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郭纪轩
国庆中秋“双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难得的假期,但秋高气爽也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时间。在太白湖新区济宁金融中心项目,中建三局项目副经理马腾和同事们坚守岗位,抢工期、赶进度,忙生产、保安全,抢抓秋季施工的黄金期,全力推进施工任务,用实干快干奏响节日最美乐章。
开足马力
安全不放松
走进济宁金融中心项目,映入眼帘的是热火朝天建设场景。在项目1号楼,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们顶着烈日,依然奋战在施工一线,抢抓有利天气,争分夺秒赶工期,如火如荼、开足马力施工建设。
“现在2号楼、3号楼都已经陆续封顶,我们正在突击建设的1号楼金融大厦作为180米超高层建筑,是整个项目高度最高、工程难度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部分。”作为现场生产、质量及安全负责人,马腾认真的监督相关流程的规范操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在1#楼29层,十几名建设人员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太阳照得施工人员脑门上的汗珠闪闪发光,他们顾不上休息,只是随手抬起袖子擦一擦。
“国庆长假是大家放假休息的日子,但对工程人而言,工作是常态,即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我也无怨无悔,因为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是我最大的责任!”马腾介绍,国庆期间,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此前,他们对各施工区域开展了节前专项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风险管控措施到位。
针对1号楼超高层结构工程量大、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项目建设方通过科学应用34项“四新技术”,实施“不等高同步攀升”综合施工技术,将核心筒与外框进行分区流水施工,既降低了每层工作量,又结合混凝土、钢结构施工特点,将两者分离施工,避免了交叉作业、降低效率问题的出现。
打破纪录
突破技术难题
“从项目启动施工开始,赶工程、抓进度、不停歇,大家也几乎没有休过假。我的岗位可以当做整个项目推进的‘发动机’,需要协同项目每个节点环环相扣,基本上一个月才能休息一次。”2021年1月10日,马腾刚来到济宁金融中心项目时,建设进度还处于桩基施工阶段,看着三栋雄伟的高楼拔地而起,让他心中油然充满着自豪。
济宁金融中心项目是太白湖新区城建项目的重点工程、市一级星标工程,也是省级重点工程,位于太白湖新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是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招引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入驻,成为服务济宁、辐射鲁南乃至淮海经济区的体系健全、业态多样、功能完备的区域型金融中心。
“最忙最累的时候是基础施工阶段,因为项目体量,全场桩基足有2300多个,最深的要打60多米。”马腾坦言。济宁金融中心项目建设面临着济宁市建筑史“五个之最”,即建筑高度最高(建筑180米、地上37层),基坑深度最深(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9米),桩基承载力最大(单桩检测荷载2150吨刷新济宁市纪录),施工条件最复杂(施工场区狭小、地下水位高、地质及周边管线复杂),施工技术难度最大。
为全力突破技术难题,中建三局济宁金融中心项目创新工艺,优化方案,在技术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创新运用“钻孔灌注桩+二次灌浆”“桩锚联合支护+850止水帷幕”“泥浆分离”等技术解决了桩基施工多项难题,采用“工具式基坑悬挂步梯”技术极大提高基坑施工安全性。根据工程进度,还应用“大体积混凝土串筒浇筑”“超高泵送及超高垂直运输”“高封闭性自密实混凝土”“超精地坪”等先进施工技术。因项目进展较快,先后多次荣获市挂图作战指挥部流动红旗,获市“优胜项目部”、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工作方式,越是过节,我们越需要坚守岗位。希望用我们的坚守、干劲,推动项目早日建成。”马腾感慨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