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战地记者进战位丨冲锋,在伞花绽放那一刻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4-21 15:32:00 来源:锋行天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记者走进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救生装具员战位——

冲锋,在伞花绽放那一刻

■解放军报记者张毓津

华北某机场,晨光熹微,微风轻拂。

一大早,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航材股救生装具室官兵,便开始清点当天飞行训练所需装具。

战机着陆后,尾部会迅速释放阻力伞,帮助飞机减速、确保飞行安全。记者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跟其他救生装具员一起,收发和维护飞行训练所需的伞具。

看着大家忙碌穿梭的身影,作为一名“新兵”,记者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装具清点完毕,官兵快速将一具具阻力伞装上车,准备分发给每架战机。记者赶紧上前帮忙,双手环抱之下,竟被伞包压得一阵踉跄。一问才得知,这种阻力伞的分量不轻,两具伞能赶上记者的体重。

就这样,记者抱着“半个自己”,挨个为战机分发完伞具,随即与两名救生装具员一起赶往捡伞点。这是距离处于“战斗姿态”的战机最近的地方。

片刻,对讲机里传来塔台通报:“飞机加力起飞!”记者站在跑道边,看着战机依次从眼前呼啸升空。巨大的轰鸣声,震得记者的胸腔和耳道产生强烈共振,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目送最后一架战机升空后,记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战机起飞离地阶段,是救生装具员最为紧张的时刻,因为一旦战机此时抛伞,往往意味着发生了“特情”。

等待战机返航着陆的间隙,记者赶紧复习捡伞注意事项:战机接连着陆,留给救生装具员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把握好捡伞的时机非常重要。快了不安全,慢了又可能错过。

“各点位注意,飞机返航!”等待近一个小时后,第一架返航战机即将着陆。记者与救生装具员刘树康赶紧站到预先设定的位置。

随着发动机轰鸣声越来越大,一架战机由远而近,以轻盈的姿态完美降落。待战机滑行到指定位置,记者赶紧按照操作流程,在官兵指导下先举起右手,再迅速放下,示意飞行员抛伞。

“嘭!”伞花绽放,记者与刘树康一起,快速冲进跑道。战机尾部喷出一阵热浪,夹杂着航油燃烧的刺鼻气味,令记者感到不适。

顾不得那么多了!我们一人拽住一头,迅速卷起伞具,简单整理后便赶紧抬下跑道。身后,又一架战机已经着陆,呼啸着冲了过来。

我们立即再次就位,如此反复。由于风向变化不定,有好几次,伞具被吹出很远。尽管记者有些手忙脚乱,但捡伞工作完成得还算顺利。

随着第一批战机全部降落,记者才顾得上喘口气。

“夜间飞行训练时,捡伞比白天更难。因为光线不足,我们只能用指示灯提示飞行员,必须动作更快才能保证安全。”记者向老兵们请教得知,捡伞不仅要求眼疾手快,更要能吃苦耐劳。尤其是夏季捡伞时,地表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加上战机喷出的高温尾气,伞具会变得滚烫,胳膊被烫伤是常事。

“这个岗位看起来不起眼,但每当看到伞花绽放的时候,我都感到特别自豪。”说起自己的战位,00后战士刘树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很快,第二批战机接续起飞。有了第一批次的经验,记者与官兵的配合默契了不少。

正午过后,换岗时间到了。我们将捡回的阻力伞一一搬上车。返回保伞室,其他救生装具员开始对伞具逐一进行细致检查,并挨个整理、折叠、打包。记者了解到,飞行训练期间,伞具一送回来就得及时叠好,确保外场供应。

一具看似轻盈的阻力伞,如何将高速降落的战机“驯服”?原来,别看这用丝绸制成的伞衣十分轻盈,主伞充气胀满后,产生的阻力作用到重达数吨的战机上,可使战机的滑行速度从几百公里每小时,迅速下降到几十公里每小时,达到快速缩短着陆滑行距离的目的。

相比捡伞的紧张刺激,叠伞更考验耐心和细致。首先检查伞衣有无破损、加强带是否完好、各部件有无丢失;折叠时,伞绳一定要捋顺……记者在心里默念着这些注意事项,尝试上手叠伞。

平整伞衣、对齐伞边、捋直伞绳、套牢伞套……整理完毕,一看时间,记者用时近10分钟。而官兵们叠一套伞具通常只需5分钟左右,熟练的话两三分钟即可完成。

“‘快’并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做到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筑牢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听了这句话,记者练习叠伞的劲头更足了。

记者了解到,除了叠伞,官兵还要定期检查飞行员的各类救生装具,确保万无一失。该场站保伞室组建50多年来,官兵圆满完成了各种重大保障任务,没有发生过一起伞勤事故。

结束一天的工作,记者挥手与大家告别。看着这群官兵灿烂的笑容,想起伞花绽放时那一个个奋力冲锋的身影,记者强烈感受到,奋斗强军的力量,正在每一个战斗岗位、每一名基层官兵身上蓄力迸发……

组合图:记者张毓津在训练中。供图:王臣阳

图①:战机打开阻力伞。供图:王臣阳

图②:记者张毓津(前)在官兵指导下示意飞行员抛伞。供图:王臣阳

图③:记者张毓津(左)和救生装具员一起捡伞。供图:王臣阳

记者手记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深夜,熟悉的轰鸣声从夜空中传来。抬眼望去,繁星点点。

记者把手伸进口袋,轻轻抚摸着一个小小的报废金属轴颈。这是采访结束时,班长李开创送给记者的。金属轴颈是阻力伞与战机连接的核心部件。阻力伞释放打开时,正是它一次次承受巨大的张力,才确保战鹰安全“归巢”。每次叠伞时,捡伞兵们都要用卡尺检测这个小小的金属部件,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捡伞兵们说,他们就像这金属轴颈一样,毫不起眼,但不可或缺。

短短一天的嵌入式采访,让记者深刻感受到这一个个“金属轴颈”蕴藏着的巨大能量,也更加深刻地懂得,每一名捡伞兵的严谨细致、无畏冲锋、活力动力,都源于他们对强军事业和战位的深沉热爱。

此刻,手中的金属轴颈有些冰凉,但记者心底却是一片火热。放眼全军各部队,无数个毫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战位上,一个个年轻官兵就像金属轴颈一样,把自己与强军事业紧紧连接在一起,助力改革强军这艘巨舰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军营观察丨起飞跑道上,有个“追风少年”
...开伞器会不会出毛病?伞绳会不会扭绞?当你安全落地那一刻,有没有觉得这伞太重要了?”班长的几个问号,让李意顿时对新岗位产生了“高大上”的印象。他立下“军令状”:半个月通过单放考
2023-06-20 16:09:00
梦想伴着伞花绽放
... 摄影报道①②③④⑤西北某机场,空军航空兵某旅一架战机结束训练后呼啸归来。战机着陆,只听机尾处“嘭”的一声响,一具阻力伞瞬间弹出、逆风绽放,拖拽着疾速滑行的战机慢慢减速。跑道
2023-09-19 04:14:00
巴以冲突持续一个月,已有46名记者遇难,中国战地女记者表示将继续坚守在战火前线
...员伤亡报告。在“中国记者”刊登的署名文章中,新华社战地女记者表示,“将坚守在这片复杂的土地,在战火前线,多留一些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坚实足迹。”报道截图(图源:央视财经)根据联合
2023-11-07 13:54:00
战地记者进战位:今天,我是一名“准炮手”
...军实践、练就精兵劲旅的时代风采。即日起,本版开设“战地记者进战位”专栏,刊登记者从战位一线发回的报道。敬请关注。记者张东盼在教练员指导下开展远火对接装填训练(图①)。供图:王
2023-04-18 16:37:00
负笈尘中游:西文古书的便携装具
...籍装进书盒带到战场的行为非常流行,有观点将其称为“战地圣经”。瑞典皇家图书馆就收藏着瑞典国王查理二世曾带到战场上的1700年版“战地圣经”。查理二世“战地圣经”,瑞典皇家图书
2023-10-07 16:25:00
战地系列成教具 央视讲空战使用《2042》预告当素材
...电视时发现:在央视节目《世界周刊》中,央视使用了《战地2042》宣传片的镜头作为战斗素材。央视网:据悉,这期为《世界周刊》的特别报道“透视空战”,讲述世界各国的战机以及空战技
2025-05-19 15:38:00
父母看电视才知道,女儿在做战地记者
...土耳其安卡拉站记者。她曾多次深入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战地;曾为采访偷渡难民,登上简陋危险的偷渡船;俄乌冲突,她参与报道俄乌外长土耳其会晤;土耳其7.7级强震后,她在强风暴雪中挺
2023-11-05 17:28:00
徐璐谈首演战地记者:责任面前没有生死
大皖新闻讯 “这是我第一次演战地记者。”随着抗战题材电视剧《阵地》的热播,剧中战地记者“任素宁”一角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月26日,演员徐璐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讲起了
2025-09-27 12:33:00
现场视频!东部战区空军多型战机持续位台岛周边开展实战课目演练
...练锤炼部队体系联合作战能力▲视频:东部战区空军多型战机,持续位台岛周边开展实战课目演练伴随着急促的警报声航空兵某旅任务飞行员快速穿戴装具、跨进座舱做好战斗出动前的各项准备数架
2023-04-14 16:45: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