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廉彩红
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讲不出大道理。但她一直对我们管得严格,不能说脏话,不能斜眼看人,不能顺着墙根走路,别人吃东西不能眼巴巴看着,每天必须打扫庭院房屋,每天必须叠被子整床铺,出门必须要穿戴整齐。她的口头禅是:“说话不能带脏字,衣服可以旧但不能破和脏,肚子再饿不能口水直流,有空说闲话不如多干活。”
我们家每天早上都要洒扫庭院,屋里、院里的东西摆放得有条有理,主次分明。任何时候,任何人来我家做客,看到我们家规规矩矩摆放的东西,都会夸一句:“收拾得真齐整。”只要去走亲戚,母亲总要给她自己和我们洗头洗脸,梳洗得干净整洁。她说再穷也不能邋里邋遢地往人前站,尤其去走亲戚,穿得窝窝囊囊、邋邋遢遢,亲戚也觉得晦气,咱们也让大家都看不起。人的脸面靠啥撑?不靠金不靠银,就靠着个干净整齐。母亲自己不舍得添置新衣服,但她喜欢给我们添置,她说女孩子家就得好好打扮,人靠衣装马靠鞍。买来布,母亲亲自裁剪缝制,每件衣服上都要绣上花啊蝶的,我们穿上合身合体、漂漂亮亮的衣服,走亲戚找朋友,心里那个得意呀,别提了。没钱买布的时候,母亲也会想方设法改制旧衣服,她的旧衣服、父亲的旧衣服、我们的旧衣服,在她的巧手翻新下,让人看不出陈旧的痕迹,还有别具一格的美感。
那时候,家里穷,自己喂的鸡,不舍得吃,换钱花。鸡蛋不舍得吃,攒到一定数量,换钱花,肉、水果、零食更是难得一见。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有几个小孩子不嘴馋的?有几个小孩子见到别人吃好吃的不流口水的?我们姐妹仨从不。谁家改善生活,或谁拿着稀罕的水果、零食,我们不看不跟,更不会哭喊着让母亲买。每当提起这些,母亲很自豪,说我们没给她丢过脸。走亲戚,亲戚做得再好吃的饭菜,也只吃自己跟前的,或自己碗里的,从不东张西望,或者把桌上的饭菜扒拉来扒拉去。母亲看到谁扒拉一下子,“啪”两根筷子并到一起直接打在手上,那滋味岂是一个疼字可说。家里来了亲戚,带有好吃的。亲戚不走,我们不翻也不吃,等亲戚走了,也是等母亲放话了,才各自拿出些吃,谁也不多拿。其实,留下的东西并不多,因为母亲一一折了些,又添些自己家的东西,还回去了,母亲说这是人情礼道,不能不讲。
母亲讨厌说闲话,也很少串门。她总有干不完的活,扫地、做饭、绣花、缝衣服、做鞋垫、纳鞋底、搓麻绳、浇花、喂鸡……有人来家说闲话,母亲手脚不停,偶尔应付一声“嗯”,时间一长,那人就觉得没意思,找借口走了。有时那人正说到兴头上,母亲突然问:“我绣这花颜色搭配得好不好?”“我们今天买的煤,贵了。”“你看我糊的袼褙硬实不硬实?”母亲把话题岔开了,那人也就顺着母亲的话题继续说,忘了她来我家本来的目的了。母亲教育我们,别在背后说人闲话,有那闲工夫,多做点活不比啥强?别人家事别人家操心,自己过好自家日子才是真的。
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而母亲又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母亲的教养熏染着孩子的成长,她不用高声说教,也不用讲大道理,从细节上潜移默化,就传递给孩子应该具有的教养。我的母亲也许不知道她传递给我们的一切规矩和生活细节,就是“教养”,但我们依然感谢母亲,感谢她给我们良好的教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