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俞黎新
在湖州市公安局南浔区分局,有这样一名特警,拥有6项国家专利,被称为“警队发明家”。他,就是南浔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杨云龙。
“我们要面对的嫌疑人,会老老实实站在那里不动吗?”2015年,杨云龙面对训练场上的固定靶萌生一个念头:要让靶子动起来。有了这个想法后,他的脑海中就开始构思理想的模型。可是如何操控呢?偶然看到家中的智能家居,他灵光一闪:能不能把这套智能系统搬到训练装备中。
设计和制作智能装备需要许多专业知识,杨云龙非科班出身,很多知识都要自学,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到网上查,直到弄懂,然后再把学会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中。杨云龙单枪匹马奋战3个月,终于设计出他的首个产品——弹射靶。
杨云龙在运用无人机作战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把多年摸索出来的科技成果用在高效防疫上。“无人机巡逻有着传统巡逻无法比拟的优势。”杨云龙介绍,警用无人机像素高,可以锁定想要追踪的目标,信息第一时间同步到指挥部,以便更快决策。由此,杨云龙在巡特警大队推行“空地一体化巡逻”模式。
大胆假设、力求突破、敢于创新是杨云龙的工作作风,热爱钻研的他成立了“杨云龙工作室”,解决了不少训练和实战中的难题。
“弄懂一个原理很简单,但几个原理串在一起,要弄懂就很难。”杨云龙说,“就像我曾经研发的第二代智能靶所需要的编程技术、单片机、C语言这些东西,我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他花费大半年的时间仍然没有进展,设计出来的产品和理想中相去甚远,最后在一名大学老师的帮助下,达到预期结果,而这个过程用了将近10个月。
目前,杨云龙已成功研发“智能互联靶具射击训练系统、破窗强光战术手套和微型排爆勘察机器人”等警用装备,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这些装备不仅节约了采购支出,还大大提升了训练安全性和实战效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