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2 14:22:00 来源:阿宅社会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焕发出新活力。乡村振兴怎么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怎么走?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让人们再次全方位走进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领略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感受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我们今天重点截取几个片段,探寻乡村振兴背后的密码。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在云南丽江纳西族的这个传统村落玉湖村,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自然古朴的村庄移步换景,成了打卡必到的美丽乡村。在系列报道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和玉湖村一样的中国乡村,正在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农业科技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正迈上新台阶,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如果你觉得现代化的设备、机械化种植只能在千里沃野的平原地区大展拳脚,那真是小瞧了如今的农业科技水平了。其实,在我国多山地、多丘陵的南方,新一代各种小型农机不断涌现。在《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不少农民朋友们使用机械设备,这些块头不大的家伙们,充满智慧,在秋收中翻山越岭,干活神速。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重庆市江津区四屏镇四面村村民岳凤伟:“我是重庆市江津区四屏镇四面村的村民,我叫岳凤伟。我们这边的地形地貌和北方的不一样,我们是山地、丘陵,坡度很大,收割的难度也很大。不过今年我一点都不用担心了,这个机器连田坎边缘的水稻都可以收割,一点不会浪费。租金是一天800元,8亩地不到一天就可以收割完,如果请人来收,一亩地成本就在300块左右了,8亩地大概需要2400元,租机器比请人工划算很多。”近年来,随着农机设备推广和普及,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以往在南方一些丘陵地区,农机设备使用率并不高,但如今,各种新一代的现代化农机设备也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田间地头。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最近这几年国家高度关注丘陵山区机械化的问题,因为占地面积很大,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涉及1400多个县市,在农村劳力减少的背景下,机械化是必须的,是刚性需求。”但在南方丘陵地带发展机械化,挑战不小。因为地块小,且有坡度,所以对机器的小型化、抓地能力以及防侧翻能力要求都很高,更重要的是,还得控制成本,不能太贵,不能让老百姓用不起。赵春江:“国家在推动丘陵山区机械化方面也设立项目。鼓励成立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接近几百万家。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给农民代耕代种代收,实际上是替农民来种地了。一个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第二个是把先进的农机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让小农户也能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红利。”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不断提升的机械化水平,让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而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乡村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的禀赋也不尽相同。在《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各地基于一方水土,因地制宜,纷纷发力,着力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蹚出各具特色的路子,真正助力农民增收。在安徽六安市的固镇镇,因为当地不断延长产业链,村民养的鹅如今浑身都变成了宝。在保种厂里,还有高科技孵蛋设备,每年可以为300多户种鹅养殖户和400多万枚鹅蛋提供专业的孵化服务,它可以把鹅宝宝的出壳率从原来的七成提高到九成以上。大白鹅它们吃的虽然是稻谷和牧草,下的却是“金蛋”,一只大白鹅出栏卖钱农户可以挣100多块钱。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一斤皖西白鹅的绒子可以卖到500元,一只鹅可以产100克绒,大约可以做一件羽绒服,十只鹅可以做一条羽绒被。六安市全市共有羽绒及制品经营主体1097家,2022年产值达到63.85亿元,鲜有人知道的是,六安生产制作的羽毛球如今已经占领全国40%的训练用球市场。皖西白鹅的羽毛是制作高端羽毛球的上好材料,现在,一根羽毛就可以卖到5毛钱左右。从羽毛到羽毛球,一共需要70多道工序,其中很多工序需要人工来完成,这也给当地提供了非常多的就业机会,在这家工厂里就有200多名村民就近上班,熟练工的月薪可以超过一万元。一只鹅,全身宝,拉动一条数十亿元产值的综合产业链,而这种农产品与精深加工相互交融的案例,在我国农村数不胜数。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首席专家韩一军:“现在很多产业链的延伸都带来了巨大收益,鹅毛做的一个羽毛球产值往往比直接卖鹅还贵。小龙虾整个产值已经超过4200多亿了,光肉占不到10%,90%都是壳,壳过去就是一个废弃物,现在我们把它加工成甲壳素,一斤可以卖到5000到10000元。产业链的延伸不是简单的资金,也不是简单的土地,最核心的还是里面的技术和装备。当地政府得有创造性思维,有高质量发展的迫切动力,有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顶层设计,然后围绕主导产业,系统性、全方位去会诊,最后再因地制宜做出升级创新的延伸方案。”产业兴,百姓富。《“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提出,要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把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如今,各地竞相打造特色产业链,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让农村就业创业呈现良好势头,据统计,2022年农村就地就近就业率已经超过90%。在《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中,年轻人越来越多地成为主角。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1998年出生的铁岭女孩赵家琦,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当白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回到了老家铁岭县镇西堡镇木厂村当起了农民,种起了地瓜开始创业,并给自己起了个新名——赵铁蛋。赵家琦的父亲以前种地瓜,凌晨三点到早市上去卖,地瓜卖不完风一吹都烂了。赵家琦心疼父亲,想帮他做点什么。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在大学赵家琦学过新媒体营销和渠道管理,她说她就记住一句话,渠道短就挣钱。于是她开始了直播带货,40多天就卖了十多万斤地瓜,要是她父亲卖,得卖一年。赵家琦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她的母校也特别支持她,给她开了个“乡间课堂”。赵家琦就在田间地头给学弟学妹们讲课,分享自己的故事,吸引他们回村。赵家琦的学弟也跟她回村种地来了。赵家琦觉得,广袤天地大有可为,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她和乡亲们才能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在各地都加速培育农村电商特色品牌,力争把流量变成销量的大背景下,新农人们不管是回乡卖农副产品,还是经营民宿搞乡村旅游,发展空间都很巨大。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互联网架起一座从乡村通向世界的桥梁,而像铁蛋这样年轻的新农人们,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潜力可谓是无穷的。

《乡村行看振兴》系列报道之农业产业链

韩一军:“现在农村各个产业里面缺的是什么?我们调研发现电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等这块比较突出。特别是电商人才,要是培养好了,可能就是流通盘活一方产业。农业农村部这几年已经持续加大培训,这方面有专项资金,还需要尽快加大力度。包括中央的人才制度,《乡村振兴促进法》里面关于人才怎么支持都有相关的内容,但是要把它细化下来,要可操作可落实,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中来,真正支撑起乡村全面振兴,才能真正为其它几个振兴提供最优秀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家看到,在广袤乡村,一大批懂农村、爱农业的人才正大显身手,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用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的农业,正在支撑农村高质量发展。在希望的田野上铆足干劲,奋力耕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才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同时也应该看到,乡村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比如产业链较短、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支撑不够、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缺乏配套的金融服务等,这些因素都阻碍了进一步推动农业产
2024-06-01 06:15:00
塑造新优势,山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齐鲁样板示范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创建,农业全产业链培育等重点工作发力,以高含金量、实打实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和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
2024-01-14 09:37:00
产才融合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用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乡村产才融合发展不深入。乡村产业链、乡村人才链未能有效衔接,产业和人才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需求导向的乡村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健全,职业
2023-06-12 01:17:00
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安义东乡两地有何好经验
...,新增设施蔬菜面积4080亩,成功引进投资70亿元的生猪全产业链重大项目,生猪存出栏数量稳居全省前列。在人居环境方面,东乡也在持续优化,2022年,东乡巩固提升美丽宜居先行县
2023-09-06 04:59:00
雷明: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化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业、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农业、农村、加工企业全产业链的纵向联系,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后,建立起全面推进农业产业集群框架,即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单位的方式,来协调不同相关
2022-12-18 21:25:00
王瑞波: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抓手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积极通过相关项目,发展省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开发。“当前,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让新能源赋能农业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王瑞波说,我国农村区域建筑屋顶、沿海和内陆滩涂等
2024-12-03 09:14:00
科技引领 金融赋能 平安产险成功举办乡村振兴(长沙)论坛
...他在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指出,平安产险打造全产业链帮扶“九强”模式,通过“产前”办培训、增信用、贴利息,“产中”建设备、搭平台、兜风险,“产后”深加工、树品牌、助销售,
2025-08-28 15:56:00
云南振兴乡村产业集团助力寻甸县塑造乡村振兴新优势
...,重点布局云南口岸建设、园区建设、咖啡产业、肉牛全产业链打造,并不断整合云南省各地州现有项目,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2023-10-08 21:17:00
...持单位有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乡村振兴相关行政机关、产业链各行业协会。 记者:本届乡博会规模如何?周忠胜:本届乡博会共设3个室内展馆和1处室外展区,总展出面积达30000平方
2023-10-21 12:42:00
聚力乡村振兴描绘壮美画卷|高庄镇:花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近”的原则,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以特色产业为纽带,推进打造高庄镇千佛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示范片区覆盖1
2023-07-14 11: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鲜花不断 工作人员:常有人前来凭吊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朵朵鲜花摆放整齐。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都是市民游客自发敬献的鲜花
2025-11-01 19:22:00
冠军只有一个 胜利者却有很多
2025年赣超收官之战万众瞩目,11月2日晚的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注定是沸腾的海洋。坐镇主场的赣州队,将携首回合客场2∶0取胜的优势
2025-11-01 06:29:00
服务细节暖人心 锦旗彰显农行情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一面印着“服务热情周到,业务精湛高效”的锦旗送到农行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支行,市民赵先生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
2025-10-31 12:19:00
博兴农商银行:一袋“霉变”辛苦钱 一场暖心“复活记”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2日清晨,一位满面愁容的大姐提着沉甸甸的塑料袋,急匆匆地走进博兴农商银行纯化支行营业大厅。原来
2025-10-31 14:10:00
广西防城港交警:一小客车与重型半挂牵引车发生碰撞 致5死1伤
中国网10月31日讯据“防城港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防城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警情通报:10月3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2025-10-31 14:25:00
休宁县烟草专卖局:精益管理见微知著促增效
精益管理首先是一场意识革命。休宁县烟草专卖局通过张贴节能标识、开展主题活动、将能耗指标纳入三级考核等方式,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
2025-10-31 14:55: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蒙阴农行岱崮支行迎来了一位情绪激动的客户。这位客户因银行卡被扣款600元,误以为是银行的原因,心中满是疑惑和不满
2025-10-31 14:56:00
近期,景德镇一位“鸡排主理人”意外走红网络,他的摊位前,游客排起长队,不为名瓷古窑,只为六块钱的鸡排和摊主金句频出的“情绪价值”
2025-10-31 15:01:00
客聚三秦 侨连五洲——“长安与唐人街对话”活动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2025年于10月31日
2025-10-31 15:34:00
小叶医探 | 胎心监护反复异常,元凶竟是罕见脐带“双真结”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名怀孕35周的准妈妈在产检中发现胎心监护反复异常,背后元凶竟是脐带上两个方向相反的真结,这一罕见的“隐形杀手”随时可能夺走胎儿的生命
2025-10-31 16:30:00
大皖新闻讯 购买10万元黄金后竟要快递至垃圾桶旁?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辖区金店报警,成功拦截一起“邮寄黄金”刷单诈骗案
2025-10-31 16:30:00
暖心!公交司机冒雨救人,三位乘客“追到”公司送表扬信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荣成公交集团客运物流站迎来三位特殊的访客——经常乘坐公交的孙阿姨和她的两位老姐妹。她们专程前来
2025-10-31 16:47:00
大皖新闻讯 秋日深夜,芜湖市繁昌区某工厂外围,一道鬼祟身影翻入围墙,熟练剪断车间电缆、迅速卷起装袋……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通过所队联动
2025-10-31 17:05:00
滨州:社区康复有“蜡”招!家门口的蜡疗,帮居民解疼痛、焕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以前膝盖一疼就不敢动,做了几次蜡疗,现在走路利索多了!”在滨城区梁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刚结束蜡疗的王先生一边收拾东西
2025-10-31 17:25:00
鲁网10月31日讯日前,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所属“北海救111”轮载着石岛人民医院两名医护人员,历经约9小时、往返航行逾100海里
2025-10-31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