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的“猪花”是什么东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3 20: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说到猪花其实大家应该没多少人知道的,为何这么说其实这段历史非常的黑暗啊,黑暗到惨无人道,所以极少数被人提起,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叫猪花的到底是什么呢?猪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起看看猪花门的悲惨命运吧,嘿嘿!

清朝的“猪花”是什么东西

鲜花常被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和娇艳,所以学校里最漂亮的女孩子被称为“校花”,班级里最漂亮的女生则被称作班花。但“猪花”一词却很少有人听说,也不清楚其含义。当猪与花这两字并列时,就显得非常违和,人们甚至会觉得有点戏谑,因为这个两个字所代表的形象冲突,造成了喜剧效果。然而这个看似搞笑的词其实一点也不好笑,因为其代表的是一百多年前,中国妇女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血泪史。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西方殖民者依仗坚船利炮四处劫掠,贩卖人口则成了他们完成资本积累的一种罪恶手段。

明清两代,中国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国人是被严令禁止出海的,对女子的出海稽查尤其严格,一旦发现洋人或本国商人偷偷携带中国女子出境,将依律严惩。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西方殖民势力涌入中国,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这怎能不引起他们的垂涎?于是那些在全世界游荡的人贩子就把贪婪的目光转向了中国。

当时,中国广东一带人口众多,耕地稀缺,再加连年战乱和官府洋人的双重剥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计极其艰难。那些西方人贩子便乘机以极低的价格招募华人到美洲去做苦力,本来乡土观念很重的华人迫于生计,便在这些人贩子的诱惑下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在矿山、铁路、种植园中从事奴隶般的艰苦劳动。而那些人贩子把这些华工高价卖给雇主后,便获得了巨额利润,这些华工则被蔑称为“猪仔”。

当时一些国内的奸商见贩卖“猪仔”有利可图,也干起了这种罪恶勾当,充当起了洋人的中间商。他们到沿海村镇大肆宣传西方如何美好,赚钱如何容易,勾起人们对海外的向往,帮助洋人把“猪仔”们诱骗上驶向大洋对岸的货船。

随着华工数量在美洲越来越多,成了当地非常重要的劳动力资源。由于华工特别能吃苦耐劳,而且性格顺从温良,便于管理,所以雇主们都希望多用华工,为了留住他们,雇主许诺给他们寻找配偶,用他们挣来的工钱到他们的家乡去购买当地女子,然后送到美洲与“猪仔”结婚。在旧时的广东方言中,“花”是对女性的谑称,比如娼妓被叫做“花姐”。由于这些女人是与与“猪仔”配对的,所以这种女子就被称为“猪花”。

那些充当“猪花”的女子,有少部分是因为无以为生,走投无路之下自愿卖身前往的,但大多数则是被引诱、拐骗甚至被强行绑架上船的。中国奸商是诱拐妇女的主要黑手,他们把那些可怜的女人骗来后再卖给西方人贩子。有些奸商本身就是被拐骗的“猪花”,可是她们在外国赚到钱后,非但不帮助同胞,还为虎作伥,坑害本国女子。

香港总督文翰曾在1894年的一份报告中称,他在香港所见:有六七个从旧金山赚到钱返回香港的妇女,以炫耀她们赚取的钱财为诱饵,勾引了三四十个青年妇女随他们去往加利福尼亚,逼迫她们充当娼妓,而她们自己则做起了老板娘。

清朝的“猪花”是什么东西

“猪花”的卖身价格非常低廉,1853年,香港的英国人贩子从中国人贩子手里收购的“猪花”价格是每人40大洋,女子的年龄是10到15岁,在美国交货时则高达每人1000大洋。由于“猪花”身价低贱又利润巨大,所以人贩子每次贩运都尽可能在船上塞进更多的“猪花”,与他们贩运黑奴一样,船上的环境极其恶劣。

1854年,英国船长柏顿驾驶的“英格伍德号”从宁波开往澳门。船上有47个被拐卖的女孩子,年龄最大的仅8岁。葡萄牙人贩子马丁内兹把她们塞入长约2.7米左右,宽不过1.8米的小船舱。排泄物、呕吐物充溢其间,恶臭令人窒息,女孩子们浑身肮脏。为防止船舱透出恶臭气味,人贩子全然不管这些女孩子的死活,竟把船舱间的缝隙封堵起来。船舱顶很低,孩子们连伸开腿坐下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蜷缩着挤在一起。不久她们的身上就生了癣疥、脓疮,加上满身跳蚤,痒痛难熬,一个个蓬头垢面,几乎不成人形。

这艘船在厦门停泊时,船上一名好心的中国船夫报告了官府,这些女孩子才幸运地被解救出来。马丁内兹曾告诉别人,这些“猪花”运到澳门后,就把她们转卖给那里的西班牙领事,他转手之间就可从女童身上赚到1600多银元。而受雇于他的英国船长柏顿,也会获得高额工资。

“猪花”本来是以嫁给“猪仔”的名义卖到海外的,但事实上到达那里后,大多数被卖进妓院,受尽屈辱和折磨。“猪花”中能与“猪仔”成为夫妻者少之又少。1870年,美国一共有华工三万到四万人,“猪花”2000人,但成为华工妻子的不到100人,其余都被迫成了娼妓。

因为不堪人忍受人贩子的折磨,许多“猪花”被迫自杀,她们或吞食鸦片,或投海自尽,或绝食上吊,惨绝人寰。

也有“猪花”奋起抗争的,有个姓白的广东南海姑娘,被拐卖到旧金山,受尽百般虐待和折磨,人贩子逼迫她为娼,这个弱女子誓死不从,上吊自杀。当地华人感佩她的节烈,给这个本来没有名字的姑娘取名白贞烈,并把这个名字刻在了她的墓碑上。1888年5月7日,清朝使节傅云龙到达旧金山,听说此事后非常感动,他特地拜祭了白贞烈之墓,并为其墓撰文勒石纪念,表彰其贞烈气节。傅云龙在日记中记载了白贞烈的悲惨遭遇,及其她去世后“猪花”们常来扫墓的情况,对她的不幸遭遇深达了深深地同情。

那些遭受了巨大痛苦后幸存下来的“猪花”,如果在年轻时能遇到一个好人,组成家庭,就是极大的幸运,但绝大多数“猪花”只能凄惨渡过一生,到老时孤苦无依,又无法回到故土,最终成了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

“猪花”这段黑暗历史后来很少被提起,几乎被遗忘了。但日本人却对此做了研究,日本学者可儿弘明写了《“猪花”——被贩卖海外的妇女》,通过大量调查,获得了被拐“猪花”的口述和笔录,以及邻居亲戚和人贩子的口供,写成了一部“猪花”血泪史。

日本人之所以热心做这种研究,是日本发展之初,日本妇女与中国“猪花”有过相似的遭遇。当年日本为了积累资本,一些人贩子诱拐家境贫穷的妇女到南洋去做娼妓,这些妇女在那里遭遇了与“猪花”一样的惨痛经历,最后被抛弃和遗忘,老死海外,这些女人在日本被称为“南洋姐”。所以日本人对中国“猪花”的悲惨命运,也算是感同身受,因而予以格外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拍摄过一部电影《望乡》,影片挖掘了“南洋姐”的凄惨历史,并做了感人地描述,在她们身上也可以看到中国“猪花”影子。

清朝的“猪花”是什么东西

当年国家贫弱,被列强轮番欺辱,人民也毫无尊严可言,被当做动物一样贩卖。如今正走在崛起之路上的中国人民,应该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千万不要让这种悲剧重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06: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末时期的“卖猪仔”是怎么回事?
...劳动。由于有市场需要,当时出现了不少从事买卖劳工的人贩子。又由于大多数劳工都来自沿海地区,因此广东人又把他们称为“猪仔”,而这些人贩子则被称为“猪仔贩子”。陆佑就是在走投无路
2023-08-07 18:35:00
东南亚远比你想象中更可怕:电击、水牢、挖器官不打麻药
...期。一个泰国人说,假设一个成年人可卖到2000美元,而人贩子只能挣到320美元,大部分钱落入警察和海军的腰包里。诸多原因,让东南亚成了犯罪分子的“天堂”,老百姓的“地狱”。在
2023-04-29 14:04:00
演员星星泰缅失联新动态:已被关进妙瓦底园区,总领事馆展开救援
...逃出来的演员徐大久爆料,他形容演员星星已经落入到了人贩子的手中,而他是刚跑出来的。猜测徐大久和王星是属于同一个剧组,徐大久发布视频称:剧组来泰国拍摄都是假的,千万不要来,全是
2025-01-06 12:46:00
歌仔戏《侨批》海口精彩上演 讲述华人下南洋故事
...批》则以闽南戏曲形式记录了闽南人的集体情感记忆,将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用海峡两岸及东南亚闽南人喜爱的歌仔戏来表现,显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剧种的艺术魅力。歌仔戏《侨批》在海口湾
2023-08-30 22:20:00
星星女友抵达曼谷营救,最后朋友圈公开,家人已向大使馆报警
...星此次恐怕凶多吉少,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贩子诈骗是团伙作案,且盯着王星等演艺人员想要发展机会进行一场周密的诈骗活动。2:王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从他最后在泰
2025-01-06 17:03:00
100多年前一位华工创造传奇,中美双方找了100年,英雄终于找到了
...践行着对祖国的热爱,他目不识丁,却以一己之力推动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发展,弘扬着中国文化,创造了一个传奇。他平凡中见伟大,生如蝼蚁,却有青云之志。这是一个一百多年前的真实故事
2024-08-23 18:00:00
...难,被卖往马来半岛丛林中的隐秘矿场,成为被奴役的“猪仔”。而主人公“乌龙”凭借其坚强的意志,一路集结华工义士,开启了自救和解救同胞之路。“除了故事情节取材自非遗项目,充满异域
2023-08-08 00:07:00
“我有一个梦想”演说60周年:美国黑人亚裔等所遭歧视加剧
...黑人仍处于社会较低地位。19世纪,为修建首条横贯美国东西部的铁路——太平洋铁路,美国招募了上万名华工。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许多人客死他乡,但华工的巨大贡献反被白人视作“抢饭碗
2023-08-28 11:40:00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中国人在秘鲁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正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继承了他老师曾国藩的“守定合约,绝无更改”主张,一再强调“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中外交涉事
2023-02-24 10: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