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科技创新需要工匠精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7 07: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科技创新需要工匠精神

—以袁隆平成长历程为例

程鹏 高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表现为技术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凝结成的精神品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其内涵体现为执着专注地解决技术难题,精益求精的创新能力、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追求卓越的终极指向。1978、1979、1989年,袁隆平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袁隆平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榜样。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展示了出色的创新能力,而且在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上也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他的成长历程和成就为当代科技界提供了深远的启示。

实践出真知:重视实践,拒绝教条主义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技比较落后。当时,苏联的米丘林—李森科微环境遗传学说在生物和育种领域占主导,这一学说与实际效果不符,但仍被广泛接受。袁隆平在大学期间学习了这一学说,并在早期研究中尝试应用它。然而,经过多年实验,他发现这一理论在育种上无效。与此同时,他了解到国外已在分子水平进行遗传学研究,并开始质疑米丘林—李森科学说的科学性。

在这一背景下,袁隆平转向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说,并开始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因为水稻是湖南和南方省份的主要粮食作物。他意识到更换优良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并决心培育优质水稻种子。经过多年努力,他最终成功地找到了一株优良的水稻,并证实了孟德尔—摩尔根学说的正确性。袁隆平的科研实践显示了他对实践优先性的重视。他没有盲目接受任何理论,而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并根据实践经验确立了正确的理论基础。这一过程不仅证明了孟德尔—摩尔根学说的科学性,也反映了袁隆平在实践中对教条主义的批判态度。他在实践中证明:重视实际、实践求真,才能取得真知。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袁隆平彰显了重视实际经验,不盲从权威,勇于实践求真的工匠精神,这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执着专注:持之以恒,解决技术难题

为了让农民吃上饱饭,他选择了当时被视为不可能、没有人敢碰的杂交水稻研究。1961年,经过持续不懈的田间努力,袁隆平终于发现了具有非常强的杂交优势的“鹤立鸡群株”——这株稻谷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但紧接着,他面临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如何证明水稻具有广泛的杂交优势?当时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袁隆平没有就此放弃。科技突破之路注定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袁隆平几十年始终坚持不懈地投身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之中,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定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初期,一方面实验条件极为艰苦,农业研究外界环境很不好控制,经常遭遇各种恶劣天气,袁隆平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实验。另一方面面对当时不解的怀疑者,他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砺了自己的坚强意志。他带领团队终于在1967年找到了理想的雄性不育系“野败性”。经过持续的实验和探索,袁隆平团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标志着世界性核心技术难题的突破。通过这一阶段富有耐心的努力,袁隆平彰显了纯粹求真和坚持不懈的专注精神,这是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质。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专注解决技术难题,这也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勇于超越:开拓进取,追求精益求精

三系杂交水稻获得成功后,袁隆平没有沉浸在喜悦中,他注意到三系法的局限性,勇敢提出要研究两系杂交技术,再次向更高的目标进发。这一构想在当时遭到许多专家的质疑,被认为难以实现。但已年过花甲的袁隆平仍然选择重返田间,与青年人一起忍受辛劳的野外工作。经过持续的大胆探索,他的团队终于在1994年成功破解两系杂交水稻的技术难题,展示了他精益求精、持续改进的工匠精神。正如他所说:“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三系法虽然成功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制种过程复杂,需要每年重新制种。因此,袁隆平开始探索更为简单和高效的两系法。两系法的研究并非一蹴而就,它涉及了多年的攻关和多方面的创新。袁隆平团队在1994年成功设计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提纯方法与原种生产程序,这一突破简化了杂交水稻的生产过程,并被广泛应用。此外,他们还解决了低温敏不育系繁殖产量低的问题,使两系杂交水稻的生产成为现实。袁隆平不仅关注产量,还强调大米的质量。他反驳了“产量和质量是矛盾对立的”这一观点,认为高产和优质并不矛盾。事实上,他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袁隆平培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1号,在保证高产的同时,各项米质指标也达到了国家标准。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展示了持续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想做到精益求精和勇于创新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实践中把握和理解规律,并形成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加以掌握,这种精益求精、勇于超越的心态是科研探索的重要特征。

合作传承:开放合作,依靠集体智慧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跨学科和跨领域合作成为研究的常态。袁隆平的工作生涯为如何协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早在研究早期就开始与国内同行分享天然杂交稻样本,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在三系法研制过程中,他将样品分发给全国18家科研单位,促成了广泛的合作网络。袁隆平在合作中非常真诚,对科研成果从不视为己有,一旦有了新的突破和发现,就迅速地与同伴分享经验让这一领域的整个学术共同体快速进步共同提高。正是依靠集思广益和群策群力,中国的杂交水稻才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次,袁隆平与国内同行合作,因地制宜系统性地按照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研究,带领“863”项目组共同攻克难题,将申请到的研究经费和课题分配到全国不同的地区和单位,因地制宜地分别指导工作,将个人成就无私地奉献给全国科研队伍,并培养了新人和团队。晚年的袁隆平仍然活跃在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的第一线。他说:“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同舟共济,即使梦想实现不了,也要把它传承给年轻人。”这种乐于分享、务实进取的开放精神,也是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今天伟大成就的重要基因。最后,袁隆平将合作扩展至国际,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赠送给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以帮助他们发展杂交水稻,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粮食问题作出贡献。毫无疑问,当下中国科研的工匠精神不仅强调了个人的精益求精,更需要大家合作和传承。

袁隆平的一生是对工匠精神和科技创新完美融合的生动诠释。他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展现了出色的创新能力,而且在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上也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他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技术细节的精益求精,更体现在对社会和人类福祉的深刻关注。袁隆平的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质,更是一种集体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他的成功体现了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学精神的驱动,更需要工匠精神的精细打磨。在高度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更加需要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种子”精神代代赓续
...点农业农科产业园——隆平院士港,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自选址和题名的。走进传承馆,一颗6米高的“黄金稻米”艺术造型映入眼帘,种子外围的双螺旋形态,寓意着杂交水稻的原理。“
2024-06-03 02:36:00
最好的缅怀,是精神传承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纪念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是精神传承【科技观察家】◎俞慧友三年前的今天,袁隆平院士在世人的深切惋惜中与世长辞。此后每年的5月22日,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自发缅怀
2024-05-23 02:36:00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我们得以平视世界,袁隆平功不可没
...能化。”的确,从上世纪中期兴起的绿色革命至今,农业科技创新的浪潮此起彼伏,从矮化育种到杂交水稻再到超级稻育种,水稻种子不断升级,水稻产量也在不断提高,而这其中最离不开的就是“
2023-11-02 23:02:00
“隆平好种子精神传承馆”在广州黄埔开馆
...大型种子艺术造型矗立中央,在展厅右侧长墙,铭刻的是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主题浮雕……5月30日,广州市黄埔区,“隆平好种子精神传承馆”开馆,吸引参
2024-05-30 22:04:00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 科学家聚三亚共商南繁未来发展
...现今中国约70%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了南繁选育。50年前,袁隆平院士团队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发现花粉败育型“野败”野生稻,使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为可能,南繁北育在短短三年内
2023-12-14 21:31:00
校园科技馆里感受中国创新力量
...一堂课。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感受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优秀成果。■ 了解科技创新,感受科技力量“大家先看一看,再说一说你了解的中国科技创新!”上课伊
2024-05-31 04:56:00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发扬精神科技创新写在大地上1956年,我国玉米杂交育种奠基人之一的吴绍骙教授首次提出玉米“异地培育”理论,拉开我国南繁理论研究和实践
2023-12-15 07:27:00
大路镇:走进现代农业 感受科技魅力
...以来,你最敬仰的人是谁?”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里都会有袁隆平。少年强则国强,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升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知识素养,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假生活,近日,大路镇开展了“走
2023-08-21 09:11:00
隆平高科围绕水稻、小麦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新签署两项合同
...合同》。隆平高科称,公司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进一步在科技创新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研究生联合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具体来看,中国农科院
2024-07-06 14: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鲜花不断 工作人员:常有人前来凭吊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朵朵鲜花摆放整齐。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都是市民游客自发敬献的鲜花
2025-11-01 19:22:00
冠军只有一个 胜利者却有很多
2025年赣超收官之战万众瞩目,11月2日晚的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注定是沸腾的海洋。坐镇主场的赣州队,将携首回合客场2∶0取胜的优势
2025-11-01 06:29:00
服务细节暖人心 锦旗彰显农行情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一面印着“服务热情周到,业务精湛高效”的锦旗送到农行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支行,市民赵先生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
2025-10-31 12:19:00
博兴农商银行:一袋“霉变”辛苦钱 一场暖心“复活记”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2日清晨,一位满面愁容的大姐提着沉甸甸的塑料袋,急匆匆地走进博兴农商银行纯化支行营业大厅。原来
2025-10-31 14:10:00
广西防城港交警:一小客车与重型半挂牵引车发生碰撞 致5死1伤
中国网10月31日讯据“防城港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防城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警情通报:10月3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2025-10-31 14:25:00
休宁县烟草专卖局:精益管理见微知著促增效
精益管理首先是一场意识革命。休宁县烟草专卖局通过张贴节能标识、开展主题活动、将能耗指标纳入三级考核等方式,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
2025-10-31 14:55: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蒙阴农行岱崮支行迎来了一位情绪激动的客户。这位客户因银行卡被扣款600元,误以为是银行的原因,心中满是疑惑和不满
2025-10-31 14:56:00
近期,景德镇一位“鸡排主理人”意外走红网络,他的摊位前,游客排起长队,不为名瓷古窑,只为六块钱的鸡排和摊主金句频出的“情绪价值”
2025-10-31 15:01:00
客聚三秦 侨连五洲——“长安与唐人街对话”活动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2025年于10月31日
2025-10-31 15:34:00
小叶医探 | 胎心监护反复异常,元凶竟是罕见脐带“双真结”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名怀孕35周的准妈妈在产检中发现胎心监护反复异常,背后元凶竟是脐带上两个方向相反的真结,这一罕见的“隐形杀手”随时可能夺走胎儿的生命
2025-10-31 16:30:00
大皖新闻讯 购买10万元黄金后竟要快递至垃圾桶旁?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辖区金店报警,成功拦截一起“邮寄黄金”刷单诈骗案
2025-10-31 16:30:00
暖心!公交司机冒雨救人,三位乘客“追到”公司送表扬信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荣成公交集团客运物流站迎来三位特殊的访客——经常乘坐公交的孙阿姨和她的两位老姐妹。她们专程前来
2025-10-31 16:47:00
大皖新闻讯 秋日深夜,芜湖市繁昌区某工厂外围,一道鬼祟身影翻入围墙,熟练剪断车间电缆、迅速卷起装袋……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通过所队联动
2025-10-31 17:05:00
滨州:社区康复有“蜡”招!家门口的蜡疗,帮居民解疼痛、焕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以前膝盖一疼就不敢动,做了几次蜡疗,现在走路利索多了!”在滨城区梁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刚结束蜡疗的王先生一边收拾东西
2025-10-31 17:25:00
鲁网10月31日讯日前,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所属“北海救111”轮载着石岛人民医院两名医护人员,历经约9小时、往返航行逾100海里
2025-10-31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