更新需求旺盛、国际海事规则日趋严格、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等因素叠加,新造船市场正加速复苏,新一轮船舶产业周期已经开启,这也是我市船舶产业高位增长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数据显示,全球新造船价格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造船业景气周期持续向好;反映航运业运行质态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近期也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克拉克森指数(反映船舶运输日均收益的综合性指数)在2022年飙升了近三分之一,(下转07版)

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何以能?

(上接01版)达到创纪录的水平;2022年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为764点,达到近10年以来的最高点。

在全球新造船市场加速复苏的大势加持下,我市骨干造船企业全面释放产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数量节节攀升。上个月,扬子鑫福船厂建造的第6艘24000TEU集装箱船下水,进入舾装阶段。上半年,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两大龙头企业造船完工量达到2022年全年造船完工量的68.24%,造船完工量大幅提升。6月份,扬子江船业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10艘全球最大的24000TEU LNG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合同金额超过170亿元人民币。该批船舶技术先进,市场引领带动性强,充分体现了欧洲船东对我国船舶工业实力和企业设计建造水平的认可。目前,该企业在手订单充足,订单计划排产至2026年,满足企业生产三年滚动目标需求。

7月份,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斩获欧洲航运企业Mare Balticum的16艘多用途杂货船大单,合同金额约18亿元人民币,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多用途船建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三福船舶现有手持订单共计44艘130.1万载重吨,交付安排延续至2026年。以艘数计算,目前三福船舶多用途船手持订单排名全球第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船舶海工产业劈波斩浪
...看江苏,江苏造船看泰州。5月10日,第二届中国(泰州)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再次在泰州举行。国内重点船舶(海工)建造及配套装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围绕产
2024-05-20 00:29:00
靖江造船,远远超过日本!
...重器”从靖江驶向全球。靖江也成为“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支撑。靖江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完备的产业链条以及相对集中的产业分布,更
2025-02-02 14:20:00
...动方案》提出聚焦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和13条新兴产业链,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扬州骨干船企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其中江苏金陵的滚装船、招商局金陵
2023-10-03 03:49:00
...不仅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更在LNG船、超大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稳稳驶向国际一流。“三大指标”全面增长看船舶工业运行情况,造船三大指标是全球通行的参考值。
2023-08-17 10:25:00
...本报讯 (赵晓勇 谢华平) 5月10日,第二届中国(泰州)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举行,长三角绿色智能船舶技术创新中心、泰州市造船工程学会同时揭牌,4家知名高
2024-05-12 05:40:00
大连:50亿元船海项目签约,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连发布官微消息,2月18日,由大连市政府主办的“大连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大会”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从新出发 向海图强”为主题,吸引了203家
2025-02-23 09:11:00
武汉船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展横向技术服务114项,实现发明成果转化4项,参与设计高技术船舶14艘,实现技术创新服务经济产值1.69亿元。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从这里走出了辽宁舰电气项目总建造
2024-09-26 16:27:00
产业观察:“巨轮出海” 中国外贸企业觅发展新机
...总量的35%,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国建造交付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显著增加,成功交付11艘全球最大24000标准箱集装箱船,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4.6%;交付国内首艘4
2023-08-03 18:14:00
以“质升”促进“量稳” 我国高端绿色船舶发展实力强劲
...劲实力。当前,中国造船工业正逐步从传统的常规船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转型升级,展现出显著的“高端化”和产业集群化特征,成为行业发展的鲜明标识。在此背景下,一系列高端新船型结
2024-05-29 14: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企业家故事 | 追“光”传奇,山东宇影李正坤和他的透镜宇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李庆都 通讯员 朱雪松 刘长胜在德州市临邑县,一座占地160亩的现代化企业中,近700名员工正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
2025-09-16 18:56:00
DEKRA德凯百年庆典隆重举行:传承百年使命,共创安全未来
2025年,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迎来成立一百周年。值此世纪里程碑之际,DEKRA德凯亚太区于9月12日在上海隆重举行百年庆典
2025-09-16 13:38:00
中国品牌,全球奖项:及象教育双奖加身,引领银发教育“中国服务”时代
9月13日,第四届全球品牌经济大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大会以“向远
2025-09-16 13:38:00
优机优补、有进有出:中国农机正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张一晓 潍坊报道当前,中国农机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国家通过“优机优补、有进有出”的补贴政策
2025-09-16 10:21:00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罗俊明)近日,开滦股份范各庄矿顺利完成SVG智能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不仅破解了长期困扰安全生产的供电系统稳定性难题
2025-09-16 09:41:00
西贝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是罗永浩
近期最热的事,毫无疑问,罗永浩大战西贝。如果你还没关注,也没事,差评君给你简单说下来龙去脉。9月10号,罗永浩发了条微博
2025-09-16 05:14:00
江西超高压工程实现“智能”验收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9月12日,随着一架无人机平稳返航,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赣州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的全线数字化验收顺利完成
2025-09-16 06:53:00
南京天加环境攻克技术难题,“节能”和“减排”双路径绿色发展为地球控温1.5℃持续努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当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超过1
2025-09-16 07:46:00
“法国经验”遇上“中国制造”,南山飞卓攻克大飞机产业链“关键一步”——全球主力民航客机今后将用上“南京造”□通讯员杨淏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希一个是欧洲排名第一的飞机精密零件制造商法国FigeacAero(下称“飞卓宇航”)
2025-09-16 07:46:00
最浪漫的潮州特产,统治美国人婚礼
凌晨3点,广东潮州。一家婚纱公司收到一封紧急邮件,屏幕那端,是美国客户的紧急恳求——“请务必保质保量,按时交货,拜托拜托”
2025-09-16 05:13:00
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9-16 01:03:00
核电“听诊器”打破卡脖子壁垒 中船集团携多款核心产品亮相烟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9月15日,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和第18届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博览会双展联动
2025-09-15 23:49: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职工自研装置投入使用 开启变电设备一键检测新模式
9月11日,在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500千伏仁义变电站内,一套由该局文峰职工创新工作室历经3年自主研发的“无线传输型的氧化锌避雷器多组同步带电检测装置”成功投入使用
2025-09-15 23:11:00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汪江涛:以人才体系创新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文/许笑“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在于精准识别组织痛点,通过体系搭建、机制创新与人才激活,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企业前行的动能
2025-09-15 11: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表面上看,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什么才算预制菜”,实则揭开了餐饮行业一个长期被回避的核心议题
2025-09-15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