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穷兵黩武的诸葛亮,为何还会有好名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8 16: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这么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当年就是一介平民,平日靠着种地收粮为生。

但熟悉丞相的人都知道,丞相家世渊源,绝非什么一般人,因此很多人对于这句话的并不太重视,只认为他不过是丞相的一句谦辞。

但其实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它点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丞相虽然出身于官宦之家,他虽然在荆州客居的时候也有很深的背景,虽然丞相知书达礼知道天下事,但是人家丞相并非一直呆在象牙塔内,人家是接触过最底层的平民生活的。

这点重要吗?

非常重要!

公元207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以后,诸葛亮在正史中,其实并没有像小说《三国演义》那样为刘备在军事上过多的出谋划策,他当时主要干的事,四个字就能概括。

02

这四个字是什么呢?足兵足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给刘备搞后勤。

那么一个常年搞后勤的人,为何会被刘备托孤,然后还会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呢?

公元前201年,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基本搞定了天下,于是他就开始给曾经跟随他打天下的人论功行赏,那么当年谁被他封为了开国第一功呢?

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还是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呢?

都不是,而是那个给刘邦搞后勤的萧何。

为什么会是这么个结果呢?

行军打仗这种东西看似很难,但是它毕竟是相对单一的工作,而搞后勤呢,可不光是把后方的物资人员运到前线就行了,你还要负责把这些给征集起来,这个征集又包括,确保后方有足够的物资人员,确保这些物资会源源不断的产出,以及平衡收支等等。

03

因此在古代搞后勤,是一个非常繁琐繁重繁忙繁杂的工作,只有复合型的多面手,且心态眼光还要过人的人才能担的起这副担子。

光这么说的话,可能有些人还是会感觉到有些空洞,咱们再以诸葛亮为例子来细说一下。

自从丞相被刘备请出山之后,刘备对外的用兵就几乎没有断过,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也不得不“穷兵黩武”的频繁北伐,而蜀汉当年能提供后勤保障的,也不过只有益州区区一地。

据相关专家考证,蜀汉的总人口大约为100万左右,这一百万人中,适龄的男性可能有三分之一左右,而蜀汉的常备兵力,大约有十万出头。

这么小的一块地方,这么少的人丁,还要频繁对外作战,物资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04

据史书记载,丞相无论是在帮刘邦搞后勤工作时,还是自己里外一肩挑的时候,他都非常重视农业。

诸葛亮针对农业做的工作很多,史书中有大量的相关记载,其中比较核心的几点分别为:

不夺其时,农业生产对时间点的要求很严,丞相在需要农忙的时候,绝不会去干扰,反而会提供一些帮助,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盘;

兴修水利,丞相在世时,在属地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甚至还专门组建了一支过千人的保障队伍,当年的很多工程甚至现在还在被使用,水是农业的命根子,可用的水多了,农业这个盘子自然就大了;

藏富于民,丞相虽然把农业的盘子做大了,但是并未因此就大肆的横征暴敛,而是十分的节制,始终让百姓能有余粮;

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谁去实践谁就会知道有多难,别说把盘子做大,能不竭泽而渔就算不错了。

05

农业是基础,但还不是全部,丞相在世时,还对蜀汉的商业经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蜀地当时能快速变现的东西有三样,分别是盐、铁和蜀锦,盐铁贸易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蜀汉紧紧的握在了手中,不过这两样的天花板比较低,很容易就会成为“固定收入”而是失去增长的弹性。

丞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开始大力挖掘蜀锦的潜力,现在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当年因丞相推动而发展起来的蜀锦产业,几乎是蜀汉军费的核心来源。

但是一般人不会想到的是,蜀锦这种东西算是小众的商品,你如何才能把它推广出去,而且在战争年代,老百姓谁敢放心去种桑养蚕,然后再费力的制作蜀锦,蜀锦就是利润在高,能有粮食保险吗。

06

此外如果大家真的看好蜀锦,都跑去种蜀锦,那么谁还愿意去种地,如果地真的荒了,那么蜀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如何才能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呢,这可是一个大问题,但是人家丞相当年却处理的非常好。

据相关史书记载,当年的蜀地不光粮食足够吃,蜀锦带来的收益也足够军费开支,而就在丞相“穷兵奢武”的情况之下,蜀地依然称的起“殷盛丰乐”。

而在丞相去世以后,蜀汉看似对外用兵缩减了,但是此时史书对蜀地的记载却变成了“民皆菜色”。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丞相的原因。

据史书记载,丞相在世时,事无巨细都会过问,尤其是涉及律法方面的事,当蜀汉不差钱的时候,丞相自己却没富起来,他去世后留下的东西也不过就是桑树和土地,就连他自己的墓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和平常的官墓没啥区别。

自己以身作则,又亲手严抓律令,这就基本杜绝了朝廷对百姓的侵蚀。

由此我们可以说,丞相在世的时候,他的行为造福了当时的百姓,他去世之后,他的遗泽仍然再造福百姓,虽然他并不完美,但又有谁比的上他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经济改革家?
...横挑强邻,而百姓依然对丞相感恩戴德?在前面这篇引子诸葛亮治蜀之前传:古代政府增加收入的经济密码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提到,丞相更多的是从扩大生产力来充实国库,提升国力。先看第一
2023-06-01 11:31:00
蜀汉生死存亡之际,孟获为何不来救援?
...元之乱和顾闿之叛。说是临终托孤,可谁都知道刘备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诸葛亮对这种危境丝毫不惧,在生死存亡之际从容部署,仅用了5年时间
2023-11-16 15:22:00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到底如何
...,以皇帝的权威来说,作为臣子的肯定会有杀身之祸,而诸葛亮与刘禅这对君臣,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诸葛亮强势,刘禅弱势。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所以刘禅才会说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2023-08-24 17:26:00
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托孤大臣”?
...不论心,丞相之光千年后的现在也是熠熠的。刘禅时期的诸葛亮权力有多大?相当于刘协时期的曹操。在诸葛亮府下的官职实权比朝廷给的官职实权更大。如a在朝廷的官职比b大,但是a在诸葛亮
2023-08-03 14:26:00
刘备阵营里的第3把交椅,可惜去世太早,儿子成为蜀汉王朝丞相
...后却受到了显著重用:被任命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一同兼任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董和原籍东州,后迁居荆州南郡,刘备的政治中心力量正源自荆州,因此他对董和更为信任和重视。《三
2024-08-24 20:10:00
虎将魏延实力有多强?文武双全,耀眼不亚诸葛亮
...仍然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大环境,全得靠不懈于内的丞相诸葛亮,和忘身于外的魏延魏文长将军。笔者觉得,魏延的忠诚上苍可鉴。他要造反,夷陵之战后就可以这么做了。要知道,把汉中送给曹魏
2023-05-04 12:22:00
历史上的名相那么多,为何诸葛亮视管仲为目标而不是其他人?
无论是野史、小说还是正史中,诸葛亮都是以中国最著名的智者的形象被人熟知,同时他作为为蜀汉王朝的鞠躬尽瘁的贤臣忠良,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辅佐蜀汉的兴衰。所谓出师一表千古传,忠义节操万
2023-05-11 11:10:00
他在位40年,对他的评价两极化严重
...不能保有疆土为理由,下令拆毁刘禅祠。当时,刘禅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并立于成都南郊。在古代,只有那些有大功德于民的人,才能专立祠庙,可见在宋代以前,蜀地百姓将刘禅当作正面人物膜拜
2023-06-05 19:26:00
诸葛亮:从卧龙到丞相,智勇双全的三国“超级英雄”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的超级英雄——诸葛亮!你没听错,他可不是穿着紧身衣的漫威角色,而是三国时期的卧龙、丞相、军事家、发明家,简直就是个“全能选手”!今天咱们就来轻松聊
2024-12-18 09: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