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年我们计划新增建设119万亩优质饲草,进一步推动优质饲草扩面提质。与此同时,加强优良品种培育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优质胚胎移植,扎实推动牧场增牛补栏,从根源上解决‘卡脖子’问题。”蒙牛集团副总裁吴喜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吴喜春看来,内蒙古作为国家的“奶罐”,加快奶业振兴是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链式思维抓产业,做大做强奶业产业链,着力打造全球一流乳业全产业链生态圈。
“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要做好强品牌、强饲草、强奶源、强生产这四篇文章,推广内蒙古绿色、天然、有机的奶业特色。”吴喜春认为,要实现“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条发力必须着力把奶产业链各要素、各环节都建起来、强起来,发挥行业龙头作用,以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牵引,带动奶业全产业链向更高层次迈进。
吴喜春建议,率先实现奶业振兴,要从全产业链维度考量。在落实好“奶九条”等政策的基础上,需要乳企、牧场等产业链各环节统筹协调发展。要加强牧场建设跨区域协同,集中集聚集约用好土地资源,合理布局现代化规模牧场和优质饲草基地,让内蒙古在奶业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同时,可充分发挥内蒙古优势特色,打好“草原牌”“有机牌”“高端牌”,把乳业品牌打造得更加靓丽,在国际舞台竞争中走得更远、打得更响。
记者从刚结束不久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了解到,今年内蒙古将加快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锚定由农畜产品产量大区向农牧业产业强区转变的目标,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强做大企业上重点发力。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稳产保供,粮、畜要稳,豆、奶、肉要增,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牛奶产量提高到785万吨、肉类产量增加到300万吨,往“中国碗”里多装粮、装好粮、装好奶、装好肉。二是夯实基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支持兴安盟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巴彦淖尔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395万亩、种植优质饲草300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0万亩,建设奶牛规模化养殖场58个,创建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800家,着力提高亩产、提高效益。三是育企延链,要推动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想方设法培育龙头企业,既要支持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大企业“双牛鼎力”,也要支持更多乳企、肉企、薯企、绒企在千里草原“百花齐放”,全力推动乳肉薯绒产业链做大做强,将千亿级产业做精做强。四是培育品牌,加强“蒙”字标品牌打造,把更多好产品做成好品牌、做出美誉度、占领大市场,让“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越唱越响亮。
与此同时,坚持以链式思维抓产业。聚焦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厅局长、盟市长、旗县长都要当好链长,全区一体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做大做强奶业产业链,强化伊利、蒙牛引领带动作用,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等项目为抓手打造全球一流乳业全产业链生态圈,加快饲草基地、种牛基地、养殖基地建设,全力解决草源、牛源、奶源问题,“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条发力,支持地方特色高品质乳制品加快发展,力争今年奶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做大做强林草产业链,一手抓“为养而种”、大力发展饲草业,稳定优质饲草种植规模,培育壮大羊草产业;一手抓“生态惠牧”、大力发展生态草业,让广袤的草原沙地变成“聚宝盆”“碳汇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