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思政课开进“地面空间站”(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18 06: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推动科研实践融入课程创新——

思政课开进“地面空间站”(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本报记者 方 圆

思政课开进“地面空间站”(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图①:学生在“地面空间站”内上课。

本报记者 方 圆摄

图②:学生在“地面空间站”内观看教学视频。

辛 然摄

图③:大尺度综合辐照环境模拟试验舱。

本报记者 方 圆摄

图④: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外景。

辛 然摄

早上8点,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图书馆门口,一辆巴士载着教师和学生准时出发。

巴士驶进一座约50个足球场大小的园区。园区内,坐落着一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该装置由哈工大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历时18年建设完成,有“地面空间站”之称。

在这里,科学家建立起模拟月球、火星等真实宇宙空间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过去一些需要在太空才能做的实验,如今在地面就可以完成。

下车后,同学们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周边环境,一边走进空间综合环境实验楼,沉浸式实景思政课正式展开。

实验楼内,排布着系统级综合辐照试验舱、月尘舱、火星尘舱、高速粉尘舱等4个巨型装置。在直径5米、高8米的试验舱前,大家驻足仰望。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交流主题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金红说,“大家想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需要依靠什么?”

“科技创新!”几名学生同时抢答。

“没错,我们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闫金红娓娓道来。为了讲好这堂课,她已经多次前来“踩点”。确定主题、选择点位、撰写讲稿,闫金红前后筹备了一个多月。

从试验舱到粒子加速器设备区,再到空间磁环境科学实验楼设备区……“想在这里讲好一堂思政课,首先要弄清楚‘地面空间站’的基本情况,设计课堂路线,再结合思政主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闫金红说。

“接下来,请专家为大家讲讲这里的建设过程和未来规划。”闫金红既是授课人,也是主持人。

为何要建设“地面空间站”?“地面空间站”运行以来,创造了哪些“首次”?4位专家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图片、动画演示和实地参观,讲解了相关原理和知识,讲述了“地面空间站”建设中攻坚克难的动人故事,勉励大家利用相关平台开展前沿性研究、产出更多创新成果。

“粒子加速器正在工作,这个场景我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到过。”行至粒子加速器设备区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毕萌翠非常激动。

“平时你们学到的课本知识,在这里可以亲眼看见。”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王明义对毕萌翠说。

“哈工大探索‘大思政’课程的创新路径,首先考虑的就是打通理论和实践,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哈工大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岳会敏说。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人才占比达到80%以上。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成员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而哈工大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7.5岁。”闫金红说。

听到此处,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模拟太空环境非常困难,走进‘地面空间站’,让我心潮澎湃!”

“能够看到国之重器,我感触很深。我要认真思考一下未来的研究方向。”

“从事科研工作,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我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争取有一番作为!”

…………

原计划中午结束的课程,因一次次热烈的讨论而不断延后。虽然过了午饭时间,学生们却久久不愿离去,讨论与交流仍在继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8日 11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与太阳对话、与星辰握手……“小画家”作品再登太空
...画作在太空中亮相。2月23日,第三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开展。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展示、介绍了新时代青少年畅想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画卷。神舟十七号航天员
2024-02-23 10:57:00
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在中国科技馆分享太空逐梦故事
...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参加活动,并分享太空逐梦的故事。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桂
2024-03-15 22:37:00
...一致、敢为人先,让我深受鼓舞。”史忠明感叹。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课堂上,中国故事、北航故事还有很多。在万志强看来,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就像教学
2023-02-02 05:54:00
浪费,没必要?中国地面造了一个空间站,太空的不用升级6舱位?
再建设一个空间站有意义吗?那是不是升级太空空间站也可以停止了?这可以说是一个“灵魂”考验的问题,没错,中国不仅在太空之中有一个空间站,在地面也有一个,中国航天再添国之重器。并且,
2024-02-29 10:16:00
...最新进展。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在哈尔滨揭开神秘面纱,我国航天领域又新增一个大国重器。这对于我国航天事业和空间科学探测能力的提升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23-04-20 02:37:00
“我是小小航天员”编程创作决赛圆满收官
...奇心和探索精神,成长为推动科学进步的人才。”“中国空间站是人类第几个空间站?”“第一宇宙速度有多快?”载人航天工业设计专家,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苟秉宸教授以《航天筑梦 天宫
2024-01-11 01:05:00
“地面空间站”如何助力叩问苍穹?
...装置月尘仓(2023年4月6日摄)。图据新华社客户端“地面空间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很多需要抵达太空才能进行的实验,在地面就可以完成,届时科学家们开展空间实验将不再“难于登天
2024-02-28 03:23:00
好消息!中国第二个“空间站”来了,天上、地面两个都全球共享
...中国航天再添国之重器,这绝对是好消息,中国第二个“空间站”来了,什么情况?中国不是有空间站了吗?还有第二个?这说法完全没有问题,这就是“第二个空间站”,不过,这与第一个空间站
2024-03-04 10:21:00
听说有人在地面拍到了飞船对接空间站→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我们的太空自从中国有了空间站摄影圈就开始流行一种新玩法跨越400公里高度拍摄中国空间站而随着空间站建设的不断升级摄影师们“拍天宫”的花样也层出不穷有人拍摄
2023-07-05 20:51: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