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冬闲田”变“增收田”
嘉兴建好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景
■记者 张应隆 通讯员 徐 艳
本报讯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现场,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新型生态型灌区已初具规模。记者了解到,长啸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面积1060亩,总投资670.59万元,涵盖土地平整、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数字化管理等内容,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
“这两天我们也趁着冬闲时间,开展农田水利修整维保工作。”袁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磨刀不误砍柴工,搞好农田水利和项目配套设施的建设维保,可以为来年的好收成打下基础。“到了今年开春,两岸连片的田块里种满了小麦,中间的沟渠流水潺潺,旁边还有竞相绽放的鲜花点缀,美不胜收。”这名负责人笑言,这些,都是长啸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带来的改变。
“自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道路变宽阔了,水渠畅通了,田地变肥沃了,大型机械能直接开到田里工作,种地变得更加轻松,每亩地的收益也提高了不少。”长啸村村民杨大伯高兴地说。高标准农田绘就好风景,也带来了好“丰”景。记者了解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9万公斤。
田成方,沟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这两年,嘉兴通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曾经不便耕作的“巴掌田”变成了宜机宜耕的“整片田”、稳产高产的“希望田”,还成为美丽乡村的新景点,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冬种是来年农业生产的开端,关系到一年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今年初以来,嘉兴各地扎实抓好冬种工作,扩大粮油、蔬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在推进冬季农业综合利用开发的同时,也有效利用了农田的闲置期,让以往的“冬闲田”变成“增收田”。
“我们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要建老百姓能用、实用、好用的农田。”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嘉兴将持续深入挖掘高标准农田生产、生活、生态、科技、产业等综合功能,全力打造集丰产丰收、美丽田园、绿色生态、智能智慧等于一体的“三生融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样板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