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送不起”“挤不进”“招不满”……“带娃”难题仍待破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4 14:02:00 来源:光明网

幼有所托,是重要的民生。近年来,我国先后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发展托育服务的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从2020年底的1.8个提升至2025年的4.5个。

托育机构是孩子们走出家门的“第一步”。目前我国托育行业状况如何?未来应如何发力?记者近日走访湖南、广西、天津等地,进行了深入调查。

各地探索多样化托育服务

解决“带娃难”

干净明亮的园区内,设有活动室、生活体验馆、科探室等多功能区域,部分场景做了“适儿化”改造,开展婴幼儿教育活动所需的设备器材一应俱全,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区奔跑玩耍……这是记者近日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高尔德托育园看到的场景。

“送不起”“挤不进”“招不满”……“带娃”难题仍待破解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高尔德托育园老师与孩子共同创作的作品。记者陈一帆摄

“托育园主要招收6个月龄至3岁健康儿童,现有4个托育班,共56名幼儿。除乳儿班师幼配比为1:3外,其余班级师幼配比为1:5。”该托育园负责人廖善敏说,托育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育特点,将运动体能、科学艺术、音乐感等课程融入日常照护,让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教学中健康成长。

随着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如何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带娃,成为时下不少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家庭处调研员梁效革在2023“婴幼儿照护周”主题宣传活动中表示,2022年,我国有婴幼儿3200万左右,有入托需求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北上广一线城市有入托需求的超过三分之二。

托育点则为托育刚需家庭提供了多元选择。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托育服务机构总数7.57万家,提供的托位数362.4万个,全国千人口托位数2.57个。记者走访发现,现在的托育服务涵盖社区服务型、托幼一体型、单位福利型、医育结合型等多种模式,发展出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延时托、临时托等服务种类。

对于许多育龄家庭而言,安全保障、教育内容、保育方式是选择托育机构时考虑的关键因素。“我们主要考虑便利和安全。”南宁市民卢女士说,她选择的托育园位于单位生活园区内,离家仅约600米,“小孩上学安全,我们上班安心”。

湖南省长沙市民罗女士是一名“探园”博主。“孩子一岁半时,我就把他送去托育机构了。”罗女士说,相比请育儿嫂,无论是从孩子的成长还是性价比来说,托育机构都更适合,“孩子能得到更专业的照护,也能尽早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交”。

家长“托育难”与机构“招不满”

矛盾仍突出

近3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多地出台条例或行动方案建设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33个城市(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当前,托育服务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在托育机构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犹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苏傲蕾认为,家长们送托需求高,但实际送托率低,“托不起”“不敢托”的现象仍较为突出。

“送不起”“挤不进”“招不满”……“带娃”难题仍待破解

一名小朋友在托育老师的陪伴下玩乐、学习。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天津市西青区市民徐明(化名)自家中“二孩”出生后,一直在为2岁的哥哥找合适的托育机构。“我们都想找公立托育机构,但都挤不进去。”徐明说,看过的民办托育机构,不是价格超过心理预期,就是条件不太好,最终他们还是放弃了送托。

罗女士表示,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花费二分之一甚至一个月工资送孩子去托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在西部省区农村地区,托育服务更属鲜见。刘芳(化名)在城市从事育儿嫂工作,孩子留在农村家中给老人带,“我一个月工资5000元,送托就得2000多元,而且从村里到镇上距离远,每天接送很不方便”。

一边是家长抱怨“托育难”,一边则是托育机构苦恼“招不满”。北京市海淀区一家民办托育机构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其所在机构今年暑期的招生明显不如以往火爆,“过去我带的班一般有15个孩子,现在人数下降了一半”。

天津市河西区一家托育机构负责人表示,多数家长倾向于公立或普惠性托育机构,但目前市场上的托育机构大多为营利性机构,如幼儿园内托班、早教机构转型而来的托育机构、新办托育园等,托育服务收费超过一些家庭的可负担能力,导致了资源与需求的错位。

家长“吐槽”托育费用高,托育机构则表示“有苦难言”。对于托育机构尤其是民办机构而言,场地和人员成本高企、生源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是普遍问题。一家民办托育机构负责人坦言,按照130名教职员工核算,场地和人员成本占比75%,日常办公及水电伙食成本占比25%,“去年亏损,今年勉强持平”。

托育机构运营困难,导致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标准不规范等问题丛生。记者走访了解到,虽然有关部门对托育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很多机构在设施设备、卫生健康、安全防护、人员配备等方面都达不到要求。比如,较少机构能做到针对不同月龄和需求的孩子设计饮食方案,以统一餐食的居多;还有家长反映,孩子入园不久就患上传染病,卫生管理令人担忧。

专业人才匮乏也是目前托育行业面临的现实痛点。苏傲蕾表示,现阶段我国对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尤其是保育人员的资质要求较为模糊,很多托育机构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要求不高,专业背景一般为学前教育、护理、早期教育等,另外增设具备幼师资格证、育婴师证等条件。“实际上0至3岁婴幼儿的照护难度和强度都远超幼儿园适龄儿童,对从业人员要求也更高。”

多名托育机构负责人表示,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问题突出。由于薪资待遇不高、职业晋升渠道窄,几乎每个学期都有老师离职。而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首先考虑医院,其次是月子中心,最后才是幼儿园或托育机构。

多措并举推动

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托育服务需求持续释放的关键时期。受访人士表示,推动托育服务长足发展仍需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在增加供给、政策扶持、专业引导等方面继续着力,补齐托育服务民生短板,提高人民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破解“托育难”,需要普惠性托育服务和市场化托育双向发力。受访家长期待,进一步加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供给,提供在安全保障、地理位置、价格标准、师资水平等方面让家长放心满意的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建议,打造创新性办托模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探索多元化机构建设模式。

廖善敏等托育机构负责人建议,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等支持政策,适度加快备案许可流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服务建设。通过建设补贴、运营补助、租金减免、用地保障、税收优惠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投入与运营成本,进而保障托育服务质量。

规范托育行业发展,还需要准入机制。业内人士建议,加快婴幼儿照护服务质量标准建设,建立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分级制定质量评价标准,让托育服务往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方向发展。

“不管是机构还是师资,都需要‘可溯源’‘有保证’。”徐明认为,应设立托育机构及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制度,并保证信息公开可查,真正让家长放心。

托育行业要行稳致远,还需强化人才支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逐年增加,去年还成为高职院校中专业点增加最多的专业之一。行业端对高素质托育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因此也对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提出更高要求。

苏傲蕾等人建议,加快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院校职前人才队伍培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企业办学优势,进一步深化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完善托育服务人才培训制度,配套相应激励机制,建立培训标准和监管机制。

“送不起”“挤不进”“招不满”……“带娃”难题仍待破解

《经济参考报》版面图

记者:陈一帆 刘芳洲 黄凯莹 白佳丽 南宁 长沙 天津报道 参与采写:王雅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元参与,破解城市托育难题
...认为,建设托育机构,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是满足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有效举措。孙士江委员建议,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和机关、大
2023-01-13 04:5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日前,龙马潭区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了托育消费券,可在区内18家普惠托育机构使用,让居民享受更多托育实惠。托育消费券的发放,是龙马潭区破解“带娃难”、
2024-11-12 19:34:00
...规范提升河东区公立非营利性示范托育服务中心,为0-3岁婴幼儿提供科学、规范的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照护服务,解决了婴幼儿照护难题,填补了全区公益性托育机构的空白,打牢
2023-12-21 07:59:00
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 “托不起”“不便利”的难题亟待破解
...位供给不足、托育价格居高不下等备受关注。调查显示,婴幼儿缺乏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0—3岁儿童的托育服务对于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明显作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3岁以下婴
2023-09-28 11:45:00
谁来照料0-3岁的孩子?
...福家庭的“拼图”中,孩子是不可或缺的一角,0—3岁的婴幼儿更是“最柔软的群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对0—3岁婴幼儿托育的需求,但供给明显
2024-05-16 01:22:00
金川区:优质托育服务解决幼儿照护难题
...到工作和生活中。”幼儿家长刘璐说。为不断扩大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效供应,努力满足广大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去年以来,金川区谋划实施了托育服务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了办普惠
2024-01-12 07:25:00
...幼儿家庭托得安心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0~3岁的婴幼儿谁来管?不少家庭想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然而,一些地方的托育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收费却不低。作为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
2023-06-19 07:04:00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南昌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积极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开设13所职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本报记者 高晖日前,国家卫健委对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进行
2023-02-04 07:25:00
南国智库·市县观察|海口社区托育服务圈破解“带娃难”
...为破解这一社会难题,近年来,海口琼山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工作,通过开设公办民营的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引导鼓励各公办民办幼儿园进行改扩建提供托位等方式,持续满足广
2024-10-25 21: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长得帅,破案快!民警助力摊主找回遗失手机获锦旗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通讯员 陶丽 青岛报道8月26日,市民王先生将一面锦旗亲手送到市北公安敦化路派出所,感谢民警帮助找回失而复得的手机
2025-09-02 18:10:00
福清民警为反诈“棒打鸳鸯” 半个小时戳破“跨国网恋”
东南网福清9月2日讯(通讯员 融警)8月29日,福清公安成功紧急止付一起“跨国婚恋+冒充公检法”复合型诈骗,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2025-09-02 18:11:00
“这是我应担起的责任!”新警小蓝的第一次救助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通讯员 马青青 青岛报道8月28日晚18时许,崂山公安分局辽阳东路派出所刚刚入职的新警蓝轩在东部新天地周边执行步巡任务时
2025-09-02 18:12:00
公交司机暖心相助 小小善举显温情
大众网记者 刘姿岑 青岛报道近日,在青岛公交21路的车厢里,一段平凡的助人故事,让“诚在美好”的服务理念在城市暖意悄然流淌
2025-09-02 18:12:00
即墨区移风店镇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巧手迎七夕 剪纸度佳节”活动
大众网记者李丹青岛报道8月29日上午,为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积极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即墨区移风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青年人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巧手迎七夕 剪纸度佳节”活动
2025-09-02 18:12:00
由孩子争玩具引发矛盾 民警怎么化解呢?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通讯员 陶丽 青岛报道8月27日,市民张先生将绣着“为民解忧 尽职尽责”的锦旗送到市北公安双山派出所
2025-09-02 18:15:00
“我和爸爸在世界上唯一的联络方式彻底消失了。”近日,一位网友发现去世近十年的父亲的微信号被回收后,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这样一段令人心碎的文字
2025-09-02 18:15:00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09-02 18:20:00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46016—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
2025-09-02 18:22: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网络博主发布“双胞胎孕妇”患癌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从视频来看,女子称在怀孕期间患癌,但还是想把孩子生下来
2025-09-02 18:36:00
2025年立秋以来,持续高温天气给奉新县的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局地出现严重旱情,导致农作物减产,有些甚至绝收。旱情关系民生
2025-09-02 18:37: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9月2日,《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新书发布会在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举行
2025-09-02 19:20: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黄卉)作为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校园成为伊蚊叮咬传播基孔肯雅热这种传染病的“高风险区”
2025-09-02 19:24:00
阅卷老师更爱“衡水体”?家长犯难:英语书写到底练哪个?
大皖新闻讯 “孩子小学刚把英语‘手写体’练规范,到了初中又要改练‘衡水体’,这不是让孩子做重复工作吗?”近日,安徽合肥一位小学生家长顾女士的困惑道出了不少中小学家长的心声
2025-09-02 19:44:00
晋祠博物馆“晋溪书院大讲堂”,9月2日在太原市博物馆开讲,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王其亨带来“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建筑观”讲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分享了中国建筑理念
2025-09-02 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