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小歌乐评:又听“豫歌”惊云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7 18:27:00 来源:中国网

小歌乐评:又听“豫歌”惊云天

——郭志成新作《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赏析

王小歌

“豫歌”是豫剧+歌曲的融合叠加,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2022年9月29日,豫剧名家郭志成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唱飞天。中国网曾以“一曲‘豫歌’惊云天”为题,发布了独家评论。

今天,新作《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又翩翩到来了!

听到熟悉的“豫歌”,仍然是醍醐灌顶,依然是云端体验,依然是飘飘如仙。

震颤了心房的“豫歌”,绕飞了灵魂的“豫歌”,美死了个人的“豫歌”,让人咋能不爱她!

中,中,中!

依旧是周武占作曲,依旧是郭志成演唱。唱作合璧,无缝衔接,把伟人的不朽词作演绎的如此撼天动地,如此摄人魂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部分组成。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

小歌乐评:又听“豫歌”惊云天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七律·长征》创作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一代伟人满怀豪情写下了这首不朽诗作。

作者以革命家、战略家、文学家的雄胆伟略,饱含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气吞山河、雄浑磅礴的气魄,挟风裹云,气势如虹,笔力雄健,字字如金,抒发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凌云壮志、“乌蒙磅礴走泥丸”浩然正气、“三军过后尽开颜”精神伟力。是长征风采的精粹实录,是豪情万丈的精神诗篇。

周武占的作曲饱含深情、匠心独到,透彻领会掌握长征精神,以高亢明亮、激昂奔放的曲谱,赋予了这首词作气势宏伟、催人奋进的艺术灵魂。

郭志成作为豫剧唐派第三代首座弟子和代表性传人,深入研究长征的时代背景、历史蕴含与现实意义,用“豫歌”这一艺术形式,以深厚敦实的艺术底蕴,以自然而不做作、亢奋而不焦杀、嘹亮而不尖嘶的唱腔,对《七律·长征》进行了精辟独到的艺术创造,把这篇伟人词作演绎的美伦美奂、直惊云天。

小歌乐评:又听“豫歌”惊云天

这歌汇“神”。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首联是全诗的魂灵。郭志成以豪迈、激扬的演唱手法,唱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越过“万水千山”“只等闲”雄劲豪迈。讴歌了红军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革命精神。

这歌聚“气”。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颔联描绘了“越五座岭”和“跨乌蒙山”的艰难历程。郭志成以舒缓、轻松的声线,表现了红军视崇山高岭为“细浪”、“泥丸”的革命英雄主义豪情,赞美了藐视敌人并战胜一切困难,艰苦卓绝、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这歌励志。长征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颈联描绘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个历史片段。郭志成以坚定、深沉的声调,演绎了红军冒着枪林弹雨,渡江、过桥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歌颂了红军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英雄形象。

这歌豪迈。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踏过“岷山雪”的喜悦与“三军过后”的欢颜。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杀出一条血路,实现了转战二万五千里的战略目的。“三军”要会师了,长征要胜利了!郭志成以颂扬、赞美的表达,展现了红军战胜雪山的胜利喜悦,“三军”会师的无尽期盼。

小歌乐评:又听“豫歌”惊云天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唱一首《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回忆漫漫长征路,缅怀人民领袖毛泽东。

唱一首《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喜迎建军96周年,祝愿军队更强大,祖国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唱一首《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又听“豫歌”惊云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豫剧名家郭志成团队新唐派豫歌《丝路颂歌》赏析
小歌乐评:为共建“一带一路”豪情放歌——豫剧名家郭志成团队新唐派豫歌《丝路颂歌》赏析王小歌10月18日,豫剧名家郭志成团队第三首新唐派豫歌、丝路国际艺术节主题歌《丝路颂歌》在本网
2023-10-18 11:12:00
豫剧名家郭志成演唱《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
2023-07-26 14:42:00
复兴路上新长征⑨|云南:一路远征一路“红”
...动,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为长征走向新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挽救中国共产党、挽救红军、挽救革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党史军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扎西会议
2025-01-12 23:57:00
...耀眼的历史篇章、最为惊心动魄的历程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中央军委党史军史工作小组专家组成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原少将副部长、研究员肖裕声回到家乡,参加“红飘带”宣传推
2023-08-01 03:29:00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诞生地——古田;最后到达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到达于都已是下午,行李放进宾馆,便急匆匆赶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无不
2025-03-27 15:57:00
系列微纪录·雄关漫道|他带着恋人做的草鞋启程
...关漫道丨他带着恋人做的草鞋启程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在中央红军长征出
2024-10-22 16:35:00
“瑞娃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记心间”——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一、二年级无纸化测评
...,青岛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举办了以“瑞娃不怕远征难,长征精神记心间”为主题的低年级无纸化期末综合素质测评活动。本次测评活动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以闯关的形式,涵盖语文、数学、英语、
2024-06-29 13:11:00
近日,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的“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主题活动在赣州于都启动。这场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的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新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2024-07-25 09:35:00
...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于都河便有了“长征第一渡”的美誉,从而令世人瞩目。于都河上的第一座桥,应该是为这次红军远征所搭建的临时浮桥了。那些夜晚
2023-09-25 05: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