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句承诺, “折翼”的外来媳妇感动全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6 06: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一句承诺, “折翼”的外来媳妇感动全国!

——记全国“诚信之星”忻城县龙利村党委书记秦远莲

□ 本报记者 韦慧兰 陈 霞

一句承诺, “折翼”的外来媳妇感动全国!

秦远莲载誉归来。 (本报记者 陈 霞 摄)

一句承诺, “折翼”的外来媳妇感动全国!

秦远莲带领村民种植竹笋。(本报记者 刘 维 摄)

一句承诺, “折翼”的外来媳妇感动全国!

秦远莲在蚕房忙碌。(本报记者 陈 霞 摄)

一句承诺, “折翼”的外来媳妇感动全国!

秦远莲与村民一起讨论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本报记者 陈 霞 摄)

5月4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播出的2023年“诚信之星”发布仪式上,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秦远莲的故事,让现场嘉宾和观众潸然泪下。

秦远莲是2023年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全国“诚信之星”。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她一个人坚强地挑起两个“家”;面对父老乡亲伸出的援助之手,她一诺千金、艰辛创业,偿还所有债务;面对乡邻的期许,她投桃报李全心全意带富群众。

一句承诺,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因为信守承诺,秦远莲从柔弱的外来媳妇成长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从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共产党员;从扶贫信息员成长为村党委书记,她在感恩奋进中从“折翼”的“小鸟”成长为高飞的“头雁”,登上了央视大舞台,成为全市、全区、全国典型人物。

2018年以来,秦远莲上过“中国好人榜”,先后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奋进奖、自治区学习身边榜样之“百佳榜样”称号、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个人、广西三八红旗手,荣获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农村基层“五星级”优秀党员等荣誉,成为绽放在大石山区的“铿锵玫瑰”。

1 坚韧不拔,至暗时刻不言弃

湖南妹子秦远莲高中毕业后去广东打工,与善良的忻城小伙相恋结婚。2008年,小两口回到了龙利村。

当时摆在秦远莲面前的现实是:婆婆早早过世,家中只有年迈的公公和濒临倒塌的泥瓦房。

有爱就有家。小两口意气风发,他们相信“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只要不怕吃苦劳累,一定会过上好日子。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养羊,羊羔买回来才两个月,价格就翻了近一倍,他们为找到了致富路径而欣喜,日子在逐渐好转。

天有不测风云,小两口的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厄运接二连三地降临。2011年,1岁多的女儿因喉咙患横纹肌肉瘤辗转各大医院治疗,花了十几万元也没能留住幼小的生命。2015年,秦远莲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一家人还没从失去女儿的悲痛中走出,生活又给这个柔弱的女子沉重一击。2016年,丈夫被诊断出肝癌,她倾尽了家中积蓄筹集医疗费,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及村民借钱。不幸的是,丈夫最终还是离她而去,留下一双儿女和16万元的债务。

16万元,对秦远莲而言,那可是一笔巨大的数额!那时,她觉得忻城的大山是如此昏暗,如此沉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去世后不久,一场持续7天的暴雨,又让家里损失了35只山羊和几百只鸡,这让因病致贫的家雪上加霜。

痛失至亲、养殖失败、负债累累,面对家庭巨变和接二连三的倒霉事,秦远莲悲痛欲绝,她时常以泪洗面,不知道如何支撑下去。

“远莲啊,你还年轻,还是回湖南吧。我老了,不用操心我。”“这么多钱,你也还不上,走吧!”看着憔悴的儿媳妇,公公黄忠丰心疼地劝她。

“这筐鸡蛋大婶吃不完,你拿去给家人吃吧。”大山里的左邻右舍对孩子们格外关照。

“钱不着急还,我们家不急用。”乡亲们虽然不富裕,也慷慨地向秦远莲伸出了援手。

一天,秦远莲下地干活,天全黑才收工回到家,一进屋就闻到了浓浓的饭香味。她感到无比奇怪,问了一句,“是谁在做饭呀,这么香?”听到声音,五岁多的女儿突然跑过来抱住她:“妈妈,你别伤心了,以后我天天帮你做饭,帮你洗碗。”三岁多的儿子也眼含泪花,跑过来紧紧抱住妈妈。秦远莲紧紧抱住两个孩子,瞬间泪眼模糊。

女儿的懂事、家公的宽慰、乡邻的关照,像寒冬里的一把火,温暖着秦远莲的心,点燃了她的希望。

“最苦最难都经历了,老天爷还能把我怎样?”不认命、不服输的秦远莲咬牙振作起来,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不管多脏多累。

2 一诺千金,柔弱双肩挑风雨

“不管做人做事,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是秦远莲的父亲从小对她的教导,也是她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

“做人要有情有义,做人要诚实守信。爸,您放心,远莲要养您一辈子!”秦远莲向公公承诺,不会丢下这个家。

“欠下的债不会烂的,钱我一定还。”秦远莲千金一诺。她说,亲戚乡邻有恩于这个家,她一定要把债还清。

照顾年迈的公公、年幼的孩子,种桑养蚕,养鸡养牛,到附近打工……为了把债还上,秦远莲把心中的悲痛藏到心底,她一人分饰多角,起早贪黑,极尽所能。

为了确保一家不落,秦远莲在笔记本里清清楚楚记下了每一笔债务。每凑齐一笔,她就亲自送上门一笔,每还一笔钱,就在笔记本上销掉一笔。

在秦远莲最困难的时候,村民卢星是慷慨帮助她的村民之一,他直接把银行卡和密码一并给了秦远莲:“家里这么困难,这些钱不用还了。”最后,秦远莲用实际行动践行诺言,让卢星敬佩不已。

小小的记账本,记录着秦远莲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段艰辛,也记录着每一次还清债务的欣慰。

就在这时,一场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展开。全国有280万扶贫干部进驻扶贫第一线,誓言要攻克中国土地上最后的贫困堡垒。

秦远莲应聘上了村里的扶贫信息员,有了一份稳定微薄的收入。扶贫信息员要懂电脑,她从零基础开始,学会了电脑操作。

2018年,在扶贫干部帮扶下,秦远莲建起了鸡舍,养起了黑山羊和肉牛。她苦练养殖技术,就连徒手抓羊打针这种最难的“专业活”,都能独自完成。

“这真是个不认命、不服输的人!”秦远莲的故事在大石山区传开。古蓬社区村民蒙辉听闻有这样的人,登门想洽谈合作养羊的事。随着交往渐深,脾气好、孝顺懂事的蒙辉也让秦远莲感动。“交往了三个月后,孩子们对我说,就要这个人当爸爸。”秦远莲的一双儿女对蒙辉很是认可,公公也觉得蒙辉孝顺、可靠,一再劝说她重新组建家庭。

但是秦远莲却犹豫了。她向蒙辉坦承,自己身上债务很重,上有年迈的公公需要赡养,下有一双儿女要抚育。她还表明,自己不会离开这个家,不会抛弃老小。蒙辉被秦远莲的孝心和责任心深深打动,表示愿意跟她一起,共同经营好这个家。

2018年,秦远莲与蒙辉重组家庭,并继续带着公公及一双儿女一起生活。公公黄忠丰逢人便说:“远莲和蒙辉对我很孝顺,我很满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底,当2000多只鸡和两只牛仔顺利出栏,秦远莲的家庭收入达到了21万元。在本子上划掉最后一笔债务,她趁着夜色悄悄跑到村头的槐树下大哭了一场,她知道是乡情支撑着她,她知道信守承诺苦尽甘来是党和群众的恩情。

3 感恩奋进,“雁”在乡村领头飞

“我要感恩,要入党,我还有对公公、对儿女、对乡亲的很多承诺要守。”秦远莲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2018年,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为诚信,秦远莲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榜样,让乡亲们对这个外来媳妇刮目相看。2021年,秦远莲被推选为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肩挑龙利村大家庭的重担,秦远莲下定决心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她瞄准产业前景,紧抓市场机遇,带领群众发展竹笋种植,栽培、护苗、采摘,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一年之中,她在这片山林往返了无数次。经过不懈努力,竹笋种植取得初步成效,也成功带动周边的村屯加入了种植行列。

2020年龙利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只有9万多元,秦远莲就任后村集体收入增加了10倍,2023年达到了90多万元,参与竹笋管护的30多名群众也实现了增收。

与此同时,她带领乡亲们发展黑山羊、五黑鸡等特色产业,平时一有空就走村串户察民情、解民忧,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和拥护。

“秦书记一直勤勤恳恳,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随叫随到。”村委会副主任樊坚文这样评价秦远莲。无论是村民的鸡生病还是其他生活琐事,秦远莲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并给予帮助。

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民是最大的受益人。有了钱,龙利村两年就实现太阳能路灯全覆盖,这让大家伙打心眼里高兴。“有了路灯,晚上可以放心走家串户,再也不用摸黑了。”村民樊雪明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秦远莲向大家承诺三年内实现路灯全覆盖,没想到才两年就兑现了。

在秦远莲带领下,龙利村还修建了3条产业路,完成8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2条农田灌溉水利。

“那时我刚从广东回来,一时找不到事情做,秦书记知道后就动员我跟她学养鸡,每次遇到问题都会耐心解答,给我提供建议和帮助。”村民樊海春说,今年3月又卖了一批鸡,收入1.2万元。“她是一名好干部、好姐姐!”樊海春由衷地说道。

村民樊华业主要靠种桑养蚕维持一家生计,但由于技术跟不上,收入并不理想。秦远莲了解情况后,隔三岔五上门为他提供技术指导。“今年第三批蚕已经上架,前两批收入8000多元,预计年收入有6万多元,比去年增加两三万元。”对于现状,樊华业很满足。他说:“秦远莲是一名好书记,值得我们信赖。相信她会带领我们发展更多产业,让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诚信之星”发布仪式上,央视主持人问秦远莲:“您终于卸下了偿还债务的重担,为什么又扛起另一个担子?”

“我吃过这么多苦,不想群众像我一样,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秦远莲掏出了心里话。

捧着沉甸甸的奖杯,秦远莲感慨道:“诚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这个奖杯是老百姓对我的肯定,更是一份信任和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承诺,从没想过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十多年来,这名外来媳妇从丧夫失女负债累累,到感恩守诺还清所有债务,最后成为带富乡邻的“领头雁”,并成为全区、全国典型人物,登上了央视的大舞
2024-05-05 09:05:00
“外来媳妇”不认命 一肩挑起两个“家”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秦远莲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秦远莲是湖南人,在广东务工时结识了忻城青年黄郑和,2008年结婚后,两人回到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本以为好生活就在眼前,没想到意外却接连到
2024-01-01 18:43:00
阳新外来媳妇廖丽玲:放弃城市工作回乡,甘当留守老人的“小棉袄”
...不住夸赞说。当时听说儿媳辞职要回家,她就一直担心这外来的媳妇不好伺候。可没想到儿媳回到家里,什么事都不需要她老两口操心。廖丽玲挺着一个大肚子,家务活和接送孩子都抢着干。求必应
2024-03-27 16:48:00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鹏翔冬日,沿着桃江县马迹塘镇谭家园村弯曲的山村小路一直走,不多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瓦舍,人如同置身于“山际牛羊路,林间鸡犬声”的画面
2023-01-28 06:06:00
村里公认的好媳妇
...“她孝敬老人,勤俭持家,为人厚道,是我们村里公认的外来好媳妇。”2012年,江苏省泗洪县的曹伟,因为爱情,走进了戴尧村葛东东家的三间破瓦房。虽然这个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公公婆婆
2024-05-11 04:02:00
...种植面积扩大至150多亩,销往全国各地,让哈密瓜这个“外来户”在村子里结出了累累硕果……
2024-03-13 14:30:00
中国婆媳关系难处理的真正根源,你真的或许没有想到
...到这个家庭成员中,那就自然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这正如外来生物,来到新的地方,如果要生长的好,那自然要野蛮生长,但它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如果外来生物生长得好,那原来固有
2024-01-11 16:35:00
“我们村里的好媳妇”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我们村里的好媳妇”——小记永兴县油麻镇浪石村鹿住组村民刘意彩□ 通讯员 李跃军 王国军3月11日,阳光明媚,天气晴好,10时许,永兴县油麻镇浪石村鹿住组的村民
2024-03-18 03:21:00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外来媳妇”成了村民的“贴心棉袄”——曲靖市2023年度“十佳网格员”刘妍事迹尹瀚20多年前,沾益区炎方乡刘麦地村娶来了一个外地人,20多年后,这个人成为村里的
2024-03-18 03: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夫子庙旧书巷”开街,金陵旧书市集来了书香飘进夫子庙,文化盛宴“味”正浓南报网讯(记者王峰)随着夜幕降临,夫子庙一带灯火辉煌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率先落地实施优质企业涉外员工薪酬类双向用汇便利化政策
2025-11-26 10:27:00
讲好“长江故事”,推动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中外嘉宾在宁共话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 实习生赵韵涵11月21日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宋启欣陶炎记者徐宁)近日,扬子石化电仪中心AI专项小组聚焦机柜红外测温运维工作中的效率瓶颈,依托长城石化大模型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5-11-26 10:28:00
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搭建平台,为中小企业引入金融“活水”南报网讯(通讯员王强记者张希)近日,“产融新动能益企创未来”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江宁开发区举行
2025-11-26 10:28:00
中外大咖齐聚扬子江畔支招让长江文化故事“流”向世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实习生赵韵涵长江奔涌,滋养千年文脉;大河汤汤
2025-11-26 10:28:00
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雨花直通车活动举办“智本”变“资产”,软件企业融资“有道”南报网讯(记者于洁尘通讯员喻华轩)为南京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打造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贡献“雨花力量”
2025-11-26 10:28:00
流感气象指数预测预报服务上线防护有了“导航”,未来一周中等风险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流感流行季来临,如何精准做好防护?昨天
2025-11-26 10:28:00
□高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
2025-11-26 10:29:00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情况通报”
网页截图11月26日,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近日,有媒体和网民关注5年前患者李某在我院的救治过程
2025-11-26 10:34:00
世界大河“流”进南京展框 长江故事迎来“金陵回响”
“河流·人类·城市”国际摄影展亮相世界大河“流”进南京展框 长江故事迎来“金陵回响”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河流,是文明的起点
2025-11-26 10:28:00
江苏南京:探寻金陵旧梦 共赴“读城”之约
探寻金陵旧梦 共赴“读城”之约在鲁迅负笈求学处,深度触摸“城史”□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随着地铁五号线的开通,藏身于下关老学堂创意园内的朴阅书店
2025-11-26 10:27:00
河北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关于1家药品经营企业暂停经营的公告
根据《河北省药品经营企业暂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冀药监规〔2024〕1号)规定,河北雄安礼信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详见附件)在《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内申请暂停经营。暂停经营期间,企
2025-11-26 10:10:00
国内首个!HIV合并脂肪肝诊疗有了统一“指南”
国内首个!南京专家牵头制定HIV合并脂肪肝诊疗有了统一“指南”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朱诺)近日,由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感染性疾病科魏洪霞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蔡卫平教授共同通讯
2025-11-26 10:27:00
“自从楼上开了饭店以后,卫生间堵了好多次,多次向物业反映没人管,真是苦不堪言。”近日,赣州市信丰县嘉定镇物流城4~6栋商户严先生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26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