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传统文化,让年轻人越来越“上头”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17 14:48: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穿马面裙逛美术馆、围炉煮茶拍短视频、追国风舞蹈《只此青绿》……曾经,一些年轻人觉得传统文化是古板的,有些疏远。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开启重新认知与热爱。

比如《哪吒2》的成功,与影片打造出的极具东方美学的视觉符号,将汉服纹样、道教法器、龙宫建筑等元素融入场景设计有着莫大关系。

比如断更三年的博主李子柒,携新作“雕漆隐花,雕出紫气东来”重返大众视野,生动展现了中国漆艺的独特美学和工匠精神。

比如,从博物馆“打卡热”到非遗技艺的创意焕新,传统文化不再是尘封的符号,而成为年轻人彰显个性、表达态度的新载体。

年轻一代为何对传统文化如此热衷?他们如何重新定义文化自信的价值?这股热潮背后,蕴含着多重深意。

传统文化,让年轻人越来越“上头”

越来越多的中外青年体验中华茶文化

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

哪吒,一个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腰缠混天绫的3岁孩童,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神话人物,却在2025年新春伊始频创神话。

不仅是故事内容的创意构思,哪吒的服饰造型、太乙真人的法宝、海底龙宫的建筑风格、昆仑仙境的场景设计等,处处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演绎,激发了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式宣言,不仅是电影《哪吒2》的爆火密码,更是当代年轻人对抗刻板印象、寻找文化归属感的缩影。

他们穿汉服、学茶道、练八段锦,其实并非单纯追求复古,而是通过具象的传统文化符号,完成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与确认。正如《哪吒2》中哪吒对“神魔之分”的质疑,年轻人也在打破西方文化长期主导的审美与价值观,用平视的姿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这种自信的根源,源于对文化内核的深度理解。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打卡”,而是深入探究传统技艺的工艺细节。汉服爱好者会考究绫罗绸缎的织法,茶文化推崇者能细数点茶与斗茶的差异,雕版印刷、传统花道、国画书法、漆扇制作、皮影戏演艺……正如学者所言:“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知。”

传统文化,让年轻人越来越“上头”

《哪吒2》带动周边产品持续热销

这种由内而外的认同,从“他者”到“自我”的身份觉醒,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融入年轻群体生活的呼吸与脉搏。促使年轻人更愿意主动接触、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将其视为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重要方式。

传统技艺的现代演绎

传统文化的“出圈”,离不开创新表达的助力。

依旧以《哪吒2》为例,它的很大一部分成功,根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重构。影片中三星堆青铜器的神秘纹样、敦煌壁画的瑰丽色彩、川蜀山水的泼墨意境,与现代赛博朋克风格互相碰撞,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新国风”美学。以及东海龙宫的蒸汽齿轮、玉虚宫的琼楼玉宇,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年轻化的阐释。

当然,这种创新同样体现在现实场景中。今年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消费热潮也为济南明水古城送来了春风。春节期间,明水古城七登央视,涌入了近14万人次的足迹,其中年轻人群体占据了很大比重。

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也在与时代的交融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现代科技、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的加持,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年轻人面前。

站在明水古城的角度来讲,今年春节,这里融合了围炉、诗酒、美食、音乐、庙会、戏剧、花灯等多种元素,为游客打造了一场“清照泉城梦华年”。不仅有山东秧歌、章丘芯子、英歌舞等传统非遗演出轮番上演,更有漂浮歌后、幻灯巡游、泉城巨偶巡游等创新演出,以及早酒集、一出好戏、人间甜糖妙会集等庙会市集增添亮点。

传统文化在这里被拆解成可触摸的日常,游客不再是旁观者,他们在龙山黑陶馆亲手揉捏陶土,在齐臻堂观赏传统手工点银壶,在华梦灯坊描画六角宫灯,在鸿升布坊亲手将纱布染色,在荣华阁体验非遗“绒花”……

将非遗与大众消费相结合,通过现代的审美与科技焕新非遗工艺,或嵌入生活场景,以快闪、展览、线下空间等方式,让非遗变得触手可及,自然会让年轻群体爱上这种跨界融合赋予非遗新生命的方式。

传统文化,让年轻人越来越“上头”

在明水古城荣华阁体验非遗绒花

情感共鸣背后的文化密码

年轻人为何愿意为传统文化买单?答案藏在“故事的温度”里。

一件马面裙承载着织锦工艺的千年传承,一盏花灯诉说着家族手作的温情。《哪吒2》中龙族被困海底的悲剧,则暗含对阶层固化的批判。这些叙事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充满人性张力的生命体。

济南的文化建设工程便深谙此道,通过挖掘老字号背后的匠人故事,让年轻人看见手艺背后的坚持与热爱。

例如,章丘铁锅的“三万六千锤”工艺通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Ⅲ》走红,不仅因其品质,更因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打动了观众。

例如,从小就跟着爷爷学皮影的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她的高祖父李克鳌是济南皮影的创始人。从“手艺人”到“守艺人”,一束灯影传百载,一方戏台换新颜。

传统文化,让年轻人越来越“上头”

非遗皮影进社区商圈,演绎古老光影传奇

例如,吃油旋喝泉水唱着歌长大的卢利华,40多个春夏秋冬,她从喜欢吃油旋的小姑娘,成长为省级非遗油旋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传递给世人的,是留在记忆中的老济南味道。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技艺和符号的堆砌,更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情感。每一个传统习俗、每一件传统工艺品背后,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被这些故事和情感所打动。传统文化背后的温度,让他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温暖,引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连结,使得年轻人更加珍视传统文化,愿意成为其传承与发展的使者。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正以青春的姿态重新定义自身。年轻人用热爱解构陈旧,用创新延续经典,让文化自信成为一场“无须迎合的真诚分享”。正如网友所言:“总有一个时刻,会让你发现自己‘传统文化的DNA动了’。”

这场令年轻人“上头”的狂欢,终将沉淀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印记——古老,却永远年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清照泉城明水古城度假区”微信公众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入,微短剧正不断聚焦优秀传统文化,掀起新国潮。同时,微短剧也不拘泥于静态的自然风貌,而是将非遗、文化、美食等文化符号植入剧情,打开新观感。接地气、有
2024-06-06 09:19:00
...市场份额,精酿啤酒品牌不断推出创新口味,其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新中式”精酿啤酒成为了行业新的增长点。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很多消费者停留
2025-02-17 10:55:00
...“良方”。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是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近些年来,我国各地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少非遗传承人通过
2025-05-26 10:11:00
阿迪达斯,又让年轻人上头了
...阿迪达斯的年轻人不仅没有变少,反倒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新潮,阿迪达斯又一次让年轻人上头了。当复古风兴起,以Samba、Gazelle、Spezial系列为主的阿迪
2023-08-08 20:43:00
《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网 中国元素“破圈” 没有人能逃过这段陕北说书
...友提出,这种的非遗曲艺也让游戏更具感染力,展现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西北唱法的韵调、发音自带苍凉感,很符合游戏里的人物状态。”熊竹英说。对于许多玩家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
2024-08-27 22:23:00
...,大众已习惯竖屏软件、短视频的使用,对内容的忍耐度越来越低,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急需简单、快速、爽点多的内容供应,再从细分市场看,年轻人注重剧情的新奇、刺激和趣味性,喜欢与自
2024-04-04 14:05:00
聚焦酒博会|在贵州,让你“上头”的不仅仅是杯里的酒
...多浏览量。“借着贵阳文旅火爆的东风,来店里尝鲜的人越来越多,外地年轻游客消费占比超80%,也印证了‘酒+咖啡’这个消费模式的潜力。”何琛说。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这一口“中西合
2025-09-08 21:46:00
...?他认为,年轻的新鲜血液加入民乐这个“大家族”后,传统文化有了传承,并与流行乐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如歌曲《上春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贵州当地少数民族民歌、民间音乐的元素,编曲过程
2024-04-28 00:19:00
【师爷说三人成师】对话《黑神话:悟空》陕北说书人配音者熊竹英
...空》制作团队通过那部动画片剧组的朋友找到我,说想将传统文化和游戏结合到一起尝试一下,我就答应了。配音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但我认为都是值得的。游戏制作团队创作了第一版台词
2024-09-06 14:13: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四百八十六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学子参演《依依向北风》——上了一堂最好的“社会实践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通讯员楠城宣10月19日
2025-10-22 07:47:00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收官 江西籍演员助力收视破圈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近日迎来收官,这部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谍战剧,自开播以来便收获了不俗的收视成绩
2025-10-22 06:26:00
这场高定时装秀惊艳南昌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沈冠楠)光影为序,衣装为媒,在南昌,共同见证一场关于行与韵的深度对话。10月20日,2025JF江服国际时尚艺术节在南昌盛大启幕
2025-10-22 06:26:00
刘小唯做客央视四套《健康中国》实现多维跨界
2025年10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大型健康栏目《健康中国》如期播出,知名主持人刘小唯以特邀嘉宾身份重磅加盟
2025-10-21 08:26:00
川剧变脸破界创新,中西合璧舞动爱丁堡艺术节
2025年8月,爱丁堡艺术节。"我们的文化周"开幕式上,川剧变脸第三代传承人姚则浩的表演引来阵阵惊呼。一张张脸谱在他手中变幻无穷
2025-10-21 08:26:00
2025海峡两岸(厦门)汉服嘉年华落幕
2025海峡两岸(厦门)汉服嘉年华文艺展演在厦举办。(主办方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蔡绵绵)近日,2025海峡两岸(厦门)汉服嘉年华举办文艺展演暨闭幕式
2025-10-21 08:41:00
“花季”作者、大一学生程薏熹:勤写勤投 开出青春“花满园”
程薏熹(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少英)通常,每个周六清晨,当刚印好的《厦门日报》送到千家万户时,大一学生程薏熹总会先翻开封底“花季”版面——这个习惯已保持八年
2025-10-21 08:42:00
淄博五音戏《梦狼》亮相全国舞台,经典聊斋故事演绎反腐主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光 通讯员 崔海君10月18日,第十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在江苏无锡市人民大会堂举行,淄博五音戏《梦狼》作为展演剧目之一登台亮相
2025-10-21 21:46:00
伪满皇宫博物院荣登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单!
在2025年第三季度“中博热搜榜”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单中,伪满皇宫博物院强势上榜位列第47名。作为见证特定历史记忆的博物馆
2025-10-21 22:51:00
《托孤》长春开机 打造贴近现实的精品短剧
10月21日,精品竖屏短剧《托孤》在长春市净月高新区亚泰会议中心举行开机仪式。总导演袁勋携主演彭士腾、小鱼儿、夏雯瑜悉数亮相
2025-10-21 22:19:00
大皖新闻深度对话黄晓明:丢掉偶像包袱和玻璃心
大皖新闻讯 由黄晓明主演的电影《阳光俱乐部》定档10月25日上映。10月20日,大皖新闻深度对话黄晓明。过往人们对黄晓明在银幕上的印象一直离不开“帅”
2025-10-21 19:53:00
婺剧《三打白骨精》合肥首演火爆 传统戏曲创新表达圈粉年轻观众
大皖新闻讯 10月20日,作为“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惠民展演的重头戏,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三打白骨精》在合肥首演爆火
2025-10-21 19:54:00
近日,江夏谭鑫培戏楼内星光熠熠,“长江戏剧电影推介之夜”活动盛大举行,这是一场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光影巧妙融合的艺术盛宴,以此向中国电影120周年献礼
2025-10-21 16:30:00
北山音乐节创始人、北山国际文创社区发起人薛文表示,“去做北山戏院改造的时候,我们无意中做了一个北山音乐节,在2010年一炮而红,就把北山推向了世界,推向欧洲。”责编:王珊宁、刘强
2025-10-21 17:17:00
让科技成为爱情的助推器 珍爱APP的高效邂逅之旅
李言和周若晴的故事,始于一次意料之外的“匹配推荐”。那天夜里,李言刚结束工作,随手打开珍爱APP,系统便根据他的择偶偏好和生活习惯
2025-10-21 16: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