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冯远征:观众的掌声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5: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冯远征:观众的掌声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冯远征:观众的掌声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1957年4月27日,北京人艺的《风雪夜归人》登上首都剧场,成为一代观众的戏剧记忆;2025年4月25日,作为北京人艺“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开篇之作,《风雪夜归人》在首都剧场拉开演出帷幕。唯美的场景、悠远的意境、贴合现实的表达,让这部经典剧目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观众带来一次富含东方意蕴的新中式舞台审美体验。

5月11日,《风雪夜归人》创作分享会举行,该剧艺术指导冯远征、导演闫锐、舞美设计常疆、服装设计彭丁煌、作曲文子,和主演刘恒、陆璐、李洪涛、梁国栋、刘宸、梁丹妮、李劲峰、李金涛等主创人员齐聚一堂,与观众分享创作的幕后故事。活动尾声,在《风雪夜归人》动情的谢幕音乐声中,冯远征率主创向观众鞠躬谢幕,令人感动又心潮澎湃。

将《风雪夜归人》作为开篇之作因为遇到了适合扮演魏莲生的演员

《风雪夜归人》是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创作于1942年的经典之作,以民国名伶魏莲生与官宦姨太太玉春的情感悲剧为主线,刻画了一对“同病相怜”之人对爱与尊严的追寻。北京人艺于1957年首演《风雪夜归人》,由夏淳导演,张瞳、杨薇、童弟、舒绣文等表演艺术家共同打造出了首版舞台经典。

作为北京人艺“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开篇之作,也是该院2025年首部新排大戏,《风雪夜归人》今年全新亮相。谈及何以选择《风雪夜归人》作为开篇之作,《风雪夜归人》的艺术指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院长冯远征坦承原因很简单,就是找到了适合扮演魏莲生的演员刘恒。

冯远征透露他年轻时学表演就很喜欢《风雪夜归人》,“任鸣导演也喜欢这部戏,我俩在15年前就商量把这部戏排出来,一直没有机会。2012年我们在国家大剧院做了一版《风雪夜归人》,当时是任鸣导演,我演苏弘基,闫锐演陈祥。《风雪夜归人》1957年在人艺首演后,再也没在人艺演,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把它搬回到人艺的舞台上。”

迟迟未能如愿,冯远征解释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他一直在寻找能演魏莲生的演员。冯远征希望这位演员得是戏曲演员,“让剧院年轻演员学习一些戏曲表演,和身上自带戏曲功底,演出来是完全不同的。”几年前开会时,他偶遇北方昆曲剧院的武生刘恒,立刻眼前一亮,“所以,从那个时候,排《风雪夜归人》的计划就开始在我心里酝酿了,见到了就不能错过,错过了可能又得等多年。”

刘恒说直到自己踏进人艺剧院的大门,心里才有了真实感,《风雪夜归人》是他第一次演话剧,且上来就挑大梁,压力可想而知。他感谢冯远征、闫锐导演以及剧组里的所有主创,“远征老师和我说,放心、大胆去做,没事儿,有我们呢。他们一直帮助我,让我排练时内心踏实。”

北京人艺到了新老交替的时候

尽管不是导演,但排练厅里经常能看到冯远征的身影,他的工作量一点不比当导演少。冯远征表示,自己作为该剧的艺术指导,要了解戏导到什么程度了,“一些细节还需要跟导演沟通,另外,我去了排练厅以后,他们可能会觉得踏实一点。做这个戏其实是有一点点冒险,特别是用刘恒,用这些年轻人主演,他们是不是能够被观众认可?这是一个问题。”

冯远征坦承,现在需要特别关注年轻演员的成长,“北京人艺到了新老交替的时候,无论是年轻演员还是年轻导演,都需要锻炼。这个时候不给年轻演员锻炼的机会,五六年以后他们是不是能接得住,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担忧。”

对于年轻演员,冯远征表示,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比如刘恒,他刚来排练时,有段时间,大家觉得他身上的戏曲味道很浓,我说没问题,能改,需要慢慢让他适应,所以,我跟他说的很多话都是放松,把肩放下来,把肘收起来,不能老架着,架着就是武生不是旦角了。在这个排练厅里,可以看到年轻演员在一点一点接近人物,一点一点成长起来。”

剧中扮演苏弘基的李洪涛和扮演马大婶的梁丹妮都是人艺老演员。李洪涛表示,这次排《风雪夜归人》感受到强烈的青春气息,“这批新演员,我觉得都很优秀。跟我几年之前回来排戏的时候不太一样,那时他们还有点儿青涩,现在成长很多。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很和谐,大家聊排戏、聊生活,没有什么距离。我从他们身上也吸收到很多。”

梁丹妮也称赞这批年轻演员非常优秀,她此前在国家话剧院制作的《风雪夜归人》中就扮演马大婶,这次虽然扮演同一个角色,但是梁丹妮做了不少新尝试,“我觉得马大婶应该有一些新意,不要再按照以前的,原封不动地搬过来,我这个人就是不太愿意重复自己以前的表演,不希望墨守成规,像复印机一样,一遍一遍又一遍。这版马大婶比较清新可人,不是那种特别卖惨的表演。”

令人称赞的舞美效果是第七稿戏中家具都是量身定制

专家称赞《风雪夜归人》是有“中国气派”的一部剧,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此次的舞台设计摒弃了繁复的具象场景和高科技手段,转而从中国传统戏曲中汲取灵感,主要以软景构建写意空间。不同于戏曲的“守旧”,层层垂落的纱幔打造出轻盈、空灵、干净的意象,戏曲舞台上常用的“一桌二椅”作为主要道具,与跟着剧情流动的轻薄幔帐、倒悬的枯树虬枝、简约的中式围栏、典雅的月亮门等组成院落、戏台和书房等场景,辅以光影打造出不同时空,赋予舞台以“东方诗境美”。

导演闫锐认为,经典剧目是剧院的底蕴,排演经典既要传承经典韵味,又要与当下观众共鸣,这对导演而言是修内功,“只有不断重排,经典剧本才能和观众同呼吸;而融入民族特色的排演方法,也增添了这个剧目与世界对话的可能性。破与立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的,就像继承与创新一样。人艺经典剧目,继承是首要的,同时又希望能找到新的属于这个戏的舞台气质、舞台样式和舞台审美。”

具体到《风雪夜归人》,闫锐表示,从剧名到剧本本身,《风雪夜归人》是诗性化的表达。“所以我们更像提纯,没有完全按照现实主义排演,借鉴了戏曲美学,希望在舞美、表演等各个方面,能回归纯粹和质朴,古朴典雅,有东方美学,有虚实相生的中国诗境美。”

冯远征表示,在最初决定排《风雪夜归人》时,他跟闫锐导演就明确,戏一定是新排,一定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意识就是要体现现代人的审美,同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但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元素堆到台上就可以了。我们这次就是要向经典致敬,同时也要带着自身的气质去表达。”

舞美设计常疆透露,冯远征和闫锐给他的关键词就是“凄美”,最终在七稿之后,才有了现在为人称道的舞美效果。其中很多设计又不仅只是为了美感,还与剧情、心境都融为一体。例如,层层垂落的朦胧纱幔如同人生起伏,隐喻命运无常;海棠枝蔓和莲花灯则象征着对自由、爱情和理想的大胆追寻。闫锐说他个人很羡慕剧中的魏莲生,“因为他很大胆,很坚定,虽然不知道未来怎样,但能毅然放弃现在的所有,迈步走出去。我在生活中没有那样的胆量,但是希望在艺术创作上,能有这样一份勇气。”

如此完美的舞台效果离不开主创对每个细节的追求完美。据悉,戏里的家具都是剧院师傅自己制作、自己刷漆,可谓“高奢定制”。常疆还透露,月亮门的高度是2.5米还是2.6米,大家还经过了一番讨论,最终确定为2.5米,常疆说别看仅是10厘米的差距,但他们就觉得台下观众的观感会有所不同,“还有我们铺的地毯,铺好后,远征老师会问演员地毯滑不滑,他很注意演员的安全。”

今年除了《风雪夜归人》还有《骆驼祥子》

谈及“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冯远征表示有两个步骤,一是挑选什么样的剧目恢复,二是什么剧目在什么时机恢复。“今年我们有两部,一部是《风雪夜归人》,一部是《骆驼祥子》。北京人艺一直在演《骆驼祥子》,但今年想恢复1957年梅阡老师导演的那版,让年轻演员在舞台上感受一下,人艺老一辈艺术家留下来的《骆驼祥子》是什么样。”

冯远征感谢观众对北京人艺的支持,“我们每一次谢幕时,你们的掌声是对我们、对艺术崇高敬意的最大支持。从这点来说,北京人艺永远感谢你们,因为你们是人艺排新戏、排好戏、演经典的最重要动力。”

文/本报记者张嘉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万历首辅张居正》饰演太监冯保。2015年主演的话剧《风雪夜归人》登陆国家大剧院,凭借《风雪夜归人》夺得第4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最佳男主角奖;凭借电视剧《老农民》获得
2025-03-02 12:31:00
《风雪夜归人》将重现北京人艺舞台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风雪夜归人》主创及演员。(北京人艺供图)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尹星云)3月25日,北京人艺今年首部新排大戏《风雪夜归人》举办媒体见面会。作为北
2025-03-26 11:45:00
昆曲演员跨界出演话剧《风雪夜归人》
北京人艺复排经典剧目《风雪夜归人》,于4月25日在首都剧场完成首演。剧中名伶魏莲生由北方昆曲剧院的武生演员刘恒跨界出演。成为“魏莲生”一次会议中间休息时,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遇到了
2025-04-27 10:48:00
...经典剧目进行重排,恢复上演。今年的首部恢复剧目是《风雪夜归人》,这部由戏剧家吴祖光创作于1942年的经典剧作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人艺上演,此次将由全新阵容进行现代演绎,本剧
2025-01-10 09:03:00
“青睐”会员走进剧场为人艺庆生 73岁北京人艺依然龙马风神 骆驼坦步
...看来,并不是用上了就不可或缺,“包括《正红旗下》《风雪夜归人》这样的作品都不适合,但像《张居正》,在场景转换时是需要的。但我们制作的画面追求了一种模糊感,因为多媒体只是帮助剧
2025-06-17 14:38:00
或许魏莲生更想唱《红拂传》而非《牡丹亭》
...22日-27日,由任鸣执导,余少群、程莉莎等主演的话剧《风雪夜归人》于国家大剧院上演。自2012年首演以来,这一版本已演出10轮、72场,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巧合的是,今年两
2025-06-26 15:34:00
化用中国戏曲抵达诗境的美
...11日,北京人艺“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开篇之作《风雪夜归人》,在首都剧场的首轮演出落幕。该剧是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创作于1942年的经典之作,以名伶魏莲生与官宦姨太太玉春这一
2025-05-15 15:06:00
...经典剧目经过重排,恢复上演。今年的首部恢复剧目是《风雪夜归人》,这部由戏剧家吴祖光创作于1942年的经典剧作曾经于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人艺上演,此次全新阵容,现代演绎,将让
2025-01-08 20:30:00
是好演员不是好院长?冯远征当官8个月引争议,网友扒出更多黑料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男演员冯远征来说就是如此。他刚刚成为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第五任院长,无比风光。不过很快也遇到了事业上的坎坷和曲折,很多人都说他导演
2023-05-21 15:2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克莱恩、李慕婉、叶修……哪个网络小说角色最圈粉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百万IP角色,谁是你心中的“光”?日前,“阅文十周年·角逐IP之光”揭晓总榜
2025-10-05 14:05:00
歌手吴克群“空降”新人婚礼现场献唱并随礼999元 经纪人回应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下午,吴克群惊喜现身南京一对新人的婚礼现场,首唱新歌《没了命爱你》并随礼999元。10月5日晚,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吴克群经纪人郭女士
2025-10-05 19:47:00
“好戏安徽”上演黄梅戏《雷雨》 传统戏曲焕发时代光彩
大皖新闻讯 好戏安徽,好戏连台。10月4日晚,安徽百戏城大剧院地方戏剧场内座无虚席,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精心复排的黄梅戏《雷雨》正在这里上演
2025-10-05 17:59:00
上海美术馆为全年龄段提供全时段、全场景艺术体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一迪)国庆假日期间,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以“3大爆款美展+1场MR沉浸式首秀体验+4大板块活动”
2025-10-05 14:05:00
在“减法旅行”中寻找快乐,《快乐趣吹风》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由优酷出品的欢乐游戏冒险真人秀《快乐趣吹风》,于近日开播。秦昊、大张伟
2025-10-05 14:05:00
机器人炫技“点亮”科技嘉年华!“鹊华智启·燃动奇械”机器人主题活动精彩举行
鲁网10月5日讯身披彩狮战衣的机器狗摇头摆尾、伏地探步,阿尔法机器人随节奏整齐划一跳跃,碰撞机器人在赛场激烈角逐、机器人巡游引市民驻足互动……10月4日
2025-10-05 17:56:00
舞剧《永和九年》亮相广东佛山城市艺术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郭倩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在广东佛山大剧院上演
2025-10-05 14:05:00
在一档恋爱综艺里,看见青年多元的情感切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心动的信号》第八季收官。作为走过8年历程的国内“恋综鼻祖”,《心动的信号》为观众提供了一份“青年情感观察图鉴”
2025-10-05 14:05:00
当夜幕降临,唐尧古镇华灯初上,仿佛瞬间穿越回盛唐。漫步古街,赏灯影摇曳,感受古今交融的浪漫夜生活。
2025-10-05 10:06:00
“月满莱西·礼赞中华”晚会精彩上演 莱西市民共赏视听盛宴
鲁网10月5日讯10月4日晚,“月满莱西·礼赞中华”晚会在莱西市人民广场成功举办。尽管傍晚有淅沥小雨洒落,仍挡不住市民的观演热情
2025-10-05 11:51: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情景剧《江湖·秀》焕新亮相
情景剧《江湖·秀》焕新亮相“技”与“剧”融合赴一场奇幻之旅10月2日,《江湖·秀》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大剧院上演。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10月2日上午10时
2025-10-05 08:36:00
“寿州杯”拳王争霸赛燃动国庆 文旅融合添彩古城夜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晚,夜幕下的寿县寿州古城游客集散中心广场灯火如昼,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第二届“寿州杯”拳破苍穹中外拳王争霸赛在此上演
2025-10-05 09:54: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夜游古镇 戏韵悠长人陶醉
10月1日晚,石家庄龙泉古镇戏剧幻城游人如织。 河北日报记者 冯阳摄夜幕降临,好戏开场。10月1日晚8时,石家庄龙泉古镇戏剧幻城
2025-10-05 08:31:00
药博园踩出活力节拍,药香裹着音符扑满怀,伴着健康的节奏谁不想去安国蹦跶啊!
2025-10-05 09:59:00
中国网10月5日讯(记者 马旷)国家话剧院剧场内灯光渐暗,肃穆而恢宏的旋律缓缓升起。舞台上,巨幅多媒体屏如历史画卷般展开
2025-10-05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