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汉名臣萧望之的“恃宠而骄”,曾经两度辞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19:01: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从儒学在西汉被拔高到“独尊”的地位,历代名臣多为大儒,西汉著名学者萧望之就是其中一位。萧望之耿直又有骨气,为官清廉,获得后人很多点赞。但人无完人,比如萧望之曾有两次辞官,暴露了他的另一面。

●西汉名臣萧望之两度辞官,“恃宠而骄”要不得

辞官在历史上很常见,有的被人称道,比如北宋范仲淹曾五次上书推辞位高权重的清闲职务,甘于驻守边疆;有的则不太光彩,可能功利心太重。

推而广之到现代社会,比方说在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几乎人人都希望升职,但有时候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被上级安排了不中意的职务,或者被派到不愿意去的外地。如果上级不是故意“整人”,个人也没有被降职,对于大多数人年轻人来说,一般会选择妥协,毕竟是一种锻炼。

西汉名臣萧望之的“恃宠而骄”,曾经两度辞官

这种情形还是挺多的。就拿一个学历很高的知识型人才来说,是否有才干,上级都会看在眼里。一旦获得赏识,有的上级为了提拔这个人,往往先安排他到基层锻炼,说白了就是过渡。这时候如果上级并没有点破,可能有的人就不乐意,认为自己这么高的学历屈才了,产生抗拒,结果好事变成坏事。这种态度一般不可取,年轻人还是要多认识自己的不足,多历练为好。

还有一种情形,如果上级特别喜欢这个人才,即使他不服从安排,上级也会给他另找一个更“安逸”的职位,慢慢提拔。但这样的人就有点“恃宠而骄”了,长远来说不是好事。人多磨炼,多经历一些困难才是完整的人生,对事业也很有帮助。

西汉名臣萧望之的“恃宠而骄”,曾经两度辞官

该请出我们今天的主角萧望之了。他的两次辞官都有点“恃宠而骄”的味道。萧望之是西汉开国大功臣萧何的后裔,但从他爷爷开始就没有做官,以修理地球(务农)为生。萧望之自小是个学霸,在京都长安进修时候有了名气。那会儿是汉宣帝初期,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光熬死了汉昭帝,依然掌权。凡是有点知名度、被引荐做官的人,大都要经过霍光(霍去病的弟弟)的面试。

不过见霍光可不是那么轻易的,先得脱了衣服搜身,确定没带板砖菜刀之类的武器,然后由两名膀大腰圆的卫士“押送”陪同。萧望之在引荐之列,但很反感这个程序,不愿意进去。霍光听说后,自然也不待见他。于是萧望之受到打压,经过考试,三年了才当上了门卫,看守皇家园林。

西汉名臣萧望之的“恃宠而骄”,曾经两度辞官

霍光死后,萧望之才获得升迁的机会。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长安下了大冰雹,萧望之给朝廷上书,以自己的博学多才论述“灾异”,获得大老板汉宣帝的青睐。宣帝让他担任身边侍从(谒者),一年之内连升三级,萧望之已经是俸禄二千石(dàn)的高官,这简直是火箭般的蹿升。

两年后,宣帝想让萧望之历练一下,任命他为平原郡(山东西北部一带)太守。西汉的郡守都是二千石俸禄,对萧望之来说相当于平级调动。但萧望之不想离开朝廷,再说他的职务是丞相助理,比较闲适自在。萧望之到任不久,给宣帝上书,大致就是说俺的才干适合在朝廷,多给陛下提好的建议,朝廷大事决策好了,地方上不愁治理不好。要是别人这么说,皇帝可能会不高兴,但是萧望之就是不一样,皇帝说那就回来吧。把他调入少府管事,打理皇室事务。这是萧望之第一次拒绝皇帝的安排。

公元前64年,才一年过去,宣帝越发觉得萧望之是个人才,因为他博通经学,办事稳重。宣帝有心慢慢提拔他为丞相。可这种想法,总不能当面告诉萧望之。宣帝打算先让萧望之去京畿重地左冯翊(紧邻长安)当一把手,搞点成绩出来。

西汉名臣萧望之的“恃宠而骄”,曾经两度辞官

问题是左冯翊离京师这么近,萧望之还是不想去。因为他这时的少府职务权力不小,表明看还是平级调动,实际是降职了。萧望之心里犯嘀咕,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不招皇帝喜欢了,愁眉苦脸。他给皇帝上书说,最近生病,恐怕不能赶路。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是汉武帝逼死的那个太子刘据的孙儿,人家可是在民间长大的,何等聪明。他看出萧望之的心思,无奈之下派了个亲信金安上去讲明情况。顺便说一下,金安上的的老爸很厉害,是匈奴人,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金日磾(mìdī)。金安上来到萧望之家,告诉他说,这是老板器重你,专门让你镀金去的。之前你在平原郡时间太短,这次让你去京畿锻炼。萧望之这才高兴起来,表示没病,喜滋滋上任去了。

西汉名臣萧望之的“恃宠而骄”,曾经两度辞官

萧望之遇上汉宣帝是他的运气。种种原因,萧望之在宣帝时没当上丞相,但宣帝临死前任命他为辅政大臣之一,也算位极人臣。萧望之有才干不假,最后终于因为一些小瑕疵,在汉元帝时被人诬陷入狱,绝望自杀了。

萧望之的事儿在今天也具有警示意义。有上级的宠爱,本来就会被人忌恨。他两度不服从安排,就算上级不往心里去,被别人看在眼里,已经是一种“黑材料”,这种处事方式时间长了难保不出意外。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不论身处什么位置,妄自菲薄要不得,恃宠而骄同样要不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祖,但萧何的子孙并非个个都一帆风顺,像他的第七世孙萧望之就因为性格刚直遭到了权臣霍光的冷遇,此后虽然得到汉元帝敬重,却在被奸臣诬告后愤而自尽,结局令人唏嘘。汉武帝元鼎三年(前
2023-01-17 16:14:00
“腐儒”代表萧望之,连霍光都看不上他,最终被小人玩死
...这万钧重担?那个自己曾经看重过、也训斥过的太子太傅萧望之,到底适不适合成为“托孤之臣”?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要说了:作为一直教导储君的帝王之师,太子太傅萧望之自然是最合适不
2023-02-12 19:34:00
汉元帝登基之后为何要杀萧望之
...及选用人才都由霍光一人决定。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萧望之的普通儒生,因为长史丙吉的推荐,得到霍光考核官员的考试机会。考试当天,萧望之和王仲翁等几个人来到霍光门外,被侍卫阻拦,
2023-05-31 10:16:00
西汉大宦官石显的崛起
...三位很厉害的辅政大臣。这三位辅政大臣,分别是史高、萧望之、周堪、金敞。史高算是汉宣帝的表叔,后面两个大臣,则是刘奭的老师。汉宣帝去世这一年,刘奭已经27岁了!这个年纪,不管怎
2023-09-12 18:56:00
萧望之冤死,昭示着西汉已经滑向深渊
...,临终前他遗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太子太傅光禄勋萧望之、太子少傅光禄大夫周堪,三人兼领尚书事,共同辅佐太子刘奭。仅仅过了两年,萧望之在派系斗争中失败,自杀身亡。萧望之的冤死
2023-05-14 18:11:00
刘奭为何会让汉朝走向衰落呢
...汉元帝安排三位重臣辅政,由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汉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通音律,为人柔懦。当他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
2023-05-28 21:35:00
汉宣帝开创了孝宣盛,却又将西汉带向了毁灭的边缘
...朝逐渐由盛转衰。性格柔弱,坐视辅政大臣惨死元帝之师萧望之推崇改革以解决大汉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但元帝本人对此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致使萧望之被弘恭等人逼死。萧望之之死看起来和元帝并
2023-01-08 14:50:00
西汉第一权宦石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让人防不胜防。对于汉元帝宠信石显,最开始反对的人是萧望之。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职是太子太傅,原本以萧望之的能力,是应该能做到丞相的,但是萧望之在后期的时候,性格狷狂起
2023-04-29 09:50:00
西汉的衰弱,为何说汉元帝应该负这个历史责任
...侯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第二位是儒生、太子老师萧望之,受封前将军、领尚书事;第三位是儒生、太子老师周堪,为光禄大夫、领尚书事。自此朝中就形成了以史高为首的外戚派,和以萧、
2024-06-07 15: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