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这家民营川剧团靠抖音团购“起死回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05 02: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从濒临解散到场场爆满

这家民营川剧团靠抖音团购“起死回生”

这家民营川剧团靠抖音团购“起死回生”

1624位观众在抖音给了三花川剧团满分的评分

这家民营川剧团靠抖音团购“起死回生”

不少老年人是三花川剧团的忠实戏迷

这家民营川剧团靠抖音团购“起死回生”

大花王娟、二花伍玉和三花陈英三姐妹在演出现场

假如没有抖音,或许很少有人会知道,成都东郊二环玛塞古玩城的负一层,居然藏着一家“地下川剧团”。川剧团叫三花,由具有深厚川剧功底的艺人大花王娟、二花伍玉和三花陈英三姐妹创建。最早在北门大桥桥底下的火锅店演出,后来才搬到这里。

剧团经营起先不算好——三位创始人都不富裕,观众也多是老年人,拉不来赞助,也卖不出票房。有五六年时间,剧团经营全靠创始人晚上跑商演维持。最困难的时候,二花伍玉常被问:剧场不景气,为啥还要继续?

因为对川剧的热爱让她们坚持了下来,但她们都清楚,坚持不等于发展,要让剧团健康地活下去,还是要找到新观众和新的经营模式。

2023年9月中下旬,剧团在抖音上线了团购。仅仅过去三个多月,就卖出了2.5万张票——按以往每天二三十个观众的票房计算,这个数字几乎是过去两年多的总量。依靠抖音种草,三花川剧团盘活了市场,也使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了川剧。“现在剧团演出场场爆满,年龄最小的观众居然只有两三岁!”

“老年人的秘密花园”

“催军鼓不住连声响,又恐魏虎害贤良,莫奈何轻轻将妻抛地上……”在一条讲述剧团故事的抖音视频里,三花川剧团的演员全副武装,在台上卖力地唱着川剧经典《别窑从军》。戏票三十多元,扣掉每月一万多的场租、水电,剧团几乎没有营收。视频里,三花陈英说:“业余的(演员),基本上我们这一批就是扫尾的了,下一代可能就没人来唱了。”

唱戏挣不着钱,也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唱。三花川剧团目前二十多个演员,除了有个三十岁的,其余都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6岁。“现在很多娃娃都不愿意来学,学起来很辛苦,学出来了又挣不到啥子钱。”伍玉说。

伍玉今年56岁,唱戏已经43年,是三位创始人中唯一一位没有离开过舞台的人,“觉得做什么都没有唱戏有兴趣,所以从没改过行”。15岁时,她与王娟、陈英在同一个剧团学习,走台步、喊嗓子,一起吃饭、一起洗衣服、一起唱夜戏。可惜那时行业萧条,王娟组了班子又解散,最后做生意去了;陈英也改行去了卫生院上班;伍玉家里也叫她回去做生意,但她觉得每天坐着守摊子很枯燥,所以一直周转于不同的民营剧团,这家发不起工资,解散了,就再找一个。

这二三十年,三个人各自成家,通讯工具又不发达,所以等重新聚上,已经是四十岁之后的事了。回忆起十几岁的时光,觉得还是唱戏最无忧无虑,所以201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三人便决定一起组个团。剧团取名“三花”,既指代三个女演员,也指代成都著名的三花茶。

当时成都的城市发展已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浓厚的市井文化和闲散的气质,使它成为了抖音上关注度最高的网红城市之一,连带着它的美食、娱乐也逐渐成为了消费热点。然而,年轻人的“玩法”,对于三花川剧团这样一个中老年班底来说,仍然陌生而遥远,“我们不懂,晓得伐?我们很封闭的。”

票价最开始是10块,后来涨到15块、20块。不够发工资,伍玉她们只能去外面演戏贴补。婚宴、寿宴、宝宝生日宴,有什么接什么。忙的时候,上午出去商演,下午回剧团演,晚上又得出去接活儿。这种日子持续了五六年,有时忙活一天,算下来100块盈余都没有。

最困难时,伍玉也想过放弃,可是一想到来看戏的都是同样热爱川剧的老人,她又觉得不舍。有个90多岁的大爷,每天会转两三趟车过来看演出。还有一个广汉的观众,每天赶动车、地铁、公交过来看。“我们这个剧团就是一个老年人减压的场所,就像很多人说的,只要听戏高兴,我们这里就是减压的秘密花园。”

“每个人的绵薄之力,托起老一辈的坚守”

大概从一年前开始,就陆续有抖音博主来三花川剧团探店。逼仄的化妆间、简陋的舞台、演员脸上的皱纹、热闹的表演、近十年的坚持……抖音探店博主“周五”将剧团称为老年人的Live house,说这群年过半百的民间老戏骨们在地下室一方戏台上,用热爱在坚持和传承着川剧;博主“飞天小也兽”则说,希望更多年轻观众能够关注、关爱传统文化,也许有一天当我们老了,它也会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

很多网友心有戚戚。有人留言说:“妈妈也是戏剧演员,现状就是如此。小时候随母亲的剧团下乡演出,没有年轻演员,也没有年轻观众,但只要戏一开,不管台下有没有人,都必须唱完。”也有人说:“爷爷以前也是川剧演员,不过我还没出生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一本变脸的脸谱,而我只能从家人的描述中去了解。”

这些视频,让三花找到了更多同频共振的观众,也让剧场从“老年人的秘密花园”,变成了年轻人的心灵栖息地。几乎每一条探店视频下,都能找到类似的留言:“值得一去,30块钱还有茶喝,里面的大爷大妈都很可爱!”“等我去成都,一定要去看!”

去年9月中下旬,挂上抖音的团购链接后,观众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被探店视频种草的观众,去了现场就变成了给剧团宣传的“自来水”,“自来水”又带动更多人了解川剧。一个叫“1941”的网友说,去之前不知道这是一个濒临解散的剧团,许多年轻人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每个人出的绵薄之力,却拉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川剧团,也托起了老一辈的坚守。“原本只有老年人光顾的坐席,我昨天一望观众席居然基本都是年轻人,我想这就是互联网发展的意义。”

三花川剧团彻底火了。抖音团购页面上,有1624位观众给出了满分的评分,网友随手拍的玛塞古玩城,也是密密麻麻排队看戏的人。老演员翻不动跟斗了,现在也有钱去外面请人了,有个临时被拉去“帮忙翻空翻”的武生演员,就晒出了自己的照片,“分了两百多块钱给我”!

这样的火爆,从艺43年的伍玉从没见过。“以前想传承也没对象,现在年轻人喜欢我们这个行业,我们是很欣慰的。”三花剧团的台前幕后对全部观众开放,只要不影响演出,观众可以去看演员化妆、与演员合影,遇上懂戏的,还能探讨几句。伍玉说,如果台下的年轻人愿意学川剧,她可以无偿并且毫无保留地教给他,“像我们这种再保留,就没意思了”。

伍玉现在已经不需要再外出商演养剧团了,演员的收入也有了提高。谈起未来的发展,她直爽地笑了:“大家都多挣钱!然后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关注我们,只有年轻人喜欢我们这个行业,老祖宗留下来的非遗才不会失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纪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年版Livehouse”走红!现场挤满了年轻人……
近日一位唱川剧的56岁老艺人冲上热搜这位老艺人所在的川剧团名叫三花由具有深厚川剧功底的艺人大花王娟、二花伍玉和三花陈英三姐妹组建由于其位于成都玛塞古玩城的负一层也有人将其称为“地
2024-01-04 11:13:00
7天进账20万元 这个川剧团让新粉丝挤爆老戏台
...台”火了!今年国庆假期,这个常驻成都双流彭镇的民间川剧团“战绩”辉煌——7天进账20万元。其实,这不是它的第一次“大捷”。剧团于今年4月20日开张,10天以后的“五一”假期,
2024-10-23 11:58:00
一个民间川剧团的8年坚守与传承
...自:华西都市报因为热爱“三花”姐妹全年无休一个民间川剧团的8年坚守与传承三花川剧团演出的剧场。三花川剧团演出中,左二为二花伍玉,右一为尹霜。大花王娟 二花伍玉 三花陈英 (
2023-04-24 03:04:00
...市涪城区铁牛街社区川剧口袋公园、泗王庙戏台、天青苑川剧团、绵阳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绵州大剧院等地,重点了解川剧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川剧复排与创作、川剧进社区进校园、川剧团
2023-07-20 04:24:00
“梅花奖”得主肖德美回村开讲 助力家乡建设“川剧第一村”
...。”1978年的一天,读高一的肖德美在校门口遇见了巴中川剧团少年班正在招生。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有着天生好嗓子的肖德美报名、面试,最终成为一名川剧从业者。 肖德美与家乡的父老
2024-02-13 15:52:00
...奖、特别贡献奖、年度英才奖、组织工作奖颁奖。遂宁市川剧团的《铡美案》、南充市川剧团的《白蛇传》、广元市戏曲发展中心的《投庄杀奢》、邻水县文化馆(非遗中心)的《八件衣》……获奖
2023-12-02 06:39:00
...来自32年前的上一届委培班。”赵勇刚说。为帮助乐山市川剧团走出后继人才日益缺乏的境况,5月16日,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发布“嘉阳河”川剧委培班招生简章,
2023-08-31 06:38:00
101岁川剧名家、国家一级导演夏阳逝世
...期间曾协助地下党工作)、四川人民剧院实验团、成都市川剧团(导演、川剧理论研究、编剧、艺委会主任、艺术室主任)、成都市川剧三团(副团长、导演)、成都市川剧院工作,于1987年1
2022-12-20 22:38:00
印尼“洋弟子”学川剧:像中医的“望闻问切”
...龙手’,展现夔龙的孔武有力。来,跟我走一遍……”在川剧团演员尹双的带领下,从未接触过川剧的洪婉晴在练习中逐渐掌握角色特点,并学会了用脸谱区分人物特征。尹双坦言,近年剧团接待的
2024-05-10 16: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精准医疗新突破:肠梗阻导管让患者免于“开腹之苦”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与废物排出的“交通枢纽”。一旦发生“堵塞”引发肠梗阻,将严重扰乱生理机能
2025-10-22 21:12:00
清炒银针
绿豆芽,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它性凉味甘,维生素C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相较于绿豆更高。《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
2025-10-22 18:24:00
八旬老伯轻信短视频停服降压降糖药 突发“眼中风”致右眼失明
“原来还能穿针,突然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安溪张老伯万万没想到相信短视频的“养生说法”,停掉服用多年的血压、血糖药,竟然祸害到眼睛
2025-10-22 18:52:00
从口腔到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检验,到底在查什么?
科普专家:冯琳涵科普单位:应急总医院在人们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王国”——微生物组。这些微小的生命遍布皮肤
2025-10-22 15:52:00
起航国际新篇章 世卫组织首家战略合作医院落户华仁中医院
日前,葫芦岛市龙港华仁中医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对此,龙港华仁中医医院将为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中医医疗、中医药开发
2025-10-22 15:55:00
实测儿童成长素8大品牌,吸收效率+安全性硬核对比
当代家长在选择儿童成长类营养补充剂时,常面临宣传术语混淆、产品可信度难辨的困境。为破解 “信息不对称” 难题,本次测评彻底摒弃网红营销导向
2025-10-22 15:58:00
深秋寒潮突袭 老年患者激增
连日阴雨,气温骤降。近日,我市多家医院门诊量,特别是老年科就诊人数明显增长。天气变化已成为影响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2025-10-22 08:36: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国医大师王庆国:过敏可以有多严重?
在中医看来,过敏多与体内正气不足、风邪外侵有关。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界的风邪就容易侵入,引发过敏反应。这种反应轻者可能只是皮肤上的小红点
2025-10-22 10:05:00
以匠心筑就医疗新高地,用仁心书写公益新篇章——丹东国丹胃康医院专访
清晨六点,丹东国丹胃康医院的早餐厨房已飘出小米粥的香气。这碗看似普通的粥,却藏着医院独有的“养胃秘方”——经中医科改良的配方
2025-10-22 11:00:00
老爸抽检+三甲医院权威认证!松达重塑“中国成分”婴童护肤新标准
初为人父母,宝宝皮肤小小的红斑、干痒的抓痕,反复不退的丘疹,令许多家长措手不及。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尚未成熟,外界刺激稍不注意
2025-10-22 11:09: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胃里也能长“石头”?听医生揭晓背后的秘密
胃里长“石头”?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它确实存在,医学上称之为“胃结石”或是“胃石症”。胃结石虽是良性疾病,但会对消化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025-10-22 11:16:00
毕节桥洞夜宴:一把剪刀剪开市井热辣,炭火里烤出人间松弛
连日来,深秋的毕节被细密阴雨裹缠,丝丝寒意顺着街角缝隙钻透衣料,天色也比往常沉得更早。暮色像化开的浓稠墨汁,沿着碧阳大道缓缓铺展
2025-10-22 12:15: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秋季哮喘病人的注意事项
杨道文,周三上午,周日上午出诊。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25-10-22 13:37:00
孩子咳嗽拖俩月?青岛妇儿医院: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是“元凶”,规范治疗是关键
鲁网10月22日讯天气渐冷,咳嗽又找上门来。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呼吸咳喘门诊的患儿又多了起来。而有一种咳嗽特别难缠
2025-10-22 13:43:00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有点甜!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正在上演一场“晒秋大戏”!
2025-10-21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