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末英军意外穿越东晋时期,结果被东晋军队团灭,这是真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10: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穿越的话题一直热度很高,有人想穿回明朝当王爷,有人想穿越到未来改变世界。其中穿越梗被提到最多的,便是王莽和刘秀这一对CP。拥有现代人思想的王莽本想凭借一己之力推动社会变革,结果却碰到了“位面之子”刘秀,被打得节节败退。而刘秀的经历也因为太过传奇,导致在历史上存在感不高。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则是历史上另外一则离奇的穿越事件。不同的是,此次穿越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支军队。

稀里糊涂地交战

太元八年八月(383年),淝水之战爆发,苻坚部将梁成率五万部将进驻洛涧,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精兵抗拒梁成。由于双方兵力差距悬殊,刘牢之担心打不过对方,便向东晋朝廷求援。东晋朝廷当即派王蓬带领1500人星夜兼程赶去支援。

清末英军意外穿越东晋时期,结果被东晋军队团灭,这是真的吗

就在王蓬的军队赶到离洛涧不远的芒阳时,天色已晚。为了避免军队被前秦军伏击,王蓬决定让晋军原地驻扎,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再赶路。等军队准备埋锅做饭,进行常规休整时,负责刺探消息的前方斥候突然传来了消息:前方发现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人数在200人左右。

清末英军意外穿越东晋时期,结果被东晋军队团灭,这是真的吗

当时在洛涧一带驻扎的军队,除了晋军就是前秦军,既然不是自己人,那就只能开干了!王蓬带人悄悄地埋伏起来,等前方的军队慢慢靠近时,王蓬大喝一声:“放!”只见早已准备好的弓箭手,纷纷放开了手中的箭。漫天的箭雨,将对面射的人仰马翻。对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一时间部队伤亡惨重。

但这支部队也算是训练有素,在短时间内就稳定下来军心,并组织起了有序的反攻。晋军这边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但仗着人数上的优势,晋军还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打扫战场时,晋军发现对面的这伙军队他们竟然从未见过,而且就连外貌都不同于中国人。连匈奴人都算不上。因为这伙人都是白皮肤、黄头发、高鼻梁,典型的欧罗巴人种。当然,那会儿也没这么一个词。

清末英军意外穿越东晋时期,结果被东晋军队团灭,这是真的吗

在他们残破的军旗上,还写着“常胜军”的字样。“常胜军”是哪个国家的军队?没听说秦军中有这样的存在呀,王蓬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且这支军队所用武器也异于其他部队,据唐代李淳风在《六朝遗事》中记载:“有器鸣,火焰出,声震于野。北府兵有中火焰者,遂仆地,血流不止。”

清末英军意外穿越东晋时期,结果被东晋军队团灭,这是真的吗

很明显,这不就是后世的“火枪”么?但火药是唐朝的炼丹师炼丹过程中偶然才发现的,火枪发明则最早在中国南宋时期,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这是怎么回事呢?王蓬也顾不上多想,急忙让人打扫战场后便赶去支援刘牢之。结果等他赶到时,战争已经结束了,幸运的是刘牢之打胜了。但他的军队却比预定时间整整晚到了三天。明明自己片刻不敢停歇,怎么会晚到三天呢?王蓬实在想不通,便把这件事记了下来。

神秘消失的常胜军

而根据王蓬的描述,后世之人为他们找到了当初与其交战对手的来历。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为了对抗太平天国,与商人、英法等外国军官组建了一支雇佣兵军队,这支军队就叫“常胜军”。戈登带领的常胜军在太平军交战的过程中几乎是屡战屡败,后来更是被太平天国的康王汪海洋一战击溃,折损800余人,仅剩下200多人被戈登带着狼狈逃窜。

清末英军意外穿越东晋时期,结果被东晋军队团灭,这是真的吗

据《太平战纪》记载:“至霍山(晋时芒阳),遭袭,戈登仓皇逃逸。后转赴苏州,重募士兵,会合李鸿章,攻击常州太平军护王陈坤书部。”戈登带着200多名手下来到芒阳这个地方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就遇到了埋伏,全军覆没,仅他一人逃走。更为蹊跷的是,这些死亡的士兵,后来居然连尸体都找不到。

清末英军意外穿越东晋时期,结果被东晋军队团灭,这是真的吗

因此很多人认为,当时戈登带领手下来到芒阳时,恰巧碰到了时空虫洞,将他的常胜军穿越回了南北朝时期的同一地点。结果王蓬正带着人在附近驻扎,误以为他们是敌军,便将其团灭。而戈登见这场面自然是吓傻了,当即连滚带爬地逃了回去。当然,这也只是大家的一种猜测,你认为世界上会有穿越这回事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轻的少校拿破仑位卑未敢忘忧国,统兵击败保王党势力和英军,获得土伦战役的胜利,振奋了法国军民的士气和信心。随着一系列的内外征战成功,国内秩序逐渐恢复稳定,国外军事压力得到缓解,
2023-12-06 06:37:00
清朝军队人数那么多,为什么会败给万人的英军?
...力为19,000,但战争前线的部队人数并不多。按理说,面对英军的兵力不足,再加上远道而来,清军在当地作战,并具有军事优势,怎能失败,而且,原始武器的差异尚未达到绝望的程度。在
2023-06-26 14:13:00
史书记载的唯一穿越事件?东晋军队将英军歼灭
...因为太平天国崛起,清朝摇摇欲坠,于是清政府就请来了英军,想要一起打击太平天国,也就是在这些战争中,因为英国军队非常厉害,所以当时的清政府给他们这支军队起了一个名字,那就是“常
2023-01-18 23:21:00
系列图集|一战时期的旧照片
...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女公爵伊斯坦布尔征兵现场,1914 英军坦克西线法军的220加农炮,19151915年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期间,法国军队在战壕里戴着早期形式的防毒面具
2024-09-26 02:23:00
道光帝为何坚决反对用骑兵攻击英军?
...在这个关键时期,清朝的道光帝坚决反对使用骑兵来对抗英军的战略决策。这种反对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解读。首先,道光帝对清朝军队的现实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当时的清朝军队主要依靠步兵
2025-03-23 23:17:00
英军前上校批评乌军:苏联战术与西方武器难结合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据俄新社莫斯科10月7日报道,参加过伊拉克战争的前英国陆军上校蒂姆·柯林斯在《每日电讯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将苏联战术与西方技术相结合的尝试令乌克兰
2023-10-10 09:51:00
鸦片战争两大谣言:英军只出三分力 清军怯战 事实恰恰相反 上
...总督裕谦,倾全力设计的防线,结果200门炮却只轰死2名英军,最终两江总督裕谦愤恨自尽,他也是整个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官员。鸦片战争里第二次定海战役也以清军的失败告终,今
2025-04-07 18:43:00
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为什么会死?
...1940年,意大利为了扩大在非洲势力,又向驻扎在东非的英军发起了进攻。在战役的初始阶段,意大利军队一路推进数百里,英军一直退到马特鲁港附近预先构筑的阵地才立住脚。 在之后三个
2023-08-19 06:12:00
成吉思汗有什么方法,让军队从不饿肚子
...足时杀了吃肉,但到了真正的战场却成为了噩梦。日军和英军曾在缅甸发生过一场遭遇战,十万日军顶着炮火向英军发动了进攻,日军不畏死的精神的确给英军造成了冲击,但他们自己的后方却出了
2023-05-08 14: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