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这片盐碱地种出瓜果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4-13 1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现代农业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这片盐碱地种出瓜果香

这片盐碱地种出瓜果香

这片盐碱地种出瓜果香

这片盐碱地种出瓜果香

这片盐碱地种出瓜果香

这片盐碱地种出瓜果香

温室樱桃迎来丰收。

金沙绿港铺开现代化农业画卷。

拍摄时间:4月11日拍摄地点:商河县沙河镇金沙绿港拍摄内容:盐碱地变身乡村振兴“助推器”

脆嫩的黄瓜、嫣红的樱桃、甜软的香瓜、水灵的草莓……在商河县沙河镇的金沙绿港田园综合体高效农业园,每走进一个大棚,眼前都是不同的惊艳。村民们忙着修剪枝叶、锄草整地,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

以前,因为这2100亩土地都是盐碱地,种庄稼没收成、租出去价太低,曾经带给周边村子几辈农民深深的挫败感。如今金沙绿港的落成,给盐碱地找到了适宜的作物,也给村民们寻到了家门口的工作。

对当地而言,这片土地孕育的不仅是“好钱景”,更是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大棚平地起村民“重返”盐碱地

金沙绿港所在的位置,就在沙河镇碱场王村旁。从这个村名就不难看出,附近的土壤盐碱化有多严重。

村党支部书记王兰力告诉济南日报记者,村里有1000余亩土地,从前却没给村民带来收益。“我们过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收成连一般土地的三成都达不到,还需要出更多力气、买更多肥料。”王兰力粗粗一算账,大家忙活一年根本赚不了几百块钱。渐渐地,越来越多村民选择进城务工,土地绝大多数撂荒,“就算有一部分流转出去,价格也非常低。”

土地长期闲置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就在2020年,金沙绿港开始筹建,千余亩土地被集中流转。其中的高效农业园就像一座巨大的“果蔬工厂”,在盐碱地上铺展开来。

“我们建设了8个智能联栋温室,82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总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是商河县的重点项目!”沙河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胡晓东告诉记者,这些大棚以高档花卉、中草药和圣女果产业为基础,发展了有机草莓、火龙果、大棚樱桃等特色产业。“前期我们对土壤性质进行了分析,也对村民、企业有意种植的作物进行小面积试种,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小番茄、黄瓜、香瓜在偏碱土壤中都长得很好,酸甜可口。草莓、樱桃这类高端水果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胡晓东说。

盐碱地大变身后,最先受益的正是碱场王村。王兰力说,村里包了14个大棚,平均每个大棚年收益在10万元左右,这是从前不敢想的,村集体收入也翻了几番。“我也包了一个大棚种植香瓜,还雇了几名村民帮着打理。”他说,整个金沙绿港都是村民们的就业基地,连年近七旬的老人都能每天赚几十元,“就算啥也不干,每年还有800元的流转费。”

引来“新农人”瓜果作物销路不愁

“我就是沙河镇人,回乡创业的感觉就是比在外面‘飘’着好!”

见到和枫(济南)农业开发集团负责人陈昱玚时,这位“新农人”正在育苗大棚内观察着草莓新品种的长势。“以前我们在城里找地方种植,比较分散,费用也更高。听说家乡建设了这个田园综合体,我就把重心转到了这里。我们的6个种植大棚,农忙时能带动近30人增收。”陈昱玚说,2022年入驻园区时几乎是“拎包入住”,大棚及棚内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镇上还贴心帮忙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园区的服务还在不断升级,我们加强与省、市农科院和涉农院校的合作,聘请农业技术、工程管理、市场经营等方面专家人才入驻园区,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人才招聘、劳务派遣等服务,让园区真正成为一个产、销、研的综合体!”胡晓东表示。

现在,多个品种的高品质礼盒装草莓从金沙绿港销往全国各地的精品超市,传递着“济南产”的好口碑。目前,高效农业园内引进了12家专业种植企业,还有11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距离比较远的村也采用“飞地”模式,到这里来发展种植经济。“这也是一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家合力把园区做大、做强!”胡晓东说,大棚里的果实不愁卖,将来很多都能“就地消化”—

金沙绿港田园综合体项目除了高效农业产业园外,还有智能制造工业园和乡村振兴新样板区。其中,智能制造工业园占地1477亩,主导产业为智能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园区已建成企业2家、在建企业2家,总投资4.5亿元,年产值1.5亿元;乡村振兴新样板区规划占地面积720亩,以田园社区建设为载体,计划入驻17个村,人口1.4万人,复垦土地3710亩,逐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这两个园区建成后,将会是高效农业园的“大客户”。

结合乡村游让本土品牌叫得响

大棚里,香瓜挂在藤蔓上、樱桃成簇结在枝头,在阳光的滋润下晶莹可爱;露天处,大片土地正在平整,准备迎接金沙绿港的第一次农耕文化旅游节。

“这就是我们的农耕乐园。今年‘五一’假期,我们就让孩子们来体验农耕生活!”顺着金沙绿港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振富手指的方向看去,近50亩土地已经被细细翻过,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种植区规划了茄子、辣椒等作物的种植体验,传统技艺参观区设计了打铁、织布、纺线、农具展示,场院计划举行一些农事游戏和体验,动物园可以喂养奶牛、骆驼。”张振富说,园区内还规划了垂钓区、沙滩乐园等娱乐项目,“我们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市民体验乡村生活、留住乡村记忆的高品质休闲胜地,实现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的互补融合。”

变身后的盐碱地,带来的不只是经济效益,更能吸引人才、打响品牌。

“我们坚持以园区为主体、企业为龙头、村为纽带,搭建合作社驿站、品牌孵化站、电商联合体等阵地,让吸纳人才与提升技术同步发力,有利于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大学毕业生、优秀返乡人才等群体回乡发展。”沙河镇党委书记刘友智表示,有了金沙绿港这个平台,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就有了抓手,更有利于培育沙河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以“金沙绿港”作为品牌建设的主体,探索建立“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合作社品牌+产品品牌”经营机制,实现多主体联合发展,形成一批品牌叫得响、市场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的知名品牌。

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这片盐碱地上徐徐铺开。(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曹雅欣 郝倩)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0:46: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盐碱地变“果蔬仓” 观光采摘好去处
...人。工人们麻利地采摘、装箱、打包,等待收货商到来。盐碱地中盐和碱性物质含量高,地力瘠薄,对植株来说,是不小的考验。眼前,碧洁农业的棚里生机焕发,让人不禁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2024-04-10 10:37:00
...还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鼓励各地探索在“四荒地”、盐碱地上发展设施农业,累计实施温室大棚建设项目3000多个。不久前,平潭绿绿鑫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盐碱地上试种
2024-05-16 06:37:00
盐碱地结特色瓜 撂荒地变致富田
...自:海口日报秀英区龙头村探索设立高标准设施种养基地盐碱地结特色瓜 撂荒地变致富田秀英区西秀镇龙头村田洋蔬菜基地,村民正为西瓜进行人工授粉。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2月23日,位于
2024-02-25 08:20:00
...的土地成为种出高产作物的“希望田”。小试牛刀 百亩盐碱地变身“良草仓”“去年我们在100亩的盐碱地上试种了陶氏良草,播种时同步施用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微生态土壤修复菌剂改良土
2024-05-22 04:21:00
...技范儿”。合作社理事长李志彬介绍说,目前园区在中度盐碱地棚室种植了耐盐碱辣椒等蔬菜新品种,正在通过施用功能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喷施海藻素促根壮秧,研发盐碱地棚室蔬菜优
2024-06-22 06:15:00
...山东成康生态农业发展公司落户产业园以后,首次探索在盐碱地大棚里种植珍稀菌种——羊肚菌,带给村民一个大大的惊喜。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珍稀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味道鲜美、营养丰
2022-12-14 10:03
昔日盐碱地,今朝果蔬香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昔日盐碱地,今朝果蔬香广饶县高港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为16个村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径惠泽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采摘西红柿。1月4日,走进广饶县大码头
2023-01-16 14:03:00
内蒙古准格尔旗:“融”出新天地 “合”奏新乐章
...,实现各类种苗本土化培育。同时,当地引进清华大学的盐碱地改造技术,重点对蓿亥图、东不拉、西不拉村部分盐碱地进行改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现已改造盐碱地2万余亩,全部种植碱稻,亩
2023-11-07 20:46:00
盐碱地里寻甜头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宝丰村:盐碱地里寻甜头本报记者 王晓龙 白 茹 文/图村民在蔬菜大棚里劳作。村民在大棚里打理火龙果树。第一次种火龙果,大伙儿都很尽心。 引进盛如意菌草(宁夏)
2024-01-09 06: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