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中国家庭,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小两口工作,婆婆或姥姥在家照顾孩子和包办家务,因为房贷、车贷、养孩子的压力,许多女性必须出去工作才能好好维持家庭。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有老人的帮助当然可以减轻育儿和金钱的压力,许多儿媳也渴老人能帮助自己。
对于成家的女性来说,有自己妈妈的照顾当然最好,但如果是婆婆照顾家庭,大多数儿媳妇都排斥婆婆和自己住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婆婆的经历:
这位妈妈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退休后儿子也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妈妈觉得儿子结婚后,自己有义务有责任照顾儿子儿媳妇,为了照顾他们,妈妈搬到儿子同一个小区,这样她来回也比较方便。
当时老伴劝她,给孩子留点空间,但妈妈没有理睬老伴的建议,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于是,妈妈每天一大早买好新鲜的瓜果蔬菜,去给儿子儿媳做早餐,等他们上班后,又开始给他们洗衣服、收拾房间、打扫卫生,下班又为他们做好晚餐,事无巨细地照顾他们。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还是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到儿子家,结果发现房子的门锁换了,敲门进去后儿媳说:“因为最近有盗窃才换掉门锁。”
当天晚上儿子来到妈妈这儿拿了一把钥匙给她,并嘱咐妈妈“不要告诉她钥匙是我拿给你的。”妈妈也没有在意太多,第二天照常去孩子家做事。
后来有一天,妈妈照常到儿子家,还没来得及进房门,就听到里面在争执,只听到儿媳妇说:
“一定是你把钥匙拿给你妈妈了,能不能让她不要碰我的东西”;
“谁没有拖延的习惯呀?现在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在你妈的掌握之中。”
“我的隐私被窥探了,我感觉都特别窒息。”
妈妈听到这番话,回到家默默流下眼泪:我只是想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轻松一点,难道我竭尽所能地照顾他们有错吗?
这时候老伴劝他,是他们不理解你的苦心,回头我找个机会去说说他们。
网友看完,觉得小两口身在福中不知福。
说:“如果我能有这么无私奉献的婆婆就好了。”
“这就是我梦想中婆婆的样子,太羡慕了。”
“遇到这种儿媳妇真是这个婆婆倒霉了。”
......
在这里我们不去评判儿媳和婆婆到底谁好谁坏,只能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生活,并不能成为我们完全期待的样子。
另一位网友的经历和前面儿媳妇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对自己的婆婆真的很无语,因为我妈妈身体不好,没办法来带孩子,婆婆一直不愿意来带孙子,还是他儿子求着她来的。
当我生下儿子,婆婆在我整个月子期间都没照顾过我,都是我老公做饭洗衣,后来没办法,我们才请了一个月嫂。
即使住在一起,她也很少进我们房间来看我和儿子,更别提关爱了。
孩子出生到2岁,没有买过一件衣服,一个玩具,眼里没有家务,让她做家务还得说好话。
平时我工作也比较忙,回家常常要陪着孩子看书,玩耍,还得做家务(因为婆婆打扫卫生都是做表面功夫)孩子爸爸忙起来也不爱做家务了。
觉得特别累,压力特别大,不知道这种状态我还能坚持多久。
生活中让儿媳窒息的婆婆多半都是没有把握好与成年子女相处的度,要么是对儿女事无巨细地包办,要么就是不管不顾,完全不体会儿女的处境。
做父母很难,工程师、医生、会计等职业都有从业资格证,但唯有做父母不用考证,所以我们凭什么不用学习就确定自己能当好父母呢。
所以需要我们终身学习,而得体地退出孩子的生活,也是父母的必修课。
在抖音上面看到一个婆婆,她总结出跟儿子家相处的3个原则,就是:要么出钱、要么出力、要么闭嘴。
个人认为很精髓,如果一个婆婆担心破坏婆媳关系,晚年不想绕着琐碎事情转,给予金钱上的支持,既支持了孩子们,也维护了与孩子的关系,距离产生美,这是明智的做法。
如果没有金钱的支持,帮着带孙子,必要的时候出点小钱,也是为儿女减轻负担,一般来说儿媳妇也会比较感激婆婆。
做婆婆很难,做有分寸的婆婆更难。
闭嘴这个点,要把握好,因为孩子们已经成年,独立生活的能力都已经具备,尊重儿子和儿媳的隐私是前提。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多有差异,不必排斥、看不惯他们的生活方式,多点关心和宽容,少点不必要的抱怨。
有人说,以后你的孩子会从你身边飞走,很多父母不以为然,等孩子长大后才发现,他们不仅会飞走,在他们飞走之前我们还得给他们装上飞翔的翅膀。
作为父母,最大的骄傲,不是让孩子永远在自己的庇护之下,而是独立自由地生活,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发光发热。
母鸡为什么要把半大的小鸡赶出去自食其力,海龟为什么破壳而出后,要自己游到海洋才有活下去的机会,海鸟为什么羽翼丰满后,要独自飞往海洋去捕捉鱼虾。
就像尹建莉老师说过:“在小时候给他最大的依赖和爱,长大的时候学会第一个送他离开。”
父母得体地退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在退出孩子的生活后,我们的角色更多会转换成一个守望者,守望他平安、健康、幸福。
望所有的父母,都能领悟到退出的深意。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有父母“狠心”一点,把孩子推出自己的怀抱,才能成就他们的人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