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相识、相知、相守……新荣区花园屯镇三墩村小学的姚建和马丽荣夫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工作上的艰难困苦,始终能够相濡以沫、夫唱妇随,在一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方圆几十公里内仅有的村级寄宿制小学里一待就是20多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多年来的坚守初心、勇担责任,从这所小学走出的孩子中已经有了两名博士,还有多名孩子考上了大中专和本科院校。
扎根山村,潜心育人。姚建是新荣区人,199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在郭家窑乡二道沟村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当时,学校办学条件差,他一个人担起了学校全年级4门课程,每天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忙得连轴转,换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只用了两个学期就把全校成绩从当时全乡十几所村小学里排名倒数,提高到了前三。
经人介绍,姚建认识了在乡村小学当代课老师的马丽荣。1999年结婚后,由于当时三墩村小学缺老师,马丽荣就开始帮忙代课。2000年,姚建也调到了三墩村小学任教。
2004年,姚建担任了学校校长,他为学校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学校几乎就成了他们的家。由于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多,留在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也有父母患病的。2012年以后,学校实行了寄宿制。姚建和马丽荣一边教孩子们读书,还得像父母一样照料孩子们的生活,既当老师,又当采购员、炊事员、勤杂工……每天早上6时,马丽荣就要起来给学生们做饭;每天晚上,等孩子们都熄灯休息了,姚建还要挨个宿舍查看一遍才能休息。虽然现在学校里的孩子只剩十几个,但孩子们相处得非常好。姚建非常欣慰:“我很感谢我的妻子,是她从始至终在默默支持着我的工作。”
20多年来,姚建和妻子马丽荣就这样一直坚守在三墩村,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坚守孕育希望,姚建和马丽荣用爱托起山里娃的求学梦,同时也获得了2020-2022年度山西省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张志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