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4 16:20:00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2024年4月8日,在“感动中国人物”2023年度获奖名单里,一张陌生的外国面孔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她叫穆言灵,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作为一个外国人,穆言灵获此殊荣令大众深感意外。她到底是谁,凭什么能够“感动中国”?

穆言灵是一位致力于福州鼓岭文化研究的专家,是深受福州市民爱戴的荣誉市民,而他们一家都与中国有剪不断的缘分。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穆言灵的公公穆霭仁是前飞虎队成员,曾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2004年去世后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入中国闽江。

穆言灵的丈夫在福州出生,随同父母居住在福州鼓岭地区,从此与中国解下不解之缘。

穆言灵的两个女儿,一个取名“爱中”,一个取名“爱华”。

姐妹俩曾在1995年登上央视春晚,献唱《咱们老百姓今个真高兴》,她们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下子征服了全国百姓。

她俩都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爱华还顺利进入央视,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穆言灵家族与福州鼓岭三代情缘的背后,是无数曾在鼓岭留下足迹的美国人,对中国深深的思恋和难忘的回忆。

01 缘起二战

1940年,福建英华中学(今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迎来了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教师。

他叫唐麦克,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出于对中国的向往,唐麦克穿越连天炮火,辗转来到福建英华中学执教。

彼时的中国虽然贫困落后,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给唐麦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英华中学执教的美好生活,更是在唐麦克心中种下了对中国的牵挂和深爱。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福州英华中学

1941年,唐麦克返回美国完成学业。次年,他加入了美国“飞虎队”,成为一名中尉。

再次返回中国时,昔日的外籍教师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唐麦克为自己改名为穆霭仁,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战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

烽烟四起,九死一生。在支援中国抗战的日子里,穆霭仁与中国老百姓之间,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有一次,穆霭仁给一位身受重伤的中国人输血,挽救了他的生命。这位中国百姓感念穆霭仁的恩德,将家中的老母鸡抓了来,送给他补身体。

此后经年,穆霭仁多次向家人提及这个小故事,感慨中国百姓的真诚与质朴。1945年,抗战胜利,穆霭仁同战友被上级召回美国。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飞虎队成员

尽管满心不舍,但身为军人的穆霭仁,只得带着对中国的眷恋,踏上了回国路。

回国后,穆霭仁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爱人,并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虽然工作生活都很稳定,可穆霭仁仍然心系中国,一心寻找重返福州的机会。

1947年,穆霭仁得到一个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的机会。得偿所愿的他,带着妻儿再次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在福州教书的日子里,他们的二儿子穆彼得出生了。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穆霭仁一家四口

福州天气炎热,为了避暑,穆霭仁带着妻儿搬到了相对凉爽的鼓岭地区居住。

鼓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鼓山之北,平均海拔800多米,因优越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从20世纪初就被旅居福州的外国人视为避暑胜地。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渐渐成为在华美国人的聚集地。

早在40多年前,比穆霭仁大19岁的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加德纳,刚出生就随父母来到福州鼓岭,并在这里度过了10年的快乐时光。

而穆霭仁一家所居住的房屋,正是加德纳一家当年在鼓岭的旧居。鼓岭的生活静谧悠闲,穆霭仁一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尤其是幼年的穆彼得,对福州、对自己的中国保姆三嫂,有着极深的感情。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襁褓中的穆彼得与保姆三嫂

平时,三嫂会带着他买菜、逛街、跟当地百姓们聊天。虽然穆彼得也说英文,但对于他来说,福州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语。

穆霭仁一家,是当时所有在鼓岭居住的美国家庭的缩影。

他们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为帮助这里的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对鼓岭旧居的深深依恋,也让这些美国人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02 续写前缘

1949年,因工作原因,穆霭仁带着妻儿告别中国,回到了美国。尽管身在大洋彼岸,但穆霭仁依然对中国饱含炽热的情感,对中国文化更是情有独钟。

穆彼得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坚持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可惜,由于时代的特殊性,穆霭仁一直无法拿到中国签证,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穆彼得非常优秀,18岁那年如愿考入哈佛大学。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在大学里,穆彼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对中国的礼仪、典故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被同学们称为“中国通”。

穆彼得对中国大地十分向往,希望能够重返童年生活过的土地,然而这样的机会还需漫长的等待。

因为选修汉语,穆彼得结识了同样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女孩儿艾伦。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共同的爱好,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他们相爱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和穆彼得结婚后,艾伦也有了一个中国名字——穆言灵。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1988年,夫妻俩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有一家公司邀请穆彼得前往中国南京工作,尽管这项工作的薪资不高,但穆彼得与穆言灵没有任何犹豫,带着两个女儿举家搬到南京。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穆彼得一家四口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南京,金发碧眼、能够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人颇为罕见。加上当时中美两国物质生活存在着差距,很多人对穆言灵夫妇的举动感到不解。

有人曾问穆言灵: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中国读书呢?

穆言灵答道:我想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能够在中国居住、长大,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融入中国生活,穆彼得在公司上班,穆言灵则成为一名全职太太,负责两个孩子的日常教育和饮食起居。

爱中和爱华都很喜欢中国的生活,并拥有极高的文艺天赋,很快便在各种演出中崭露头角。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热衷中国文化的穆言灵夫妇,让两个女儿先后学习了戏曲和相声,还参加了南京的小红花艺术团。

女儿们跟着江苏省歌舞团的老师学说相声,为了契合两人的相声内容,老师就给姐妹俩取了中文名字“爱江”和“爱苏”。

1995年,因工作原因,穆彼得带着全家来到北京生活。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也是在这一年,姐妹俩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一曲《今儿个真高兴》引爆全场,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

穆言灵说:搬家搬到北京的时候,有人说我们应该叫她们‘爱北’‘爱京’。我们说必须是爱中,爱华,妹妹是爱华,姐姐是爱中。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1997年,爱华在《正大综艺》新开辟的栏目“一笑茶园”中出演茶博士。2002年,她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通过测试,成为中国第一批双语主持人。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爱中在美国攻读医学,一直读到博士之后,她也选择回到中国。不仅如此,两个女儿还和母亲穆言灵一起,长期关注和支持公益活动。

03 家族传承

孩子们都在中国生活,随着年纪增长,留在美国的穆霭仁愈发思念令他魂牵梦萦的闽地故土鼓岭。

2000年,80岁的穆霭仁再度踏上中国的土地,来到福建武夷学院担任英语教师。然而4年后,他的心脏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回国治疗。

没想到,这一走竟是永别。回国一年后,穆霭仁不幸离世。他留下遗愿,要将自己的部分骨灰带到中国,撒入闽江。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福建鼓岭

10年后,穆言灵夫妇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将老人的部分骨灰撒入闽江,并第一次登上鼓岭。

他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张鼓岭旧时地图,本想按照地图找到穆彼得儿时的家,但地图上的建筑物只有数字序号,并没有居民名单。

正因如此,穆言灵夫妇才萌生了把数字序号背后的主人找出来的想法。为此,他们开始寻找鼓岭旧居的故人,并于2016年创办了网站“鼓岭之友”。

2017年,穆言灵一家因社会保险等问题搬回美国。然而,一家人早已不适应那里的生活。

在中国生活了30年的爱中说:“我在美国,总有种自己是个老外的感觉。”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尽管回到了美国,可穆言灵仍然牵挂着中国这个第二故乡,牵挂着鼓岭的家人们。回美国3年后,鼓岭历史文化展示馆正式开馆。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穆言灵特意回到鼓岭剪彩,还带来了满满一大箱当年在鼓岭生活过的外国友人的图片文字以及实物。

不仅如此,穆言灵还自费前往哈佛、耶鲁等大学,搜寻大量历史资料和图片,并打印了200多张穆霭仁家族的资料照片给其他研究鼓岭的学者作为参考。

随着越来越多的鼓岭故事被挖掘,“鼓岭之友”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

“鼓岭之友”由曾在福州鼓岭生活过的美国家族后代组成,他们的家族多与中国有着绵延百年的缘分。

鼓岭故事的主人公,从最开始的加德纳家族,逐渐扩展至穆蔼仁家族、柯志仁家族、福益华家族、蒲天寿家族、柏龄威家族等多个家族。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2023年,穆言灵和“鼓岭之友”的部分成员给习总书记写信,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的家族成员与鼓岭的感人故事,以及对中西深厚友谊的展望。

不仅如此,穆言灵还计划与中国朋友合作,创作一本关于“鼓岭故事”的书。将鼓岭情结薪火相传,让两国民众世代友好。

03 爱,不分国界

在鼓岭百年邮局旁,有一口老式水井,上面刻着“外国本地公众水井”。

这8个字,见证了当地村民和外国侨民共饮一口井的百年岁月,也是双方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缩影。

穆言灵家族绵延三代的故事,向世人诉说着一个事实:爱,不分国界。尽管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但各国人民的友谊可以代代相传。

这个美国老太凭啥感动中国?公公是飞虎队员,两个女儿登上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穆言灵和女儿爱华用水桶从百年老井中打出井水

正如《感动中国》给穆言灵的颁奖词所说:柳杉根深,鼓岭绵绵。跨越三代的情缘,岁月化不开,大洋隔不断。同行一条路,共饮一口井,蕴含友谊的土地,割舍不下的乡情。超越制度、文化和语言,承载友爱、情谊、和平。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 《鼓岭情缘代代传承》

央视《面对面》对话美国友人穆言灵:一个美国家庭三代人的中国情缘

光明网30年·30人|穆言灵:跨越山海 续写“鼓岭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蔼仁于1940年来到福建,在英华中学任教,随后投身美国飞虎队,参与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穆蔼仁回到美国完成学业并结婚,1947年携妻子重返福州继续任教,二儿子穆彼得(穆言灵的
2025-06-14 08:07:00
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副总裁:弘扬飞虎队精神 推动美中民间友好
中新社昆明11月28日电 题: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副总裁:弘扬飞虎队精神 推动美中民间友好中新社记者 缪超 刘冉阳 杜潇潇“飞虎队精神是中美合作和友谊的象征,希望代代传承。”近日
2023-11-28 13:46:00
美国飞虎队后代在父辈战机前追忆 重温友谊
中新社柳州11月5日电 题:美国飞虎队后代在父辈战机前追忆 重温友谊在广西飞虎队遗址里,美国飞虎队后代小克利福德·隆在一架复刻的战机前驻足良久,掏出一沓旧照片反复端详。一张摄于1
2023-11-06 10:32:00
云南姑娘美国上演葫芦丝“醉飞虎”
...熟悉的旋律,让我听得想落泪,我想家了。”旅居美国的飞虎队后人沈静听完葫芦丝曲《竹林深处》后感慨良多,北京时间19日晚通过跨洋电话向记者激动地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中航
2024-04-20 11:00:00
百岁美国飞虎队老兵访华忆往昔:中美民众愿望都相同,那就是和平生活
...到中国。“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9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
2023-10-31 13:44:00
103岁飞虎队老兵,一到中国就“火”了
·莫耶已是第三次到北京。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10月29日中午,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贵宾厅门口聚集着很多中国记者。当已过百岁高龄的美国飞虎队老兵哈里
2023-11-01 09:35:00
这位美国人,为什么能够“感动中国”?
...穆蔼仁便来到福州英华学校教书,二战时曾作为美国空军飞虎队中尉支援中国抗战。穆言灵的丈夫穆彼得也出生于福州,并在鼓岭上度过了一段愉快的童年。穆霭仁一家对鼓岭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份
2024-04-10 07:55:00
魂牵梦绕八十载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魂牵梦绕八十载——美国飞虎队老兵及亲属在柳州探访抗战遗址本报记者 唐绍怡 文/图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孙女嘉兰惠(前左一)和飞虎队老兵莫耶(前右一)在柳州军事博物园
2023-11-08 07:45:00
天天学习|习主席这封复信背后蕴藏着一段“血与火”的记忆
...”9月12日,习近平主席给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复信。习主席此次复信中提到的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是由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的。
2023-09-20 20: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80秒极速救援!早产儿呛奶心跳骤停,河南这群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
大河网讯 面色青紫、呼吸停止……一个胎龄仅27+3周的早产宝宝在喂奶后突然发生呛奶,导致呼吸道完全阻塞,瞬间面色青紫、呼吸心跳骤停
2025-09-10 19:19:00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 | 深耕三尺讲台 点亮数学之光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雅靓)“老师,我还有另一种解题方法;老师
2025-09-10 16:50:00
【黔言】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教师节,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向老师送上祝福和感激,各地党委政府通过不同形式对教师致以关心和慰问。生我者父母
2025-09-10 16:29:00
农行德州德城支行:物流仓库里的反诈守护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才子浩楠)在城市物流运转的脉络中,仓库是货物集散的重要节点,也暗藏着金融风险的流动缝隙
2025-09-10 16:04:00
2025年反假货币宣传月|①匠心雕刻山河画卷 慧眼识得货币真章
(图片: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
2025-09-10 16:04:00
【医德引领】崔岩霞:千里支医显担当,花开云阳石榴红
鲁网9月10日讯鲁渝卫生支医工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任务。根据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安排,今年7月17日
2025-09-10 16:03:00
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省份之一的河南,靠什么赢得“未来”?
大河网讯 (记者 申华 王怡潇)“我省是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省份之一,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引育重点企业近500家
2025-09-10 12:10:00
教师的“AB面”丨球场双面人生:22岁教师刘荣坤的追梦与筑梦
编者按:三尺讲台,他们是燃灯引路的耕耘者;烟火人间,他们是逐光而行的热爱者。今年教师节,我们聚焦天衢新区教育战线一群“双面”教师
2025-09-10 12:31: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丨“光”在身边——临沂启航中学胡俊云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0 12:31:00
手绘漫画H5|孔子教师节奇趣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雅菲周静徐进许晨家人们,谁懂啊!孔夫子一不小心穿越2500年来到第41个教师节,逛校园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2025-09-10 12:34:00
【榜样的力量】黄俊琼:扎根乡村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人物名片】黄俊琼,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1989年
2025-09-10 12:51:00
名校开“辩” | 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三亚开幕
9月10日上午,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海南三亚开幕。揭幕战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海南大学之间打响,围绕“青春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我不可以”这一道与青年成长密切相关的辩题
2025-09-10 12:57:00
济医附院(太白湖)急诊外科成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张志新9月8日上午,济医附院太白湖院区急诊外科成立揭牌仪式举行。急诊外科(太白湖)的成立
2025-09-10 13:06:00
钉子扎入心脏!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团队197分钟成功“补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郭晓珂“钉子扎进心脏,还在出血!再晚一步人就没了!”回忆起日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医护团队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3:06:00
“我要用做自媒体赚的钱,带全村的老人去旅行。”因为做乡村短视频而走红的李福贵说道。一句朴实无华的承诺,却承载着情真意切的关怀
2025-09-10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