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匠人制度的智慧:物勒工名与南京古城墙的传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08:14:00 来源:戏说三国

小编在之前的文章曾写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之后,为了保证城墙的修筑质量曾让烧制的工匠在城砖上刻名,也正是如此南京古城墙是目前保存最好的城墙。其实在古代在城砖或者其他器物上刻上工匠的名字,是一项制度,这就是物勒工名。

古代匠人制度的智慧:物勒工名与南京古城墙的传奇

“物勒工名”指将器物制造者、监造者、制造机构等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便政府考察工匠和官员的绩效,从而加强国家对手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管理。通俗来说就是在制作的器物上刻上制作这件器物工匠的名字,那么这项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古代匠人制度的智慧:物勒工名与南京古城墙的传奇

“物勒工名”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典籍《礼记》中。相信大家都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报道,哪里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都有铭文,《礼记•月令》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

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小编推测“物勒工名”最早可能出现在商周时期。不过将“物勒工名”这一项制度广泛运用于日常生产活动的是秦国。吕不韦在《吕氏春秋·孟冬记》记载,“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案度程,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比行其罪,以穷其情。”

古代匠人制度的智慧:物勒工名与南京古城墙的传奇

在央视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中曾这样介绍到,“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理的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上万件青铜器中,每一件兵器上都刻有制作这件兵器的姓名以及机构,而且相同兵器之间的误差度极小,令人赞叹不已。

古代匠人制度的智慧:物勒工名与南京古城墙的传奇

“物勒工名”发展到巅峰是明朝,这里面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南京内城墙的城砖。比如如今南京内城南门墙垛上许多明代的砖头都刻有铭文,记录着制作城墙砖人的籍贯名字,上面有“主簿”、“小甲许佑二”、“刘无三”、“邰俊轻”、“姜成夫”等。可以说通过“物勒工名”这一项制度,保证了城墙的质量。另外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在明朝最高会被处以死刑。

古代匠人制度的智慧:物勒工名与南京古城墙的传奇

可以说“物勒工名”在古代是一项责任认定制度,它既保证了器物的质量,又会使一部分优秀的工匠脱颖而出。不过这一项老百姓拍手叫好的制度,目前早已经被废除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首届会泽古城地标定向赛--美景会泽 带你走进千年铜都,共赏滇东北文化瑰宝
...需镶嵌雕琢,浑然天成。它是烈火与铜矿的旷世奇缘,是匠人千锤百炼的时光密码——这便是被誉为“中华一绝”的会泽斑铜。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斑铜以其“天然成斑、贵比黄金”的独特
2025-03-19 14:12:00
“沿着沂河发现美”第二季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之郯城篇:一座郯国古城,半部春秋史诗
...古城的历史遗韵,感受它的静美厚重。《周礼·考工记·匠人》有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当时光穿越三千年之久——谁又能想到,这份曾保存于竹简上的
2023-11-06 13:54:00
从《繁花》探寻现实,一段不一样的国货传奇
...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无锡人,包括周海江。红豆的“匠人精神”一脉相承。从荣氏家族发端,普通无锡人一直热衷于从事技术工作——你可以发现,直到现在,上海各大工厂最好的师傅,多半都
2024-01-18 23:01:00
走进晋商细品“一张汇票 百年智慧”
...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研学项目,包括“一件漆器盒,点点匠人心”“一把古兵器,金戈铁马梦”“一砖一瓦青,探寻古建韵”等课程。“平遥研学项目遵循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实践性与创新性并举
2024-05-22 07:47:00
品文都访高校游长江,南京研学游产品推介会在济南举办
...青春梦想”“细读文学之都,感悟人文力量”“对话非遗匠人,传承非遗技艺”“漫步悠然山水,解锁自然奥秘”五大主题,将研学旅游体验与长江大保护、世界文学之都、地域文明探源等多类主题
2024-03-22 09:47:00
...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匠人精神。提到鲁班,也就是公输班,便不禁让人想起那些传统的技艺和匠心独运的创造力。当一个木匠被誉为“鲁班在世”,他无疑会感到
2023-04-20 16:08:00
...哲的天人之思、自然之气;皖南是极尽精致的瓷器,绽放匠人的求取之志、华丽巧思。 相比皖南,皖北旅游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如今借力文旅深度融合,皖北旅游已是蓄势腾飞。随着对
2023-06-14 02:01:00
传统文化,让年轻人越来越“上头”
...济南的文化建设工程便深谙此道,通过挖掘老字号背后的匠人故事,让年轻人看见手艺背后的坚持与热爱。 例如,章丘铁锅的“三万六千锤”工艺通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Ⅲ》走红,不仅因其
2025-03-17 14:48:00
建水古城:钟灵毓秀的滇南明珠
...外,建水的制陶技艺也是精湛绝伦,千年紫陶享誉中外。匠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一块块普通的泥土塑造成精美的陶器。这些陶器不仅造型独特,而且色泽温润,散发着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它们不
2024-12-21 01: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