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打造解码单细胞蛋白质的“全自动流水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10 01: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浙江大学方群团队

打造解码单细胞蛋白质的“全自动流水线”

打造解码单细胞蛋白质的“全自动流水线”

图为探针识别并捕捉目标细胞进入纳升级微反应器。 洪恒飞摄

◎洪恒飞 孔晓睿

本报记者 江 耘

将一根细长的探针放进样品容器,依托机器视觉系统识别,20秒内就能对单个细胞精准吸取,并将其注入纳升级微反应器。通过一旁显微镜的传输画面,记者看到,在探针视角下,容器中各个细胞如棋子般分布,位置清晰可见。

日前,由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教授方群团队研制的全自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平台正式发布。方群介绍,这个分析平台就像一个强大的“细胞解读器”,能以单个细胞为单位,精确检测其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揭示细胞间的共性和差异。这项研究为理解细胞生长发育、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工具。

挑战单细胞组学研究的“硬骨头”

人体内的各种细胞组成成分复杂,包含DNA、RNA、蛋白质、代谢物等。其中,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直接执行者。细胞通过蛋白质及其翻译后修饰,可以感知并响应外在和内在刺激,从而影响整个生命体的功能和状态。

“细胞具有异质性。比如同样是肿瘤细胞,个体间也有所不同,有的容易发生转移,有的对药物比较敏感。”方群解释说,传统的分析方法是把很多细胞放到一个容器内进行分析,细胞的个体化信息就会被细胞群体的平均化结果掩盖。

由此,单细胞分析技术应需而生。该技术可以对细胞进行逐个分析,测定细胞中各组分的组成和含量,鉴定细胞的状态和功能,并进一步确定组织中存在的各种细胞类型。通过对细胞间异质性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参与生命活动的机制。

按照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具体分析目标细分,单细胞分析技术可分为不同路线。由于蛋白质无法在体外进行扩增,相较单细胞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而言,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在一个细胞中,蛋白质的总含量约为0.2纳克,质量仅相当于一只蚂蚁的千万分之一。而且组成这0.2纳克蛋白质的是近2万种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蛋白质组分析的难度可想而知。

方群介绍,在单细胞水平上对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是揭示细胞类型及其状态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肿瘤异质性、干细胞分化、生殖细胞发育、神经细胞分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此前,单细胞蛋白质分析技术已有基因编码荧光蛋白标记法、基于抗体或核酸适体的标记法等手段,但这些手段在单细胞蛋白质鉴定深度方面均存在较大局限性。

“样品准备是蛋白质组分析的关键步骤。”该研究团队成员、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王宇博士说,传统的单细胞样本前处理操作大多在微升级反应器中进行,在样品处理和转移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样品损失,导致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鉴定深度显著降低。

利用微流控技术提升样本纯度

王宇介绍,想要提升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鉴定深度有两种策略。一是在体积足够小的微反应器中进行样品前处理,利用微尺度效应提高反应效率;二是将所有操作整合在一起,降低样品损失。但这两种策略对技术与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

多年来,方群团队致力于微流控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的研究。所谓微流控,指的是在微米级结构中操控微量液体的技术手段。此次研究中,该团队基于前期研制的纳升级微流控液滴操控机器人和“点取式”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工作流程,建立了全自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平台。该平台由机器人负责样品转运,平台集成细胞分选与捕获、纳升级体积样品前处理、色谱进样和分离、质谱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操作环节。方群介绍,应用微流控技术能显著提升反应效率,降低样本损失。在该平台工作流程下,单份样品进行样品前处理中的液体体积,是常规手段下的几十分之一。

传统蛋白质组分析技术仅能在每个细胞中鉴定1000种左右的蛋白质,这在单细胞分析领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应用该平台,团队目前对单个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鉴定数最高已超过3000种,约占人类基因编码蛋白质总数(约2万种)的15%。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传统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系统,该平台可完成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全部流程操作自动化,包括单细胞的定向捕获、多步骤预处理、自动进样、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等操作,显著拓展了单细胞分析的信息深度和维度,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可靠性。

“一款抗癌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如果患者产生耐药性,有哪些蛋白质会发生改变?如何在发生耐药之前进行逆转?这些问题让临床医生比较头疼。”浙江省肿瘤医院Ⅰ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宋正波说,全自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平台的发布,或将帮助临床医生解决这些问题。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西湖实验室智能蛋白质组中心主任郭天南认为,学科交叉融合,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带来新血液,该平台走向产业化值得期待。在实际应用中,该平台在通量提升、成本控制等方面还有持续改进空间。

方群说,接下来,团队将进一步提高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鉴定深度和通量,以持续推进该技术的实用化水平。他们还将与生物医学专家合作,拓展该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国首个全自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平台——可零人工进行实验的“细胞解读器”3月7日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上线,为理解细胞的生长发育、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全新的视
2024-03-10 07:41:00
大模型重构生命科学!最大基础模型面世,解锁DNA超长序列
...大模型也纷纷被顶刊所接收,比如像百图生科此前发布的单细胞大模型、千亿参数蛋白大模型等工作就多次登上Nature子刊封面和学术顶会。相较于其他领域,这么一个古老的领域的发展速度
2024-11-07 09:50:00
蛋白质组学驱动精准医学加速发展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研人员在全自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平台上观看相关蛋白质分析结果。◎本报记者 张佳星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
2024-05-09 05:58:00
微生物“吃”天然气长大!重庆单细胞蛋白饲料实现首次出海
...迪苏(重庆)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17吨、货值约20万元的单细胞蛋白饲料顺利出口至波兰、美国等国家,实现了重庆单细胞蛋白饲料首次出海。走进恺迪苏(重庆)有限公司,看到了与传统饲料
2024-08-29 12:32:00
整装待发,“未来食品”的梦工厂
...彩折射出现代感,崭新的科研仪器井然有序,生产设备和流水线整装待发,金属质地让一切都充满科技感。来到浙江远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万吨植物基蛋白肉项目现场,记者如同置身于一个“未来
2023-10-12 06:55:00
老年痴呆可能由“脂肪滴”引起
...家还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在这项研究中,Haney团队使用了单细胞RNA测序技术,以确定哪些蛋白质是在单个细胞中产生的。他们检测了死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组织样本,这些人要么有两个
2024-03-15 06:42:00
...erg倡议的科学和技术团队创建的开源软件平台,旨在加速单细胞研究。与之类似的是,利用新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的原型数据门户,成像研究所和科学技术团队正在与机器学习专家合作,旨在开
2023-12-21 07:04:00
我国首台全自动核酸蛋白共提取平台在三亚投入启用
...取平台是通过全自动机器人整合不同功能仪器,采用工位流水线设计理念,用于各类生物样本的蛋白、核酸自动化高通量共提取,实现从一份样本中同时提取出核酸和蛋白并完成肽段制备,并记录过
2025-02-16 20:22:00
海藻与细菌“内共生”出新细胞器
...一个事件发生在大约22亿年前。那时,一种称为古细菌的单细胞生物吞噬了一种细菌,最终形成了线粒体。现在,每个生物学学生都知道这种特殊的细胞器是“细胞的动力源”,它的出现使复杂的
2024-05-13 03:4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鲁网9月17日讯万物互联,信息化浪潮奔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着中枢神经般的重要作用。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025-09-17 10:40:00
王涵为了准确识别由AI生成的内容并防止其被滥用,不少人建议用AI对抗AI,“AI溯源”技术应运而生。OpenAI宣布将推出一款工具
2025-09-17 10:52:00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超级员工” 是这样炼成的
周鸿祎(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
2025-09-17 08:35:00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在技术赋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智习室正成为连接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重要桥梁
2025-09-17 09:03:00
烟台联通圆满完成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通信保障工作
9月14日,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莱州,以奔跑感受城市风貌,用激情点燃赛事氛围
2025-09-17 08:06:00
手握101项专利,曜灵时代以创新引擎驱动临沂新能源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作为临沂新能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曜灵时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目前,集团下设多个核心全资子公司
2025-09-17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9月15日,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场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获悉
2025-09-1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和鼓楼区于2022年8月开始合作共建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当《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魔法道具“隐身斗篷”有可能从银幕走向现实,如何为这种前沿科研保驾护航
2025-09-17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9月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运满满司机申英良将刚刚收到的“云程奖学金”交到小儿子申宝凯手中——今年
2025-09-17 07:46:00
鹭江观察 | 人工智能+ 厦门加出了什么?
客商体验厦门绽优科技的AI+VR产品。厦门美图大楼展厅演示AI产品。(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2024年,厦门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前10●截至去年底
2025-09-16 08:18:00
德资企业威卡荣获2025“大苏州雇主品牌一等奖”及“最具发展潜力奖”
9月12日,2025 "大苏州雇主品牌大赛" 颁奖盛典在苏州广电总台落幕。德资企业威卡中国凭借卓越的雇主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突出的商业表现
2025-09-16 08:34:00
记者走基层|“邯郸造”掘进钻车 北极圈矿场上岗
9月15日,河北宏远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技术人员对智能掘进钻车进行出厂前调试。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摄“臂展伸缩正常
2025-09-16 08:52:00
近期,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各方讨论背后,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这场讨论也促使餐饮从业者思考
2025-09-16 09:02:00
穿警服直播带货引争议,“嘎子哥”道歉,云南警方已介入
近日,辽宁的李先生向记者反映称,他在观看“嘎子谢孟伟”的直播时发现,其身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带货,于是向事发地所属的云南警方报了警
2025-09-16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