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本报记者 王艳群 通讯员 梁 铁 陈婧仪
2022年以来,岑溪市筋竹镇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书记工程”为着力点,聚集资源,整合力量,通过实施党建模式创新行动、万亩茶园建设行动、镇区管网治理行动、农贸市场秩序规范行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书记工程”,持续改善乡村环境,努力提升乡风文明,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共建共治共享 乡村更和乐
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书记工程”过程中,该镇探索创新了“党建+网格化+信息化”的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创新协商方法,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打造“智慧综治中心”、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矛盾调处协商平台,推行基层党组织牵头、共建单位参与的“1+N”组团式服务等措施,向村民提供邻里纠纷调解、家庭矛盾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相关志愿服务,形成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党建+网格+N”组织体系,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铜墙铁壁,让群众生活得更安心。
目前,该镇所辖村社区全部实行由村、自然片、村民小组构成的三级网格化管理,共有83名党员以及41名医护、教师、法律顾问、志愿者等到各网格协助处理各项事件,共在线上办理各项事件150多件;共办结消防安全、矛盾纠纷等98多件,办结率达到100%。
建设生态茶园 拓宽增收渠道
“我在茶园务工,每月工资3000元,每年还有土地流转经营收益分红,生活越过越好。”筋竹镇云龙村脱贫户刘江莲开心地说。
筋竹镇在推进“书记工程”产业发展中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按照“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共同推进,互动发展”理念,依托区域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筋竹镇古街、云龙古村落等旅游资源,着力打造“茶产业在旅游体验中增值,旅游通过茶产业添彩”的茶文旅融合一体的万亩生态茶园。
目前,万亩茶园建设已完成第一期5500亩林地租赁合同签订,种上“六堡茶”4553亩,其余4500亩正在洽谈中。万亩茶园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干茶约1250吨,产值约2.5亿元;可带动约5000名群众就业,就业群众每人每年增收约1.8万元。
推进管线治理 提升人居环境
“以前漫天的电线时常掉落,影响到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整改后整齐美观多了。”筋竹社区居民陈凤兰称赞道。据了解,为推进这项民心工程,该镇成立了市镇村“三级”书记亲自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和管线整治工作专班,联合专家实地调研出图纸,整合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公司5家企业管线资源,实施“专班+施工队”扁平化管理,把好清源线、梳主线、理支线的出口关、主线关、入口关,做好治源头、控新增、保长效、促提升的常态巡查工作,确保整治问题不反弹。
据了解,该镇在管线治理中共清理50多户入户管线,拆除、更换破旧线900多米,清拆废旧设备60余处,新铺引导铰绳200多米、T型挂钩750多个、塑料管包扎线路500多米。
提升“菜篮子”质量 促进城乡融合
“以前农贸市场的环境‘脏乱差’,实施‘书记工程’以后,农贸市场像城市超市一样干净漂亮。”近日,筋竹社区的居民明显感受到了农贸市场改造后的喜人变化。
据悉,筋竹镇农贸市场建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硬件设施老化严重,环境卫生极差。2022年以来,筋竹镇以实施“书记工程”为契机,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强化重点、难点区域整治,逐一解决了摊位乱摆乱卖、排水排污等市场“老大难”问题。
经过整治,一个“干净、有序、明亮”的文明市场呈现在群众眼前,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