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时尚

美白化妆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类别:时尚 发布时间:2023-02-09 07: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医药报

消费人群不断扩大新规夯实安全基础

美白化妆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美白化妆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美白护肤类化妆品逐渐成为消费者购物清单里的“常客”。随着对化妆品了解的进一步加深,消费者逐渐学会根据自己的皮肤属性和护肤诉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其消费行为日趋理性,更加关注化妆品的具体成分。

从化妆品市场来看,在营销端,伴随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化妆品企业对各个平台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通过社交媒体营销进行目标用户群的获客已是大势所趋,逐渐将推广资源向社交平台方倾斜。在消费终端,化妆品行业的消费者结构不断发生改变,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上,Z世代群体成为主要的消费人群;另一方面体现在性别结构上,男性相关产品逐渐成为行业蓝海。

美白化妆品更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整体零售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万余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化妆品类零售总额4026亿元(详见图),同比增长14.0%(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016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1%。

另据天猫平台统计数据,2022年“双11”天猫淘宝平台美妆护肤类目GMV(商品交易总额)排名第一,销售额达344.7亿元,相较于其他类目遥遥领先。究其原因,离不开消费者护肤需求的不断细化及对护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这也可以从护肤品市场规模的变化得到印证。沙利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从1016.5亿元快速攀升至接近2000亿元,并有望在未来五年内突破2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10%。由此可见,我国化妆品市场整体处于稳定高速发展阶段。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化妆品可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两大类。另根据《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中的功效宣称分类,可将化妆品分为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祛痘、滋养、修护、抗皱、紧致、舒缓、控油、去角质、防断发、去屑、保湿和护发等26类不同功效性质的化妆品。

在化妆品市场中,祛斑美白类产品是各大榜单的“常客”。抖音电商发布的《2022美妆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美妆功效内容播放量排名前十的为防晒、美白、清洁/黑头等。同时,该报告还指出,在彩妆类目下,消费者对面部底妆的功效需求中,“美白”成为产品选择的首要关注点。

与高声量相互印证的是,美白类产品在电商平台的亮眼表现。天猫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6·18电商购物节”,天猫平台美白类产品总销售额接近27亿元,其中护肤品品类销售额占比接近80%。

新规促进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开始将产品本身作为立足点,以产品力作为驱动力,进一步推进行业深化发展。当一个行业的消费者渗透率趋于稳定时,就意味着整个行业已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这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

我国化妆品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9月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该条例旨在加强对化妆品产品的监督。而2017年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规范》,详细规定了抽检行为各方的责任及信息公开要求,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以来多部化妆品领域重要法规相继发布,并在2022年进入密集实施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对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促进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条例》明确规定,对化妆品原料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同时,对新原料上市后监管也提出了新要求——经注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投入使用后3年内,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应当每年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新原料的使用和安全情况;3年期满未发生安全问题的化妆品新原料,纳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目录;经注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纳入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目录前,仍然按照化妆品新原料进行管理。

此外,《条例》将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明确规定用于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为特殊化妆品;特殊化妆品以外的化妆品为普通化妆品。《条例》发布后,许多添加苯乙基间苯二酚(俗称377)成分的普通化妆品被下架。“377”是2012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批准的唯一使用目的是“美白肌肤,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在普通化妆品配方中添加唯一使用目的为美白剂的原料,意味着添加该原料的产品应具有美白功能,该产品应该按照祛斑美白类化妆品进行管理,产品进行注册后才可上市销售。而部分商家经营的使用“377”成分的化妆品为普通化妆品,且以提亮肤色、对抗暗沉等代替美白作为宣传点来混淆视听。

一系列新规的发布,对化妆品注册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国家药监局公布的送达信息显示,2022年1月至5月,普通化妆品提交备案数量对比上年同期下降趋势明显(详见表);2022年上半年特殊化妆品的注册量较上年同期下降超过70%。这一方面是由于新规过渡时期特殊化妆品技术审评周期延长及通过率下降;另一方面则是新规提出特殊化妆品注册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提交符合要求的人体功效试验报告等更严格的要求所导致。但分析特殊化妆品类注册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美白淡斑类产品注册量占比接近50%,仍旧是化妆品商家的必争之地。

美白产品呈现发展新趋势

从产品端来看,美白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基本与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一一对应,主要可以分为抑制三酶一素生成黑色素、阻断黑色素生成氧化链、代谢黑色素三部分。

美丽修行大数据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从市场端的反馈来看,热门美白类化妆品对于美白效果好、提亮祛斑、安全不刺激、成分浓度及配方等词汇具有更高的敏感度;所有美白淡斑类成分中,植物提取类成分占比高达45.7%,显示出消费者对于温和成分的偏好。

近年来,消费者对成分浓度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形成了“好成分≠好产品”的认知,意识到单一追求美白成分或浓度没有意义;但拒绝一切含有防腐剂或香精的产品是有失偏颇的,且天然活性成分单一存在是较为不稳定且容易失去活性的,需要在产品配方体系中添加一定安全剂量的稳定剂,才能保证其活性并达到美白效果。

热门美白产品的价格呈现出平价化趋势,48.1%左右的美白产品聚集在200元以下的价格带,只有约3%的美白产品单价超过2000元。结合美白产品价格分布,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美白产品的性价比具有更明显需求。基于此趋势,如何通过调配不同成分以达到低成本、高品质、优肤感的目标,将成为未来各化妆品品牌方的发展方向。

整体美白淡斑市场的典型细分人群以Z世代人群与都市白领为主要量级人群,其中Z世代人群的量级相较于都市白领更大。调研发现,Z世代人群对于美白类产品的需求除功效外,还追求成分的安全健康,他们在选择化妆品时更注重产品的具体添加成分。该人群另一鲜明消费特征是,消费能力普遍不强且需求更为细分化。

除此之外,美白化妆品行业也出现了多场景协同效应及产品品类延伸等趋势,消费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脸部美白化妆品外,更加关注全身美白,进而推动身体美白、手部美白等产品逐渐兴起。同时,美白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也进一步得到拓展,25岁至34岁的男性护肤消费意识逐步提升,显露出对美白淡斑类产品的兴趣,这或将成为功能性护肤产品新的蓝海市场。

总体来看,无论是行业关注度还是市场数据,美白化妆品市场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随着行业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美白化妆品行业将迎来拉锯战,加速行业洗牌,更加利好消费者及具有强产品力的品牌方,进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弗若斯特沙利文供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13: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谷雨:自研美白原料极光甘草  助力国货品牌创新发展
...人民日报在“美丽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美白市场成为化妆品行业的热门细分赛道。近年来,中国美白化妆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京谷农业智库预测,2026年,中国美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
2025-02-20 06:00:00
夸大功效、违规宣传——美白市场的“招黑”之举
...记者李燕京)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因此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一直颇受消费者的关注和欢迎,各类美白、祛斑产品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化妆品企业在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一些乱象也频频出现,比
2024-09-11 10:54:00
前沿美白新技术 正式启动《亚洲女性美白淡斑研究报告》项目   
...品牌的美丽蜕变。广东省药品监管科学学会会长、《中国化妆品蓝皮书2022-2023》执行主编、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化妆品专委会原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二级巡视员谢志
2024-05-30 15:30:00
宣称普通化妆品美白、普通食品保健!屈臣氏再因虚假宣传被罚
...宣传。近日,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普通化妆品具有美白功效和普通食品具有保健功能,被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万元。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年9月起,上海
2023-09-07 10:02:00
谷雨携科研创“芯”成果亮相2025中国化妆品科学技术大会
...3日,以“科技赋能美妆 绿色创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化妆品科学技术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主办,涵盖开幕式、院士专家演讲、多元主题宣
2025-05-27 12:22:00
...楠 程靓)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为帮助女同胞合理选购化妆品,3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化妆品选购温馨提示。提示一:化妆品不属于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
2024-03-07 16:15:00
...蔚)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药监局发布了《北京市化妆品广告发布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旨在充分发挥广告对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引导作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04-22 17:10:00
想做“东方新国妆”,片仔癀化妆品的喜与忧
...inance医药起家并渗透至美妆赛道的国货美妆品牌“片仔癀化妆品”,迎来了三年来首次营收正增长的利好局面。近日,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片仔癀”)发布了2023
2024-05-06 20:39:00
别让非法定制化妆品搅乱个性化服务市场
...购物平台上,一位主播卖力推广的美白霜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即“特”字号化妆品。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宣称“私人定制”的“特”字号化妆品在网购平台和一些直播间异常火爆,卖家通过定
2022-12-29 14:12:00
更多关于时尚的资讯:
据《2025秋冬唇部护理消费白皮书》数据显示,87%的受访者在日常使用唇膏时遭遇脱妆困扰,64%曾因喝水、用餐后杯口留痕感到尴尬
2025-11-11 16:25:00
双11变美指南|告别面部“馒化”,焕现自然精致轮廓线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明明体重没涨,脸蛋却总显得“嘭嘭胀”?拍照时下巴线条模糊,少了几分利落感
2025-11-10 16:22:00
2025年去除黑眼圈眼霜哪个牌子好,眼霜怎么选去眼袋和细纹?
根据国际皮肤研究联盟(ISDC)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眼周衰老防治白皮书》,眼周区域以0.03-0.05mm的超薄厚度
2025-11-07 08:06:00
《2025 中国头皮健康白皮书(下半年版)》最新统计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已突破 3.6 亿,20-35 岁群体占比升至 74%
2025-11-05 14:42:00
《2025中国男士控油祛痘洁面消费报告》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男士专用洁面市场规模已突破198亿元,较2024年增长28%
2025-11-05 14:45:00
防晒霜哪款防紫外线效果好推荐!十大建议买的防晒霜专业评测
每天通勤挤公交,脸颊被晒出斑;户外运动半小时,皮肤泛红刺疼;办公室靠窗坐,不知不觉肤色暗沉——超90%人群面临紫外线侵袭的日常困扰
2025-11-05 14:46:00
秋意渐浓,气温回落的同时,夏季潜藏在肌底的黑色素代谢速度放缓,肤色不均、晒后色斑、熬夜引发的蜡黄问题愈发明显,成为不少人秋季护肤的 “心头难”
2025-11-05 19:33:00
“一天掉几百根头发?发际线后移三厘米怎么补救?” 这些焦虑正成为当代人的日常。《2025 中国头皮健康产业白皮书》披露
2025-11-05 21:23:00
眼下,马尾琅岐1000余棵龙眼迎来采摘期。
2025-11-05 10:26:00
换季敏感反复长斑?淡斑修护精华排行榜,成分党速存
淡斑祛斑护肤品哪个最好用?秋冬美白淡斑、换季祛斑精准护肤品方案推荐。方案一:谷雨淡斑瓶方案二:雅诗兰黛肌光精华方案三:郝莲娜镭射淡斑精华晒后顽固色斑
2025-11-04 15:05:00
对于油皮和混油皮而言,选择一款合适的爽肤水是护肤成功的关键。理想的油皮爽肤水需在控油、清爽度和毛孔护理三个方面表现出色——既要有效调节油脂分泌
2025-11-04 15:01:00
根据皮肤学专业机构近年发布的健康调研数据,我国成年男性中受到脱发困扰的比例已超过五分之一,其中半数以上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2025-11-04 15:43:00
抓住淡斑黄金期!济南中研医生:秋季这样做,和黄褐斑说拜拜
进入秋季,黄褐斑迎来高发期 ——不少女性发现面部斑点从 “浅淡零星”变为 “深褐连片”,甚至原本无斑的人群也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
2025-11-04 19:31:00
戴了十年没摘的手镯、串珠竟长进了肉里,还发炎了!近日,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创伤骨科、手显微外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33岁的龚女士手腕上的银手镯和串珠戴了近十年
2025-11-04 08:04:00
据《2025中国护肤行业消费趋势蓝皮书》显示,我国油性肌肤人群占比已达 80%,其中 76% 的油性肌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受损问题
2025-11-03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