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21:47:00 来源:精彩生活

导语:历史上凡是开国功臣,最后很少有人能够全身而退,很多热不理解此中的道理,其实这种事情乃是人之常情。

只需换位思考,便可理解其中的缘由,因为开国功臣大多是为了国建的建立,立下非常大的功劳,有的甚至功高盖主。

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对于功劳非常大的功臣内心都是很忌讳的,毕竟臣子的功劳太大,就会给皇帝造成压力。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一】功高盖主很危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作为臣子,如果他对国家的功劳比皇帝还要大,这个时候他的处境就很尴尬了,皇帝无法再封赏,因为能够封赏的官职已经到头了。

从人性上来说,当一个人取得的成就已经达到了顶峰,当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向上突破,这时人的内心会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作为功臣,这个时候内心很容易出现,要把皇帝取而代之的想法,即便没有表现出来,内心也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的想法。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当皇帝无法对一个功劳巨大的功臣,继续封赏的时候,皇帝的心中也是很恐慌的状态。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皇帝内心也不可避免的会想,他功劳这么大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呢?即便不会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那会不会威胁到自己后代的皇位呢?

基于这种想法,一般一位开国皇帝,在国家稳定之后,都会对功劳巨大的开国功臣进行清除,达到自保的目的。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当江山打下来之后,这些打江山的功臣确实是不再需要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功臣,在功成名就之时,仗着自己的功劳大,从而变得骄横狂妄,目无法纪,而这一点在国君心中是无法接受的。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所以我们看到的便是,无数的开国功臣,因为自己功高震主,最后的下场都是很惨的,只有内心非常豁达的君主,或者很精明的臣子,才能逃脱此劫。【二】徐达庆功楼死里逃生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我先来介绍一下徐达,了解明朝历史的人对徐达应该不陌生,徐达用一句话来概括,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徐达没有显赫的出身,在早年他认识了朱元璋,从此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朱元璋做了明朝皇帝之后,对有功的人进行封赏,徐达被封为魏国公,可以说在臣子的序列里,徐达已经是到达了顶峰。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再往上就是皇帝了,古代爵位的顺序是公侯伯子男,在春秋时期,如果被周天子册封为公爵,那么他就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

如果再有兵权,很容易就会对皇帝的位置产生威胁,历史上这样的叛乱,也是数不胜数的,春秋时期,社会为什么会步入诸侯纷争的状态。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诸侯的实力超过了周天子的实力。这对于皇帝来说是很大的隐患,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在成为宋朝皇帝之后要杯酒释兵权的原因。

当然皇帝对于开国功臣的忌惮,是内心的想法,这事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讲的,表面上皇帝还得继续对功臣进行鼓励。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除了物质上的封赏,比如金银财宝美女和分封土地之外,精神上的奖励也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周朝的封神榜。

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朱元璋受到历史上皇帝纪念功臣方法的启发,也建立了一个纪念功臣的场所。

这就是功臣楼,功臣楼的建立,对于功臣来说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对于皇帝来说功臣楼还起到了鼓励后人为国家做贡献的作用。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发自肺腑的感激这些功臣对于明朝建立所做的贡献,相反朱元璋的内心对这些功臣恐惧的情绪更多一些。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以至于他想出来一个狠毒的手段,在功臣楼竣工之后,朱元璋在功臣楼宴请明朝的开国功臣,趁着大家喝酒之际,朱元璋命人放火烧掉了功臣楼。

这些开国功臣基本上都藏身火海,徐达因为军师刘伯温的嘱咐,宴席之中徐达一直紧随朱元璋,这才在功臣楼中死里逃生。【三】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徐达功臣最终的归宿

徐达虽然在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这次浩劫中死里逃生,但从此之后,徐达便病倒了,因为他内心根本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现实。

本来自己戎马一生,为了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现在江山打下来了,到了太平盛世,自己本来打算开始享受荣华富贵。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但是没成想朱元璋并不打算和这些功臣,共享人生繁华,一共吃苦可以,一同享福朱元璋容不下他们,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深深的伤害了徐达的心。

所以徐达经受此次打击,一蹶不振,根据史料记载,在火烧庆功楼之后,徐达回到家里,茶不思饭不想,也不怎么出门了。

因为内心憋着一股火,徐达的后背生了一个脓疮,我们知道后背生疮基本上都是上火导致,由此可见徐达的内心是多么的郁闷。

朱元璋看到徐达没有葬身火海,内心一直放不下这件事,自己已经把事情做绝了,如果不彻底清除隐患,保不定徐达会做出造反的事情。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思来想去,朱元璋想到一个好办法,我们知道人如果身上长了脓疮,最忌讳的就是吃发物,发物当中属烧鹅最厉害。

于是朱元璋假意关心徐达的病情,派人给徐达送来了一只烧鹅,实际上内心是想彻底铲除徐达,徐达内心当然明镜似的。

但是这是皇帝赏赐的烧鹅,不吃又不行,徐达没办法索性吃掉了烧鹅,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徐达的病情更严重了。

最后这位功高震主的明朝开国功臣,就是被朱元璋这只没有下毒的烧鹅给害死了,可怜忠臣一腔爱国之心。

他是明朝功臣功高震主,庆功楼死里逃生,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除掉

结语: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臣子和下属,当功成名就之时,要学会及时退出,否则功成之后不知道全身而退,结局会输得很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真相究竟如何
...到单田芳老先生播讲的评书《大明英烈》,正好提到这段朱元璋“炮打庆功楼”。火烧庆功楼评书中的朱元璋,特别阴损腹黑,定鼎中原登基坐殿后,朱元璋担心他的结义兄弟(大哥武殿章、二哥胡
2023-04-25 14:34:00
“火烧庆功楼”是真的吗?朱元璋为谋害功臣而造成的一场悲剧
“火烧庆功楼”,是明代朱元璋为谋害功臣而造成的一场悲剧。故事讲的是朱元璋带领一批农民起义反抗元朝,推翻了元朝,由一个老农变为有头有脸的帝王。朱元璋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就愁眉苦脸
2023-02-13 20:44:00
明朝有34个开国功臣,朱元璋却杀了30个,剩下四人为何不杀?他们又是谁?洪武三年,朱元璋为开国功臣赐公封爵,依据功劳大小赐封六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洪武八年,廖永忠因僭越罪
2022-12-23 16:28:00
聊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故事
...逝而变得模糊,被各种传说和演绎所包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但真相究竟如何,需要我们依据史料进行深入分析。朱元璋,即明太祖,
2024-10-15 20:50:00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屠杀开国功臣,历史上是否确有此事?
...治领域存在兔死狗烹的规律,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常是百姓闲聊时的吐槽话题。要明白,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属实,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为虚,这点一定要区分开
2024-10-09 13:54:00
历史上朱元璋真的用火烧庆功楼来清除功臣吗?
前两天有位朋友让书生讲讲“老朱火烧庆功楼”这件事,那么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火烧楼阁想象图淮下书生前面辟谣过蒸鹅害徐达的说法,虽然它是假的,但人家好歹被王文禄的《龙兴慈记》这本野史
2023-06-29 05:41:00
明朝34个开国功臣,为何只有四人活下来了吗
1、真实情况近年来,流传着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的说法,其中最耸人听闻的是明朝34个开国功臣中,只有四人没被朱元璋所杀。整件事情说起来有鼻子有眼,甚至还能罗列出一连串真实可查的名单,
2023-08-05 22:14:00
...集权机构接连被建立起来。提起明朝,就不得不提明太祖朱元璋。如果没有明太祖朱元璋的话,可能历史上也不会有明朝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朱元璋此人在历史上是非常受争议的,朱元璋请群臣吃
2024-05-21 07:18:00
盘点清朝抹黑朱元璋的三大恶迹
...者书写的。这一点在清朝尤为明显,比如作为一代雄主,朱元璋自江南北伐,一举扫平蒙古铁骑,建立不世功勋。按理说,在后人眼中,朱元璋应该是英明伟大的帝王,但是由于清朝后来的文字狱和
2023-05-11 22: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