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消协发布2022年投诉情况分析,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15 17: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2月15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中消协指出,2022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疫情因素影响,涉疫类消费纠纷和经营者关停跑路类投诉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大额商品、在线服务领域新老问题交织,困扰广大消费者。如,房地产消费领域的捆绑销售、烂尾问题,会员服务领域“套路”频出等。

涉疫类投诉激增

——防疫产品投诉多

中消协表示,在疫情反复期间,相关防疫用品和退烧药等医疗物资供不应求,一些不良商家借机涨价、囤积居奇或进行捆绑销售,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一是借需求增加哄抬物价;二是囤积药品或防疫用品;三是强制捆绑搭售其他药品;四是夸大防疫用品实际功能,如,部分商家将普通口罩宣传为医用外科口罩,或在口罩中添加抗菌剂等宣称能够“灭”病毒。

——“新冠”保险套路繁多

中消协指出,疫情发生后,国内不少保险公司推出“新冠”隔离和感染相关保险。但有不少消费者反映随着感染人数的激增,在理赔时遭遇各种“高门槛”。

一是宣传容易赔付难。一些保险公司为吸引消费者投保,宣称核酸阳性即可赔付,消费者实际感染后又设置苛刻条件;二是为拒赔玩“文字游戏”。部分保险公司以消费者确诊的是“新冠病毒感染”而非“新冠肺炎”为由不予赔付;三是逃避赔付责任。有些保险公司通过下架相关保险产品、保险理赔员失联、客服电话不通等方式故意逃避赔付责任。

——涉疫服务纠纷频发

中消协称,由于新冠变异病毒传播能力强,“快速过峰”和大面积人员感染造成部分行业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影响,相关消费纠纷因此大量增加。

一是因疫情原因消费者无法按照原计划出行,在相关网络平台预付的定金或合同价款遭遇退费难;二是快递配送超时。疫情反复期间,各类外卖平台由于人手不够、运力下降等原因,导致大量快递网点瘫痪,包裹积压或丢失。

“关停”类纠纷致消费者受损较大

——网络游戏停服引发虚拟财产纠纷

中消协提到,一些网络游戏运营商在老款游戏停止服务时往往“虎头蛇尾”,对消费者权益不负责任,相关问题亟待立法规制。

一是停服前大规模促销,故意诱导消费者将“真金白银”变为网游运营商掌控的虚拟财产、虚拟货币;二是停服后消费者权益处理不当。如网游公司以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为由,在停止服务后擅自删除消费者在游戏内的虚拟人物形象、道具等各类数据;三是单方面封禁玩家账号。

——商家关停消费者权益受损

中消协指出,2022年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形势面临重大挑战,消费需求下降明显,部分行业关停倒闭现象增多,消费者权益因此受损。

相关领域主要投诉问题有:一是有的连锁商超亏损严重,供货乏力,擅自限制已发预付卡使用范围;二是一些电商平台由于经营模式不佳和资金链断裂等原因滑向破产边缘或陷入生存危机,对消费者订单既不发货也不退款,扣留消费者预付资金;三是部分平台内店铺因违法违规等原因被平台做出关店处罚,但其所售商品发生问题,消费者维权困难;四是有些健身房、电影院、教培机构等线下店铺因经营不善倒闭或蓄意卷钱跑路。

“住用行”商品纠纷难解

——房地产“痼疾难除”

中消协表示,商品房消费领域的问题尽管经过多年整顿,但依然“痼疾难除”。

一是房屋质量问题;二是不符条件强行交房。部分开发商在合同约定交房日到来时,楼盘尚未全部完工且不具备交付条件情况下,为逃避违约责任强行交房;三是开发商强制捆绑销售。如,开发商捆绑销售地下仓储或车位;四是有的精装修房配套家电产品交房时已过或快过“三包”期,开发商拒绝承担“三包”责任;五是交房时实测房屋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开发商要求消费者补差价引纠纷。六是楼盘烂尾消费者“房财”两空。

——家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中消协提到,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家电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智能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各种新兴家电也日益受到消费者追捧。

相关领域主要投诉问题有:一是热门新兴家电产品层出不穷,发生纠纷后消费者维权难;二是部分“网红”家电产品质量受诟病;三是安装维修收费混乱。如商家承诺免费上门安装,但安装人员上门后却又以欺骗手段推销各种昂贵的辅助材料或收取此前未明示的费用。

——汽车消费“猫腻”多

中消协指出,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基础交通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消费也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有关汽车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用维修过的瑕疵车冒充新车销售;二是以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三是二手车交易透明度低。如,二手车中介故意隐瞒车辆真实行驶里程、维修记录、事故记录等信息;四是汽车质量问题频发。如,部分传统燃油车品牌频繁出现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部件故障,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缩水、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失灵等。

线上服务侵权多样

——网络购物新老问题交织

中消协表示,疫情期间,网络购物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并为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购物领域也呈现出新老问题交织形势。

主要表现为:一是保价规则引误导;二是“小程序”购物售后无保障;三是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个人社交账号,以自制官方店铺头像,诱导消费者与之交易,部分老年消费者支付费用后发现上当受骗;四是平台嵌平台误导消费者。有的电商网购平台对外推出平台特卖店,发生纠纷后,又以平台特卖店为电商网购平台内嵌入的小平台,问题店铺为小平台内的商家为由逃避自身责任;五是国内平台“国际购”业务售后渠道不畅。

——在线培训服务投诉集中

中消协称,疫情期间,不少线下培训服务转向线上。相关领域投诉问题主要有:一是退费承诺难履行。一些培训机构在公考、考研课程中宣传“不过退费”,并与消费者签订相关协议,但后续不履行退费承诺,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二是培训课程师资大“缩水”。一些培训机构对外宣称培训老师为名校名师,但实际上课是兼职大学生或播放名师讲课视频;三是诱导学员办理“培训贷”。

——在线会员服务乱象屡现

中消协提到,随着网络消费的发展,各类会员服务也逐渐从线下向线上渗透。

在线会员服务领域问题主要有:一是智能电视平台“套娃式”收费引发消费者不满。由于智能电视系统内各模块资源相互独立,消费者连续充值却仍无法观看全部视频内容;二是视频平台会员服务体验不佳。如,视频平台限制原会员用户手机投屏功能;三是婚恋平台会员服务存乱象。一些婚恋平台收取高额服务费,有的对会员信息审核把关不严,甚至提供“婚托”虚构交友、结婚需求欺骗消费者;四是网络会员服务默认自动续费。(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进行了和解,在价保300元基础上,另行补偿400元差价。据中消协介绍,部分商家先抬高价格,再用国补优惠吸引消费者。消费者购买了国补商品后发现价格大幅下降,要求补差价,但被商家
2025-02-06 22:17:00
...率70.4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740万元。情况分析中,中消协点评了老年群体频陷网络消费“陷阱”、黄金销售不规范现象频发等一季度出现的八大投诉热点,提醒消费者远离消费
2024-05-10 00:19:00
中消协:2022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13亿元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中国消费者协会昨天(15日)发布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51912件
2023-02-16 09:17:00
...代表的在线会员服务乱象屡现,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中消协梳理发现,在线会员服务领域问题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智能电视平台“套娃式”收费引发消费者不满。由于智能电视系统内各模块资源
2023-02-15 15:45: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1月31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3年,伴随着消费的复苏,消费投诉数量也有一定的增长。这一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
2024-01-31 18:4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孙红丽)11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服务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显示,2023年
2023-11-06 18:11:00
...消费维权声量在微博和黑猫投诉两个平台上都名列前茅。中消协公布的《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也显示,在投诉分布中,食品投诉量居首位,与2023年相比增幅达33.8
2025-04-21 14:08:00
...投诉解决率78.4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639万元。综合中消协今年一季度投诉受理情况看,无论是商品投诉中涉及的食品、服装、汽车及零部件质量问题,还是具体服务投诉中涉及
2023-05-10 03: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孙红丽)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以下简称《情况分析》)。其中提到,2022年,涉疫类消
2023-02-15 15: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农行泰安山口支行:启动特殊服务为八旬老人解社保卡之急
通讯员 杨玉雪 张梦琪“姑娘,我们的孩子都在外地,今天好不容易来到银行,能不能帮帮我?”近日,86岁的李奶奶在农行泰安山口支行补办社保卡时的一段对话
2025-09-17 12:53:00
东南网9月1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至8月底,我省企业总量已突破210万户大关。与此同时
2025-09-17 13:21:00
尼泊尔唐卡的使者:德亚院长的艺术传承与文明互鉴之路
又一次见到德亚(Daya prasad joshi),我几乎确信他是某种意义上的使者——缘于他身后那些神秘而瑰丽的唐卡
2025-09-17 13:54:00
妙手仁心筑天路 情系边疆护安康——记泰安市中心医院赵广永援疆纪实
昆仑山脉的余晖漫过新疆戈壁,洒在岳普湖县人民医院的楼宇间,也映照着胸外科医生赵广永忙碌的身影。来自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援疆医者
2025-09-17 13:28:00
上饶市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公益课火热进行中
夏末的余热还未散尽,初秋的晚风已带来惊喜。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火热进行中!无论你想给自己充能、陪孩子互动,还是帮娃培养兴趣
2025-09-17 13:28:00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精准施策助学子 金秋助学暖人心
通讯员 孙钰婧 近日,大津口乡启动2025年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通过精准摸排、简化流程、足额发放,为5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2025-09-17 12:54:00
当刘慈欣在撰写《三体》初稿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部诞生于工业小镇的作品,会成为撬动全球文化对话的“中国支点”。9月16日
2025-09-17 10:3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日前,重庆理工大学因留学生住宿安排引发的争议,将高校学生隐私与安全管理问题再次推向公众视野。尽管学校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并致歉
2025-09-17 10:37:00
近日,杭州一女子散步误踩氢氟酸(俗称“化骨水”)不幸离世。记者调查发现,氢氟酸是无色、具刺激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属最高毒性级别
2025-09-17 10:37:00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烟台报道2025年8月的一天上午,中国农业银行招远辛庄支行营业大厅迎来一位神色焦急的老人。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
2025-09-17 10:40:00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通讯员 于青 烟台报道每年大学开学季,诈骗分子都会盯上刚步入校园、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新生。冒充学校
2025-09-17 10:40:00
陈广江保洁、保安、厨师也被竞业限制?据报道,近年来,一些企业任意扩大竞业限制人员范围,甚至“全员覆盖”,有的企业限制劳动者离职后的就业范围
2025-09-17 10:52:00
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穿梭于隧道桥梁,坚守在站台车厢,奔波于调度中枢,用汗水浇灌责任,用坚守诠释担当
2025-09-17 10:53:00
【文化社区】十周年·正青春|银龄学堂 拾光正好——上高街道双龙社区老年学堂十周年记
鲁网9月17日讯十年,是一段温暖的陪伴,更是一场青春的延续。上高街道双龙社区老年学堂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文化养老
2025-09-17 10:40:00
淄博市选手在2025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省决赛中斩获佳绩
鲁网9月17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左文广)9月14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各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2025-09-17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