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杨汝坚
凌晨三点多,照顾妈妈的阿姨把我叫醒。我赶忙来到妈妈床边,妈妈紧闭双眼,已经没了呼吸,即使我千呼万唤,也唤不回妈妈了。
妈妈在医院的小儿科工作。小儿科,是最累人的科室之一,面对那些不会表达、一看到针头就哭个不停、动个不停的婴幼儿,妈妈极其耐心,打针的功夫炉火纯青。给幼儿打头皮针要求更高,妈妈的手在患儿的额头上摸索片刻,稍做按摩后一针见效。有一次,一名患儿因肺炎被痰噎住了,妈妈毫不犹豫嘴对嘴吸出浓痰,患儿转危为安。
20世纪70年代,我们全家下放到诏安县秀篆公社新福生产队,爸爸去县医院上班,妈妈当了大队的赤脚医生,背着药箱,哪里有病人,就到哪个村子去。当地乡民极少用药,抗生素效果非常好,乡民们的病痛,一经治疗很快痊愈。
村庄分散在大山里,没有电灯、电话,没有交通工具,只能徒步走山路。不管天气如何,不管山高路远,妈妈都是随叫随到。大雨过后溪水暴涨,妈妈好几次差点滑倒在溪里,回到家浑身泥水。有时出诊,路途太远,只能在患者家里过夜,隔天才由乡民把妈妈送下山。在农村两年多,妈妈就这样奔走在十里八乡,虽然辛苦,却赢得了当地乡民的称赞。
从农村调回厦门后,妈妈到第二医院肺科工作,耐心照料患肺结核的病人,并协助医生搞科研,了解病人服用新药的剂量,观察病情变化、临床效果如何等等,一直工作到退休。
高龄的妈妈记忆力渐进性衰退,刚说过的事马上就不记得了,而念念不忘的是爸爸,经常与我们说起她与爸爸相处的那些岁月。
妈妈大概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常跟我提前告别:“女儿啊,再见了!”那时,我还不能体验到爸爸走后、再没有妈妈的日子是多么空虚难受。妈妈去世后,每天晚上,我的眼前都会浮现那个夜晚的情景。
等远在异国他乡的两个弟弟千里迢迢回到厦门,父母亲都已在无尽的盼望中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尽管他们的身影已随风而逝,但他们的微笑仍在我们的眼前浮现,他们的话语仍在我们的耳边回响。亲人间的爱与回忆是永恒的,我们心底不能忘却的缅怀,是对逝去的亲人无言的致敬和深深的怀念。
“女儿啊,再见了!”亲爱的妈妈,我们会时常见面的,在相册里,在回忆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8: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