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4.36亿年前的海洋生物也懂“社交距离”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7-22 07:38: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古所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发现

4.36亿年前的海洋生物也懂“社交距离”

4.36亿年前的海洋生物也懂“社交距离”

该早期腕足动物的基于化石标本复原的单个个体及其边缘的刚毛(A),及居群生活状态的生态复原图(B)。 受访者供图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你喜欢热闹的抱团取暖,还是自在的独居生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科研人员发现,除了人类,在数亿年前的古老海洋中,一群看似无法移动的生物,竟也懂得利用自身“装备”来主动维持个体间的距离。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7月2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它们是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生活在我国贵州桐梓、仁怀地区。南古所研究员黄冰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古所研究员戎嘉余对其化石居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在全球首次发现,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巧妙利用身体上的微小结构——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形成井然有序的生存格局。研究也为“远古生物如何通过自身结构调控个体间距”这一古生态学问题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

刚毛是腕足动物外套膜边缘生长的细长、柔韧的毛状结构,在化石中极难保存,尤其是在寒武纪之后的漫长地质历史中更是凤毛麟角。此次研究标本却罕见地保存了腕足动物外套膜边缘的刚毛结构。

“这些刚毛结构直径只有20微米,之所以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先在缺氧环境下迅速黄铁矿化,后又在弱酸性条件中被钙质外壳包覆,阻止了压实与氧化。我们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清晰重构了刚毛的精细形态并对整个居群的布局进行了分析。”黄冰介绍,他们发现这些腕足动物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而是一种“棋盘状”布局,个体之间间距很均匀——个体间的平均距离都刚好约是刚毛长度的1.5—2倍。

这种明确的定量关系,指向个体之间是用刚毛来调节间距的。而这种在看似固着不动的生物中发生的位置微调机制,在现代藤壶中仍可以看到。

研究团队据此推测,该早期腕足动物光滑的盘状外壳和无肉茎的特征,使其具备了在外力(如微弱水流)或自身极其微弱的活动下发生毫米级缓慢滑动的可能。当个体间距过近,其伸展的刚毛便会与邻居接触,促使彼此调整距离,最终使整个居群达到一个互不干扰、空间利用最优化的稳定构型。

“这对于滤食性生物至关重要,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彼此的摄食水流相互干扰。”黄冰表示。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的支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36亿年前的海洋生物如何精准调控“社交距离”?科学家有新发现
在人类社会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是优化公共空间、减少摩擦的准则。但你是否想过,在数亿年前的古老海洋中,一群看似无法移动的生物,竟然也懂得利用自身的“装备”来主动维持个体间的距离?
2025-07-22 07:51:00
好多人挖到了!武汉这些地方兴起“化石热”
近日,部分武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在蔡甸伏牛山、光谷花山等地挖到大量三叶虫、腕足等古生物化石,这些“地球宝藏”引发全网围观和好奇,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一波“化石热”。不少网友晒出
2024-10-26 13:53:00
...,曾在底栖生物群落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然而,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大灭绝中,其因遭受打击而改变演化轨迹,从中生代到现在多样性一直维持在低水平。腕足动物为何大灭绝后未能再度崛
2024-07-25 21:22:00
距今5.14亿年!云南又有新发现
8月2日,《Science》杂志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团队与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云南省东部的寒武纪关山生物群中,发现
2024-08-03 14:05:00
湖北秭归发现4.7亿年前腕足化石
...化石,据专家初步推测,这些化石可能形成于距今约4.7亿年前的奥陶纪,属于腕足动物,为研究三峡地区古地理环境和古生物演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化石保存较为完好,部分化石壳体上的
2025-02-25 10:35:00
地球上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第六次正在进行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件,以及我们如何应对当前的第六次威胁。 在大约4.4亿年前,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灭绝,这次事件导致了整整85%的物种灭绝。当时,地球主要被海洋生物所占据,如三叶虫、
2024-06-15 09:33:00
...从110亿元关口继续上攻,网友们纷纷解读影片细节,感受海洋世界的神奇。其中一个令人咋舌又捧腹的情节是章鱼大将军在岩浆中“壮士断腕”,烤着自己的手腕吃。科考人员在“蛟龙”号载人
2025-02-16 09:01:00
中外科学家揭开密西西比亚纪珊瑚礁“崩溃之谜”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密西西比亚纪古海水温度与海洋珊瑚礁丰度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关系 南古所 供图科研人员介绍
2023-01-03 15:48: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漂亮的蓝环章鱼为何不能吃 2025-02-26
...蛸、坐蛸等,属于软体动物门章鱼科章鱼属。章鱼虽然是海洋动物,但不属于狭义的有鳍鱼类,所以有着和鱼迥然不同的特性。中国水产学会研究员刘雅丹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5-02-26 15:37: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张家界武陵源:层林尽染秋意酣 赴约赏景正当时
“明年,我们去张家界看秋天的落叶。”爆火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女主角这句温柔的邀约,让无数观众对张家界的秋日盛景心生向往
2025-11-11 11:39:00
固城湖螃蟹今年产量有望突破2万吨
11月8日,青松固城湖螃蟹供应链运营中心的扎蟹车间内,一只只螃蟹在扎蟹工的手中缠绕、压紧、翻转、打结……8秒便完成捆扎全过程
2025-11-11 08:02:00
南京秋日赏菊“顶流”打卡地上线玄武湖金秋菊展迎最佳观赏期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作为南京秋日赏菊的“顶流”打卡地之一,眼下
2025-11-11 08:03:00
鲁网11月10日讯世人皆言济南之秋,是泉水浸出的清冽。可当秋风劈开千佛山的褶皱,吻过黄河的波澜,便会在这片银杏林驻足,轻诉秋日最绚烂的私语
2025-11-11 08:32:00
走,到北戴河观鸟去
10月18日,游客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大潮坪木栈道观赏海鸟。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摄晨光初绽,海风轻拂。10月18日一早,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旁边的观鸟屋内
2025-11-11 08:33:00
大厂绘就生态锦绣画卷 市民乐享美好生活
图为大厂回族自治县东玺庄园,游客在此玩耍。潘宇杰摄河北新闻网讯(谭淼)近日,走进大厂回族自治县东玺庄园的银杏林,一片醉人的金黄扑面而来
2025-11-11 09:53:00
石家庄植物园换上了斑斓彩妆。漫步园中,红叶灿烂,黄叶璀璨,苍翠的绿越发浓郁,与湖水相映,宛如一幅油画。摄制|郭贤芳、戎晓杰
2025-11-11 07:46:00
台风黄色预警:“凤凰”将于12日登陆台湾岛西南部沿海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10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的中心今天(10日)下午5点钟位于台湾岛鹅銮鼻南偏西方约500公里的南海中东部海面上
2025-11-10 20:2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晴好时节的贵定云雾镇梅子冲茶场,茶海碧波与暮光金辉交映,铺展成一幅 “静谧壮阔” 的美丽产业画卷。这份景致既是自然的馈赠
2025-11-10 20:41:00
吉镜头|暮色绘就火烧云 长春傍晚绽绮丽画卷
长春市上空惊现壮美红色晚霞壮美红色晚霞与天际的霞光构成动态剪影 云层如泼墨般晕染出流动的纹理,与城市灯火交相辉映夕阳余晖穿透薄云
2025-11-10 21:37:00
读城 | “榕荫福州”的榕,生命这样延续……
“南有巨木,其名曰榕,下盘踞于厚地,上荡摩于高穹。”800多年前,民族英雄李纲用一篇《榕木赋》记载了宋代福州榕树的茂盛和壮美
2025-11-11 00:05:00
“罗马 罗马”大展启幕,131件稀世藏品登陆申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今天,“罗马罗马:从奥林匹斯到卡皮托利”古罗马艺术大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启幕
2025-11-10 16:53:00
石家庄市新华区:银杏金黄引客来,市民赏景享盛宴
河北新闻网讯(付杉)秋末冬初,石家庄市新华区的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期。河北经贸大学银杏林、毗卢寺等地金黄满枝,阳光洒落时光影斑驳
2025-11-10 11:28:00
紧急提醒!台风“凤凰”逼近,福州将出现12级强风!
台风“凤凰”已于昨天(9日)在菲律宾吕宋岛奥罗拉省沿海登陆,预计再次登陆!将于10日傍晚到夜里进入福建省台风警戒区。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的中心今天(10日)上午8点钟位于台湾鹅銮鼻南偏西方约590公里的吕宋岛西部海面上
2025-11-10 13:26:00
桦甸藏着个“慢生活天堂”!
在吉林桦甸的群山之中,藏着一处被自然偏爱的宝藏景区,有个与自然极为贴切的名字,叫森林慢谷!它坐落在吉林省桦甸市肇大鸡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2025-11-10 1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