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20:12:00 来源:戏说三国

文章开始之前,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期中国历史十大昏君,盘点的并非是那种简单粗暴的昏庸之辈。

要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皇帝400多位,明君不少,昏君也很多。

伟大的明君几乎都具有同样的优良品德,但昏君队伍里的皇帝们却各有各的不同。

所以今天我们排点的十位昏君,是在历史长河中很有名气,十分传奇,但却颇具争议的十位帝王。

能上榜,未必代表他们是最昏庸的,但却是昏君阵营里最有代表性和研究性的。

排名不分先后,评价十分主观。

好了,废话不多数,让我们比一比看一看,谁才是最昏帝王!

——题记

第10名——宋徽宗赵佶

上榜理由:做个才子真绝代,奈何生在帝王家。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宋徽宗赵佶)

徽宗是个相当有才华的人。

是的,你没听错。

不是有才华,也不是很有才华,更不是特别有才华,而是相当有才华。

他擅长书法,自创“瘦金体”,笔法飘逸,笔势潇洒,那是相当的好看,不仅在当时很有名气,而且风靡后世,流传至今。

他喜好绘画,尤其画花鸟,自成一格,画花花灿烂,画鸟鸟飞翔,栩栩如生,十分逼真,一度被外国学者称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

艺术家,活脱脱的艺术家。

但这样一位艺术家,偏偏是北宋王朝的末代皇帝。

皇帝在宫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上午琴棋书画,下午诗词歌赋,老邻居金朝磨刀霍霍,准备对北宋出手。

宋徽宗一看这不行,这金朝要是打过来,我指定打不过啊,打不过到时候北宋灭亡了,我不成亡国之君了吗?

于是他二话没说,直接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赵桓。

甩锅侠,妥妥的甩锅侠。

结果可想而知,赵桓比他还完蛋。

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钦徽二帝均被俘虏,受尽屈辱,惨死敌营。

总结来说,宋徽宗赵佶是个胆小懦弱,不懂承担,只会搞浮华享乐的昏庸帝王。

他虽然在艺术圈是个大神,但在皇帝圈却基本混不下去,实在太次了。

宋徽宗赵佶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学文不学武,枉为北宋人。

第9名——宋高宗赵构

上榜理由:跑男没有赵构,以后我就不看了。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宋高宗赵构)

赵构是个逃跑达人。

南宋建立之初,风雨飘摇,但毕竟是个王朝,和老对手金朝碰一碰,结果也尚未可知。

但赵构二话没说,把身边的主战派官员全部开除,踏上了自己十分传奇的逃跑之路。

身后的金人穷追不舍,他从河南商丘逃到扬州,从扬州逃到镇江,从镇江逃到杭州,从杭州逃到绍兴,从绍兴逃到宁波,从宁波逃到舟山,最后干脆整了两条船,漂泊到了大海上。

很悲惨,也很滑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对赵构来说,却没有一块土地是属于他的。

有人说,赵构逃跑是对的。

看似狼狈且没有尊严的逃跑却为南宋保留了有生力量,如果赵构当时大张旗鼓的跟金朝干起来,肯定打不过,搞不好就亡国灭种。

那么问题来了,南宋没有兵力吗?南宋没有仁人志士吗?南宋没有想要积极抗战的大臣吗?

有,不仅有,而且很多。

但赵构一概不用,他只亲近主和派。

那南宋如果和金朝打起来,就一定会灭亡吗?

不一定。

也许会灭亡,也许不会。

可如果没有拼死一战的勇气,灭亡不灭亡又有什么意义呢?

到底是保存有生力量,还是借着这个理由一味妥协退让?

答案自在人心。

赵构在这边儿逃跑,南宋的主战派们在外部战场却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

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岳飞在战场上把金人打的是抱头鼠窜,眼看战争就要胜利,赵构却把岳飞给忽悠回来,直接处死了。

杀忠臣,是赵构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

有人说,是岳飞功高盖主,有人说,是岳飞想要把被金人掳走的钦徽二帝接回来,反正不管怎么说,是岳飞动了赵构的蛋糕。

这种思路是真的清奇,不在昏君身上找原因,反而在忠臣身上找理由。

赵构联合秦桧杀害岳飞,残害忠良,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他搞过经济,繁荣过南宋发展,改革过制度,但就凭这一条,赵构只能是个昏君。

是的,作者私以为,他应该跟秦桧一起到杭州岳公祠去跪着。

第8名——隋炀帝杨广

上榜理由:实在不明白“千古一帝”这种称号是怎么落在他身上的。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隋炀帝杨广)

让我们看一下那些支撑杨广成为千古一帝的理由:

杨广颁布《大业律》,完善国家法律,是中国法制史的一大壮举。

但事实是,杨广同志后期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导致百姓纷纷起义,广哥一看法律宽善不管用了,又单独制定了一条法律,只要被认定为违法犯罪,不管是小偷小摸,还是公交车上不给老年人让座,或者是随地吐痰,践踏花草,不用上报朝廷,直接处死就行了。

而死在这种严刑峻法下的无辜百姓,又有多少人?

杨广在军事上很有作为,征吐谷浑、征林邑、征契丹、征琉球、征高句丽。

但事实是,杨广前脚把吐谷浑撵走,后脚人家就回来了,等于白忙活一场。

征林邑的时候,仗还没打完,隋朝军民就因为长途跋涉而死伤过半,导致隋朝根本没有在林邑建立起统治,结果又是一顿白忙活。

征契丹、征琉球同样也是瞎耽误功夫,隋朝根本没有在这些地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统治。

既然没有建立起统治,那这么折腾的后果就是,人死了不少,钱花了不少,粮草消耗了不少,结果啥也没捞着。

三征高句丽就更别说了,三战三败,损兵折将,国力大幅度下降。

有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杨广有开拓天下的雄心壮志那就足够了。

他是有雄心壮志了,那些无辜战死沙场的士兵呢?那些本来没必要的牺牲呢?那些因为战乱而饱受磨难的百姓呢?

他为什么是千古一帝?他凭什么是千古一帝?

是的,他修运河,开科举,兴文化,万国来朝。

但他后期骄奢淫逸,残害忠良,四处旅游,不理朝政呢?

他干过很多好事,但他干的坏事,一定比好事儿多。

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宏图大志,自己的欲望和私利,自己的雄心和抱负。

他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带给了人们好的生活。

但当时的人们过上好的生活了吗?

一个漠视生命的帝王,一个亡国之辈,叫他一声昏君,不为过吧?

第7名——后晋高祖石敬瑭

上榜理由:他好像是中国皇帝圈里混的最臭的。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后晋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是个很能打的人,早年间他曾经跟后唐庄宗李存勖

一起组队。

李存勖是个非常坑的队友,经常被敌方打野GANK,每次都是石敬瑭闪现加疾跑,才把他给救回来。

救完了后唐庄宗,石敬瑭又开始和后唐明宗李嗣源一起组队上分。

没想到李嗣源比李存勖还坑,把把0-11-0。

但大神就是大神,石敬瑭1v9,硬是把李嗣源带上了王者。

如此说来,石敬瑭的前半生,是个不折不扣的铁血

狠人。

沙场征战,百战百胜。

活脱脱就是一个立于世间的旷世英豪形象。

但坏就坏在,石敬瑭同志并不甘心辅佐别人,他自己早有称帝的梦想。

当皇帝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五代十国那么乱,想当皇帝,得有人支持你。

中原大地上没人搭理石敬瑭,石敬瑭于是把心思动到了契丹人的身上。

借助契丹人的援助,他在乱世中开辟土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后晋王朝。

但王朝不是白来的,契丹人不可能给石敬瑭白打工。

石敬瑭当然也很够意思,痛痛快快的就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了。

这几乎是一件遗臭万年的历史事件。

燕云十六州,大概是在今天的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

石敬瑭将这大片土地和土地上的黎民百姓拱手送给了契丹人,导致中原大地无险可守,坦露于游牧民族的威胁之下。

这等于是高地塔没了,就剩下水晶了。

后果太严重了。

石敬瑭没当皇帝之前,骁勇善战,能打会算,是顶天立地的豪杰。

当了皇帝之后,文治武功,把后晋发展也是有模有样。

但他割土称臣的行为却实在是太过为人不齿,就算石敬瑭本来是个沙陀人,这种行为也不值得提倡吧?

我要阐述我的观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任何分裂行为,都不容存在,都必须受到制裁。

说回这段历史。

后来四百余年,契丹、金朝、女真、西夏、蒙古,纷纷借道燕云十六州,把中原政权按在地上一顿捶。

他这一割地,影响真是太大了。

你说可气不可气,你说可恨不可恨?

你说,石敬瑭是不是昏君?

第6名——晋武帝司马炎

上榜理由:开国即昏君,司马炎你说你丢人不丢人?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同志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昏君,至少他当皇帝的前半段时间,表现一直很不错。

他的爷爷司马懿是三国待机王,携手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一步一步蚕食了曹魏帝国,最后把胜利的果实留给了司马炎。

炎哥登基之后,文韬武略,文治武功,还缔造了出了属于自己的太康盛世。

但晋武帝似乎是个很容易被满足的人,工作没有长劲儿。

一看国家安定了,社会发展了,经济水平上来了,转过头就开始享受。

而这位皇帝的享受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往后宫跑。

史书记载,晋武帝登基在册的嫔妃,将近一万人。

朋友们,这可不是我胡编乱造,而是有真实记载的,这还是保守估计,搞不好上万都是有可能的。

妃嫔一多,每天晚上跟谁睡觉就成了个老大难。

炎哥不愧是开国皇帝,很快想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办法。

他坐在羊拉的小车之上,随缘选择,羊在后宫里转悠,停在哪位妃子的寝宫门口,晚上就跟谁休息。

想一想,一个整天醉心后宫的皇帝,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很大的影响。

并且,晋武帝在治国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失误。

他搞了一套分封制度,在全国各地大肆封王、

结果他本人驾崩后没多久,西晋就爆发了八王之乱,那打的是乱七八糟,赶上那个打折促销的菜市场了。

结果打来打去,把西晋直接给打没了。

半生勤勉半生昏,非晋武帝莫属。

而他能榜上有名,主要是他这个身份还比较特殊,他是开国皇帝。

而开国皇帝能昏庸到这地步的,也算世间罕见了。

第5名——蜀汉后主刘禅

上榜理由:中路法师都带不动你,你说你昏庸不昏庸?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蜀汉后主刘禅)

刘备临死的时候,曾经抓着诸葛大弟的手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儿子是个人才的话,你就多帮忙,我儿子要是不行,你就别管他了,自己当皇帝吧。

诸葛亮寻思,这话咋说的,这世上还有我带不动的人?

事实证明,诸葛亮还真带不动。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刘禅的表现还算可以。

毕竟有大神带它,就算不能超神,但也至少可以和魏国吴国打个五五开。

是的,就算是昏君,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刘禅发展过农耕,厉行过节约,总体来说是个宽厚朴素的帝王。

但诸葛大V一死,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三国乱世,蜀国最为不易。

手艺达人刘备屡败屡战,红脸大汉关羽惨死东吴,肌肉猛男张飞魂断睡梦中。

徐州,赤壁,荆州,益州。

到处都是蜀汉先烈们留下的鲜血。

刘禅其实是承担着很多的遗志的。

就算不能开疆拓土,他也应该守好这一亩三分地。

但刘禅却偏偏不往了好了发展,他开始慢懒怠政。

光是偷懒也就算了,刘禅又特别宠信宦官。

蜀汉江河日下,没两天就凉了。

刘禅被活捉到晋朝,人家问他想不想念蜀汉,他居然整个:此间乐,不思蜀。

国仇家恨,全都忘却。

当真是可恨,可怜,可悲。

可他究竟是真昏庸还是假昏庸,是愚昧无知还是大智若愚?

悠悠历史,还是要各位读者朋友,自己判断了。

第4名——汉废帝刘贺

上榜理由: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汉废帝刘贺)

咱们开门见山,先来交代一下刘贺干了哪些荒唐事儿。

西汉中期,汉昭帝驾崩之后,没留下儿子,谁当皇帝就成了个大问题。

权臣霍光灵机一动,选中了汉室宗亲,昌邑王刘贺。

刘贺可以说是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

他马不停蹄地赶往长安,想要登基为帝。

到了长安之后,按规矩,得到先帝汉昭帝的灵堂哭一鼻子,缅怀一下先人,寄托一下哀思。

没想到刘贺到了灵堂,却表示俺嗓子痛,哭不出来。

不哭也就算了,刘贺还请了个戏班子,专门跑到汉昭帝的灵堂里,演奏欢乐的曲目。

荒唐,怪诞,这是刘贺的特征。

当了皇帝之后,刘贺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跟宦官和宫女厮混,早上玩,中午玩,晚上通宵完。忠良的大臣统统赶走,奸佞的臣子全都留下。

挥霍无度,大肆封赏。

这些大臣可算是捞着了,直接把刘贺当成提款机了,没钱就去找刘贺要。

刘贺相当大方,只要有人来请安,就大把大把的给钱。

昏庸无道,这四个字被刘贺演绎的是淋漓尽致。

但现在史学界对刘贺却又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人们认为,刘贺原本应该是个表现还算不错的皇帝,他的昏君事迹,其实是被当时的权臣霍光虚构出来的。

霍光想要掌控朝政,才立刘贺为帝,但刘贺是个狠人,根本不服霍光管,于是霍光就找营销号黑刘贺,这才把刘贺黑成了昏君。

成了昏君的刘贺百口莫辩,随即被废黜。

贺哥虽然退场了,但他仍然不经意间完成了一项壮举。

中国历史上被废黜的帝王很多,但唯一有正式封号的,只有刘贺一位。

汉废帝刘贺,也算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名留青史了。

第3名——商纣王帝辛

上榜理由:未必是昏君里最昏庸的,但却是昏君里名气最大的。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商纣王帝辛)

商纣王简直成了昏君的代名词。

人们只要一提到关于昏君,暴君,商纣王当仁不让的就冲了出来。

当昏君当的这么有影响力,也就他一个了。

也许连皇帝本人可能都没想到,自己能这么有影响力。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当暴君,结果成了帝圈顶流。

而关于商纣王的记叙,也似乎是桩桩件件,令人发指。

大臣比干是个忠臣,经常劝谏皇帝,皇帝那是相当不乐意。

不乐意你把他开除了,把他处分了,辞退了不就得了?

皇帝直接把比干给解剖了。

原因是因为比干一直有圣贤之名,而皇帝想看看圣贤的身体构造是不是和正常人不一样。

劝谏皇帝的大臣越来越多,皇帝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收拾,于是他制定了一项非常残酷的刑罚,叫做炮烙之刑。

这刑罚可太残忍了,直接把大臣绑在烧红的铜柱上活活烙死。

你想想,这得是多残暴的君王,才能干出这事儿来?

皇帝不仅残暴,而且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大摆排场,结果商朝很快就领了便当,宣告凉凉。

历来,有很多人说,商纣王是被后世污蔑的,历史文献也不能全信。

针对这个观点,我不反驳哈。

我只说明一点,以上内容,出自《史记》《吕氏春秋》《尚书》等非常优秀的古代历史文献。

想为商纣王翻案?建议拿专业史料来辩论。

第2名——明思宗朱由检

上榜理由: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昏君。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明思宗朱由检)

提起朱由检,人们似乎更愿意用年号来称呼他。

是的,他就是我们熟悉的崇祯皇帝。

从自己哥哥手里接过的大明,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帝国。

朝堂之上,权宦魏忠贤把持朝政,大明官场乌烟瘴气。

国内,民生疲敝,西北匪患猖獗,李自成张献忠纷纷起义。

辽东一带,皇太极带领女真人虎视眈眈,随时要冲破帝国防线。

这真是一个地狱难度的开局。

崇祯登基,充分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直接就把魏忠贤给撸下台了。

朝野焕然一新,皇帝又开始处理匪患。

但皇帝在用人上却出了大问题。

先用杨鹤,再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

你以为这就完了?没完。

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

大明的军事高层赶上坐了过山车,一波接一波。

换来换去,结果一个都没干好。

皇帝好心好意治匪患,但匪患却越来越猖獗。

那对待辽东的女真势力呢?

情况也不容乐观。

原本辽东总兵袁崇焕干的挺好,抗金很有起色,但女真首领皇太极搞了个反间计,崇祯二话不说就上当了,直接把袁崇焕给弄死了。

结果辽东也没人管了。

多疑,猜忌,崇祯皇帝一步错,步步错。

他想干好事,但总是办坏事,

他想当好皇帝,但总是事与愿违。

崇祯是昏君吗?

我不敢断言。

但他当时所面临的情况,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境地。

他将一个风雨飘扬的帝国苦苦支撑了17年。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自绝而死,以谢天下。

17年里,他可能当过昏君,但他绝对不会整整17年,都是昏君。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林黛玉,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崇祯。

第1名——北齐王朝

上榜理由:单排的昏君我见了不少,组团来的昏君属你独一份。

历史上的10大昏庸皇帝,从帝王的是非功过,看朝代兴衰变化

(北齐王朝)

是的,你没看错,第一名的桂冠,我不打算把他颁给个人,而是打算把他颁给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就是北齐王朝。

为啥呢?

因为这个王朝虽短,但大部分皇帝,却是个顶个的昏庸无道,堪称家族式昏庸,不颁个集体荣誉奖简直太对不起他们了。

开国皇帝高洋,前期很有作为,但后期秒变酒蒙子,喝多了酒就杀人。

上午杀黎民百姓,下午杀朝廷大臣,晚上杀亲朋好友。

一天不杀他三五十个,就不痛快。

世祖高湛,杀人更甚,比高洋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皇帝不仅爱杀人,还十分好色,把自己的皇嫂都给玷污了,实在是有违人伦。

后主高纬,那就更甭提了,活脱就一变态。

吃喝嫖赌样样会,坑蒙拐骗样样全。

放狗咬小孩,放蝎子蜇人。

什么玩意儿损,他就专干什么。

翻看北齐王朝的历史,简直就是一套变态大百科全书。

有皇帝爱杀,有皇帝好色,有皇帝爱折磨人,有皇帝穷奢极欲,有皇帝十分败家。

当然,北齐也有过明君,也有过灿烂的文化,但实在是架不住上边三位爷组团败名声,搞破坏。

给他们颁个第一名,问题实在不是很大。

——后记

翻看中国历史长卷,明君年年有,昏君也很多,他们曾经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时代的主人,他们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事迹,然后逐渐沉寂。

盘点昏君,并非是为了给大家拉仇恨。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你会发现,排行榜里的皇帝们,基本上都并非绝对的昏君,他们有恶的部分,但似乎也有好的地方,或者说是存在争议的地方。

那问题来了,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很简单,辨明善恶的能力,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历史并非一家之言,我们要理性的去看待历史,而不是被别人所引导。

但无论如何,别忘了,尊重历史人物,尊重中华历史,这才是我们这代人学习历史的大前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的车轮是如何转动的呢
...竟由一个家族上演,亦可见权力更替之无常。三、隋炀帝昏庸失道,国破家亡难逃 自杨坚篡位,隋国江山易主,前此倾轧的局面踵历三十余年后,终于在杨坚孙隋炀帝手中见其毁灭。隋炀帝杨广
2023-11-20 20:18:00
朱棣谋权篡位,功过是非难分
...我们赞叹永乐盛世的光芒时,也不应忘记它的黑暗来源。功过是非难分1424年,在位23年的成祖朱棣驾崩。当今之人对他褒贬不一,正面评价认为他铁骨铮铮,英明神武,开创盛世;而否定评
2024-02-29 08:14:00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从皇子到帝王的跌宕人生
前言一个帝王的一生,究竟该如何评说?是非功过,又当如何权衡?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位长达35年之久。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君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否真的罪无可赦,亦或另有隐
2024-03-11 05:58:00
唐朝人如何评价隋炀帝?是暴君还是功大于过的帝王?
...戒后人的失败典型。在这其中,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功过对唐朝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隋炀帝的作为在唐人眼中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自然,他们对于隋炀帝的评价也呈现出多角度、多领域、多
2023-06-10 10:01:00
周朝的兴衰载着无数的传奇与智慧
...的厚重,也让我们领悟到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哲理。周朝的功过是非,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教训的深刻,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
2024-12-09 10:15:00
史上头顶最“绿”的皇帝:膝下127个儿子没有一个是他的亲骨肉
...之根。明世宗继朱厚照后登基,初时局势稍稳。然善政与昏庸交替,明朝渐衰。至崇祯帝时,天灾、民变、清军压境,终致汉室王朝覆灭。崇祯煤山自尽,虽遗“守国门”美誉,然明衰非他独担。诸
2024-11-05 10:42:00
探秘宋朝治乱兴衰
...够与士大夫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国家发展;而当皇帝昏庸无能时,士大夫阶层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减少昏君对国家的负面影响。其次,宋朝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也对皇帝的评价产生
2024-10-26 20:25:00
孝武帝改革与争议:一代帝王的功过是非
孝武帝刘骏是刘宋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十二年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刘宋王朝的发展。一位历史学家就曾评价道,“宋孝武帝是一个能以自己的政策开辟时
2024-02-17 17:58:00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是太甲总是一味的发号施令却亲自破坏规则,言而无信、昏庸蛮干,甚至因为奢靡享乐、亲信谗言杀害大臣和百姓。为了更好地教育太甲,伊尹先后撰写《肆命》《祖后》等著作,将先祖的法制奉为
2023-02-21 21: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